安全產業經濟運行分析指標思考
時間:2022-09-04 04:10:35
導語:安全產業經濟運行分析指標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人民群眾安全需求的日益迫切和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壓力增大,發展安全產業成為各地尋求“解題思路”的新途徑。我國安全產業發展尚屬起步階段,目前還未有安全產業經濟運行相關研究。為推動安全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探索構建一套包含創新驅動、結構優化、集聚發展、發展水平、兩化融合等五大類指標的安全產業經濟運行分析指標體系。進一步,提出了對策建議:重視安全產業統計工作,加快制定具體統計辦法;加強安全產業統計數據的質量檢測和實時更新;力求從多個角度全面衡量安全產業發展情況。
關鍵詞:安全產業;經濟運行分析;指標體系;對策建議
在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安全要求日益迫切,安全事故仍多發頻發的背景下,旨在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改善安全生產狀況的安全產業應運而生。安全產業是伴隨工業化和安全技術發展而產生的一個產業集群,其產業發展將提升社會安全水平,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在某一時期的工業化程度和安全技術水平,也深刻地影響著該地區或國家的安全發展層次[1]。受各個國家和地區基本情況、經濟發展水平及人文環境差異的影響,各個國家和地區對安全產業的定義和范圍劃分都有特定的理解。在我國,安全產業主要指為工業生產安全、勞動者職業健康和災害防治救援等提供有保障的產品、技術和服務的產業,對經濟社會具有重大的全局帶動作用,也是各地看好的經濟轉型升級新增長點。同時,安全產業是以社會安全發展需求為基礎的戰略產業,其定義和范圍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和國家安全形勢的變化而動態發展的,我國安全產業有從傳統安全向公共安全、國家安全延伸的趨勢。
1安全產業發展情況
我國高度重視安全產業的發展。自2010年培育安全產業的要求被提出、2011年安全產業被納入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產業、2012年安全產業定義、范疇和發展思路被提出后,在國家政策的指導和支持下,我國安全產業逐步有序發展,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17年,我國安全產業總產值7739億元,較2016年增長約21%,從事安全產品生產的企業已超過4000家[2]。2018年,安全產業獲得財政、科技等方面的進一步支持與鼓勵。此后,各地積極搶抓安全產業發展契機,申報籌建安全產業示范園區、舉辦安全產業相關論壇展覽、簽訂安全產業發展部省合作協議等活動,以期借安全產業發展破解經濟發展瓶頸,實現各地經濟社會安全向好發展。在肯定安全產業發展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應清醒地認識到,與傳統產業相比,我國安全產業整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相當一部分安全產業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較低,服務意識和能力尚待提高,安全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保障作用和轉型升級優勢尚未完全發揮。特別地,安全產業基本狀況底數不清、相關政策法規不健全不完善等問題困擾著行業管理和行業自律,嚴重阻礙了安全產業的發展。
2構建安全產業經濟運行分析指標體系的重要意義
當前,安全生產深層次問題日益突出,雖然我國安全生產總體形勢持續穩定向好,但重特大事故仍時有發生,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嚴重威脅,在此背景下,安全產業迅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但目前,尚沒有安全產業經濟運行相關研究。探索構建一套評價安全產業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指導產業運行,預知發展風險,把握發展方向,確保發展質量,能夠更好地定位產業發展短板和指導產業未來發展,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進一步改善安全生產狀況,提升社會安全保障水平,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安全產業經濟運行分析,就是以統計、專項調查等各種渠道所獲得的信息與數據為依據,對一定時期安全產業經濟活動的過程進行綜合性分析判斷,旨在總結歸納安全產業經濟運行特點,分析宏觀經濟環境變化、政策調整、管理模式等因素對安全產業市場帶來的影響,找出安全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預測其未來發展趨勢等,重點是反映安全產業經濟運行的動態性。建立安全產業經濟運行分析指標體系具有以下重要意義。第一,有利于產業宏觀調控。數據統計和經濟運行分析工作是服務于各級領導決策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3]。隨著經濟社會和安全產業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對安全的需求不斷增加,國家對產業管理的政策法規卻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和局限性。建立一套較為科學完善的經濟運行分析指標體系,能夠更好地把脈產業發展現狀和水平,總結產業發展特點和經驗,掌舵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為相關部門進行宏觀決策與調控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第二,有利于資源優化配置。在政府層面,經濟運行分析能夠為開展產業評估、編制投資指南提供基礎性數據,有利于政府在市場主導下合理調配資源,確保安全產業良性集聚、健康成長、協調發展;在企業層面,經濟運行分析結果可為經營者制定科學發展戰略提供參考,對自身經營狀況進行綜合評估,明確發展方向和發力點,指導生產經營活動,并幫助有意進入安全產業的潛在的經營者詳細掌握安全產業現狀和動態,開展可行性分析,防止盲目進入。第三,有利于產業融合發展。安全產業的特點之一是產業邊界模糊,與其他傳統產業如機械(應急救援裝備)、紡織(個體防護裝備)等產業高度融合,安全技術與其他產業技術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技術等的相互滲透。經濟運行分析可反映安全產業與其他產業間的延伸性融合效應[4],對于把握產業演進規律,與相關產業相互帶動發展,促進國民經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尋找安全技術與其他產業先進技術的結合點,促進技術創新具有積極意義。第四,有利于質量效益提高。經濟效益是產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高質量發展是現代化經濟體系下產業發展的基本命題,對于安全產業發展來講,質量和效益缺一不可。建立經濟運行分析指標體系,加強統計監測,從創新、結構、規模效率等方面研究安全產業的質量、效益指標,有利于發揮產業原有優勢,及時彌補不足,壯大發展規模,激發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質量與效益同步提升,推動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
3構建安全產業經濟運行分析指標體系的初步依據和設想
3.1選擇指標的基本原則。(1)代表性。指標要有較強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可以較為真實、客觀、全面地反映安全產業發展狀況[5]。(2)先導性。先行性指標,又稱超前指標、預兆性指標,一般可作為中長期規劃制定的參考,能領先于整體宏觀經濟形勢若干觀察周期而變化,反映產業安全形勢走向、預示產業發展軌跡,可較好地預警經濟系統風險的發生,便于提前采取危及防范的應對措施,因此指標體系將考慮若干先行性指標[6]。(3)可操作性。指標概念明確、定義清楚、方便獲得[7]。各個指標的經濟意義、時間界限、選取的指標個數、指標的統計口徑等方面具有可靠性、可比性和一貫性。3.2安全產業經濟運行分析指標體系建議。3.2.1體系框架。本文指標體系的建議是基于國家行業管理部門對安全產業發展基本原則的政策要求和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而提出的。安全產業發展基本原則是:創新驅動,優化供給;突出重點,集聚發展;需求牽引,示范帶動;規范引導,有序推進。因此,要滿足現階段安全產業發展的要求,安全產業必須具備創新能力增強、結構優化升級(尤其是供需結構的優化升級)、重點集聚發展等特征。此外,還應從當前安全產業發展的內涵和特征出發,重視經濟水平、產業效率、兩化融合等影響產業發展的因素。由于安全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全產業作為民生產業,還具有一些與其他單純以經濟指標衡量發展程度的產業不同的特性。經綜合考慮,同時參考一般的產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目標層次法作為指標體系初建方法,探索構建一套包含創新驅動、結構優化、集聚發展、發展水平、兩化融合等五大類指標的安全產業經濟運行分析指標體系,并按照指標的選取原則,梳理18個反映安全產業發展情況的相關指標,建立和不斷完善指標庫。3.2.2指標篩選。(1)創新驅動類指標。創新驅動作用主要受創新環境、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三個方面影響。安全產業作為以先進安全技術支撐的新興產業,受創新驅動影響較大。借鑒國家統計局《中國創新指數研究報告》,最終選取科學技術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以體現創新環境;選取安全產業研發人員投入強度和經費投入強度,以體現創新投入;選取單位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以體現創新產出[8]。(2)結構優化類指標。產業結構、區域結構、企業結構、產品結構、供需結構等均對產業發展的結構優化有著一定的影響。安全產業從產業結構來說可分為安全產品、安全技術和安全服務。按照指標選取原則,最終確定的具體指標包括安全產業上市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安全產品銷售收入增速、安全技術銷售收入增速、安全服務銷售收入增速。(3)集聚發展類指標。從產業規模集聚和從業人員集聚衡量集聚發展水平。最初安全產業在我國的集聚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近年來,隨著我國西部地區各省市安全意識和產業敏銳度的提高,安全產業逐步向我國西部地區發展。體現產業規模集聚的指標選擇安全產業集聚區銷售收入占比,體現從業人員規模集聚的指標選擇安全產業集聚區從業人員占比。(4)規模效率類指標。包括產業規模水平和產業效率水平兩方面。我國安全產業起步較晚,雖然當前產業發展速度可觀,但與經濟發達國家相比,產業規模及占比均較小,尚屬弱勢產業。此次構建的指標體系中,安全產業規模水平由安全產業總產值、安全產業增加值占GDP比值、從業人員數、安全產業總銷售收入等指標體現,產業效率水平由全員勞動生產率體現。(5)兩化融合類指標。兩化深度融合,是指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應用到安全產業的具體實踐上,即深化安全產業與以互聯網技術等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融合發展,以安全產業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促進安全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最終選取反映兩化融合的指標為典型企業MES普及率和裝備數控化率。安全產業經濟運行分析指標體系總結于表1。
4加快建立健全安全產業經濟運行分
析指標體系的對策建議第一,重視安全產業統計工作,加快制定具體統計辦法。各級相關部門應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安全產業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抓緊開展安全產業統計監測,形成安全產業綜合統計報表制度,抓緊建立國家安全產業統計體系,加強形勢分析,及時產業發展信息。通過對比國際相關行業的標準和國內相關研究成果,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9],進一步完善統計指標和方法,明確實施內容和實施機制,加快各項統計任務的落實,確保統計標準更切合工作實際。第二,加強安全產業統計數據的質量檢測和實時更新。國際上,各國對安全產業的界定不盡相同,且在國家和地區不同的發展階段,安全產業的范疇也在隨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為保證統計調查數據的準確、及時,應定期核實安全產業統計數據的來源,并適時對安全產業統計辦法進行修訂和調整。在確保數據來源可靠的前提下,逐步修訂完善統計指標和統計方法,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加強對相關決策的支持。第三,力求從多個角度全面衡量安全產業發展情況。首先,為保證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需采用主觀和客觀兩種賦權法確定指標權重;其次,區分總指數和分類指數,掌握產業總體發展情況和分類發展情況;最后,基于各地區/園區數據,分別計算橫向界面指數和縱向時序指數,得到產業區域發展對比情況及產業發展軌跡。
作者:于萍 謝宗懿 單位:賽迪智庫安全產業研究所
- 上一篇:大學生網上消費現狀研究
- 下一篇:文化產業經濟效益分析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