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糖尿病預防和治療應用論文

時間:2022-08-28 10:31:00

導語:中醫藥糖尿病預防和治療應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藥糖尿病預防和治療應用論文

摘要:從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機制及病情進展、臨床診治等方面,概述了中醫學“治未病”理論在糖尿病預防和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并提出在中醫“治未病”理論指導下,運用中醫“四診”和辨證體系結合現代檢查對糖尿病早、中期進行干預,能夠在治療和預防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

關鍵詞:中醫藥;糖尿病;治未病

糖尿病(DM)是由胰島素缺乏和/或胰島素生物作用障礙導致的糖、蛋白質和脂肪代謝紊亂為特征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它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其心、腦、腎、眼、神經及周圍血管并發癥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防各種并發癥的產生對于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尤為重要。糖尿病可參照中醫“消渴”病范疇進行預防和診治,中醫學防治消渴病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是“治未病”理論指導下的預防為主、既病防變等思想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本文就以下幾個方面對治未病思想在消渴病診治中的應用做一簡單探討。

一、中醫學的“治未病”理論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由此提出了“治未病”的預防思想。一方面是強調養生,預防疾病的發生;另一方面是發病之后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及時控制疾病的發展或加重。即未病先防,已病防變。

中醫學認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疾病是陰陽失衡,人體正氣與致病邪氣相互作用、相互抗爭、運動變化的過程。“亞疾病”是相對于疾病標準而定義,其研究應從“未病”4種形態的潛病未病態向前病未病態深入發展。無病有證屬于“亞疾病”狀態,是“亞疾病”中可以運用中醫“四診”方法進行辨證論治的一部分。因此,將“治未病”理論指導無病有證的“亞疾病”狀態,運用中醫“四診”方法進行辨證論治,達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糖尿病發病前的潛伏階段較長,從啟動到出現臨床癥狀往往要經歷幾年甚至幾十年,導致患病以后的預后處理往往使治療處于被動狀態,耗費大量的社會成本,而且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對易感人群,特別是IGT(一種處于糖耐量正常和DM之間的異常代謝狀態)人群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早期干預,對減少或延緩此類人發生DM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防病于未然

歷代醫家對糖尿病(消渴)的癥狀特點、兼證及病因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論述,辨證治療的經驗也較豐富,認為消渴病是一組在眾多外因和內因的相互作用下,導致臟腑氣化功能失調而出現的虛實夾雜的綜合性內傷雜病。

《靈樞·五變篇》曰:“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意思是說五臟虛弱的人容易產生消渴病,五臟虛弱相當于現代醫學的遺傳易感性,但并非五臟皆柔弱者皆患消渴病。明代張介賓《景岳全書》中說:“消渴病,其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變,皆富貴人病之而貧賤者少有也。”由于富貴之人過食肥甘,醇酒厚味,營養過盛,使脾胃運化功能受損,積熱內蘊,化熱傷津,加之體力活動減少,形體肥胖,具備了發生消渴病的條件。

王暉等把有家庭遺傳背景、體質羸弱、真氣不足的易感人群、高危人群,在外界環境因素如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欲過度等作用下誘發的癥狀不明顯的糖尿病患者稱作糖尿病原始期。此期患者雖無糖尿病典型癥狀,臨床血糖監測也在正常范圍,但其常有家庭糖尿病遺傳史。對于這些潛在人群,加強中醫對其體質特征的認識判定,結合對其血糖的檢測測,是中醫診法的未病先防。要求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適量運動,控制肥胖等,是可以通過非藥物方法來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同時,在糖尿病原始期結合其體質,運用中醫藥綜合干預其熱、燥、痰等偏性,其效果會更加明顯,這也是中醫學獨有的特點和優勢。

現代醫學認為疾病必須經過一個“積累”過程,任何疾病的發生發展都不可能是突然而起的,它必然要經過或短或長的潛伏階段。并由此引出了“亞健康”狀態和“亞疾病”狀態,二者雖有不同,但都提出要在疾病的“潛伏階段”預防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這一觀點和中醫學類似,但運用藥物干預時還缺乏公認的治療手段。

三、治病于初始

糖尿病雖然很難完全治愈,但是只要通過良好的代謝控制就能減少或避免嚴重損害和并發癥,使糖尿病患者獲得與正常人相近的生活品質。糖尿病的早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關鍵,其中最主要的是要讓糖尿病患者認識到糖尿病的危害性和可控制性、可治療性,要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并向好的方向發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起著重要作用。

大量資料顯示,對DM高危人群進行有效及合理的干預,DM是可以預防和推遲的。IGT是2型糖尿病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該階段屬可逆階段,是人體處于糖代謝紊亂的代償性階段,是由糖耐量正常向2型糖尿病的過渡階段。研究證明IGT人群中每年糖尿病的發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100倍左右,對100倍增高的高危人群進行的干預自然是最節省人力物力的措施。此外,GDM(妊娠期糖尿病)婦女也屬于DM的高危人群,產后患糖尿病的風險較高。因而,增強對GDM婦女分娩后DM發生情況的認識,明確發病機制,以及參與發病的相關因素,并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早期干預,對減少或延緩GDM婦女發生2型DM有重要意義。馬綱提出,理想的IGT干預模式應該符合以下幾個特征:①充分得到循證醫學證據的支持,明確有效;②最大限度滿足IGT人群的順應性,能夠長期堅持;③高質量、標準化的規范易于推廣;④能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使之成為一場大規模社會實踐;⑤符合衛生經濟學“成本-效果”原則。可從準備和實施兩個層面來探討如何開展IGT“治未病”綜合干預模式運作。

胡華娟等認為主要應該針對糖尿病高危人群和糖調節受損人群進行干預,具體提出:①改變生活方式,主要是調節飲食、運動和精神;②選加口服二甲雙胍或拜糖平等藥;③辨證選方,并適當加入以下幾種中藥調控:地骨皮、葛根、花粉、玄參、生地、知母、麥冬、黃連、人參、黃芪、黃精、白術、山藥、絞股藍、甘草、白芍、女貞子、枸杞子等,這些中藥具有調整血糖作用;④適當加以選擇調節血糖作用的食物:如苦瓜、南瓜、葫蘆瓜、冬瓜、玉米須、大蒜、洋蔥、山藥、芹菜、菠菜等;⑤盡量避免服用有降低糖耐量的不良作用的藥物如雙氫克尿塞等;⑥糖調節受損屬亞健康狀態,調節亞健康應先扶正氣。

我國近年來不少研究報道顯示,糖尿病知識強化教育,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控水平,增強對糖尿病的認識,改善糖、脂代謝水平。同時能有效改善精神和心理障礙,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公務員之家:

四、既病防傳變

糖尿病對健康帶來的不良后果不局限于血糖失控所引發的急性并發癥,還可因長期高血糖導致涉及微血管、大血管及神經系統等的慢性并發癥。隨著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延長,這些慢性并發癥已成為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殘和死亡原因。因此,治療糖尿病不僅僅是控制血糖,更重要的是保護靶器官,防止并發癥的發生,這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及降低病死率的根本途徑。

既病防變包含早期診治和防止傳變。病邪初襲人體,病情輕淺,若不及時診治,病邪會由表入里,病情由輕變重。其次,各種疾病都有不同的傳變途徑及發展規律,內傷雜病多以五行生克制化規律傳變及經絡傳變等。清代醫家葉天士提出“務必先安未受邪之地”,是對既病防變思想的應用和發揮。因此,對于起病隱匿的糖尿病早期并發癥,關鍵在于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目前,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將已出現糖尿病的早期或亞臨床表現,但尚未出現明顯的臨床改變或靶器官損害的慢性病后備軍及高危人群,稱之為“傳變未病態”人群,治療管理的重點是防進展、防演變、防事件(腎病、腦卒中、心肌梗塞等各種并發癥)。梁曉春指出“既病防變,是指早期診治,根據人體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的動態變化,把握疾病發生發展與傳變規律,以防止或阻斷疾病的發展與傳變”。

循證醫學資料表明,盡管治療DM的并發癥較為困難,但早期聯合治療并有效控制血糖可減少Ⅱ型DM患者心、腦、腎血管和視網膜病變等并發癥的發生。全球不同組織都制定了相應的糖尿病控制目標以及效果評定標準。血糖監測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糖尿病綜合治療方法的組成部分。有規律地進行血糖監測,可以為醫護人員提供血糖波動的情況,有助于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諸如飲食、運動的調整、降糖藥物種類及劑型的選擇等。同時,還應積極控制血壓、糾正血脂異常、減重、減輕胰島素抵抗、戒煙等,全面控制DM患者的心血管等危險因素。

五、結語

糖尿病是多種因素導致的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多發病、常見病,中醫強調“治未病”的重要性,即在糖尿病發生早期甚或前期就積極進行干預。一方面,“治未病”理論是未來醫學研究的新領域:從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考慮,“不治已病治未病”和“上工治未病”的觀點和認識具有相當的前瞻性和重大的現實意義。另一方面,要想降低糖尿病的發病率,就必須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這對于糖尿病的預防、治療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糖尿病并發癥早期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沒有自覺癥狀,及發病后防止出現并發癥時,發揮中醫藥綜合防治的特色和優勢,運用中醫診法,靈活掌握臟腑病機及生克制化之理,防止疾病傳變,注意病理產物的相互轉化,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先天稟賦不足,五臟柔弱使腎虛、肺燥、胃熱,陰虛燥熱的病機主線乃成,六淫侵襲,化熱損陰,里應外合發為消渴病及其并發癥。糖尿病是先天不足、飲食、勞倦、房勞、六淫、七情等復合病因,耗傷肺、胃、腎之陰所致。肺、脾、腎等臟腑柔弱,津液代謝失常,肝氣郁結,疏泄不利可造成氣滯、血瘀、痰凝,使病情遷延纏綿,變證百出。西醫研究亦證實,高脂血癥、血液流變學異常、血流緩慢、組織缺氧,既是糖尿病的發病因素,又是其病理產物,是加重病情、導致各種并發癥的元兇。糖尿病及其并發癥中醫證型基本按照陰虛燥熱一氣陰兩虛一陰陽兩虛規律動態演變,要立足肺脾腎調治痰虛瘀。例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病程冗長,病變以下肢為主,有血瘀的癥狀和體征,證候特點以虛實夾雜為主,符合中醫久病及腎,病久入絡的理論,所以對于該病的治療,謝激揚提出在臨床上應根據“治未病”理論,早期使用平補腎氣,活血化瘀及搜風通絡等藥物,以及時阻斷神經病變的進展。

另一方面,要有效運用現代檢測方法。其一,要根據不同糖尿病及早期并發癥的發病特征,注意高發人群的篩查檢測,進行可疑糖尿病及早期并發癥的相關性理化指標的臨床檢測,增加早期診斷的度量參數,提高早期診斷率;其二,要善于捕捉糖尿病早期并發癥邪伏臟損、功能紊亂的早期跡象,搜集反映疾病特征的臨床表現。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相應的靶器官的功能、生化、組織化學、甚至形態學的變化在糖尿病自然病程的早期即已開始。早期預防時間首先針對IGT人群,尤其是對葡萄糖耐量正常但伴有高血壓病、高血脂、冠心病等的高危人群,即應開始干預,也可以通過基因檢查確定需要早期干預的高危個體。

【參考文獻】

[1]王暉,陳霞波,周建揚,等.淺論糖尿病各階段的中醫病機[J].中醫雜志,2004,45(2):157.

[2]楊學清,葉旭.重視IFG和IGT的篩查及認識[J].邯鄲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03,16(2):105.

[3]馬綱.構建“治未病”IGT干預模式和評價體系[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32(5):586.

[4]胡華娟,詹銳文.治未病與糖尿病預防[J].遼寧中醫雜志,2008,35(9):1332.

[5]梁曉春.用“治未病”的預防思想阻斷糖尿病的蔓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2(5):249.

[6]劉立昌.“治未病”理論的內涵及現實意義[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7(4):213.

[7]謝激揚.“治未病”思想在防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中應用探討[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5):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