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膽囊炎病人手術期護理論文

時間:2022-08-12 10:00:00

導語:急性膽囊炎病人手術期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急性膽囊炎病人手術期護理論文

【關鍵詞】急性膽囊炎圍手術期處理

結石性急性膽囊炎(celad.acutecholecystitis)是結石在膽囊內及其移位過程中發生的一種常見并發癥。結石性膽囊炎多是原發性膽囊炎。女性多見,50歲之前男女之比為1:3,50歲之后為1:1.5。

(一)術前護理

[護理評估]

1.健康史

(1)一般資料年齡、飲食習慣、營養狀況等。

(2)既往史有無反酸、吸氣、上腹飽脹及類似發作史。

2.生理狀態

(1)局部疼痛部位、性質、有無壓痛、反跳痛及放射痛;有無腹膜刺激征、有無包塊等。

(2)全身有無惡心、嘔吐、發熱、黃疸、腹腔積液等癥狀;意識狀態;生命體征情況。

(3)輔助檢查膽管系統相關檢查及血生化檢查結果。

3.心理狀態

(1)認知情況病人對疾病的進展、治療及護理措施了解程度。

(2)心理承受能力病人對本次發病的心理反應,對手術過程、術后不適、預后所產生的焦慮、恐懼反應及程度。

4.社會支持系統家庭、社會對病人的支持程度,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

護理措施]

1.協助病人臥床休息,根據病情選擇舒適的臥位,有腹膜炎體征者宜取半臥位。

2.進食可以促進膽囊收縮,加重膽絞痛,因此,急性期指導病人禁食,病情穩定后,宜食用低脂、高糖、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

3.疼痛的護理

(1)觀察腹痛部位及性質變化如出現寒戰、高熱或腹痛加重,波及全腹,應考慮病情加重,及時報告醫師并協助處理。

(2)診斷及治療方案明確后,遵醫囑可給予鎮痛劑,以減輕疼痛。

4.高熱的護理

(1)高熱病人遵醫囑給予藥物或物理降溫,并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加強營養。

(2)及時更換潮濕被褥,增進病人舒適。

(3)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呼吸、神志變化。

5.根據醫囑及時給予靜脈補液及抗感染藥,防止及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

6.評估病人對疾病及手術的心理反應,耐心解釋發病原因、醫護措施、手術目的、預后及注意事項,給予鼓勵、安慰以取得配合。同情、關心病人,減輕焦慮及恐懼心理。

7.術前常規備皮、置胃管、藥物皮試、配血等。

[護理評價]

1.病人對疼痛的處理是否滿意,有無疼痛加劇或反復發作。

2.病人的體溫是否恢復正常。

3.病人是否情緒穩定,是否護理合作。

(二)術后護理

[護理評估]

1.手術情況手術名稱、麻醉方式、術中各器官系統情況、引流管放置情況。

2.生理情況全麻者是否清醒、是否躁動、心電監護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呼吸情況;傷口有無滲血,各引流管引流液量及性質的變化:出入量的情況。體位是否舒適。

3.心理與認知情況病人及家屬對本次手術的滿意程度,能否適應監護室環境,對手術后各種不適的心理承受程度,對手術后及康復出院后的相關知識掌握程度。

[護理措施]

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1)監測體溫、血壓、脈搏、呼吸及血氧飽和度變化并記錄。

(2)觀察尿量,記錄24小時出入量。維持體液平衡。

(3)觀察傷口有無滲血;腹腔引流管引流液性質及量的變化,如果短時間內流出大量鮮紅色液體,應立即通知醫師,并更換引流袋,記錄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

(4)觀察病人面色、末梢循環情況,有無四肢發涼、出冷汗等休克癥狀。

(5)觀察病人有無發熱、腹痛等表現。

2.維持腹腔引流管效能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堵塞及脫落,每1~2小時擠壓1次,避免逆行感染。

3.呼吸道管理

(1)全麻未清醒者及時吸出口腔分泌物,防止誤吸。

(2)指導并協助有效咳痰及深呼吸。

(3)病情穩定后可取半臥位,每2小時翻身拍背1次。

(4)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時可行霧化吸入每日2次,吸入后協助拍背排痰。

4.及時評估病人舒適狀況。協助取舒適臥位并定時翻身;向病人解釋疼痛原因及應對方法,必要時,應用鎮痛劑以減輕疼痛。

5.制定活動計劃,預防并發癥,最大程度地恢復自理能力。

(1)臥床期間提供細致的生活護理,滿足病人生理需求。

(2)指導病人行床上功能鍛煉,如足背伸曲運動,預防術后并發肌肉廢用性萎縮和下肢深靜脈血栓。

(3)術后視病情指導并協助病人早期離床活動。

6.加強營養,促進康復術后禁食,腸蠕動恢復后進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低脂飲食。肝功能不良者給予適量蛋白飲食。公務員之家:

[護理評價]

1.疼痛是否緩解或能耐受。

2.病人排痰是否有效,肺部呼吸音是否清晰,血氧飽和度是否正常。

3.病人是否自述舒適感增加。

4.病人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保證,自理能力是否逐漸提高。

5.生命體征是否正常,出血是否減少或停止。

6.引流是否通暢、有效,引流口皮膚是否正常,膽汁外漏量是否逐漸減少或停止。

7.病人出入量是否平衡,生命體征及意識狀態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