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胃炎的治療措施范文
時間:2023-05-30 16:10: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急性腸胃炎的治療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急性腸胃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多因食用刺激性食物及生冷堅硬的食物引起胃腸粘膜出現炎癥反應所致,嘔吐、腹瀉、腹痛、痙攣是其主要臨床表現,且多數患者還出現黃綠色惡臭糞便。臨床上治療該疾病方法較多,不正確、不及時的治療均會給患者帶來嚴重不良影響[1]。在本文研究中,采取藿香正氣丸在急性腸胃炎的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從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腸胃炎患者中抽取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0)。
對照組:共有2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齡最大的65歲,最小的22歲,平均為(46.65±0.43)歲。
觀察組:共有24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年齡最大的66歲,最小的23歲,平均為(46.57±0.38)歲。
對照組和觀察組急性腸胃炎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進行治療,給予患者5%葡萄糖鹽水靜脈滴注,每次500ml-1000ml,每天1次;同時給予患者抗感染、糾正電解質等治療措施。
觀察組:觀察組在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藿香正氣丸進行治療,常規治療方法同對照組。藿香正氣丸:給予患者口服6g/次藿香正氣丸治療,每天2次,持續治療一個月。
1.3觀察指標
將采用不同治療措施的對照組和觀察組急性腸胃炎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癥狀消失時間進行對比分析。
治療總有效率可將顯效、有效及無效三個指標作為其判定指標。
顯效:患者的排便次數控制在1-2次,嘔吐、腹痛等癥狀消失。
有效:患者的排便次數控制在3次,嘔吐、腹痛等癥狀改善。
無效: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無變化,病情加重。
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
將本次臨床研究收集到的相關數據進行處理,最后用SPSS18.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分析及處理,癥狀消失時間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治療總有效率用“%”表示,采用卡方檢驗,當觀察指標對比差異顯著時,用P
2結果
觀察組急性腸胃炎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0%,其中,顯效率、有效率及無效率分別為77.50%(31/40)、15.00%(6/40)及7.50%(3/40);而對照組急性腸胃炎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5.00%,其中,顯效率、有效率及無效率分別為65.00%(26/40)、10.00%(4/40)及25.00%(10/40)。由此可知,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更具有優勢(P
觀察組急性腸胃炎患者的腹痛消失時間及發熱消失時間較對照組更具有優勢(P
3討論
急性腸胃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胃腸粘膜急性炎癥反應,具有發病率高、病情發展快等特點,若未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極易導致患者機體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等現象,嚴重患者可出現休克、敗血癥等現象,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2]。
中醫辯證認為,急性腸胃炎屬“泄瀉”、“腹痛”的范疇,多由濕邪、內傷飲食、外感六所致,導致患者脾失運化、胃失和降,造成患者的脾胃損傷。藿香正氣丸為中藥制劑,主要由廣藿香、茯苓、白術、白芷、甘草、桔梗、陳皮、厚樸等組成。其中,該藥中含有的廣藿香有解暑的作用,能夠起到理氣和中、芳香化濕的作用,是藿香正氣丸的主要成分;白芷具有和中祛濕及解表散寒的作用,為藿香正氣丸的輔助成分;厚樸具有燥濕除滿及行氣寬中的作用,而陳皮有理氣和胃的作用,兩種藥物同為輔藥;白術具有補脾益氣、利濕和中的作用,甘草有健脾和中的作用,同時還能對藥性進行調和。將以上中藥綜合運用后,藿香正氣丸能夠起到良好的理氣和中、驅邪扶正的作用[3]。現代藥理學也表明,藿香具有鎮痛及解痙的作用,可起到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并可對腸道的受損位置進行修復;同時,其還能強化患者胃腸道部位的吸收作用,從而起到止瀉的作用[4]。
在本次研究中,將80例急性腸胃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采用常規藥物治療和采用藿香正氣丸與常規藥物聯合治療,并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可知,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0%,而對照組為75.00%,由此可知,觀察組較對照組治療總有效更具有優勢(P
總而言之,藿香正氣丸在急性腸胃炎患者的治療中具有顯著臨床療效,同時還能有效縮短患者癥狀消失時間,值得推廣及借鑒。
【參考文獻】:
[1]常星,李洪偉.諾氟沙星聯合加味藿香正氣丸治療88例急性胃腸炎的療效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6):728-729.
[2]蔡文群.加味藿香正氣丸治療急性腸胃炎45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8):45-45.
篇2
2015年12月,江西農業大學寵物興趣小組接診了1例急性病例。患犬為1只3歲的雌性金毛犬,定期免疫驅蟲,體重約27kg。10日齡新生犬主要癥狀表現為流漿液性鼻涕、呼吸困難、哀嚎、不吃奶、腹瀉等,出現癥狀后1d內全部死亡;母犬臨床表現為行動緩慢、精神沉郁、流清水樣鼻涕、陰道排出血性分泌物,體溫38.6℃。呼吸28次/min。常規檢查,顯示犬瘟熱病毒(CDV)、犬細小病毒(CPV)和冠狀病毒(CCV)均為陰性。查閱相關資料后,遂懷疑犬皰疹病毒(CaHV)感染。經主人同意,對死亡幼犬進行剖檢,結合癥狀和病變、實驗室診斷,最終確診為CaHV感染。
2臨床診斷
2.1一般檢查
CDV、CPV和CCV抗原檢測試紙進行抗原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2.2病理剖檢與分析
支氣管和肺切面有紅色泡沫樣漿液,肝、脾、腎、腦等實質器官的表面均有散布的灰白色壞死灶和小出血點,腎皮質層和肺表面大量散布著1~2mm灰白色壞死灶和小出血點,肝質脆易碎,腸腔內有帶血的漿液,腸黏膜點狀出血,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出血。病變顯示幼犬大部分器官和組織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壞死,實質性器官病變更為明顯,懷疑該犬感染CaHV。
2.3實驗室診斷
取死亡幼犬的肝臟組織進行病原學檢測。采用DNA提取試劑盒提取組織中的總DNA。利用針對CaHVTK基因設計的的特異性引物進行PCR擴增。上游引物:5’-TGCCGCTTTTATATAGATG-3’,下游引物:5’-AAGCGTTGTAAAAGTTCGT-3’,產物長度498bp。基因擴增產物經2%瓊脂糖凝膠電泳,獲得大小約500bp的DN段,由此確定該犬為CaHV感染。
3治療
采取抗菌消炎(氨芐西林鈉,30mg/kg)、止瀉(6-542,0.1mg/kg)、清宮(益母草膏)等治療措施,加以抗病毒藥(阿昔洛韋,100mg/kg)。用藥2d后病癥有所改善。
4討論
CaHV于1965年在美國由Carmiehael首次報道,現已廣泛傳播于世界各地,我國現除外各省均有感染病例的報道。帶毒犬排毒時間約1周,隱性感染的犬體內的病毒潛伏時間為數周到數年。
4.1臨床病理
CaHV可引起犬的上呼吸道、肺、肝、腎、脾、腎上腺、胃、小腸、扁桃體等組織器官發生病變,各臟器的病變以灶性壞死和出血點為主,尤其腎、脾等實質器官的病變更為典型。犬感染的CaHV主要發現在泌尿道、口腔、眼睛和鼻腔的分沁物中。因此,有條件的動物診療機構在臨床診斷時可以通過采集患犬的口鼻分泌物進行PCR診斷,避免誤診。
4.2診斷和治療
CaHV感染的發病率遠低于CDV、CPV感染等常見傳染病,但受CaHV感染的幼犬發病急、死亡迅速,危害極大。同時此病與感染CDV、CPV、CCV和急性腸胃炎等病有相似之處易被誤診,因此在獸醫臨床診斷中需引起足夠重視,做好鑒別診斷。目前認為針對此病使用阿昔洛韋并配合抗生素治療有一定的效果;據報道使用免疫血清、對癥治療及提高幼犬溫度,可望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4.3預防
由于20日齡內幼犬通常來不及救治就已經死亡,且治愈后存在復發的可能,因此本病應以預防為主。在日常飼養管理中加強消毒,盡量減少刺激,定期對犬只進行體檢等,增強犬的體質,提高免疫力,對幼犬用保溫燈取暖,一般可避免感染。雖然至今尚未研制出有效的弱毒疫苗,但帶毒的犬場可自制高免血清進行預防接種。
5小結
篇3
關鍵詞:仔豬 腹瀉 原因分析 治療措施
一、發生仔豬腹瀉的原因
1、非傳染性腹瀉
(1)生理性腹瀉。仔豬的生理系統發育不完善,且體溫調節機能和消化系統還不健全所致腹瀉。氣候驟變以及保溫不當時,仔豬對寒冷的抵抗力很差,很容易造成仔豬免疫力下降,此時腸道內大量繁殖致病性微生物,由此造成仔豬腹瀉;仔豬對各種應激因素的變化等非常敏感,如斷奶后母仔分離,食物變化,環境及其溫度、濕度,這種應激反應也會導致腹瀉;飼喂高蛋白、高鈣飼量,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腹瀉。
(2)營養性腹瀉。妊娠母豬營養不良會影響胎兒發育,飼料中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某些微量元素不足均可影響胎兒發育,由此還會引起出生后仔豬發育不良和抗病能力下降,常會引起腹瀉;哺乳期母豬其母乳中缺乏營養物質,使仔豬抵抗力下降而發生腹瀉。
2、傳染性腹瀉
(1)傳染性腸胃炎。臨床上以厭食、嘔吐、嚴重腹瀉、失水為特征。10日齡以內仔豬病死率高達100%,5周齡以上豬的死亡率很低,成豬幾乎沒有死亡。此病一般多發生于冬季和春季,發病高峰為1~2月份。母豬可通過乳汁傳播給哺乳仔豬,也可以通過呼吸道傳播。
(2)豬流行性腹瀉。是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引起腸道傳染病。各種年齡的豬都可發生,尤其是小豬易患此病,哺乳仔豬死亡率高達50%~100%。其特征體現為嘔吐,腹瀉。
(3)輪狀病毒感染。此病毒經過口進入機體內,存于動物的腸道內,抵抗蛋白分解酶和胃酸,造成雙糖消化障礙,使電解質從細胞外液轉移至腸腔,從而導致腹瀉。仔豬在8周齡以內發病率高,可達到50%~80%,若有大腸埃希氏菌混合感染更嚴重。
3、細菌性腹瀉
(1)豬痢疾。豬的一種腸道傳染病。它是由豬痢疾密螺旋菌引起的。在7~12周齡的豬發病率最高。開始發病時,常呈急性,其表現主要是食欲廢絕,同時劇烈下痢,嚴重者發生噴射狀水瀉。
(2)仔豬黃痢。是一種傳染病,該病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且極易致死的傳染病。病豬特征表現為排黃色或黃白色水樣或漿糊樣稀糞,可使豬迅速昏死。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10日齡以內的仔豬極易發生此病。3日齡以內的豬發病率90%左右,死亡率達100%。該病的特點往往成窩地發病。
(3)仔豬白痢。本病發生于10~30日齡的仔豬。其特征是突然腹瀉,并排出白色、灰白色粥樣糞便,有腥臭味。病豬表現畏寒,拱背,行動緩慢,脫水,皮膚粗糙無光澤,食欲減少,飲欲增強。病程長短不一。短的2~3天,長的1周左右,15日齡以上的病豬多能自愈。
(4)仔豬副傷寒。是一種由豬霍亂沙門氏菌和豬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傳染病。主要發生于斷奶前后的仔豬。對于仔豬副傷寒,因為目前使用的疫苗均為活苗,且采用口服或注射法免疫。疫苗和藥物不可同時使用,以防免疫失敗,引起大批仔豬發病。
(5)仔豬紅痢。該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發生于1周齡以內的仔豬,常見于1~3日齡新生仔豬,偶爾發生在2~4周齡以下的仔豬。發病特征是仔豬排出紅色稀糞便,病程短,但死亡率高。
4、寄生蟲性腹瀉
(1)豬球蟲病。球蟲寄生在成豬體內,只呈帶蟲狀態而不表現臨床癥狀,該病對7~10日齡的仔豬危害較大。病畜發生水樣腹瀉時,生長發育緩慢。
(2)線蟲病。線蟲寄生于豬消化道內,并且有多種。如豬蛔蟲、食道口線蟲、類圓線蟲、毛尾線蟲等,主要侵害仔豬,常引起腹痛、腹瀉。
二、仔豬腹瀉的防治措施
1、非傳染性腹瀉的防治措施
(1)搞好飼養管理。主要是舍內的溫濕度和環境衛生必須得到保證;斷奶時要根據仔豬的體況,對斷奶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并逐步過渡;避免一切應激因素,如驚嚇、轉群、母仔分離、突然更換食料等。
(2)為了營養平衡,要飼喂全價的飼料。因為飼料營養全價,其配方合理;嚴禁喂發霉、變質、有毒的飼料;為了調節仔豬腸道均群平衡,飼料中可添加有機酸和酶制劑,以避免腸道疾病發生。
(3)搞好整個妊娠期的飼養管理。哺乳期間,在飼料中,可以添加2%的牲命1號,使哺乳母豬的營養水平及仔豬的預防保健工作得到保證。仔豬出生當天,并灌服“護仔安”,出生后2~3天肌肉注射右旋糖苷鐵、牲血素或鐵鈷合劑等,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力,預防仔豬黃、白痢。
2、傳染性腹瀉的防治措施
(1)病毒性腹瀉主要通過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疫苗防疫。在經產母豬產前45天和15天各肌注“傳染性胃腸炎一流行性腹瀉一輪狀病毒三聯疫苗”一次,或在母豬產前25~30天肌注“傳染性胃腸炎一流行性腹瀉一輪狀病毒三聯疫苗”。
(2)針對脫水嚴重的豬,可同時配合口服補液鹽、黃芪多糖或肌注ATP,補充機體水分和能量,提高機體抗病力,防止脫水;在飼料里面添加“護仔安”,調節腸道菌群微生態平衡。
3、細菌性腹瀉的防治
篇4
人類遭遇流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早在公元前412年,史書就曾記述過一種可怕的、奪去了大批雅典居民生命的傳染病。當時人們認為這是黑死病的一種變形,但今天從史料中可以看出,這可能就是人類遇到的第一次流感流行。
上個世紀是流感最為肆虐的時期。
1917年歐洲暴發西班牙流感(病毒類型 H1N1)疫癥,導致2000萬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只是850萬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流感疫癥。
1957年2月在中國貴州暴發(病毒可能是在1956年從前蘇聯傳來),其后散播至世界各地。全球受影響的人數占總人口的10%~30%,死亡率約為總人口的0.25%。
1968年流感從香港開始,全球的死亡人數達70萬人,其中美國就占3萬多人。
1976年新澤西一名青年染上豬流感,引致恐慌會暴發新疫癥,并大規模推行疫苗注射。
1986年世界不同地區發生數宗人類染上豬流感的病案。
1997年香港發生禽流感,原本只影響雞的病毒亦令人類患病。香港政府下令層宰150萬只雞。受影響的人數為18人,其中6人死亡。
2003年H5N1型病毒再現亞洲,導致香港一個家庭全體住院,其中一名男子死亡。同年,荷蘭一家雞場有89名工人集體感染H7N7病毒,出現眼部感染等類流感癥狀。一名獸醫在參觀雞場之后死亡。
2004年禽流感在東南亞一帶大規模流行。泰國越南44人感染,32人死亡,該病毒極具殺傷力,科學家擔心該病毒有可能成為新一輪全球性流感大暴發的禍首。
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人禽流感確診病例統計表顯示,目前全世界禽流感死亡病例已經達到200多例。禽流感的危害依然存在。
認識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它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典型的臨床癥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癥狀。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并發癥和死亡現象非常嚴重。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區別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由于病毒是經由空氣傳播,因此首當其沖的是鼻子。病毒首先感染鼻黏膜,然后不斷繁殖,引致鼻黏膜發炎,出現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病癥。
普通感冒,俗稱傷風,是由鼻病毒、冠狀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這些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經飛沫傳染給別人。普通感冒較流行性感冒傳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涼、淋雨、過度疲勞后,因抵抗力下降,容易得病。所以普通感冒往往是個別出現,很少像流行性感冒流行時,病人成批出現。
普通感冒發病時,多數是低熱,很少高熱,病人鼻塞流涕、咽喉疼痛、頭痛、全身酸痛、疲乏無力,癥狀較流感輕微,并無生命之慮。對人體的影響通常只限于呼吸系統。所有癥狀都與鼻有關,如鼻涕、鼻塞和喉嚨痛、咳嗽等。一般數天后便可痊愈。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噴嚏時經飛沫傳染給別人。流感的傳染性很強,由于這種病毒容易變異,即使是患過流感的人,當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仍然可能會受到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發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機會較多。
單純型流感的癥狀為:突然畏寒、發熱、頭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惡心、食欲不振,嬰幼兒或老年人可能并發肺炎或心力衰竭。中毒型流感病人則表現為:高熱、說胡話、昏迷、抽搐,有時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極易傳播,故應及早隔離和治療。流感病毒的特性是有不種類型,每十年左右便會出現新的病種。
流感病毒的“飄變”和“移變”
流感甲型病毒的表面抗原會經常發生細小變異,這種變異被稱為“飄變”(drift),形象地說,“飄變”就是病毒會通過細小的變化偽裝自己,從而達到躲避人體免疫系統識別的目的。甲型病毒“飄變”的結果是流感每年都會發生,每年引發流感的毒株都有可能不同,人們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種流感疫苗進行預防。
“移變”(shift)指的是流感甲型病毒突變,導致一種新的病毒“亞型”出現。因為人體內幾乎沒有抵御這種新生病毒的能力,所以“移變”的結果往往會導致流感的全球性大暴發。
流感病毒的病原學
流感病毒屬于正粘組液病毒科,球型,直徑80~120nm,基因組為RNA病毒,其特點是容易發生變異。它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發生變異,可感染人和多種動物,為人類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變異較少,可感染人類,引起暴發或小流行。丙型較穩定,可感染人類,多為散發病例,目前發現豬也可被感染。流感病毒不耐熱,100℃1分鐘或56℃30分鐘滅活,對常用消毒劑敏感(1%甲醛、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等),對紫外線敏感,耐低溫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學
1.傳染源:流感患者及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發病后1~7天有傳染性,病初2~3天傳染性最強。豬、牛、馬等動物可能傳播流感。
2.傳播途徑:空氣飛沫傳播為主,流感病毒在空氣中大約存活半小時。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間與無交叉免疫,可反復發病。
4.流行特征:
1)流行特點:突然發生,迅速蔓延,2~3周達高峰,發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約6~8周,常沿交通線傳播。
2)一般規律:先城市后農村,先集體單位,后分散居民。
甲型流感:常引起暴發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約2~3年發生小流行一次,根據世界上已發生的4次大流行情況分析,一般10~15年發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呈暴發或小流行,丙型以散發為主。
3)流行季節: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見到流感流行。
流感的臨床表現
典型流感起病急,潛伏期為數小時~4天,一般為1~2天;高熱,體溫可達39~40℃,伴畏寒,一般持續2~3天;全身中毒癥狀重,如乏力、頭痛、頭暈、全身酸痛;持續時間長,體溫正常后乏力等癥狀可持續1~2周;呼吸道癥狀輕微,常有咽痛,少數有鼻塞、流涕等;少數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腹痛等。有少數患者以消化道癥狀為主要表現。老人、嬰幼兒、有心肺疾病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患流感后可發展為肺炎。
流感的臨床分型大致有四種,包括:
1.單純型流感:急性起病,體溫39~40℃,伴畏寒、乏力、頭痛、肌肉關節酸痛等全身癥狀明顯,呼吸道癥狀輕微,可有流涕、鼻塞、干咳等。查體:急性病容,咽部充血紅腫,無分泌物,肺部可及干性音。
2.肺炎型流感:較少見,多發生于老人、小孩、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原因:原發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混合細菌病毒肺炎。表現:高熱持續不退,劇烈咳嗽、咳血痰、呼吸急促、紫紺,肺部可聞及濕音。胸片提示兩肺有散在的絮狀陰影。痰培養:無致病細菌生長,可分離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
3.中毒性流感:以中樞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損害為特征。表現為高熱不退,血壓下降,瞻望、驚厥、腦膜刺激征等腦炎腦膜炎癥狀。
4.胃腸炎型流感:少見,以腹瀉、腹痛、嘔吐為主要臨床表現。
流感也存在相關的并發癥,通常表現為:
1.呼吸系統:細菌性氣管炎、細菌性支氣管炎、肺炎。
2.Reye綜合癥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神經系統并發癥,發病年齡為12~16歲,退熱后出現惡心、嘔吐,繼之嗜睡、昏迷、驚厥等神經系統癥狀,肝大,無黃疸,腦脊液檢查正常。可能與服用阿斯匹林有關。
3.其它: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
流感的預防
一、控制治療傳染源
流感病人是最主要的傳染源,患者潛伏期即有傳染性,且在發病3天內傳染性最強。因此,健康人群在流感流行時節,應避免與流感病人進行直接或間接接觸。比如家里親人被確診為流感后,飲食餐具就要分開洗滌、使用,并注意消毒;與流感患者的親密接觸也應暫停。
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呼吸道隔離一周或至主要癥狀消失。
二、切斷傳播途徑
流感病毒主要借助空氣傳播,患者在咳嗽,打噴嚏,甚至大聲說話時,都會將病毒擴散到周圍的空氣中,形成的細小飛沫隨空氣流動傳播。另外,患者接觸過的物體表面也可能附著病毒,人們接觸這些物體表面后,就可能會造成感染。病人是流感的主要傳播源,流感病毒主要潛伏在病人的鼻涕、痰和唾液中,流感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和接觸傳播,飛沫在空氣中受溫度、濕度、風速、風向、日照等條件影響。流感病毒在針織品、玻璃等物品表面上可存活3天,在空氣中噴過流感病毒懸液后4小時,仍可找到病毒。
家庭、幼兒園、學校、辦公室是流感集中發病比較嚴重的地方,也是流感傳播鏈條中相互影響的重要環節。流感往往先從幼兒園和學校暴發,由孩子把病毒帶入家庭,造成家庭成員間的交叉感染,所以家庭預防對控制流感傳播有重要作用。
流行期間,避免集會或集體娛樂活動,老幼病殘易感者少去公共場所,必要時對公共場所進行消毒;醫護人員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徹底消毒。
禽流行性感冒(AvianInfluenza,即AI)簡稱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病毒性傳染病,主要引起雞、鴨、鵝、火雞、鴿子等禽類發病。可引起從輕微的呼吸系統到嚴重全身敗血癥等多種癥狀。其中WHO認為禽流感傳播的主渠道是糞便。
至今由禽鳥傳人的禽流感有三種:甲型H5N1、甲型H7N7及甲型H9N2。禽流感主要通過橫向傳播,即通過易感禽類與感染禽類的直接接觸或與病毒污染物的間接接觸而傳播,如被污染的飲水、飛沫、飼料及其他被污染的蛋筐、蛋盤、運輸工具等。
被病毒污染的羽毛和糞便是重要的傳染物,因為病毒含量高而且存活時間長,應特別注意。該病能否垂直傳播,目前尚無足夠的證據,但從自然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雞蛋蛋黃、蛋清及蛋殼中均能分離到病毒,所以感染雞群的蛋不能用作孵化,不經消毒處理的不能運至非疫區。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染病的雞、鴨,也存在呼吸道傳播的可能。
針對人類禽流感的預防,應做到:
1.管理傳染源:加強禽類疫情監測;受感染動物應立即銷毀,對疫源地進行封鎖,徹底消毒;患者應隔離治療,轉運時應戴口罩。
2.切斷傳播途徑:接觸患者或患者分泌物后應洗手;處理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時應戴手套;被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污染的醫療器械應消毒;發生疫情時,應盡量減少與禽類接觸,接觸禽類時應戴上手套和口罩,穿上防護衣。
三、疫苗預防
流感疫苗的全稱是流行性感冒疫苗。目前在我國使用的流感疫苗有三種:全病毒滅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亞單位疫苗,國產和進口產品均有銷售。每種疫苗均含有甲1亞型、甲3亞型和乙型三種流感滅活病毒或抗原成份。這三種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相差不大。
衛生部的《中國流行性感冒疫苗預防接種指導意見(試行)》中指出,所有希望減少患流感的可能性,沒有接種禁忌,年齡在6個月以上者都可以接種流感疫苗。
指導意見提示,流感疫苗接種重點推薦人群是:60歲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及體弱多病者;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特別是一線工作人員;小學生和幼兒園兒童。
推薦人群有:養老院、老年人護理中心、托幼機構的工作人員;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特別是出租車司機,民航、鐵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員,商業及旅游服務的從業人員等;經常出差或到國內外旅行的人員。
指導意見還認定以下人群禁止接種流感疫苗:對雞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過敏者;格林巴利綜合癥患者;懷孕3個月以內的孕婦;急性發熱性疾病患者;慢性病發作期;嚴重過敏體質者;12歲以下兒童不能使用全病毒滅活疫苗;醫生認為不適合接種的人員。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全病毒滅活疫苗對兒童副作用較大,12歲以下的兒童禁止接種此種疫苗。60歲以上老年人是流感的高危人群,也是流感疫苗接種的重點推薦人群。
適合老年人的流感疫苗中,全病毒疫苗的保護性稍好,但副反應稍大一些,亞單位疫苗副反應稍小,但保護能力稍弱。裂解疫苗兼顧了兩者的優點,保護性和安全性比較好,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在11月之前接種最好,南方地區因為冬季來得稍遲一些,接種一般會延長到來年的1~2月。
為了保證流感疫苗的安全接種,疫苗接種也有相關禁忌癥,凡具有下列情形者不予接種:
1.疫苗生產廠家的說明書中明確列出的禁忌癥;
2.對雞蛋過敏或嚴重過敏體質者嚴禁接種;
3.有急性臨床癥狀,如發熱、急性感染等現象的嚴禁接種;
4.晚期癌癥病人、心肺功能衰竭者、孕產婦等慎用;
5.曾患格林巴利綜合征者嚴禁接種;
6.除上述現象外,凡健康狀況不適者、禁忌癥不易掌握者慎用或咨詢醫生,再行接種。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有關統計資料稱,全世界平均每年每10名成人中就有1人感染流感,每3名兒童中就有1人感染流感。
醫學專家鐘南山指出,流感的威脅在于其快速傳播能力和病死率,而接種疫苗可使病死率降低1/3~2/3。我國使用流感疫苗的量處于相當落后的水平,如在大城市接種率不到0.1%,在老人等最需要接種的人群中接種率不到0.3%。
“提升我國對流感的預防控制能力關鍵在于提高公眾接種疫苗的認識,因為從目前來說,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鐘南山指出。
鐘南山指出,預防流感應著眼于冬春兩季,四大易感人群即60歲以上老人,小學生和幼兒園兒童,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醫務人員,應按時接種疫苗。每年的9月至11月份是北方地區接種流感疫苗的最佳時期。
四、藥物預防
金剛胺等是口服抗病毒藥,可降低接觸傳播A型流感的危險性,用于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發病者,金剛烷胺100mg/口服,2次/日,10~14天;對甲型流感有一定預防作用,對乙型流感無效。如果流感季節開始前幾周或在癥狀出現2天之內服用上述物,作用效果會更好。通常給有發生流感并發癥的高危患者服用上述藥物,如有慢性肺病的患者或老年患者等。如果病毒已開始流行,那么在等待注射疫苗期間可以服藥至注射疫苗后2周,以保證在機體應給疫苗建立起免疫力之前,使身體得到足夠的保護。
五、日常生活預防
流感疫苗是針對流感病毒而制造的,對其他病原體根本沒有預防作用。流感病毒有很多類型,目前使用的流感疫苗是世界衛生組織經過預測后推薦的,只能預防幾個類的流感毒株,對其它的毒株沒有預防作用,同樣對其它病毒和細菌引起的普通感冒也無預防作用。所以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細節,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預防流感最好的做法。
1.勤洗手。感冒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時會將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與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場所接觸了患者觸摸過的物品,手上就會帶有感冒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必要。
2.勤換牙刷。人們每天都要使用牙刷,若上面帶有病毒,則容易反復感染;另外,牙刷常處于潮濕狀態,病原體易滋生繁殖,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3.腳部保暖。腳對溫度比較敏感,如果腳部受涼,會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縮,使人容易受感冒病毒侵擾,同時提倡冷水洗臉。
4.飲食清淡。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飲食會降低人體免疫力,飲食過咸,會使唾液分泌及口腔內的溶菌酶減少,并降低干擾素等抗病因子的分泌,使感冒病毒易進入呼吸道黏膜而誘發感冒。
5.精神愉快。醫學家通過觀察發現,精神緊張、憂郁的人,體內抗病毒物質明顯減少,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
合理睡眠。經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時體內會產生一種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質。因此感冒病人保證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
7.秋冬氣候多變,注意加減衣服;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此外,在保證合理的食物攝取的基礎上,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及有意識地增加某些營養,也可有效預防流感。
1.櫻桃:櫻桃營養豐富,其鐵的含量尤為突出,超過柑橘、梨和蘋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櫻桃性溫,味甘微酸,具有補中益氣,調中益顏,健脾開胃的功效。春食櫻桃可發汗、益氣、祛風。但櫻桃屬火,不可多食。
2.韭菜:韭菜四季常青,可終年供人食用,但以春天吃最好。韭菜性溫,最宜人體陽氣,春季常吃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由于韭菜不易消化,故一次不應吃得太多。
3.菠菜:菠菜以春季為佳,其根紅葉綠,鮮嫩異常,尤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機體對鈣和鐵的吸收,宜先用沸水燙軟再炒。
4.蔥、蒜:蔥和蒜在春季營養最豐富、最嫩、最香、最好吃,此時食之可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
5.蜂蜜:春季多風,蜂蜜是最理想的保健飲品。每天早晚各飲用一杯,既可潤腸通便,又可預防感冒,清除體內毒素。沖服即可,不需煎煮。
據專家介紹,紅茶漱口可防感冒。紅茶濃度5%,就能完全殺死感冒病菌,其殺菌效果來自紅茶生澀成分的兒茶素。據統計,一般人喝的紅茶濃度都在2%至5%之間,因此預防感冒的效果遠比漱口水強多了。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力強,發病快。雖然容易治愈,但由于嬰幼兒體質較弱,加之飲食或某些日常習慣的不合理,極容易引起感冒的反復發作。所以,感冒除藥物治療外,日常生活中還有一些容易被人們疏忽的禁忌,包括:
1.禁吃咸食:食用咸食后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縮,加重鼻塞.咽喉不適等癥狀。而且過咸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劇。
2.禁食甜、膩食物:甜味能助濕,而油膩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應忌食各類糖果、飲料、肥肉等。
3.禁食辛熱食物:辛熱食物易傷氣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蔥一定要少吃。
4.不宜吃燒烤煎炸的食物:此類食物氣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導致黏膜收縮,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
5.關窗閉戶保溫:關了窗,空氣流通受阻,室內空氣易趨混濁,微生物含量上升,對呼吸道更不利。
6.切勿吃藥消除病癥就當痊愈:很多人吃藥止住鼻水、不再頭痛或不再發燒時就當已痊愈,繼續工作,這樣做其實很不智,因為感冒實則還未痊愈,不好好休息,等于削減自身的免疫能力。
7.避免病中行房:耗用精力過甚,不宜。
8.洗澡洗頭慎防著涼:熱水澡后,血管擴張,體溫降低,容易再次著涼。洗頭后,應避免吹風或開空調,因為頭發濕漉漉的,很容易使頭部受寒。
流感的治療
因為流感是由特異性流感病毒感染引起,所以針對細菌的抗生素對治療流感無效;另外,流感病毒每年都可能發生變異,迄今為止,還沒有針對特異性流感病毒的治療藥物。對流感的治療只能是緩解發病癥狀或服用藥物來治療由流感引起的并發癥。
流行性感冒的治則與治法和普通感冒基本相同,亦應注意以下3點:
1.充分的休息和足夠的睡眠是迅速減輕癥狀、促進自愈、早日康復的前提,同時亦可減少傳染他人的機會。
2.加強抗病毒治療可應用金剛烷胺以對抗亞洲甲Ⅱ型(A2)流感病毒,每次100毫克,每日2次,有癲癇病史的患者慎用;用病毒唑對抗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每次100~200毫克,每日3次;有條件者可用干擾素和干擾素誘導物抗病毒。
3.積極防治并發癥:應嚴密觀察病情,尤其是嬰幼兒及老年患者,須注意其體溫、血象、痰色、痰量、心率等的變化,防治繼發細菌感染。
西醫治療
本病目前尚無可靠的病原治療。高熱、頭痛、全身酸痛較重者,酌情予以APC或安痛定等。劇咳者可予以咳必消、止咳合劑等。對繼發性細菌感染者,可酌情予以抗菌素治療及磺胺藥口服。用磺胺藥時,某些患者需警惕過敏反應。并發肺炎型流感患者應注意心力不全,可酌情輸液、吸氧,亦可用抗生素預防繼發細菌感染。
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可予中成藥口服。如銀翹解毒片,每次4片,每日3次,適用于輕型感冒。速效傷風膠囊、板蘭根等口服。同時可針刺合谷、曲池、印堂、風池等穴位或在大椎處拔火罐。
人禽流感的治療
(一)對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和確診病例應進行隔離治療。
(二)對癥治療可應用解熱藥、緩解鼻粘膜充血藥、止咳祛痰藥等。兒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以及其它水楊酸制劑的藥物,避免引起兒童瑞氏綜合征。
(三)抗病毒治療應在發病48小時內試用抗流感病毒藥物。
1.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奧司他韋(Oseltamivir,達菲)為新型抗流感病毒藥物,實驗研究表明,它對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有抑制作用,一般成人劑量每日150mg,分兩次服用。1-12歲兒童劑量根據體重計算每次給藥劑量,每日兩次。15kg以內的兒童每次給藥30mg,16-23kg每次給藥45mg,24kg-40kg每次給藥60mg,或40kg以上及13歲以上兒童劑量同成人。
2.離子通道M2阻滯劑金剛烷胺(Amantadine)和金剛乙胺(Rimantadine)可抑制禽流感病毒株的復制,早期應用可能有助于阻止病情發展,減輕病情,改善預后,但某些毒株可能對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有耐藥性,應用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成人劑量每日100~200mg,兒童每日5mg/kg,分2次口服,療程5天。腎功能受損者酌減劑量。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中樞神經系統和胃腸道副作用。老年患者及孕婦應慎用,哺乳期婦女、新生兒和1歲以內的嬰兒禁用。金剛乙胺的毒副作用相對較輕。
(四)中醫治療
1.辨證治療
⑴毒邪犯肺
主癥:發熱,惡寒,咽痛,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咳嗽,少痰,苔白,脈浮滑數。
病機:毒邪襲于肺衛,致肺衛蘊邪,肺失宣降。
治法:清熱解毒,宣肺透邪。
⑵毒犯肺胃
癥狀:發熱,或惡寒,頭痛,肌肉關節酸痛,惡心,嘔吐,腹瀉,腹痛,舌苔白膩,脈浮滑。
病機:毒邪犯及肺胃,濕濁內蘊,胃腸失于和降。
治法:清熱解毒,祛濕和胃。
⑶毒邪壅肺
主癥:高熱,咳嗽少痰,胸悶憋氣,氣短喘促,或心悸,躁擾不安,甚則神昏譫語,口唇紫暗,舌暗紅,苔黃膩或灰膩,脈細數。
病機:重癥毒邪壅肺,肺失宣降,故高熱,咳嗽;痰瘀閉肺,故口唇紫暗,氣短喘促。
治法:清熱瀉肺,解毒化瘀。
⑷內閉外脫
主癥:高熱或低熱,咳嗽,憋氣喘促,手足不溫或肢冷,冷汗,唇甲紫紺,脈沉細或脈微欲絕。
病機:邪毒內陷,氣脫,陽脫,陰竭。
治法:扶正固脫。
2.中成藥應用: 注意辯證使用口服中成藥或注射劑,可與中藥湯劑配合使用。
⑴解表清熱類:可選用連花清瘟膠囊、柴銀口服液、銀黃顆粒等。
⑵清熱解毒類:可選用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或顆粒)、魚腥草注射劑、雙黃連粉針劑等。
⑶清熱開竅化瘀類:可選用安宮牛黃丸(或膠囊)、清開靈口服液(或膠囊)、清開靈注射液、醒腦凈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血必凈注射液等。
⑷清熱祛濕類:可選用藿香正氣丸(或膠囊)、葛根芩連微丸等。
⑸止咳化痰平喘類:苦甘沖劑、痰熱清注射液、喉棗散、祛痰靈等。
⑹益氣固脫類:可選用生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參附注射液等。
(五)加強支持治療和預防并發癥注意休息、多飲水、增加營養,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密切觀察,監測并預防并發癥。抗菌藥物應在明確繼發細菌感染時或有充分證據提示繼發細菌感染時使用。
(六)重癥患者的治療。重癥患者應當送入ICU病房進行救治。對于低氧血癥的患者應積極進行氧療,保證患者血氧分壓>60mmHg。如經常規氧療患者低氧血癥不能糾正,應及時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治療應按照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的治療原則,可采取低潮氣量(6ml/kg)并加用適當呼氣末正壓(PEEP)的保護性肺通氣策略。同時加強呼吸道管理,防止機械通氣的相關合并癥。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時,應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機械通氣過程中應注意室內通風、空氣流向和醫護人員防護,防止交叉感染。
流感治療應注意:
1.選藥不能亂搭配
流感的治療藥物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抗病毒治療,如復方胺酚烷胺(感康)、金剛乙胺;二類是對癥治療,如解熱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治療發燒、周身酸痛、頭痛,鹽酸偽麻黃堿消除鼻黏膜充血水腫治療鼻塞,抗過敏藥馬來酸氯苯那敏減輕打噴嚏流淚等,氫溴酸右美沙芬減輕咳嗽;三類是抗菌治療,值得提出的是,如果流感沒有繼發細菌感染,如扁桃體炎、細菌性肺炎等則無需使用抗菌素治療。
目前市售的感冒藥大多是幾種藥物成分的組合,如白加黑、感康、銀得菲、康必得等,治療流感以上藥物都可以選用,但含有化學成分的抗流感西藥、中西合劑不可同時服用兩種,因為同服會增加毒副作用。
許多治療感冒、流感的中成藥,一種藥物即具有抗病毒、抗菌消炎、退熱的作用,如連花清瘟膠囊。流感患者往往體內毒火很盛,像雙黃連、清熱解毒口服液、銀黃膠囊等都具有很好的清內火作用,況且中成藥具有毒副作用小的特點,更方便患有其他疾病的流感患者選藥。
治療流感選用含有化學成分的西藥合用一種或兩種抗流感的中成藥效果最佳,治療流感的西藥可以與任何一種治流感的中成藥同服,而且會加強治療作用。
相關文章
精品范文
10急性腰病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