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與繪畫藝術思索

時間:2022-07-04 06:22:00

導語:視覺與繪畫藝術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視覺與繪畫藝術思索

通過對視覺和畫面構成進行分析,認識到相互之間的關系。提高畫面構成的能力,從而提高油畫創作的能力。本文主要對不同畫面構成形成不同的視覺感受和同一畫面采用不同的構成效果不一樣兩方面進行比較分析論證。

一、有關視覺,視覺傳播的理解和認識。

視覺即是人通過眼睛對外界事物的感知而形成的視知覺。視覺是人認識世界最直觀的方法,是人類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的窗口。因此也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最重要的途徑。但是我們知道:通過視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包括直觀認識和抽象認識。直觀認識即是通過眼睛對外界直觀畫面的感知(除文字以外的一切物象),而抽象認識指的是對文字符號的感知。(需要通過大腦對文字進行處理再轉化成想象的畫面,或邏輯思維來認識世界)人的眼睛對任何畫面的感受都包括直觀認識和抽象認識,不同的畫面,或者說是不同的畫面構成會形成不同的視覺感受,也會形成不同的心理反應。畫面構成與視覺傳播的效果的聯系是很密切的,這里所說的直觀畫面主要是指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形成的電影或攝影畫面,或者是人們的視覺角度。傳播,英文為Communication,也包含有交流和溝通的意思。在中文里,“傳播”一詞的含義是單向的,僅指由媒體向受眾輸送信息。然而這個英文詞卻指一種雙向的行為,其含義不僅有媒體的輸送,而且有受眾的反饋。20時世紀后半期興盛于西方的“接受美學”和“讀者反應批評”,便直接涉及了這一雙向的互動行為,而且更加強調受眾的主觀能動性。既然如此,藝術的Communication功能,漢語就該稱“傳播與交流功能”才完整。可是,時下國內研究藝術傳播學的學者,雖然也述及傳播的雙向作用,但在用詞上卻只顧及單向的傳播,有名不符實之虞。雖然如此,為了避免概念的混亂,我還是照國內的慣例,用“傳播”一詞來指傳播與交流二義。但是我今天想要說的是只是傳播而且僅是圖像的傳播。

視覺感受與畫面構成之間的關系在我看來是非常密切的,可以這樣說,一部電影,或攝影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畫面的構成關系。不同的畫面構成形成不同的視覺感受,形成不同的敘事性,就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同樣的,同一個畫面采用不同的拍攝手法(也就是采用不同的構圖)其感覺也大不一樣。現就這兩種視覺現象作簡要分析。

二、不同的畫面構成形成不同的視覺感受。

視覺的愉悅性是人類一直追求的精神享受,古代人看戲,皮影,畫畫;現代人看電影,電視,攝影都是為追求視覺上的享受。其實這些都是一種畫面帶給人們的視覺反應和感受。之前美國排了一部讓人叫絕的電影《阿凡達》,看過的都說好,拍手稱快。也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在全球刮起一股旋風。這就是視覺的魅力。那么《阿凡達》的魅力究竟何在呢?概括起來不外乎這樣幾點:首先最大的亮點是畫面的處理,即是畫面的美術效果非常強烈,不管是遠景的畫面還是近景的特寫鏡頭都是非常的講究。其次是畫面場景的設置,采用大量的電腦技術制作出亦真亦幻的空間,給人以視覺上的新鮮感。以及故事情節的嚴密性和邏輯性。(畫面具有較強的敘事性)第三是整個畫面的色彩的鮮亮和諧。第四是超強的立體畫面和視聽相結合所產生的震撼效果。可以用新,奇,亮,強來概括整個片子的特點。這也恰恰迎合了人們喜歡獵奇的共同心理。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導演和攝影師非常注重畫面的沖擊力,運用了很多特寫鏡頭。同時也注意了畫面的唯美性。特寫鏡頭運用的是形的構成,畫面色彩的處理是色彩的構成,他們之間的完美結合便形成了強有力的視覺沖擊。當然阿的成功不僅僅是畫面,還有視聽效果和情節的起伏嚴密。總之目前為止他是較完美的。

以前很喜歡張藝謀的電影,回過頭來看張的電影,他的電影的最成功之處就是畫面的處理,就是畫面的唯美效果。有人說他拍的電影每一個鏡頭都是一幅動人的畫,我很贊同。不管是大型場景的拍攝,還是人物的特寫鏡頭都很注重畫面的構成安排,甚至可以說精到。他的《英雄》,其中的打斗場景運用了幾處特寫鏡頭。人物位置的安排都很精到。大場景的拍攝也讓人叫絕,充分地借鑒了秦始皇兵馬俑的陣勢與排列組合,形成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他的《英雄》和《滿城盡帶黃金甲》中都有充分地體現。歸納起來,滿構圖,黃金分割,俯視,特寫鏡頭是?影的特色,敘事性和唯美性相結合。但唯美占居主要地位;所以往往看過他的電影的人都有人說沒看懂。甚至有媒體爆料張不會“講故事”。他留給觀眾更多的是畫面,而不是情節。這就是不同的畫面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

三、同一個畫面采用不同的構圖其效果也不一樣。

面對同一個拍攝對象,有的人拍攝出來的效果好些,有的人拍攝效果差些。其原因就是就是畫面的構成和畫面的虛實效果處理的差異。同樣是照一個人頭像,頭照得大一些和照得小一些,會形成不同的視覺效果。另外,同一個構圖畫面采用不同的色調,其給人的視覺效果也不一樣。

由此可見視覺傳播,視覺感受,都和畫面的構成有關。畫面構成是視覺效果的關鍵所在。電影《英雄》,記得里面大面積運用紅、綠、黃的色彩和大量應用戈壁、沙漠、森林的視覺元素……現在看來,就是覺得導演實際上是試圖在用這些視覺元素對觀眾的迷醉中,消解暴君對子民的殺戮以及刺客對暴君的臣服這樣的投降話題對現代觀眾帶來的惡心感。仔細想想,其實把殺戮的殘暴轉化為“視覺的盛宴”是《英雄》的拿手好戲。如傾盆般的箭雨,破房而入,然后釘釘般“趴趴”鉆入墻壁;如傾盆般的箭雨,噴向無名,宮門上布滿箭矢,只留下人型的箭空。而在打斗中,編導也賦予了某種審美與詩意,如通常的武俠格斗撒滿鮮花,并且與觀眾保持一段欣賞的距離。所以這個片子用一種視覺的效果達到了更堂皇的包裝和更迷離的誘惑。對受眾達到了一種精神上的臣服。這正是作者運用特寫鏡頭將本來很無足輕重的畫面拍得如此的唯美,也從傳統的敘事性轉到魔幻般的視覺盛宴里面。這是特寫鏡頭和傳統鏡頭的差別。在攝影領域這種差別表現得最為明顯,一個畫面,中心人物的安排是很講究的,或左或右,或大或小都會影響畫面的效果,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特別是在新聞攝影體現得尤為突出。當然新聞攝影不能和當代藝術等同起來,但是其原理是差不多的。類似的例子還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

綜上,視覺傳播與畫面構成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不同的畫面構成會形成不同的視覺效果,傳達出不同的意境。在油畫創作中我們也可以借鑒這些形式以達到更好的創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