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曲創作特點論文
時間:2022-08-14 05:46:00
導語:鋼琴曲創作特點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是對中國主調鋼琴作品的題材、體裁、音樂特點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力求對中國主調鋼琴音樂創作在借鑒西方作曲技法與吸取中國傳統音樂語言上的特點進行探究。
關鍵詞:中國主調鋼琴音樂題材創作手法創作特點
中國的鋼琴音樂創作是繼承和發展了西方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前期的主調音樂創作手法,①主調音樂形式的創作是中國鋼琴音樂發展的主流。另外,無論在接受程度上還是影響上,主調鋼琴作品也都占有絕對的主體地位,因此對于中國主調鋼琴音樂作品進行梳理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一、中國主調鋼琴音樂的題材分類
反映戰爭題材這些作品不僅激發了我們愛國熱情,且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這類題材的作品有《紅星閃閃放光彩》、《映山紅》、《小紅軍》、《放牛娃盼紅軍》、《松花江上》、《敘事曲〈游擊隊歌〉》、鋼琴協奏曲《黃河》、《山丹丹開花紅艷艷》、《軍民大生產》、《翻身道情》、《翻身的日子》、《解放區的天》、《紅頭繩》、《白毛女》、《大路歌》等。
反映社會主義主旋律新中國成立后,涌現出了大量歌頌黨的光輝業績以及表現祖國社會主義建設欣欣向榮的音樂作品。如《我的祖國》、《瀏陽河》、《火車向著韶山跑》、《我愛祖國大油田選曲三首》、《社員都是向陽花》、《公社社員喜洋洋》、《南海小哨兵》等。
反映各民族生活這類題材的作品具有旺盛生命力,它們貼近生活,緊跟社會前進的步伐,抒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如《牧童之樂》、《歡樂的牧童》、《花鼓》、《巴蜀之畫》、《第一號新疆舞曲》、《第二號新疆舞曲》、《火把節之夜(云南風俗紀事)》、《新疆組曲》、《臺灣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新疆隨想曲》、《新疆果園》、《喜豐年》、《東蘭銅鼓舞》等。
反映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文明的一顆璀璨瑰寶,也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題材。如《梅花三弄》、《百鳥朝鳳》、《蝶戀花》、《夕陽簫鼓》、《陽關三疊》、《三六》、《平湖秋月》、《十面埋伏》、《彩云追月》、《二泉映月》、《空山鳥語》、《良宵》、《光明行》、《金蛇狂舞》、《采茶撲蝶》、《春江舟影》等。這些作品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有益養分,將民族文化的精華融入到創作之中。題材豐富多彩是鋼琴作品的特點之一,作品題材選取的角度不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自然而然在創作手法、創作特點上就會有所不同。
二、中國主調鋼琴音樂的創作手法分類
中國主調鋼琴音樂的創作手法豐富多樣,甚至在同一部作品上可能兼具雙重性或多重性,所以在分類上具有一定的不可區分性。下面參考每部作品中最為顯著的創作手法特點,對鋼琴音樂進行歸類,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
1.以優秀民歌為創作素材
民歌是我國民族音樂的基礎,要創作出我國“本土化”的主調鋼琴音樂,專業作曲家必然要從民歌之中汲取營養。作曲家在民歌曲調的基礎上結合鋼琴音色創作的同時,在民歌素材的選擇側重點上有所不同,按照從易到繁的順序可分為:
單純民歌引用黎英海編曲的《民歌小曲五十首》作品就有一定的代表性,曲調上既保持了“原生態”的基本特點,又豐富了傳統民歌的表現力,使之散發出新光彩。除此以外,為初學者演奏所創作教材類的一部分簡易鋼琴作品多為此類。這些作品在原有的民歌旋律基礎上,配以簡單的伴奏織體支撐旋律,易于演奏。如《中國民歌幼兒鋼琴曲》②、《兒童鋼琴小曲——中國各民族民歌56首》③、《中國民歌兒童鋼琴曲30首》④、《中國民歌兒童鋼琴曲集》⑤等曲集中收錄的主調鋼琴曲。
在完整民歌的基礎上有所發展變化這類作品在中國主調鋼琴曲的創作中占的比例很大,代表作品有《搖籃曲》、《陜北民歌主題變奏曲》、《中國民歌主題變奏曲》、《變奏曲》、《農作舞變奏曲》、《兒童小組曲》、《賣雜貨》、《雙飛蝴蝶主題變奏曲》、《旱天雷》、《思春》等。這類作品力求在保留原有的民歌旋律的基礎上,運用多變作曲技法進行展開,賦予其新的色彩。
運用民歌作為素材進行創作這些作品在旋律中采用許多民歌音樂因素,是一種帶有更多創造性的作品。如《花鼓》、《兒童組曲“快樂的節日”》、《巴蜀之畫》、《廟會》,《采茶撲蝶》、《懷念》、《小曲》、《谷粒飛舞》、《火把節之夜》、《南海小哨兵》等。
2.對古典樂曲及民間器樂曲進行改編
作曲家綜合運用了大量的西方作曲技法,并與中國傳統樂曲融合,表現出濃郁的中國韻味,深化了傳統音樂的意境。如《夕陽簫鼓》、《陽關三疊》、《百鳥朝鳳》、《梅花三弄》、《三六》、《流水》、《平湖秋月》、《十面埋伏》等。
3.對歌曲、器樂曲和舞劇音樂進行改編
歌曲作品改編的有《解放區的天》、《紅星閃閃放光彩》、《松花江上》、《軍民大生產》、《大路歌》、《繡金匾》、《瀏陽河》、《賣報歌》、《歡樂的牧童》等;器樂曲改編的有《彩云追月》、《二泉映月》、《翻身的日子》、《空山鳥語》、《良宵》、《光明行》、《平湖秋月》、《金蛇狂舞》等;戲劇音樂改編的有舞劇《〈魚美人〉選曲六首》、舞劇《〈紅色娘子軍〉組曲》、《北風吹》、《紅頭繩》等。
4.運用西方無標題音樂體裁進行創作
中國主調鋼琴音樂的創作幾乎涉及了所有的西方無標題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表現力。如《小奏鳴曲》、《E大調鋼琴奏鳴曲》、《第二小奏鳴曲》、《奏鳴曲》、《隨想曲》、《新疆隨想曲》、《新疆幻想曲》、《即興曲》等。
5.運用中西音樂融合的音樂語言創作
中西音樂融合是中國主調鋼琴音樂及其發展的總趨勢。在創作手法上是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的,進而創作出了許多具有嶄新中國韻味的作品。如《牧童短笛》(中間段)、《晚會》、《搖籃曲》、《中國組曲》、《春之旅組曲》、《兒童組曲》、《快樂的節日》①《郊外去》、②《撲蝴蝶》、③《跳繩》、④《節日舞》、《春江舟影》;第一鋼琴協奏曲《春之彩》等。《兒童鋼琴曲四首》、①《小玩意》、②《騎竹馬》、③《停艇聽笛》、④《舞曲》。
中國主調鋼琴曲采用了中國聽眾都能接受的創作手法,這種在藝術上的大眾化,使大量作品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三、中國主調鋼琴曲的創作特點
1.旋律及風格
西方旋律風格作品旋律以西方自然大小調為基礎,音樂語言完全采用西方的作品數量很少。萌芽時期創作的作品因為受到“學堂樂歌”的影響,另外出于摸索階段,所以大都屬于這類作品。如《和平進行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等。
“民族化”的旋律風格中國鋼琴主調作品大部分是采用“民族化”的旋律風格創作的,其主要特點是以五聲音階為骨干的七聲音階旋律和三音列旋律相結合。如《夕陽簫鼓》、《百鳥朝鳳》、《采茶撲蝶》、《谷粒飛舞》、《流水》、《平湖秋月》、《解放區的天》等。
2.調式
五聲調式在調式上許多采用了民族調式。如黎英海的《藍花花》、《采茶撲蝶》(C羽調)、《三十里鋪》(G徵—C徵)、《嘎達梅林》(E羽調式)、《繡荷包》(C商調)、《繡紅旗》(G徵—C徵)和《梁祝》等。這些作品在旋律中多次使用轉調,而且融進了一些地區的音樂因素,使作品大量體現了主調鋼琴音樂的民族化。西方大小調體系作品中國主調鋼琴作品在調式上以西方調式創作的作品較多,如《曉風之舞》(《春之旅》最后一首,G大調)、《水草舞》(B大調)、《牧童之歌》、《節日舞》(《兒童組曲》第五首,C大調)、《南海小哨兵》(D大調)、《臺灣同胞我的骨肉兄弟》等。
3.節拍節奏
中國主調鋼琴作品其節拍多以2/4、3/4、4/4、3/8、6/8拍子為主,同時采用一些其他的單拍子、復拍子和混合拍子形式。《悼歌》(《內蒙古民歌小曲七首》第一首)使用的是9/4拍,《跳繩》(《兒童組曲》第三首)是4/8拍,《雙飛蝴蝶》變奏曲是2/2拍,《山歌(安徽)》是6/4拍等。主調鋼琴作品中受民族音樂影響,節拍交替、變節拍也比較常見。如《送郎》、《賣花錢》2/4、3/4拍子交替使用,如《牧童之樂》使用的是7/4、2/4、4/4、6/8拍,《牧童的歌》使用的是5/8拍、6/8拍子交替,《哀思》(《內蒙古民歌小曲七首》第六首)使用了5/4、3/4、4/4、2/4、《放牛娃盼紅軍》使用了3/4、4/4、2/4三種拍子等。
我國的民族打擊樂、戲曲打擊樂的鼓點豐富,以及眾多少數民族各具節奏特色的民族音樂,都為中國主調鋼琴音樂的創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南海小哨兵》、《夕陽簫鼓》的引子運用“散板”。《黑眉毛的姑娘》中運用了具有烏孜別克族特色的節奏形:XXX、XXX、X.X;《喀什噶爾舞曲》中運用了新疆舞曲節奏的X.XXX、XXXXXX等。
4.曲式
中國主調鋼琴在創作上幾乎涉獵了所有的西方曲式結構。根據民歌編曲的作品都是單樂段的作品,如《映山紅》、《賣報歌》、《三十里鋪》等;單三部曲式的作品有《歡樂的牧童》、《孩子們的舞蹈》、《花鼓》、《采茶撲蝶》;復二部曲式的作品有《曉風之舞》、《晚會》;復三部曲式結構的作品有《北風吹》、《繡紅旗》、《火把節之夜》;變奏曲式結構的作品有《猜調》、《小紅軍》、《陜北民歌主題變奏曲》、《中國民歌主題變奏曲》、《鋼琴變奏曲》、《農作舞變奏曲》、《雙飛蝴蝶主題變奏曲》;回旋曲式結構的作品有《我的祖國》;奏鳴曲式結構的作品有《東蘭銅鼓舞》、《小奏鳴曲》、《E大調鋼琴奏鳴曲》、《第二小奏鳴曲》、《奏鳴曲》等。除此以外,一些在民間器樂曲和古曲基礎上改編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原曲的中國傳統曲式結構,如《夕陽簫鼓》、《陽關三疊》、《百鳥朝鳳》、《平湖秋月》、《十面埋伏》等。
總之,中國主調鋼琴音樂在創作上的主要特點是以“民族化”的旋律風格創作為主,節奏節拍具有民族特色,調式上主要是以西方自然大小調與民族調式中的旋律特點相結合,各種曲式結構被靈活運用在主調鋼琴音樂的創作之中。
同時我們也看到,西方主調鋼琴音樂的創作已經比較成熟,與之相比,我國主調鋼琴音樂在作品的深度、意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仍然處在尚不成熟的發展階段,需要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不過我們相信,中國主調鋼琴音樂一定會由逐漸走向“本土化”的。
注釋:
①主調音樂多聲部音樂的一種。其特點是以數個聲部為伴奏形式,加強、陪襯主旋律。主調音樂的名稱系相對于復調音樂而言,其主要旋律可位于任何聲部,處于高聲部為多。18世紀中葉以后,主調音樂成為西洋音樂的主流,復調音樂則與主調音樂并存或互相結合,歷經古典樂派、浪漫樂派等的發展過程而進入20世紀。
②《中國民歌幼兒鋼琴曲》,龔耀年、劉美珍編曲,中國文聯出版社
③《兒童鋼琴小曲——中國各民族民歌56首》,樊祖蔭編,人民音樂出版社
④《中國民歌兒童鋼琴曲30首》,謝功成編,華樂出版社
⑤《中國民歌兒童鋼琴曲集》,龔耀年編,湖南文藝出版社
參考文獻:
[1]《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1989年
[2]《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研究在20世紀》,載《音樂藝術》1999年第3期
[3]《中國音樂辭典》,繆天瑞、吉聯抗、郭乃安主編,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年6月版
[4]《中國近現代音樂史》,汪毓和編著,人民音樂出版社1991年版
[5]《中國鋼琴作品選》,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編,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年8月版
[6]《中國鋼琴名曲30首》,魏廷格編,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年4月
[7]《鋼琴曲選(1949—1979)少年兒童》,中國音樂家協會編,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年版
[8]《鋼琴曲選(1949—1979)》中國音樂家協會編,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年版
- 上一篇:口語交際片段管理論文
- 下一篇:口語交際問題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