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問題教學論文
時間:2022-08-14 05:46:00
導語:口語交際問題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口語交際作為一個嶄新的名詞引起了廣大教師的關注。教師們實踐著新課標有關“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積累了許多寶貴的實踐經驗。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的口語交際教學也存在著一些低效,甚至無效的行為。如何促進口語交際有效地進行,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想從一個教學片斷中談談口語交際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案例:朱老師騙人
今天要上《轉告》。我們年級組的幾位老師想用情境創設的方法來進行。
課間,張老師興沖沖地走到我們班,佯裝要找我。不知道真相的學生熱情地告訴她,朱老師不在教室里。于是張老師一本正經地請學生轉告一件事:“星期六,請朱老師到她家旁邊的書店替我買一本《中國兒童文學精品選》。”
上課了,我剛走進教室,全班學生馬上七嘴八舌地叫嚷起來:“朱老師,剛才張老師找你……”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氣氛非常熱烈。我心中竊喜,興致盎然地開了課:“其實,剛才同學們把張老師的話轉告給朱老師,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事情──轉告。”
“啊──”
“哦──”
“什么?”
緊接著,教室里像炸開了鍋。
“原來,朱老師和張老師是串通好的!”
有一位平時相當調皮的男生,突然情緒很激動,顯得很生氣,氣呼呼地嚷起來:“朱老師騙我們!”
這一下,有好幾個學生跟著叫起來:“朱老師騙人!朱老師騙人!”
思考一:關于情境的創設與開發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語言活動。這種語言交際活動離開了“特定的情境”就無法進行。因此,我們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應精心創設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學生只有在一定的交際環境中,才會帶著情感,帶著興趣去進一步體驗。創設一定的情境進行口語交際,這一點已被教師們所認同。
但是從上述案例中,我們也能明顯也感受到并不是簡單地創設一個情境就能達到理想效果的。事實上,作為課堂教學實踐的“口語交際”,是限于特定的交際空間的信息交流活動,它與日常生活中自然的言語交際活動相比,有許多不同,會受到許多限制,嚴格地說,是一種模擬的情境。朱老師遇到的尷尬實際上正是課堂交際的特定性與生活交際的現實性之間所形成的矛盾而帶來的。那么,如何解決課堂交際與生活交際兩者的矛盾,使之能比較自然地銜接,便成為一堂口語交際課能否成功的關鍵。許多成功的口語交際教學表明:在更大程度上讓學生“跳出”自己所置身的課堂環境,自然地進入作為目標活動的口語交際情境之中,可以有效地解決上述矛盾。
案例中,學生一開始興趣極高,他們在不知情的狀態下,對朱老師創設的情境有興趣,說明學生對這樣的語言實踐機會是十分樂于參加的。也就是說,此時的學生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跳出”了自己所置身的課堂環境,自然地進入了口語交際的情境之中。而朱老師一揭題,反而使兒童的心理需要發生錯位,導致了交際的無效和浪費。所以,專家建議我們在具體的情境創設中,可以將口語交際所指向的目標語境,絕大部分隱藏起來,有意留出可以刺激兒童進一步思考、探究的初始語境,讓他們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使以及初始語境的刺激下,在努力探求填補初始語境和目標語境的空白的過程中,逐步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和能力。
因此,在上述案例中,如果采取這樣的策略,效果將會更好;朱老師走進教室,認真聽著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轉告,并在相互交談中不知不覺引導學生掌握轉告的要點,學會轉告這種口語交際手段,不必拘泥于一定要揭題。
以上案例帶給我們一些啟示:(1)教學情境的創設與開發應充分考慮所創設情境的功效性,使之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2)情境創設應注意整體性和延續性,即使一堂課要出現多個相關情境,也應努力使交際過程的前后保持在一個整體的目標情境中,不要隨意破壞和中斷情境。(3)情境的創設和開發應充分考慮所創設情境的現實性和生活性,努力拉近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在更大程度上“跳出”課堂,進入情境。
思考二:關于教師的操控與指導
口語交際是人與人之間以語言為媒介進行溝通,以達到某種目的的教學手段。生活中的口語交際,并無明確的對錯之分,只存在著交際技巧的高低,言談舉止的得體與否等方面。而作為課堂教學中的口語交際,是盡可能在接近生活自然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教師除了一些必要的交際規則、程序予以指導外,不必就交際過程中的話語內容進行具體的指導。當然,不具體指導并不意味著不指導。那么,如何在口語交際中處理好教師的操控與指導作用,引導學生的口語交際朝著預定的目標進行呢?
首先,教師應置身其中,即教師應以平等的身份全身心投入于口語交際之中。現在,我們許多教師都精心創設了情境,并積極參與到學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這一點做得非常好。但與此同時,我們卻常常忽略了教師自身在口語交際中的位置,總認為情境是為學生而設的。從“朱老師騙人”的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造成孩子受騙感受的另一原因是朱老師將自己置身于情境之外了。當孩子們用純真的情感參與學習活動時,老師卻以局外者的身份想對口語交際進行一些主觀的操控與指導,結果適得其反。新課程特別提倡教師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而口語交際在一定程度上更需要教師的全面參與,因為在課堂上教師往往需要參與扮演交際中的各種角色。我想,在上述案例中,如果采取另一種策略,也能獲得較好效果:即教師采用合作教學。由張老師來替代朱老師完成《轉告》的教學任務。下課后,朱老師再自然地出現在學生中間,聽孩子們的轉告。這樣,教師充分融入其中,拉近了與生活的距離,更能使學生在自然中學會生活的本領。
其次,教師應以暗示作指導。這里的指導不是一種指令式的指導,更不是一種抽象的指導。我們應當提倡的是在真實的交際之中予以暗示,以便學生感悟、糾正、模仿。但是從目前普遍的口語交際課堂來看,我們很少發現教師能巧妙地以暗示作指導,使學生從中感悟,從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成功例子。我們教師普遍存在著兩種情況。一種類似于案例中朱老師那樣直白地進行指導:“……這就是轉告,轉告中要注意……”另一種是教師發現了學生錯誤的地方,卻又不知如何指導,只能倉促地說:“這里用‘告訴’似乎不恰當,換個‘幫助’會更好些!”
那么,如何提高教師在口語交際中的操控與指導藝術呢?最好的策略就是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實際教學中,教師們最怕上的就是口語交際課。因為它不僅需要教師有良好的臨場應對能力,更需要教師具備綜合的言語交際能力(包括體勢語的運用,交際規則的把握等諸多方面)。但現在許多教師反映,連自己都不太熟悉完善的交際規則,不清楚良好的交際習慣,更不用說指導學生了。因此,盡快提高教師本身言語交際能力成了當前亟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我想,除了教師自身加強學習外,我們特別希望在組織的各種培訓中,能補充有關言語交際方面的知識(如語用學、言語學、交際禮儀等方面的知識),從而使培訓不僅僅停留在口語交際的教學探討上。
思考三:關于評價反饋
口語交際在課外有著更廣闊的天地,許多教師創設了許多課外訓練的機會,如組織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等,以拓展交際的空間。這些做法都特別好,但也要注意避免教師布置活動多,而評價反饋少的現象。我想,課外的口語實踐活動更應加強評價與反饋。因為這是學生經過口語交際訓練之后真正意義上的言語交際。在上述案例中,倘若教師合作教學,下課后,當朱老師出現在學生中間,聆聽孩子的轉告時便是最好的反饋,最好的評價時機。當然,反饋評價的形式可以更靈活,如結合交際活動,可以由家長、伙伴、訪問對象等提出反饋評價建議,目的旨在提高交際的真實水平,使學生逐步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本領。
- 上一篇:鋼琴曲創作特點論文
- 下一篇:傳統音樂美學思想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