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本院校英語聽力教學論文

時間:2022-08-25 05:42:00

導語:中國三本院校英語聽力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三本院校英語聽力教學論文

摘要:語言學家的研究表明,語言使用者大腦中儲存了大量整體記憶的語塊,這些語塊既可起到提示作。又便于記憶編碼和提取使用,語言交際中的絕大部分是通過語塊來實現的。三本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普遍不夠理想,應該重視語塊的習得與積累,因此文章旨在探討語塊理論對中國三本院校學生聽力習得的教學啟示。

關鍵詞:聽力教學;聽力理解能力;語塊

語料庫語言學的研究表明,英語中存在著一種成串的語言結構。對于這樣的語言結構,學者們采用了不同的術語對這種語言現象加以界定,比較被大家廣泛接受的說法是:語塊是一種兼具有詞匯和語法特征的語言結構,一般為多詞單位,具有特定的話語功能。

聽力教學側重的是學生對英語聲音材料理解能力的培養,而三本院校的學生入學時英語基礎不是很好,特別是普遍存在著英語聽力薄弱的現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傳統的英語教學過于注重語法規則,而忽略了語言作為交際手段這一根本目的,于是形成了“聾子英語”,另一重要原因是學生對地道的預制語塊積累不夠。他們注重的一般是單詞的記憶,而不是語塊的記憶和積累,因此造成他們在聽力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難。語塊理論,從一個嶄新的角度闡述了語言教學的理論和實踐,從根本上提出了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理解能力的應對辦法,為三本院校英語聽力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與視角。

一、英語語塊理論

1.1語料庫語言學基礎

語料庫語言學家經過電腦數據統計分析發現。在自然語言中存在著數量龐大、出現頻率高、不同程度詞匯化的詞串,即語塊,它們構成了英語中基本的語言單位。Altenb的研究發現,大約70%的日常口語都是由預制語塊組成的。Bo~nger也有相同的認識,他說語言已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預制語塊,因此我們說話時不必從“木材、釘子和藍圖”起開始構建。

1.2認知心理語言學基礎

1950年,美國心理學家GeorgeMiUer提出了組塊理論(chunking),他指出短時記憶的容量大概是7+/-2個“塊”。而“塊”(chunks)最早是由心理學家Miller和Self-ridge提出,記憶對于信息的加工過程的結果就是塊。人們可以憑借自己已有知識和經歷對接觸到的信息進行組塊和儲存,以便于日后整體檢索和提取。

認知心理學家Sinclair則認為,人類的語言習得可以分為兩大體系:其一是以語法規則為基礎的分析性體系;其二是以記憶為基礎的套語體系。在分析性體系中,記憶所占的空間雖然小但強度卻相當大,因此即時交際難以較好地實現。套語體系包括數量可觀的語塊,在進行交際時,說話人易于從記憶中提取,便于準確、流利表達。雖然語法規則給我們提供了構成無數個句子的可能,但實際交際中,可能性中的絕大多數被忽視掉了。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特定的詞匯組合卻不斷地被重復使用。因而Sinclair進一步歸納出語言加工過程通常遵循的兩條原則,即習語原則和自由選擇原則。前者是指使用大量現成的預制語塊來組裝語句:而后者則是選擇合適的語法和詞匯一點點逐步“搭建”語句。Sinclair主張,習語原則在這兩個原則中地位優先。

1.3語言習得研究基礎

大量關于兒童母語習得,即一語習得的研究發現,兒童是通過習得語塊而后習得整個語言的,特別是早期階段的語塊學習和記憶。比如,當兒童使用“I’dlike…”時,這3個詞語可能被他們當作一個不可拆分的單位來記憶和使用的。或者可以說,在兒童的心理詞典中,這3個詞是一個詞條。在反復練習和成功使用了某些相同的模式之后,兒童就自然而然地從中概括出一些語塊的構造規則,并將他們習得的語塊作為整體存儲在心理詞庫中。語言學家在二語習得的研究中也得出相近的結果,實踐證實大量語塊存在于二語學習者的口頭交際中。

在一語和二語習得研究的基礎上,Natfinger和DeCarrico指出,一種語言的正確使用過程不外乎是“對這些預制語塊進行選擇,然后將這些語塊串聯起來的過程”。因為預制語塊其實被使用者按不同的語用功能分類存儲在一起,使用者根據交際語境的需要,對其整體提取使用,這樣便達到了語言表達正確性和流利性的統一。

二、語塊在三本學生英語聽力提高中的作用

Lewis(1997)等學者提倡在課堂上直接進行語塊的教授,而近年來,國內越來越多的學者也意識到了預制語塊對二語習得的作用,認為語塊不僅能提高中國學生口語交際的流利性,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筆者認為,除了口語表達,語塊教學對三本學生英語聽力習得是非常有效的,具體表現在:

2.1有利于提高預測信息的能力

預制語塊往往帶有情境性,具有非常重要的語篇信息組織功能,它的使用并不是隨意的。對大量語料的研究顯示,預制語塊在自然語篇中起著諸如組織語篇結構、連接信息和預示下文的重要作用。許多形式和功能屬于固定或半固定性質的語塊在語篇中不可或缺的銜接手段,讀者把握住這些語塊,也就掌握了文章的宏觀結構以及段落問的關系,達到理解文章的效果。同樣,在聽英語材料時,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那些組篇功能語塊,結合自己已掌握的相關圖式和背景知識,積極主動地獲取信息、預測信息,從而為其進一步贏得處理信息和反應的時間。例如,當學生聽到“Mypointsareasfollows,Firstly…scondly…finally…”,就會預先知道說話者談話的內容。

2.2有利于提高對聽力材料的理解效率

“語言不是由傳統語法和詞匯構成的,而常常是由多詞的、預制的語塊構成的”(Lewis1997)。正因為預制語塊是語言使用者所熟悉的語言形式,因而聽者對聽到的信息不陌生,從而縮短了正常語言交際時大腦壓縮處理語言信息所需的時間,大大緩解了由于即時分析和處理聽到的信息的壓力。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要受說話者語速的控制,因為聽力材料包含的語音信息稍縱即逝,所以平時要多加練習聽力,特別是要有意識地積累語音形式的語塊量。如果聽力基礎薄弱的學生以語音形式儲存的語塊量不足,便無法便捷地對話語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固定和半固定短語進行整體認知,并直接提取語義,其結果是把它們當作按語法規則組合起來的一個個單詞,只能通過單詞識別,詞義匹配的方式提取語義,獲得信息。

2.3有利于克服聽力材料中噪音及音變的影響

在多數情況下,英語錄音資料往往伴有其他聲音,這種干擾聲會降低話語的清晰度,阻礙英語學習者獲取信息。另一方面,音變現象,如弱讀、連讀、吞音等語音現象會造成某些單詞聽不清楚或聽不到。令人欣慰的是,語塊由于在語言中被高頻使用,具備著語境依附特征和語境效應優勢,因此語塊可以提供重要的語境信息,這樣能大大彌補噪音干擾或音變導致的聽覺信息的缺失,比如Thetruthis,I’vebroken(up)withhim…中的up聽不清楚時,熟悉這個語塊的聽者能根據語境判斷出該單詞。此外,預制語塊還具有可以幫助聽者根據上下文,辨識說話者身份的作用。

三、語塊理論對三本學生英語聽力教學的啟示

針對三本學生英語學習中一些不恰當的認識與學習方法,以及聽力基礎薄弱的特點,語塊研究為我們提出以下教學啟示:

3.1提供相關語塊

向學生提供語塊來練習聽力的好處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課堂時間有限,向學生提供并講解語塊,可以節省時間,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加速語塊的習得過程;其次是講解聽力材料中的相關語塊,可使講授的聚焦范圍變小,卻不失語塊要求的微型語境從而大大提高了英語學習和記憶的效果。

針對語塊集形式和意義于一身,可作為整體語言單位存儲和提取的特點,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首先列出并且講解那些結構容易出錯、語義難懂卻地道的語塊,備課要做到向學生提供語言生動、內容豐富的例句,便于學生記憶,并在課堂上開展以語塊為單位的形式多樣的練習。

3.2培養語塊意識

既然語塊是理想的教學單位,教師在平時授課時就不能孤立的去講某個單詞,而要在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注意單詞的具體使用語境,從目標詞與其周圍其他單詞或短語的搭配關系去關注和識記語塊,增強語塊意識,最終達到使語塊在學生語言能力培養中發揮出最大作用的目的。因此,教師可以在講課文時組織學生分小組就自己認定的語塊進行討論,或在日常的教學中提醒學生對聽力資料以及閱讀材料中出現的固定和半固定的語言結構進行歸納總結和記錄。公務員之家:

3.3加強語塊輸出訓練

聽力理解是語言輸入的主要渠道之一,而語言輸入的同時是—個理解和產出的過程,因此要求教師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段計靈活多樣的練習,反復練習,以盡可能地縮短外語學習者語言理解所需的時間,并進而過度到擴大產出的練習中。

在理解信息時,聽者往往不需要對所輸入語言中的句法進行分析,而語言輸出卻使學習者注意表達意義的語言形式,這樣可以有效加強學生對語塊的習得。因此教師要注意多給予學生輸出語塊的機會,加強語塊輸出訓練,如語塊改錯、語塊造句、語塊填空、語塊翻譯、整合語篇等。這樣的操練將預制語塊學習和語言技能的習得完美結合在一起,既強化了語塊意識,又使語塊在反復運用中逐漸變成學生的“自然語言”。可見,以輸入促進輸出,而好的輸出能力勢必加快對輸入信息的聽力理解能力。

四、結束語

把語塊理論應用于三本院校英語聽力教學是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更能影響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在教學中要提高學習者的語塊意能,注意記憶和積累大量語塊,指導學生將語塊作為整體進行學習,這樣能夠極大地提高對聽力資料的信息處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