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教學環境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11 05:02:00
導語:英語課堂教學環境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講求高效的現代英語教學中,課堂教學環境的創設是一個需要英語教師精心設計的必備環節。本文通過結合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結合外語教學的基本特點,提出了通過創設有利的教學環境從而提升課堂效率的外語教學觀。
【關鍵詞】高效率;環境;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知識掌握和能力運用的主陣地。在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同樣一個老師,同樣一本教材,不同的學生卻出現不同的學習效果。導致這種差異有種種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教師忽視了課堂教學環境的創設。真正提高課堂效率,保證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的關鍵之一就在于把握新形勢下英語課堂教學的原則,創設高效率的英語課堂教學環境。
1.英語課堂教學的原則
1.1自主原則。我們在平時教學實踐在很早就注重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如何使課堂教學生動、開放、多樣呈現。但在高考壓力下,傳統的應試教學要求的只是教材知識的熟練掌握與靈活運用。因此,我們的所有的努力還是圍繞著教材的存量知識服務的,對學生生成性知識與能力,我們只停留在鼓勵層面上,而很少去開發與運用,這樣,學生在積極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好像隨時會觸碰到得不到教師關注的“灰色地帶”,很可能阻礙其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究能力。給學生學習留有發揮的空間,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策略,盡量給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的機會,讓學生感到自己不是在外界強迫下被動的學習,而是作為教師的合作者自主的學習,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尊心、責任心和主動性。
1.2合作原則。課堂教學應努力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一個師生共同尋求知識和共同解決問題的方法的伙伴關系。
以課堂上的小組語言實踐活動為例,討論、辯論、相互問答、采訪、角色扮演、模式對話以及書面作業的批改和評議等都需要通過小組成員的合作來完成,最后達到小組資源(詞典、參考書、語言知識、各自所持觀點等)的共享以及知識能力的相互促進。在英語課堂學習中,學生之間的這種協同合作就是模仿真實社會中的人與人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學生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各盡其能。
1.3探究原則。在現代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努力讓學生豐富想象,積極探索求異,堅持獨立見解,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造性因素,通過設疑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進行發散創造。
人們在掌握語言的過程中,并非機械地模仿重復所接觸的語言,人們有創造語言的能力,在學習語言時,多會創造出以前沒聽過、沒讀過的句子。因此在英語課堂上,教師通過精心的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機會,幫助他們開闊思路,豐富想象。
在以上的教學原則的指導下,教師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來營造高效率的教學環境。
2.教學環境
2.1營造學生敢于交流的心理環境。營造一種氛圍,讓學生能夠無拘無束地發表個人的看法,是語言學習課堂高效率的必備條件。我們的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個主要障礙就是不敢開口說,不善于用英語來交流,他們往往怕說錯,太害羞,這種學習的結果只能是“啞巴英語”。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是提高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良好契機和有效途徑。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營造學生敢于交流的氛圍,可采取以下措施:在教室里把學生的座位按照小組或環形布置,讓學生相對而坐,增加交流的氣氛;讓學生坐在座位上自由輕松的交流而不是站起來回答問題,在陳述復雜的觀點和結論時可以準備小紙條作為提示。在一個全面放松的環境下,學生會自然而然的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在語言的學習上,這就給與一節英語課堂以高效的保障。
2.2創設學生樂于交流的現實場景。語言是適應現實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節生動有效的語言學習課堂必須能夠使真實的生活場景得以重現,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材特點,虛擬出多種多樣的現實場景,給學生提供應用語言的材料,讓學生在課堂上練習多種表達方式,如角色扮演、看圖說話、內容復述、爭論辯論、短劇表演等。2.3創設良好適當的學習競爭環境。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良好的學習競爭環境,有助于激發學習熱情,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一定的條件,讓學生進行各種良性的競爭活動,相互鞭策和鼓勵,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創建良好的競爭氛圍的方式多種多樣,小組競賽、玩游戲、利用多媒體技術等是課堂教學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只要在創設競賽氛圍的同時,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則和鼓勵性評價兼顧,加強學困生的參與,保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可以對教學活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4營造寬松愉快的人際交往環境。在循序漸進的語言學習中,想要保持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還在于要在師生之間形成一種恒定穩固的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對學生的主觀態度和評價標準顯得尤為重要。原蘇聯教育學家贊科夫指出:“當教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理解為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結構的人的時候,才能有助于教師去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教師在承認學生的個性和個體差異的前提下,在教學語言、體態和評價上都應注意傳達一種鼓勵和肯定的訊息,從而使學生產生一種積極的情感,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從而化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增加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加強語言學習的交際欲望。
在任何針對學生展開的教學活動中,學生都是認識的主體,教師水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備等對學生來說雖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終究還要靠內因起作用。學生這個學習主體的思想狀態、情緒變動都是影響我們課堂教學能否達到高效率這一目標的關鍵因素,想讓學生處于一個最佳的學習狀態,就要把他置于一個愉快、積極的學習環境中去,正如只有在春風和煦日的關懷下,才能盛開出最艷麗的花朵。
參考文獻
1.詩桂春.心理語言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
2.陳琦.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3.包天仁.基礎英語教改論壇,吉林教育出版社,2005
- 上一篇:法語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 下一篇:綠色農業發展經驗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