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當代文學與人文精神教育探討
時間:2022-02-21 09:59:25
導語:現當代文學與人文精神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進入新世紀以來,社會經濟發展的過于迅速,社會文化的發展未能跟上其步伐,加之在人文精神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得當下我國社會的人文精神存在弊端。本文圍繞人文精神教育以及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方面的缺失展開論述,并提出了我國現當代文學中深入推進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中國;現當代;文學;人文精神教育
在全球進入21世紀新格局以后,我國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并且發展帶來的產物受到了全球范圍內的關注,這為我國的社會發展帶來了良好的契機。目前我國的社會群體主要為人文群體,所以個體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精神的重要地位也逐漸凸顯。但由于我國的人文精神方面存在缺失,在金錢至上、物質享受、速食文化等膚淺文化的沖擊下,現當代人們的價值觀日益變得膚淺,實用主義至上,功利心大漲并且道德感降低,在這種背景下逐漸的喪失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
一、當代人文精神概述
人文精神主要影響的是社會文明,并且社會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度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撐。僅從概念上看,人文精神主要表現為個體所展現的價值以及尊嚴方面的認可程度,是對于人類長久以來發展中所形成的各種文化精神以及文化現象的高度重視。人文精神對于人類的理想以及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并且能夠給予個體人格肯定的信念以及執著的追求。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大部分學者就發起了對于人文精神的思考與探討,并且對于價值觀的轉變、信仰危機等我國當代最為重要的精神文明進行了思考與探究。提出了重建精神文明,占領人文精神高地,從而推動我國精神文明的長效發展,給予人文精神發展長久的動力。要想發展人文精神,夯實人們的精神基礎,轉變人們的價值觀念,就要從高等學府著手建立。高等院校是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是發展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發源地,在高校開展人文精神方面的教學中,我國新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被不斷的加強,同時也塑造了他們良好的品格與獨立的人格,國家新一代年輕人肩負著祖國發展的重任,并且還承擔著人文精神發揚的使命。因此,促進高等院校學生的人文精神學習,使其不斷地提高人文精神水平,能夠促進國家與社會文明的和諧發展。
二、人文精神的發展
人文精神這一理念主要來自于西方國家的先哲,并且人文精神一詞也來自于西方語言,最初翻譯到我國的譯本為人文主義或者人道主義等。人文精神的概念從其本質上來講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狹義上的人文精神,另一種是廣義上的人文精神。狹義的人文精神從其所涉及的范疇上來看主要是代表著文藝復興時期所提出的人文思想。這種人文思想的理念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這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變革,這種轉變也正是人文主義的精髓之處。其中最大的變革就在于創新思想上的不同,有神論和個體發展論相互獨立,創新思想主要集中在個體發展論上,并且鼓勵人人追求自由、人人平等這些價值觀,從而追求現實生活中的精神世界。從廣義的角度來看,人文精神代表一種文化傳統,人文精神的文化傳統主要源自于古希臘哲學家的文化研究,這種哲學代表的是人類的精神世界,其內容涵蓋了人性、理性以及時代的超越性等。人性的范疇是倡導人道主義精神世界,且鼓勵人類利用自身的思考來對周圍的事物進行探索,并且著重突出了對不同個體的精神尊重和人文關懷。理性所倡導的是科學的探索精神,鼓勵人類要以理性的眼光對周圍的事物進行探索并追求事物的本質,本質所代表的真相大于一些主觀主義的臆想。目前來看,人類對于人文精神的定義在學術界的概念相對來說比較一致,主要是因為人文精神是對于人類自我的認知和反省,同時存在著普遍性的關懷,是對人類個體價值的集中體現。人文精神將人類的尊嚴認可、尊嚴維護和人道主義關懷融為一體,對人類長時間以來發展而形成的文化精神以及文化現象進行了高度的總結,因此人文精神在現當代是對人類理想人格的塑造、肯定與追求。對于人文精神的發展還有一方面的理解,這種理解是要明白人文精神主要是體現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人類所展現出的群體價值觀和人生觀,一般情況下,在時代的發展中人類對于自身的觀念樹立蘊含著很深的時代烙印,不同時代所展現出的人文精神內容也產生著不同的變化。例如封建文明中人們在人文精神中所展現出的價值觀主體為君主至上,一切都要聽從于君主的號令,將人們自身的欲望打壓到最低。在人生觀的立場上主要體現出世界各國傳統文化中所展現出的人生觀,總結起來看,封建社會人們的人生觀中并不把自由和獨立放在首要的位置上。然而新時代的人文精神就與當時的人文精神大相徑庭,新時代中人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相較于封建社會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得到了極大的顛覆,并且新時代人文精神所向往的自由、平等和獨立正在社會的變革中逐漸地確立地位,這種地位的確立也正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之一。從另一種層面上來看,人文精神也是人們對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并且這種精神追求不單單體現在外界物質所帶來的刺激。我國現當代社會中,人文精神為國家的社會精神提供了基礎,同時也為社會精神的進步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為我國國民價值觀的正確引領提供了方向與保障。現當代的學術界普遍認為,人文精神是一個地區文明發展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區域內人類文明修養的標尺,通過人文精神的衡量能夠判斷區域內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由此可見,人文精神的建設和教育是現當代國家社會以及高等院校要把關的一項重點工程。
三、大學生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現
(一)功利主義
當代大學生最主要的人文精神缺失體現就是實用主義、拿來主義和物質主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予以了極大的重視,尤其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進入了轉型期,我國的經濟體制得到改革,經濟逐漸走入高速發展的軌道。但是這種高速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人文精神方面,當代商品經濟的社會背景下,物質主義、拿來主義盛行,并且促使當代人的功利意識較為強烈,這種思想觀念無時無刻不在沖擊著生活在新時代的人們,并且逐漸滲透到較為年輕的社會群體中。這種情況主要體現在大學生群體的價值觀念上,特別是在近幾年期我國教育改革中對于大學生進行了擴招,同時教育和市場經濟進行了融合,使得教育在某種層面上變成了一種產業。在很多大學生的課程設置上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以學生的生存需要出發的教學理念,這主要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并且為社會輸出更多的實用型人才。對于一些社會中較為常見的職業,例如會計師、程序員等,高等院校為其設立了專門的課程,但是傳統的課程,例如國學和人文科學等卻被逐漸邊緣化,不再受到當代教育的重視。這種教育方向上的偏差使得當代大學生的功利思想日漸嚴重,人為上大學無非是為了謀取一個好差事,正是這種錯誤的思維導向導致了現當代社會的人文精神逐漸失落。
(二)教育體系對于人文精神不重視
我國現存的教育體系對于人文精神并不重視。我國當下最為主流的教育主要是應試教育,是以考試成績來判斷一名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個人價值,沒有良好的成績就上不了好的學校,上不了好的學校將來在社會中就會舉步維艱。正是這種思維價值觀的導向,導致了大學教育對于人文精神培養的弱化。并且當代大學生大多是60、70后的后代,處于計劃生育一期政策下所誕生的一代,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家庭的百般呵護長大,沒有經歷過集體生活,并且對于社會中的現實和冷暖認知不足,這就導致這部分學生在進入到大學這個新的環境之后難免會產生一些挫折和困難,并且如果不在這個時候對大學新生加以心理輔導,很可能會導致他們的價值觀扭曲,沒有強烈的公平意識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對于信仰和精神的追求也不達標。在這種因素的影響下,大學生會逐漸地迷失自我,喪失一部分的批判精神,淪為一名徹底的功利者。
四、我國現當代文學中開展人文教育的教學建議
人文教育的有效性是指教師在人文教育過程中不僅要遵循人文教育活動的發展規律,同時也要把握住學生的學習狀態。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要多關心學生的生活表現,體察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以良師益友的身份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形象,在樹立形象的同時應該加強平時的課程教研力度,真正的把學生放在教研的主體考慮面上。新課程人文教育的有效性在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的同時也鼓勵他們與教師進行互動,在課堂上主動學習知識。這樣在摒棄了教師本位的思想觀念后,教師從原來的權威者變成了課堂當中的引導者,順應了新課程的有效性人文教育特性,重視學生在課堂和生活中的情感體驗,全面提升他們的學科綜合素質和自主學習能力。在培養高校學科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人文教育手段應注重信息技術和情景創立兩個方面,并將這兩個方面進行融合,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和課堂知識講授方式的靈活性。自主學習能力是基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下培養的,因此要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就要從教育人文教育方式和思想傳遞的方面下手,利用合作模式的人文教育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地吸收消化高校知識,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逐漸樹立起高校的知識觀念。通過一系列的人文教育渲染才能夠達到新課程改革后對于高校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師在人文教育中擁有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堅忍不拔的品格能夠幫助學生在高校學習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如魚得水。由此,人文教育的目的能夠逐漸達成。
五、結語
綜上所述,現當代文學中的人文教育極為重要,人文教育是現當代年輕人人文精神的主要基礎,面對社會的功利化價值觀和當代人浮躁的心理,人文精神教育能夠極大地扭轉這種現實,從而促進社會文明向著正確的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孫新.論人文精神教育[J].繼續教育研究,2004(2).
[2]劉春.數學教學要滲透人文精神教育[J].教育學,2019(5).
[3]靳翔.重視歷史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研究),2011(5).
[4]李雪平.外語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教育[J].新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4).
作者:王媛
- 上一篇:高中職學校計算機課堂教學興趣
- 下一篇:化工行業高鹽度廢水治理技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