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詩歌與文學教學的新方式
時間:2022-06-25 03:27:56
導語:網絡詩歌與文學教學的新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網絡詩歌已成為當代文學的新形態,也為文學教育乃至漢語言文學人才培養提出新命題。這一詩歌形態因為互聯網與自媒體技術的融入帶來全新的文學效應。一方面豐富了詩歌表現的藝術手段,拓展出新的想象空間、抒情方式;另一方面又在數字信息新技術的催生下以圖像、聲音、動圖等與文字配套的傳播方式將傳統的平面化閱讀體驗轉化為多感官的立體閱讀體驗。綜合性的融媒體技術創造出更具感官沖擊力的詩歌美學效應。這種綜合性技術疊加所帶來的文學效應絕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機械增量,而是文學創作與文學審美裂變的奇妙化學反應。針對網絡詩歌這種由新觀念、新技術、新形態、新感覺、新效應匯聚而成的新特性,文學創作、文學審美與文學教育都需要在思維方式、體驗方式與實踐方式上進行緊扣時代前沿的變革。
關鍵詞:網絡詩歌;文學新形態;教學新方式
隨著互聯網傳媒以及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的興起,網絡新媒體文學乃至日常生活性的自媒體寫作已經成為當代文學教育與實踐的新課題,其規模相較于傳統紙媒文學與寫作以千倍計,特別是網絡詩歌創作更是因其靈便快捷而異常活躍,可謂融媒體重新喚醒了詩歌的春天?;仡櫺聲r期以來的當代詩歌發展歷程,早在20世紀90年代之后,傳統詩歌隨著市場經濟大潮的興起而逐漸衰微,已失去昔日文學桂冠明珠的榮耀與感召力,世人甚至戲謔“寫詩的人比讀詩的人多”。就在這種世人質疑詩歌已死的語境之中,網絡的興起為詩歌發展帶來新的時代契機,特別是隨著自媒體的廣泛使用更是為詩歌發展注入新的激素,為詩歌走向大眾與世俗提供了技術保障與生活平臺,乃至在一種習慣性的觸屏生活之中形成一種文化消費習慣。網絡與自媒體一方面為詩歌興盛注入生命力,另一方面又在數字信息新技術的催生下以圖像、聲音、動圖等與文字配套的傳播方式使其形成新的文學特性。這種新特性不僅僅局限于傳播方式層面,更深入到思維方式層面,可以說是一種嶄新的文學樣態。面對網絡詩歌標示的文學新語境,當代漢語言文學教育理應對其進行及時研究并在教學中形成新的實踐方式,因為當代文學及其教育本身就是一個沒有下限的與時俱進的文學命題與教育命題?;仡欀袊W絡詩歌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四個時期:一是網絡論壇時期,二是網刊專欄時期,三是博客時期,四是當下正興盛的移動終端時期。
總體來看,現在已經進入后網站時代,自媒體傳播日益取代前三種而成為時代新寵。所謂新寵,是指在當下觸屏生活時代網絡詩歌寫作、傳播與消費成為世俗生活的調料與時尚,比如即使在文化層次并不高的大眾微信朋友圈里我們也能感受到某種詩性氣息,詩與遠方因為網絡新媒體而成為虛擬的生活常態。貫通來看,互聯網、自媒體與詩歌的相遇引發了詩歌形態與內容的革命性嬗變。就多媒體詩歌來說,它的技術含量本身就超越了傳統紙質詩歌創作,不僅要求具備綜合的文學素養,而且要求掌握高超的網絡技術,具有美術設計的能力,這已經超越了原有的文學邊界,成為一種跨界性的文學藝術。這也是一種世界性的潮流,比如密蘇里大學就建立了涵蓋網絡、電視、廣播、手機等領域的網絡新媒體文學基地,特別是運營了商業新媒體平臺,并利用該平臺的新聞編輯室作為學生的實踐實驗室。此外,很多大學還建立跨學科數字人文中心,比如斯坦福大學的計算機輔助人文研究實驗室、MIT的Hyperstudio、馬里蘭大學的藝術技術研究所、日本立命館大學的京都數字文藝中心。數字化文學教育與實踐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在這種文學態勢下,網絡新媒體文學成為我國“新文科”首批課程進入改革實踐之中,上海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還成立新媒體文學工作坊??傮w而言,網絡詩歌標示的文學時代之變對文學個體綜合能力與跨界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具體來說,從文學作為語言的藝術這一本質性視角看,利用網絡與電腦、手機等特有媒介所創作的詩歌相對于平面印刷媒體上的詩歌首先在語言上就發生了具有新質性的變化,程式語言在詩歌領域顯示出強旺的生命力。這種詩歌實則是文學審美的技術化,在形態與抒情上呈現出新的美學經驗生成方式,特別是以下幾種情態:一是具象詩。它用字來作畫,用文來繪圖,把文字圖像化,把圖像文字化,制造出令人驚艷的第一印象,喚醒文字本身內含的象形能力,發掘出文字別具一格的藝術屬性,是充分利用文字、符號、圖片之間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種網絡詩歌。通過信息技術融詩歌、故事、金石印章和文人竹畫為一體的畫作,可以稱得上令人賞心悅目、雅俗共賞的藝術作品。二是多向詩。這是一種超鏈接文本詩歌,比如代橘的《超情書》。三是多媒體詩。這種詩歌除了圖片、文字等平面媒介融合外,還有影視、音響、裝置藝術等其他媒介參與制作。比如,毛翰的《天籟如斯》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文字、音樂、圖片整合為一體,將神秘的通感(如音色交感)轉化為可視可感的藝術現實,成為一種典型的多媒體詩歌。四是互動詩。這是一種由讀者參與閱讀、書寫的多重創造的網絡詩。以上四類并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互為融合的。
深入體驗,詩歌因為互聯網與自媒體技術的融入而帶來全新的文學效應。一方面豐富了詩歌表現的藝術手段。多媒體數字技術不僅僅局限于傳播方式層面,而且拓展了新的想象空間、抒情方式。另一方面將傳統的平面化閱讀體驗轉化為多感官的立體閱讀體驗。單一的文字閱讀變成了融圖像、聲音、動圖為一體的立體化閱讀。再者,拓展出新的詩歌境界。綜合性的媒介技術創造出一種超越性的整體詩歌美感,由此帶來一種更具沖擊力的詩歌美學境界。文字+媒介、媒介+媒介以及文字、聲音、圖像、裝置藝術、電腦程序等疊加所帶來的文學效應,絕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機械增量,而是文學創作與文學審美裂變的奇妙化學反應。追蹤溯源,網絡詩歌在本質上是后現代文化語境的產物。隨著現代進程的深入,特別是信息化、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后現代主義成為語言學轉向的重要趨勢。從哲學層面審視,傳統的本體問題日益轉向敘述的語言方式。其實,回顧當代詩歌發展歷程,早在韓東提出“詩到語言即止”的命題之時,繼朦朧詩之后的第三代詩人就日益追求語言的物質性。他們從語言本身的質地出發來構筑詩歌藝術,從運用語言表達世界的工具性到讓語言呈現自身的物質性,從讓世界本身言說到讓語言本身言說。正是這種趨向,新技術才與詩歌一拍即合。圖像、聲音、動圖等不過是語言物質性的直觀呈現。這樣,從文化背景上看,打破文學與媒介新技術的界限,追求新媒體本身的言說功能以及傳播效果實質是網絡詩人共通的詩歌本體觀念,一種詩歌日益歸向語言本體性的時代趨向。這些新技術、新觀念、新形態、新感覺、新效應匯聚成網絡詩歌區別于傳統詩歌的新特性。網絡詩歌將網絡新媒體文學的時代性極大地凸顯出來,特別是信息新技術于此承擔著重要的功能,圖文并茂、音畫兩全、聲情并茂、界面旋轉既是技術革新,更是文學創作與審美的革新,傳統文學所追求的文字詩性、修辭審美、句式巧置、蘊藉意境被圖文直觀的強大信息所解構,語言藝術的魅力與神圣性被技術祛魅。作為當代文學的新現象,特別是作為新文科倡導的新課程,漢語言文學教學理應于此展開多層面、多維度的探究。
其一,文學創作與教學思維方式的變革。網絡詩歌改變了寫作者乃至閱讀者的思維和心態。在網絡虛擬世界人人都可以卸下面具,加入詩歌寫作的“假面舞會”,像隱身人一樣恣意狂歡,詩歌成了傳播迅疾的消費性流行藝術。這種研究者們有褒有貶的文學現象,需要從語言學理上進行深入剖析。詩歌屬于傳統的語言藝術,其語言詩性特征來源于索緒爾的聚合軸關系。按照索緒爾的語言組合理論,所有的語言關系呈現為橫向的組合關系和縱向的聚合關系。前者指的是一個句子在時間上呈現的關系,一個句子里詞組與詞組按照先后順序一個一個排列;后者是聯想關系,指的是一個句子中出現的詞與沒有出現的、和它組成共時相似關系的詞之間的關系。詩歌語言的縱向聚合關系多過于橫向關系,也就是說詩歌語言不追求在時間軸上的語義表達,而是從縱向聚合關系中不斷挑選、聯想詞語,展現語詞潛能。這就使得詩歌語言在語義表達上不以邏輯陳述為目的,而在于捕捉詞語本身的藝術特性,詞語之間往往跳躍、斷裂、缺乏語義關聯。網絡詩歌恰恰抓住了這一語言特性,只是它將很多語言以圖像、聲音等替代。網絡詩歌將詩歌語言的這種特性進一步擴充出來,將追求快速、跳躍、非線性的思維方式張揚凸顯。因此,唯有把握這種思維方式方能順暢進入網絡詩歌世界。這與傳統詩歌含蓄蘊藉的審美韻致有著明顯的區別,顯示出一種融媒體時代的語言特性與思維方式。其二,文學欣賞與教學體驗方式的變革。相對于傳統詩歌,網絡詩歌突顯出聲色一體的智性抒情色彩與審美感受。它注重圖像、聲音、文字、動圖之間的相互配合。比如《戰爭》:“假如戰爭是一場病/我……”鼠標可以點擊屏幕上方框標示的空白區域,每點擊一次都會射出紅色線條,將屏幕上的方框擊碎,出現詩行,點擊的時候伴隨著強烈的子彈發射聲。詩人通過程序設計讓每個讀詩者成為一名,在子彈聲音逐個炸響之后,意義才會浮現,就像每次戰爭結束之后,當生命消散之時,人們才會反省戰爭倫理。如果說現代主義詩人里爾克等人做出了詩是經驗而非單純情感的判斷,致使現代詩歌抒情方式由情感表達到體驗書寫,由直抒胸臆到遠距離的智性抒情,那么網絡詩歌也同樣呈現出智性抒情色彩,只不過它更多體現在由融媒體技術手段反映出來的理性思考上。其三,文學教學與人才培養方式的變革。網絡詩歌作為新的文學形態,已經成為當代文學的時代前沿內容。文學教學特別是對于漢語言文學人才培養來說無法回避,更不能閉目塞聽,抱持傳統審美趣味與思維習慣一味排斥,應該將漢語言文學教學緊扣時展前沿,把網絡詩歌等新媒體文學納入教學范圍,將公眾號文學、微博文學、短視頻文學等網絡新媒體文學納入教學視野,建設“數字人文”等“新文科”前沿教學內容,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發網絡新媒體文學課程教材,深度融合中文、傳播、信息技術等專業的教學資源,打破中文、傳播等學科的界限,建設“漢語言文學+媒體技術”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新文科的“融合”理念與一流專業的創新理念為出發點,多維探索網絡新媒體文學課程的教材體系、教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體系。強化學生對文學時代前沿的認知與實踐,拓展中文學生的專業視野與能力,突破網絡新媒體文學、創新創業和課程思政的隔膜,實現育人的全面協同,為融媒體時代中文學生創新創業探索新途徑。事實上,融媒體時代漢語言文學專業如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一直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網絡新媒體文學課程教學無疑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一種探索。
早在唐代這一中國傳統詩歌頂峰時期,白居易就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命題。傳統詩人早就認識到寫詩要合時與合事,要把握現實生活的脈律,強調詩文應具有時效性、鮮活性與現實性。時值當下,網絡與自媒體消解了交流者之間的地域差異、身份差異,為詩歌提供了更開放、更自由的空間,他們在網絡上寫詩、談詩,用鼠標、鍵盤、觸屏尋找自己的知音和同道,尋找自己心靈棲息的場所,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加劇。讀者可以在網絡作品的頁面上直接發表評論,作者可以向讀者進一步闡釋自己的作品,同時也可以根據讀者的反映調整自己的寫作,這種充分的互動性是傳統文學無法實現的。而且,網絡寫作者兼有作者、讀者、評論者三重身份,可以在寫、讀、評的過程中加深對于寫作的理解,逐步領悟寫作的真諦。網絡與自媒體成為提升創作水平的“練兵場”,為作者和讀者的交流活動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平臺,論壇新作難以計數,點評跟帖熱熱鬧鬧,詩歌活動如火如荼,交流聚會比比皆是,觸屏互通更是隨時隨地。因此,網絡新媒體文學教育乃至實踐寫作是融媒體時代的產物。特別是在手機閱讀已成為青年閱讀與交流溝通主要方式的情勢下,網絡新媒體文學教學改革相應成為融媒體時代新文科建設的排頭兵,由此形成“網絡新媒體文學”“創新創業”與“思政課程”三位一體的育人模式,既可拓展文科學生的專業視野與能力,又可為融媒體時代文科學生創新創業探索新途徑。
參考文獻:
[1]唐東堰,雷奕,陳彩林.網絡與新媒體文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2]歐陽友權.網絡文本本體論[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
[3]王光利.審美范式轉型與新媒體文學發展路向[J].江蘇社會科學,2021(2).
[4]劉琳琪.新媒體文學的轉向與話語生態的變革[J].文藝爭鳴,2020(6).
[5]徐杰.“意味”與“快感”:從傳統文學到新媒體文學[J].內蒙古社會科學,2018(2).
作者:陳彩林 單位:玉林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 上一篇:城市景觀設計對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
- 下一篇:富媒體技術科普圖書形式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