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教學策略

時間:2022-05-06 11:05:00

導語:外國文學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外國文學教學策略

一、課堂表演

使用課堂表演這一方法的原因有三:①眾所周知,這一教學方法在中小學課堂非常流行,而本校未來可能成為中小學教師的學生也可以更好地掌握這一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②這種方法既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思維的敏捷性,又能訓練同學們的想象力,鍛煉寫作能力,激發創作欲望,還能把自己融入作品中與作品人物一起喜憂,深刻理解作品內涵;③可以增強同學之間的團隊合作意識,加強同學之間的凝聚力。外國文學史上半學期教學內容以戲劇居多,如古希臘戲劇、莎士比亞戲劇、莫里哀喜劇,所以在這一學期我安排了三次課堂劇表演,依次為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莫里哀的《吝嗇鬼》。提前一周讓事先安排好的課堂表演小組去準備,他們有的創作劇本,有的參與表演,有的進行道具設置,等等。

這三出劇本都是非常偉大的作品,是需要重點講解的篇目,具體的表演我安排在分析作品之前,時間為10~15分鐘。這樣可以通過同學的表演來了解劇情,也可以通過同學的評價來分析人物形象,看其是否有將人物角色的性格表演到位。通過一學期課堂表演的嘗試,我看到了學生創新的火花、想象的豐富、表演的才能,課堂笑聲此起彼伏,我為學生的精彩表演感到驕傲。如在演出《俄狄浦斯王》時同學們精心準備了道具和服裝,演出采用演員專職表演的方式,臺詞由其他同學從旁配音;再如表演《哈姆雷特》時同學對劇本進行了改編,加入許多現代流行歌曲作為背景音樂,用許多流行語作為臺詞;還有演出《莫里哀》時,融入了歌舞劇的形式。學生的表現出人意料,讓人為之一震。課堂表演確實是一個展示學生才能的舞臺,也是盡情釋放學生青春活力的平臺。

二、講述故事敘事,最簡單的意思,即是對于故事的描述,敘述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行為或本領。

文學史教材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了作家作品的線索,教師需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將概念化的文學史還原為豐富生動的故事。文學的本質就是故事,故事的內容是文學的內容,即文學是人學;講故事的方式是文學的形式,即文學是美學。西方文學史上經典作家個個都是講故事的高手,莎士比亞之所以是莎士比亞,因為他講述過《哈姆萊特》;托爾斯泰之所以是托爾斯泰,因為他講述過《戰爭與和平》。因此,對外國文學的理性分析應該建立在故事的生動講述基礎上。這也是文學課不同于歷史課、哲學課、倫理課的獨特魅力所在。基于此,我認為學生在學習外國文學史的過程中首先要讀作品,然后能將作品中的故事講述給他人聽。當我要講某部作品時先布置某位同學提前準備,分析作品之前,由他將該作品中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不恰當的或不足的地方,由老師予以糾正補充。這一教學方法有助于督促學生讀原著,并把它轉化為自己的東西講給同學聽;同時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三、課件制作

外國文學課程體系龐大,如何讓學生準確地理解作家作品及相關創作的藝術特色是這門學科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漸漸總結出一套令學生較好地掌握作家作品的方法。那就是讓學生參與到課件制作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作家眾多,他們的作品同時也是學生比較熟悉、容易讀懂的作品。讓學生自己制作課件充當小老師,把自己對作家作品的理解講給同學聽。這幾種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也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的表演對原著的扭曲過大;講述故事時學生時間把握不好,占用太多課時;講述的內容有時不夠完整,等等,這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與更新,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