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學會運用比較法

時間:2022-04-29 09:21:00

導語:剖析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學會運用比較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學會運用比較法

關鍵詞:歷史學習比較法

內容提要:科學的教學方法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尤為重要。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技能和方法,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顯得非常重要。本文著重對比較法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及應注意的事項進行論述,體現比較法對于教與學所產生的良好效應。

歷史比較法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闡述和分析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時經常使用的方法。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歷史比較法是從歷史聯系中考察歷史現象的一種最好的方法。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地,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在歷史教學中,通過對不同時間、空間條件下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及歷史人物進行比較,找出異同,發現本質,探尋歷史發展的共同規律和特殊規律,這就是歷史比較法。巧妙地運用比較法,精心設計比較內容,是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捷徑。在教學中,運用比較法應注重以下幾方面的原則:

一、相關性原則

相關性指歷史事件與事件比較,歷史人物和人物比較。同一時期性質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現象可以做比較。通過比較,才能進一步認識這些事物或現象的共性或個性特征。如19世紀中后期,亞洲封建國家中國、日本、朝鮮、印度,同樣遭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這是共性。但面對列強的侵略,各國做出了不同的反映,采取了不同的措施,相應就出現不同的結果。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日本經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并成為亞洲強國;朝鮮和印度分別淪為日本和英國的殖民地。這是它們的個性特征,其結果是由于各國的社會政治、經濟結構和國情不同而決定的。通過這樣的比較,既集中了學生對發生在同一階段歷史事件的看法,又體現了同一事件在不同歷史背景下的發展差異,深刻融入學生記憶,達到方便掌握的效果。

對同一歷史時期性質不同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也可以進行比較,可以從差異性掌握本質特征。如中國“九·一八”事變發生后,面對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侵略,中國共產黨立即發表宣言,號召“發動群眾斗爭,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堅決抗擊日本的侵略斗爭,實行了全面抗戰的正確路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組成了最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得到全國各族、各階層人民的大力支持,開辟出許多敵后抗日根據地,為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是以為首的國民政府,不僅不抵抗,還提出了“攘外必先安”的口號,消極抗日,積極反共,以致國民黨在正面戰場上,屢屢失地、節節敗退。通過比較,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國共雙方所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他們所持的態度截然相反,結果也就不同,這是他們之間的本質區別。通過以一事件為中心,對事件的不同看法展開比較,求同存異、分明涇渭,掌握特征,領會主題,可以獲得根本。

對不同歷史時期的同類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進行比較,才能認識此類事物或現象的特征變化和發展規律,如我們可以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歷史地圖,比較法蘭西第一帝國強盛時期的歐洲和1815年歐洲,我們看到了不同時期法國疆域和勢力范圍不同,呈現了法國這個時期在歐洲所處的地位。通過這兩個時期歐洲政治版圖的變化也反映了歐洲歷史的演進發展。再如1815年歐洲形勢圖和德意志、意大利統一后形勢圖中,德意志、意大利政治版圖的變化對比,不僅形象地反映了德意統一前后的歷史,更能突出德意志統一對歐洲政治格局的影響。

二、對應性原則

進行比較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等必須有對應的比點,即比較項。如對中國歷史上兩次典型的資產階級運動──和辛亥革命進行比較。從運動存在的背景、領導的階段、革命綱領、斗爭方式,歷史意義及其失敗原因、經驗教訓進行全面比較。背景:是在甲午戰爭后民族加深、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的情況下發生的;辛亥革命則是民族危機依然深重、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階段發生的。階級:以資產階級上層為主要基礎,辛亥革命則以資產階級中下層為主要基礎。綱領:以變法為自強立國之策,辛亥革命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發生: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政治運動,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方式:是保清變法,自上而下改革,辛亥革命是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功績:喚起人們救亡圖存和政治革新,促進人們的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促進了人民的覺醒。失敗原因:失敗的客觀原因是敵強我弱,主觀原因是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與失敗的原因相同。經驗教訓:運動失敗說明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辛亥革命勝利果實被反動派袁世凱所竊取,說明資產階級共和方案在中國行不通。通過比較,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先后代表近代社會進步潮流的兩次資產階級運動,雖然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強和政治革新,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整個社會的進步,但是都有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出路,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造成這種相同結局的原因卻是相同的,那就是客觀上的敵強我弱,主觀上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經濟上的軟弱性。這樣的比較,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歷史規律的認識和理解,有助于提高他們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不具備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條件,中國人民的唯一選擇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使學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

三、重點性原則

歷史比較是多方位、多層次的,但并不是不擇要領,而是要有重點地進行比較。如將林則徐、魏源的思想與洋務派的思想進行比較:主要比項包括背景、目的、主張、影響及階級屬性。而這些比項中的重中之重則應是對根本目的、核心主張的比較。兩者相同之處在于他們的思想從根本上來說都是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達到維護清政府的統治目的,都屬于地主階級的思想,不同之處則是:林則徐、魏源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意思是說學習外國的長處,用來抵抗外國的侵略,反映了邪片戰爭以后,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里人物,開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現實問題,這種思想,旨在啟迪人們放眼看世界;而洋務派的主張是“師夷長技以自強”,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發展近代企業等。雖然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但它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在抵制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就拿“師夷長技”方面而論,我們可以看到洋務派比林則徐、魏源向前邁進了一步。通過重點類比、分清主次,就容易透過現象掌握本質,得出符合史實的結論。否則,失去重心,對事物的評價,就會走向片面,失去科學性和準確性。

四、時代性原則

比較并不只是為了通過比較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區分出異同,更重要的是通過比較,揭示歷史事件、歷史本質特征,挖掘歷史表象中蘊藏的規律,探尋歷史發展的共同規律和特殊規律,因此在進行比較中要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與事件、人物所處的時代特征\發展主張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總之,教無定法,學無定式。在歷史教學中,運用比較法,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要以教材提供的材料為基點,要以教學目的為依據,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恰當地使用比較法,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比較、歸納的能力,扎實透切地掌握知識,把比較法深刻滲透到學生思維中,逐步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力求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