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西南的邊疆教育透析
時間:2022-02-16 02:50:00
導語:民國時期西南的邊疆教育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國民政府為實現民族同化,而重視邊疆教育。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了許多法令,制定計劃大綱,專門成立了教育部蒙藏教育委員會、蒙藏教育司,負責邊疆教育事項,并在邊疆各省建立了各級邊疆學校。邊疆地方政府也興辦了大量的邊疆學校,培養邊疆人才。民國時期的邊疆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也包括社會教育。
民國時期,少數民族教育稱為“邊疆教育”、“邊地教育”、“邊民教育”、“邊胞教育”、“苗夷教育”等。邊疆教育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的邊疆教育是以邊疆所居住的人民為教育對象,狹義的邊疆教育是以邊疆地區少數民族為教育對象,這是通常所稱的邊疆教育,也即是本文研究的邊疆教育。為保持原貌,按當時的語境,仍然稱少數民族教育為邊疆教育。本文所指的西南地區主要是云南、貴州、四川和西康四省。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有關邊疆教育的法令,專門成立教育部蒙藏教育委員會、蒙藏教育司,負責邊疆教育事項,并在邊疆各省建立了各級邊疆學校。
一、國民政府發展邊疆教育的政策
1929年6月,(國民黨)中央決定“于首都建立蒙藏學校,作為儲備蒙藏訓政人員及建設人才之機關。由蒙藏各地選送優秀青年應試人學,并附設蒙藏研究班,指導促進關于蒙藏事情之專門研究。”“通令各盟旗及西藏、西康等地主管官廳,迅速創辦各級學校,編譯各種書籍……,在教育部內特設專管蒙藏教育之司科。”同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待遇蒙藏學生章程》,要求蒙古各盟旗、西藏地方政府、蒙藏各級學校及蒙藏相連的沿邊各省縣政府,在每學期開始之前,向蒙藏委員會或其駐一平辦事處保送蒙藏學生。凡經蒙藏委員會或其駐平辦事處介紹的蒙藏學生,在公立學校應免全部學費,在私立學校應酌量減免。
1931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制定《蒙藏教育計劃》,“本計劃一面顧到全國教育統一的宗旨,一面也注意蒙藏地方實際的事實”,有不能完全適用內地教育辦法的,有相當的變通辦法。要求蒙古各盟旗、西藏各宗(西藏相當于蒙旗的行政區域)成立教育行政委員會,籌劃和掌管這些地方的教育事宜。決定在首都、康定二處,各設一國立蒙藏學校,應在兩年內完成;原有的北平蒙藏學校也應整理而使之充實。計劃蒙古各旗、西藏各宗及等于宗的地方,酌設小學若干所,在1931年以前,至少各須成立一處,以后逐漸推廣;在蒙古、西藏重要地方,按照社會需要,各設一職業學校,限六年內完全成立;蒙古、西藏重要各地,及新疆各設一中學、各設一鄉村師范學校,限六年內一律成立,并提出了中學和鄉村師范學校設置學校的地點和招生區域。
同年,教育部訂定了《邊疆教育實施原則》,包括邊疆教育的目標、計劃、組織、經費、設備、課程、訓育等七方面內容。關于邊疆教育的目標主要有四點:一是力謀邊疆教育之普及與發展;二是以謀邊境人民知識之增高,生活之改善,并注意其民族意識之養成;三是由教育力量力圖邊疆人民語言意志之統一;四是力謀邊疆各民族抵御帝國主義侵略意識之增高。各級學校之課程,根據內地各級學校課程之標準,并斟酌邊疆各民族情形編訂,規定各級邊疆學校的教材應特別注意“中國民族之融合的歷史、邊疆和內地之地理關系、邊疆各民族人民和國民革命的關系、帝國主義侵略中國邊疆各民族之歷史及事實、邊疆各民族人民地方自治和民權主義的關系、邊疆各民族人民經濟事業和民生主義的關系等”內容。
1934年,教育部頒布《捐資興學褒獎補充辦法及待遇章程》和《補助蒙藏回學生升學內地專科以上學校辦法大綱》等。并于1936年10月,通令各省市對西南邊疆學生來內地求學者,應比照蒙藏學生章程,予以優待,以示提倡。
1935年,教育部擬具了《推行西南邊疆教育方案》,準備在西南地區設立苗民小學14所,其中云南小學8所,貴州小學6所,并于各省原有師范學校內,指定一、二所添設邊胞師資班。1936年,教育部又擬定《推行蒙藏回苗教育計劃》,預定在各邊疆省份,酌情設立普通小學。
1936年,又議定《有關邊疆教育基本實施綱要》五條。1938年,教育部組織專家學者幾經討論,草擬邊疆教育方針及辦理邊疆教育原則。嗣后,經教育部邊疆教育委員會研討,到193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議提出了《推進邊疆教育方案》,并獲通過。這一方案首先使邊疆教育有了明確的方針,即“旨在融合大中華民族各部分之文化,并促進其發展”。其次,分列各級邊疆教育的中心目標。此外,《推進邊疆教育方案》對于培養邊疆教育師資、編譯邊疆教育用書、推進邊疆學校教育及研究邊疆勸學制度等項,均有具體規定。
1941年秋,教育部與有關機構籌劃呈準,公布了《邊地青年教育及人事行政實施綱要》,作為邊疆教育的保障。隨后,教育部制定《各邊省推進邊疆教育三年計劃》,對小學教育、職業教育及社會教育等方面提出標準,要求各省在可能范圍內,擬定實施計劃。在西南各省中,四川、云南、西康均按要求訂定各省邊疆教育三年計劃。
邊疆教育的實施分為國民政府教育部和西南地方政府兩部分,下面分別敘述。
二、教育部邊疆教育的實施
1930年,中央政治學校決定成立附設蒙藏班、西康班。1932年,先在中央政治學校內附設蒙藏班,增加招收蒙、藏、維吾爾等族學生數量。隨后,將蒙藏班升格為蒙藏學校,增加投人,完善建制,擴大招生,大量培養邊疆人才。1934年,為推廣邊疆教育,中央政治學校計劃設置邊疆分校,地點初步選在張家口、包頭、寧夏、康定、麗江、蘭州、伊犁等8處籌設分校各一所。
抗日戰爭爆發后,政府對于邊疆教育更為重視,于重慶附近設立國立邊疆學校,招收邊疆青年,作為升人普通大學的準備教育。校內附設邊疆教育、行政、衛生、畜牧、獸醫等專修科,以造就邊疆建設人才。
教育部在西南地區設置了各級邊疆學校,可分為師范教育、職業教育、小學教育及社會教育四類。I.師范教育:教育部在西南設立的直屬邊疆師范學校6所,其中云南有3所,它們是云南昭通國立西南師范學校、國立大理和麗江師范學校;貴州1所,即國立榕江師范學校;西康有2所,即國立康定師范學校和巴安師范學校。2.職業教育:在西南地區設立的職業學校4所,四川、西康各2所,四川有國立松潘初級實用職業學校和清溪職業學校;西康有國立金江初級職業學校和西康初級職業學校。3.小學教育:西南地區國立小學有木里小學(鹽源)、涼山小學、越離小學等。1940年夏,國立西南師范學校有少數民族畢業生10余名,教育部令在彝良苗族聚居區成立奎香實驗小學。教育部在邊疆地區設立的小學,原屬倡導示范性質,小學教育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興辦。4.社會教育:教育部對于邊疆社會教育,主要由各校兼辦,每年教育部酌情發給一些收音機、幻燈機等器材,令各校組織巡回施教隊、劇團等,巡回邊疆各地施教。其他如辦理民眾識字學校、開放診療所等活動,也由一些學校在做。
同時,鼓勵邊疆青年到內地學習。邊疆青年有的進人上述專門的蒙藏學校或附設的蒙藏班學習,有的進人內地的師范學校學習。1931年,國民政府令地方選派邊疆優秀青年,就學于內地師范學校,以培養師資。
三、西南各省的邊疆教育
在中央的倡導下,西南各省政府也十分重視邊疆教育,積極推行邊疆教育。西南各省都依據上述的方案,或計劃,或綱要,設立邊民學校,招收邊疆青年,對于來就讀的少數民族學生給予優待。
云南民族復雜,邊疆各地語文、宗教及生活方式均有不同。云南省為喚起邊疆同胞的民族意識,使其增強國家觀念,1931年3月,頒布了《云南省政府實施邊地教育辦法綱要》29條。1935年9月,云南省教育廳擬具、公布《推廣邊疆教育計劃及實施苗民教育計劃》、《邊地簡易師范及小學設學概要》、《云南省設置省立小學綱要》、《夷民學生待遇細則》等。
教育首先需要培養師資,云南省決定在省立昭通中學內附設邊地師資班,以訓練少數民族師資為目的此外,先后設立省立雙江簡易師范、宣威鄉村師范、大關簡易師范(1940年改為大關鄉村師范)、佛海簡易師范、蒙自師范學校、個舊簡易師范學校、廣南簡易師范學校、思茅師范學校、保山師范學校、鶴慶師范學校、永勝簡易師范學校、鎮南師范學校、大理女子師范學校、景谷簡易師范學校等。
從1935年起,云南省先后創設中甸、維西、蘭坪、鎮康、瀾滄、南嬌、六順、車里、江城、金平、德欽、碧江、福貢、貢山、寧菠、耿馬、滄源、臨江、滬水、梁河、盈江、蓮山、隴川、潞西、師宗、永勝、丘北、龍武、河口、華坪及環州(武定縣)、圭山(路南縣)、炎山(昭通縣)、黃草坪(巧家縣)等34所省立邊疆小學。1941年后,由于收支系統變更,經費緊縮及戰爭等因素,云南省立的34所邊疆學校發生變化。除師宗、圭山(路南縣)兩校為鼓勵當地少數民族子弟人學,繼續辦理外,環州、永勝、丘北、炎山、黃草坪、龍武、華坪等7所學校,因為當地學校已具規模,為配合國民教育的實施,均劃歸各地方辦理。寧菠由于環境特殊,暫行停辦。1942年,日寇侵略滇西,多數邊區陷于戰時狀態,辦學困難,遂將瀾滄、滄源、車里、南嬌、滬水、梁河、盈江、蓮山、隴川、潞西、鎮康、河口等12個學校暫時停辦。1944年,滇西淪陷區收復后,依照計劃及斟酌各地情形,于1945年春季,恢復了滬水、梁河、盈江、蓮山、隴川、潞西等7個設治局的省立小學。
貴州早已設省,與普通邊疆省份不同,如果就地理、政治而言,貴州并非邊疆。但貴州少數民族約占人口的1/6,散布于黔省各地。因此,貴州作為邊疆更多是從“文化”角度出發。
1935年春,到貴州,提出在貴州教育經費內每年至少撥出10萬元作為少數民族教育經費,貴州邊疆教育開始受到重視。同年,貴州省教育廳成立特殊教育委員會,專門管理民族教育。
1936年,二十軍軍長楊森到貴州,從昭通到石門坎,選苗族青年數人送人(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讀書[}z}。楊森提出同化苗夷的工作,主張凡部隊駐軍地,接近苗夷的地方,均須實施短期教育。1936年,楊森駐軍安順,以興辦學校,啟發民智為己任,與當地紳士楊慶安等組織安順苗民文化促進委員會,設一、二、三中華小學(針對石門坎教會的光華小學),并設中正夜校及中華民眾學校,經費由二十軍撥給。后因抗日戰爭開始,二十軍開拔前線,學校移交給縣政府,又因經費無著落而停辦。
20世紀40年代后,貴州省教育廳擬定了《貴州省邊地教育推行方案草案》,并于教育廳下專門設立了邊地教育委員會,作為推行貴州邊疆教育事業的最高組織機關,規定在邊民聚居的縣政府設立邊民教育促進委員會。1946年,貴州省政府制定嗒加強邊胞教育辦法》,關于教材之編纂,邊胞學生的優待,師資的培訓,習俗的改良等都詳細列人,內容十分豐富。
貴州的邊疆教育主要是設立師范學校及省立邊疆小學。1936年3月,為培養少數民族教育的師資,貴州省政府成立省立青巖鄉村師范學校,到1939年,校址遷到榕江,改為國立榕江師范學校。fa7同時,于少數民族分布最多的貴陽、黃平、荔波、臺拱、關嶺、威寧、安南、丹江、水城、定番、八寨、羅甸等12縣分設省立小學12所,專招少數民族學生。另外,還辦有部分短期小學。
1938年,貴州省政府在青巖成立了貴州省地方方言講習所,第一期收容約50名學生,半年后畢業,主要以研究苗夷語言,輔助推行政令為任務。但由于諸多原因,第二期不能招生,后來交給省訓練團辦理,改為方言講習組,但無成效。
1941年,貴州省在臺江舉辦國民教育師資訓練所,從鎮遠、銅仁、都勻三個區中少數民族較多的縣份招收學員,以培養少數民族教育師資為目的。該所招收的少數民族學生,享受公費待遇。1944年夏,此訓練所遷往爐山縣屬的凱里鎮;改為爐山師范學校,校長由少數民族人士吳修勤擔任。
川康的邊疆民族教育開始于趙爾豐擔任川滇邊務大臣時,鑒于力l滇邊疆民族,急需開化,奏請在四川省寧屬設立“化夷學校”100余所,每所招收少數民族學生50--60人,邊疆教育收效良好。1929年,四川的寧屬8縣設立寧屬墾務局,附設有初等小學性質的“化夷學校”,約有夷族學生30一40人。后因為墾務局撤消,“化夷學校”隨之停辦。1931年,寧屬駐扎屯墾軍,創辦寧化學校,由夷族青年曲木堯負責主持。后由于種種原因停辦。
四川各縣的少數民族教育計劃中,提出:“凡邊境接近夷區的縣屬各學校,盡量招收夷族子弟,予以較優的待遇,并由附近夷民之團丁,切實勸導其向學,以期同化;并計劃設立短期義教于附近夷區之地”。依據教育部《推行蒙藏回苗教育計劃》中在各邊疆省份酌情設立普通小學川的要求,四川省決定在寧屬、雷波、馬邊、屏山、松潘、愚功、波縣等少數民族聚居區,酌設普通小學若干所。西南夷族文化促進會執行委員嶺光電、王奮飛等呈請行政院,“請求規定待遇夷族學生章程,補助夷族私立學校辦法,并令中央政治學校在各夷族集中地區,籌備政治分校。”
民族學家李安宅在抗戰時曾擔任教育部視導員,曾于1941年對四川、西康、甘肅三省邊區教育情況進行視導。他對邊疆教育行政、邊疆學校教育、邊疆社會教育、寺院教育等方面進行考察后,寫出了專門的報告書,對川、甘、康、青四省交界地區的教育提出了許多有參考價值的意見,提交給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廳。
1935年,西康成立建省委員會,到1939年以前,西康建省委員會在初等教育及師范教育方面多有表現。(一)師范教育方面:1.訓練藏族師資,在國立康定師范學校內附設藏族師資訓練班一級,招收初中畢業及同等學力學生,修業一年半,畢業后分配到各學校服務。2.訓練義務教育師資,為推廣短期義務小學教育,對考取或曾任小學教師及簡易師范的畢業生,訓練4個月后,分到各縣短期義務小學任教。(二)初等教育方面:1.創設省立小學,在康定、滬定、丹巴、九龍、甘孜、瞻化、巴安等7縣各設省立小學1所,另設藏族小學s所。2.設立短期小學,在康區18個縣中先后設立短期小學70所,畢業年限由1年制改為2年制,為將來學生升人縣立小學及省立小學作準備。
1939年,西康正式建省,西康的邊疆教育有了較大發展。西康邊疆教育可以分為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兩類。(一)學校教育方面:1.高等教育,在西康籌備和建立省立西睡五明學院,校址在康定,這是研究佛法的唯一機構,以“溝通漢藏文化,配合康地政教,弘揚佛法為宗旨”。2.中等教育,設立康定中學,招收高初中學生。同時繼續在國立康定師范學校內訓練特殊師資。3.小學教育,1939年3月,在理化、定鄉、稻城、得榮4縣,增設省立小學各1所。開始籌辦白玉、石渠等縣的省立小學。(二)社會教育方面:1.廣設民眾學校,康屬新設民眾學校40所。2.巡回電化教育,1939年3月,教育廳電化教育隊從康定出發,經過康北、康南巧個縣,巡回放映電影及廣播。
四、結論
綜觀民國時期西南幾省的邊疆教育,雖然都稱為“邊疆教育”,但是云南、貴州、四川和西康各有不同,各代表不同類型。梁歐第先生將其分為:西康的邊疆教育可稱為學差教育(老百姓認為讓小孩讀書是當差),四川大小涼山的稱為課羅教育,貴州的邊疆教育稱為異化同化教育(由外國傳教士開辦的教會教育是異化教育,由中央和貴州省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的民族教育稱為同化教育),而云南的邊疆教育與國民教育趨同。
總之,民國時期的邊疆教育,對于開發邊疆,培養邊疆人才,提高邊疆人民的文化,改善邊疆人民生活,加強各民族團結,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較大的促進作用。綜觀民國時期的邊疆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也包括社會教育。西南幾省中,“川、滇、康三省,因為經費人才較充裕,邊疆教育成績較好”。民國時期“厲行尚同運動,務使全國任何宗族逐漸趨于一種信仰,一種文字,一種語言,一種習俗”,當時的政府認為邊疆教育是一種有時效性的教育,它的“最高的目的在于求本國境內各族人民文化現象之統一”,一旦“達到國內文化現象之統一,各族情緒之合一,中華民族之永固”(國民政府內政部:《邊疆教育政策草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十二全宗(2)1431卷)時,即是邊疆教育時效消失的時候。可見,民國時期的邊疆教育其目的是為了實現民族同化。
當然,民國時期的邊疆教育也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起步較晚,1929年以后才開始,最初主要針對蒙藏地區,西南地區的邊疆教育受到重視是在1937年抗日戰爭后。二是邊疆教育使用的教材大都是內地所通行課本,使用的是漢字,內容與邊疆同胞的生活相去甚遠,以至于當地政府要求學生人學,被認為是政府的逼迫。如民國時期,西康人民誤以為送子弟人學是“當學差”,亦名為“娃娃兒差”,極感痛苦,“迭次向政府陳請豁免或減免充學差的名額,甚而有些人家不愿其子弟當學差,而出資請人頂替。”(柯象峰,符氣雄:《西康省邊民教育之研究》,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五全宗12454卷。)三是由于邊疆教育尚在草創時期,西南幾省邊疆學校的設置以師資培訓和初等教育為主。四是民國時期,西南邊疆教育后來出現兩種傾向,第一,邊疆教育本來是獨立的,經費及學校都應獨立,而西南各省邊疆教育后來逐步走上與國民教育合流的道路。邊疆學校被裁撤,并人國民教育學校,經費依附在國民教育經費下開支,使邊疆教育不能大力發展。第二,邊疆教育有從特殊走向普通化的傾向,邊疆教育有其特殊性,為了邊疆教育而設有研究、設計及師資訓練種種機構,然而,20世紀40年代后,這些機構逐漸趨于普通化、一般化。如國民學校的設置,特殊訓練機構的撤消,就是實例。
- 上一篇:課改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思考
- 下一篇:繪畫課程資源的探究和發展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