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存在困境及解決策略論文
時間:2022-10-26 04:18:00
導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存在困境及解決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教育技術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存在問題主要對策
論文摘要:教育技術學專業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上存在著重理論目標輕實踐目標、重復現目標輕創造目標、重靜態目標輕動態目標等問題,其原因在于教學觀念的相對滯后、教師素質不高、教學內容方法陳舊、對社會發展需求缺乏了解。只有樹立現代教育觀念、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面向社會和市場培養適用人才,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教學質量。
知識經濟條件下,社會對教育的專業化程度要求越來越高,而一個專業是否具有前景和生命力,主要是看這一專業培養出來的產品—學生是否符合社會的需求,能否充分和高質量地就業,實質上也就是人才培養是否具有高質量和專業特色。就目前教育教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來看,這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值得認真研究。
一、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存在的主要問題
幾屆畢業生的培養實踐使我們認識到:一個專業如果沒有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在社會上沒有不可替代性,要想得到發展是很難的。而事實上,教育技術學的專業特色還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它的課程體系還有大雜燴之嫌,它的人才培養目標寬泛而不專精。
1.重理論目標輕實踐目標。教育技術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目前雖然有一些實踐的環節,但從總體來說,還是在課堂講授的多,從書本上找答案的多,課堂教學多是理論性的探討,或是知識性的堆積。從我校的情況看,教育技術學專業屬于文理兼職招,學生人學前對專業知之甚少,而且動手能力較差,教學和考評注重理性知識,較少涉及實踐操作。
2.重復現目標輕創造目標。教育技術學作為一門多學科交叉的邊緣學科,有人戲稱它搞計算機不如計算機專業,搞教育不如師范類專業,一些專任教師是從其它學科轉任,對教育技術學的培養目標也存在模糊認識。因此在教學中重視結論性的東西,而難以創新創造。高校教學的本質就在于創造,沒有創造就沒有高質量的產品。教育技術學教學不應停留在過去固定的模式上,必須具備強烈的創造意義,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很快適應社會,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3.重靜態目標輕動態目標。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會不斷變化,教育技術作為與現實非常貼近的一門專業,但教師對現實的變化了解不多,接軌就更少。教育技術學專業培養目標本來就不夠明確具體,到底培養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才?具體往哪個方向發展?需要具備哪些知識技能?老師和學生都有些迷茫。再加上學校的培養目標總是落后于社會的現實目標,因此,學生讀了四年,到畢業時,心里還沒個底,自己到底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培養目標與現實社會的距離過大。
二、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問題的原因分析
1.教學觀念的相對滯后。在現實的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學中,老師習慣于單向傳授,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占據人們思想的主要還是傳統的教學觀念,這與教育技術學專業的現代性和操作性是相背離的。事實上知識是個體在出于各種目的而試圖理解所生活的社會或自然環境的過程中的認知建構或創造的過程,要想實現這一過程,被動地接受學習是無法完成的,只有真正地確立大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才能使大學生“成為他們獲得的知識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極的知識接受者”。
2.教師自身素質不高。世界發達國家的大學教師基本上是博士,而我們的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師,具有博士學位的很少。從我們的專任教師來看,學歷層次普遍偏低,沒有一個博士,還有少數教師沒有碩士學位;有的是從計算機專業、物理學專業轉行過來的,真正從教育技術學科班出身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近年來,高校大規模擴招,教育技術學專業也不例外,師資條件難以跟上,大部分教師都是剛從高校走出來的,他們有沖勁,但必竟自身素質不高,實踐能力比較欠缺。
3.教學內容、方法陳舊。從教育技術學來看,教學內容陳舊而雜亂,教材多有拼湊之嫌,偏重理論知識,忽視實踐技能;教學方法死板,教師講授、學生接受,單向傳遞,缺乏創造互動。許多學生對教學不感興趣,認為學來價值不大,也學不到什么東西。因此教學缺乏生機和活力,教師不愿教,學生不想學,窮于應付,教學質量不高,這樣就很難實現培養目標,也無法真正培養出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
4.對社會需求缺乏了解。人才的培養應根據市場的需求,而現在我們只是關起門來辦學,只看畢業了多少學生,而不管這些學生是否被社會所接納,是否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崗位。教育技術學專業也是如此,培養目標基本上是閉門造車設計出來的,而不是從社會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所以對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的要求與社會現實有較大的差距,學的不一定是社會所需要的,社會需要的往往所學甚少。
三、改革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策略
教育固然不可能完全圍繞社會和市場轉,但基本思路和要求不能與社會脫節,牢牢抓住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明確本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內涵,這是改革的基礎和前提。
1.更新教育理念,樹立現代教育觀念。在教育技術學人才培養上,要勇于打破常規,敢于提出新的思路:一是樹立發展目標觀。接受高等教育,學習教育技術學專業,目標應該很明確,那就是要成為信息技術方面的專門人才,將來使自己得到更好的發展。二是要樹立主體教育觀。在教學中不能把學生看作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應把學生看成是活生生的、具有思想和情感的人,能知的而且“能動”的人。三是要樹立研究性學習觀念。要針對教育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大力開展研究性學習,突出建構力、批判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尊重主體的個性化參與、體驗和理解,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
2.調動積極性,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并不是只是單純追求教師數量的增加,而是要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改變職稱結構、提高能力水平。學歷與文憑不能混為一談,有學歷不一定有文憑,有文憑不一定有學歷,但在現有情況下,文憑還是我們進人的重要依據。應引進和培養相結合,高學歷和高素質相結合,培養雙師型教師,要既愿教,又要會教,還要會研究。教育技術學專業教師應該是理論上的先行者,又應是實踐上的高手。
3.抓住關鍵和根本,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正如布魯納所說:“學到的觀念越是基本,幾乎歸結為定義,則它對新問題的適用性就越寬廣”。培養應用型人才首先就要涉及到實踐能力問題,以學生為本不是一句空話,以學生為本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與需求,努力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實踐的積極性。只有學生愿意投人到實踐中,才會發現問題,進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的達成不是學生把教師傳授的知積技能學會了,而是要自己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實踐,是他們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自己的大腦思考問題,用個性化的方式表達結論—這或許才是真正的實現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人格精神的獨立。公務員之家
4.面向社會和市場,培養適用人才。教育技術學專業以培養信息技術教師、信息技術管理人員和設計人員為目的,以職業訓練為主要手段,培養出來的學生應有較強的動手能力,能滿足千變萬化的社會需求。如果我們脫離市場和社會,關門辦學,閉門施教,培養出來的人就會缺乏針對性。只有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才能適應社會和市場。同時,課程設置有必要拓寬,將同類學科、相近專業綜合,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相互滲透、多層次的、綜合的梨程體系。教會學生融會貫通,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才能走出狹隘的小圈子,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也有利于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
- 上一篇:高等院校教學中引入就業導向探討論文
- 下一篇:訂單教育為職業教育帶來的成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