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順利畢業之對策思考

時間:2022-10-25 09:07:26

導語:學生順利畢業之對策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順利畢業之對策思考

【摘要】高校延遲畢業的學生作為較為特殊的學生群體,對學生自身、家庭具有重大影響,對學校的管理也存在著挑戰。文章基于讓學生順利畢業的目標,以藝術類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從自我管理、學校管理、家庭管理三個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助力延遲畢業學生能夠盡早完成學業。

【關鍵詞】藝術類專業;延遲畢業;改進方式

延遲畢業、不能如期完成學業走上工作崗位,對學生而言,會對其性格、心理等各方面影響至深;對學生背后的家庭而言,子女由原本的“天之驕子”變為后進生,其父母會背負上較大的精神壓力和現實壓力;對學校而言,延遲畢業的人數越多、群體越大,學校的學生工作管理、住宿管理、學業管理等壓力也會越大。在延遲畢業群體中,藝術類專業學生由于專業及自身個性等特點,延遲畢業的現象更為突出。面對可能產生的心理、就業、安全穩定等問題,幫助延遲畢業的學生順利畢業,是對學生、家長、學校都能產生積極正向作用的重要舉措。本文以藝術類專業學生為例進行探討,但對其他專業來說,對策具有同理性。

一、學生延遲畢業原因

(一)自我管理:自主性和自我約束能力較弱。一是角色轉化不成功。對很多高中生來說,人生重大目標就是高考,一旦跨過,目標缺失的狀態很普遍,無目標狀態直接導致部分學生行動力降低、迷茫、無所事事。大一階段,輔導員應讓學生明了比學習更重要的事情便是對全新的學習生涯做出規劃,重新訂立目標,尋找努力方向。若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化沒能順利完成,便會出現自我管理的茫然期。而藝術類學生因專業的特殊性,會面臨更多影響學分修習的境況。如部分表演專業學生可能由于過多的專業演出而耽誤正常課程,表演者和學習者的角色定位有待厘清。二是學習方式方法的過渡調整不成功。部分學生無法從高中階段的“要我學”順暢轉變為大學階段的“我要學”。大學是一個知識的平臺,不僅是本專業,而且還有眾多的知識門類可供選擇,而四年的知識厚度取決于“我要學”的態度。例如,美術專業部分學生作品繪制的時間安排相對自由,學習方式無法遷移到公共課等相關知識的學習上,許多延遲畢業的學生最初就是在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學習方式中轉換出現斷層。三是自我約束力較弱。若學生自我約束力較差,在大一就有可能把大量的時間用在游戲中,不能保障正常的作息時間,無法出席正常的課堂學習,乃至無法完成相對應的課業,繼而惡性循環,周而復始。如舞蹈專業的學習,其早晚功需要學生自覺完成,但是自我約束力較差的學生就有可能出現懈怠,最終畢業時無法達標。(二)學校管理:從精細型管理向粗放型管理轉化。造成學生延遲畢業還有學校管理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學校的管理上,部分教師主導性弱化。高中班級約50人左右,配備班主任及各任課教師,學生如果出現異常現象,教師多能與家長及時溝通解決。大學階段,一個輔導員通常會面對300名乃至更多學生,對學生不能很好實現實時跟蹤。藝術類班級更加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管理上更為松散。二是從教務上來說,學生主導地位更明顯。多數大學采取的是學分制,學生完成相應的學分即可畢業,學校的教學管理規定僅作為學生的日常指導性準則。藝術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專業修習更加重視,而有可能忽略更多學習的細節。三是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課程內容認知停留在表面。對于藝術類專業學生來說,專業課程的學習并不困難,困難在于一些公共課程,如大學英語課程、政治課程等。他們在入學之前乃至很長一段時間對這些課程都不夠重視,為后期順利畢業平添許多障礙。(三)家庭管理:家庭負責人管理缺位。延期畢業的學生家庭多存在一定問題。首先是家庭思想上的放松,不僅學生覺得上大學是一種解脫,對部分家長也是一種解放,過分地放松自我使學生進入新的集體中難以找到合適的位置。其次,部分家長心有余而力不足。許多家長由于自身限制不能給學生提供長遠的規劃指導,對于大學課程學習的監督更是力不從心。尤其是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專業性更強,家長多是愛莫能助。

二、延遲畢業到順利畢業之對策思考

(一)自我管理方面。延遲畢業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弱,他們需要朋輩、師長、家庭支持,以獲得足夠的力量重塑自信心。一是“抱團式”朋輩支持。對于延遲畢業學生來說,自我成長道路上的落后,往往給自己貼上了“我不行”的標簽,尋找優秀的合作伙伴獲得支持并非上策。通過實踐,筆者發現讓延遲畢業學生之間進行“抱團成長”是最有效的方式,他們彼此更為平等,心理距離更近。而且,在他們之中尋找較為成功的案例,更能讓他們看到希望,也能獲得更多的能量。二是輔導員實事求是的支持。在延遲畢業之際,輔導員需要充分了解該生的學分狀況、學習狀態、學習能力,全方面評估學生能夠完成學業的能力,然后制定匹配學生學習能力的方案。輔導員對其學業上的指導,要完全以學生的個人情況為出發點,才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自信心。三是定期匯報計劃。延遲畢業學生因為自身的自卑,與輔導員、任課教師之間的交流較少,若不是萬不得已,學生一般不會主動向教師尋求幫助。筆者在和學生的接觸中發現,定期的匯報是較為有效的辦法,如在每周五下午或是每周固定課程結束之后,向輔導員匯報這一周的學習情況,并且提出這一周遇到的問題。剛開始可能比較被動,但能有效改善這部分學生和輔導員之間的溝通問題,輔導員若能做好每次的記錄,就可以清楚學生是否在努力地做出改變,并及時督促學生增強自我管理能力。(二)學校管理。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學校的管理在學習、生活上至關重要,學校管理落到基層,更多是輔導員對其進行學業、心理、生活上的管理,可通過以下幾點建立起和學生之間的信任紐帶。一是對學業上的關注。輔導員作為學生最為親密的“戰友”,首先可以了解學生選課、課程安排、學分等各種詳細信息。其次,輔導員要繪制每個學生的“成長路徑圖”,以時間地點為坐標,記錄學生的交流、變化、進步等,尤其對于學習上的表現,有效記錄每個學生每個學期所修的學分、掛科學分、科目等,翻看“路徑圖”即可清晰有效對比每個學期的變化,以及時和家長溝通其情況。最后,要保持和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任課教師最清楚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對于輔導員來說,關注這部分學生的上課情況,就是直接關注他們平時的表現,繼而杜絕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出現曠課、逃課等現象。二是重塑自信心。藝術類專業學生都擁有一技之長甚至多技之長,但大多理論課程、公共課程基礎欠缺。作為藝術類專業的輔導員,了解他們的藝術特長,從藝術滋養中培養自信心便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如提供更多的平臺讓這些學生展示自己,使其在自信心不斷重塑的過程中得到有效改變。三是心理上的關注。延遲畢業學生在經歷了四年的大學學習之后,來到了人生的岔路口。在筆者與學生多次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都會坦言自己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抑郁心理,四年積壓下來的心理壓力很難讓他們保持陽光的心態。延遲畢業的學生心理特征表現為恐懼、自卑、應付、逆反、矛盾、厭學等①,這些情緒的積壓在沒有疏導的情況下,往往會對學生的持續學習產生嚴重的影響,應引起輔導員的高度重視。四是住宿上的關注。延遲畢業學生有的住在校內,有的住在校外,作為校方或是輔導員,應積極為延遲畢業學生進行牽線搭橋,讓他們彼此能夠相互照應,盡可能地兩個人以上住在一起,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聯絡員,充分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校方應對每個學生的住宿地址、常駐地點、常去地方做好記錄,和家長之間保持聯系。五是確認“主心骨”家長。通過與眾多家長的互動交流,輔導員應了解各類家長,家長若能配合好學校的工作,學生按時畢業率就會較高,反之,學生得不到家庭的關注,一個人努力困難重重。筆者認為,家校聯系不是淺層次的聯系,而是必須找到該生所在家庭的“主心骨”家長,因為只有“主心骨”家長才能夠對其產生真正的促進作用,配合學校共同幫助學生達到目的。“主心骨”家長即為清楚知道大學的事宜、明白事情輕重的家長。“主心骨”家長通常為學生的父母,但若發現數次和父母溝通無果,輔導員可轉入尋找該生的兄弟姐妹等進行助力。(三)家庭管理。家長作為學生的重要支持力量,如果在這個體系中存在缺失,對于學校和學生來說,則是非常嚴重的不足和短板,這一點在上文已有論述。那么,家庭應該為延遲畢業的學生做哪些扶助工作呢?筆者認為,一是要知曉學生的學習、心理等情況。在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涯中,家長可能出現缺席情況,但在延遲畢業階段,家長若再缺席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那該生順利畢業的可能性就會進一步降低。對于學生的學習、心理等情況,輔導員大多了解得較為詳細,而家長不僅具有知情權,還應該努力了解學生的心理、學業和生活情況,不應對學生完全放任。這個過程也需要家長主動獲取、主動詢問乃至主動介入,不能一味交給校方,置身事外,而這需要輔導員的引導。因此,家長應配合學校的工作安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家長對輔導員的一些工作上的安排應該盡最大努力進行配合,同時將學生的思想動態變化、心理狀態變化等及時知會輔導員。在輔導員為學生制定好學習計劃之后,家長應該配合輔導員對學生進行自信心的重建、課程學習的督促,認真發揮家庭的重要作用。對于情況較為嚴重的額延遲畢業的學生,家長應力爭陪讀。雖然家長可能對大學的課程內容并不了解,對學生的學業并不能起到直接的推進作用,但作為學生的精神力量來源,很多家長待在學生身邊照顧生活便能夠對其產生促進作用,同時也起到監督作用,在發現任何問題時,即可與輔導員、專業教師進行及時有效溝通。

綜上所述,延遲畢業學生若能得到有效幫助、及時干預,在學習、生活之中獲得朋輩、家長、學校、輔導員等外部因素的有力支持,定能在最短時間之內實現順利畢業的目標。這需要校方、學生以及家庭的共同配合。

參考文獻:

[1]王旭江.延遲畢業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分析及調適[J].科技文匯,2018(5):152-153.

[2]余超.高校延遲畢業學生現狀分析及管理對策[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2(10):88.

作者:陳嫻娜 單位:華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