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自由之路與自由建筑設計論文
時間:2022-08-04 03:32:00
導語:建筑自由之路與自由建筑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下邊的文章,是很久以前寫的,沒有怎么完善過,也未想到要發表。只是把心里想的事情寫出來,幫助自己整理一下思緒……
關鍵詞:建筑設計設計
自由軟件
1991年,李納斯。托沃茲在互聯網上了Linux操作系統,引起了人們對自由軟件的注目。
“自由軟件”的發展是基于資源共享的,“信息……應該為所有致力于不斷改良這一系統(事物)的人自由和不受阻礙地獲得,并且,在此資源開放共享條件下所獲得的進步成果,也應該實現共享。這一如今已被于更為廣大的合作領域的理念,其實正是支持幾個世紀以來的發展的基本準則。人們也有理由把它作為一個合作框架,將有潛力成為人們創造出各種‘最好’的東西的基礎:最好的、最好的規劃、最好的歌劇等。”
自由軟件的發展對的生活方式和人們的思維方式產生了一定積極的,這種影響又會對建筑設計產生什么作用?
由“自由軟件”而“自由設計”
建筑的變革源于文化的變革,文化的變革源于社會的變革,社會的變革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互相協調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講,引起社會生產關系巨大變革的改革開放應該作為當代中國建筑的起點。
“社會主義的事業首先是一項文化工程”,的復蘇必須和文化的復蘇相伴而行。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我們這一代人,多少可以從父母的身上感受到這場轟轟烈烈的革命所帶來的滯后了的影響。首先是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的轉變,促使新的消費觀念的形成,人們崇尚新潮的、現代的生活。但是由于缺乏正確的消費指導,致使整個社會的消費傾向和大眾文化在向流俗的方向發展。這一點體現在建筑上,明顯的趨勢是各地千篇一律的“樣板房”大量興建,既缺乏對傳統進行有效的繼承和保護,建筑設計也不具有創新精神;在目的的趨使下一味攀比數量和規模,卻不重視設計和建設的質量。在這種背景下,大量的鄉土建筑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缺乏美感而且不注重實用的,用馬賽克和玻璃拼裝起來的東西。這一現象在中小型城市,特別是數量眾多的小城鎮的建設項目中顯得尤為突出。
一方面是很多具有重要意義的能夠對常駐居民產生影響的項目得不到有效的具有專業水準的規劃和設計,甚至只是專家的一點建議也不可得;另一方面,為數眾多的年輕設計人員,特別是廣大的在校大學生缺乏廣闊的施展才華的舞臺,主觀能動性和設計創新的潛力得不到發揮。盡管近年來各式各樣的具有創新精神的設計競賽不斷涌現,可是從根本上講,這種設計競賽對設計者的整體設計水平以及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兩方面的作用都微乎其微,關鍵的問題是:所有這些各自為政的設計競賽都只是一種短期行為,曇花一現,既缺乏相互的聯系,也沒有在時間上得以延續,這就是這些競賽的初衷都得不到實現的癥結所在。
要想真正實現整體設計水平的提高和從根本細微之處提高生活質量,如何改變這種設計的現狀將變得尤為關鍵。我們需要發展一套新的建筑設計的方式進行支持,在此背景下,我們倡導“自由建筑設計”。
1995年,位于薩爾布呂肯的薩爾美術高中的一些學生設想將他們的研究投入實踐,并且,考慮到不可回避的市場問題,他們成立了一間永久性的工作作坊,使學術環境中設計的物品得以推向市場,這就是“設計廉價店(Designbazaar)”。這是一個由參與者管理和投資的項目,通過給購買者一個低于100德國馬克的價格,他們從而有機會接近一個真實的生產、經營、銷售的過程。他們的共同愿望是使人們消除對學術研究的成見。
“自由建筑設計”的出發點
“設計廉價店”可以作為“自由設計”的一種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和我們所倡導的廣泛意義上的在建筑設計和城市設計中的“自由設計”有著本質上的不同。“自由建筑設計”的出發點是: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實現某些建設項目的信息(包括項目、有可能的投標過程以及方案的評選等方面的資料等)共享,這種做法的目的是使一些得不到有效設計,或者僅僅是按照原有建設習慣而根本不予重新設想的項目能夠得到志愿者(自由設計人)的合理建議。這是從使用者——城市居民的角度出發的,因此,“自由建筑設計”同樣具有凱文。林奇賦予“總體設計”的相同的含義:“它的目標是道德和美學方面的:要造就場所以美化日常生活——使居民感到自由自在,賦予他們對身居其中的天地一種領域感。”
“自由建筑設計”的涉及范圍
當然,考慮到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約束,設計項目本身要不涉及設計者的資質問題,因此“自由建筑設計”所涉及的項目應該具有一定的范圍。能夠從日常生活著手,從細微之處美化生活和改善生活質量,小到市政建設的綠化圍欄、垃圾桶、電話亭、人行道鋪地;大到居民小區的活動場地規劃、城市過街天橋以及城市綠地以及公園設計等;凡是有必要進行設計的地方都在“自由建筑設計”的考慮范圍之內。設計的過程也是設計者與使用者進行交流(甚至是面對面)的過程,實施方案的評選工作也應該有使用者的參與,只有這樣才能使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從這種意義上講,“自由設計”不旦是一種設計方式,也應當成為一種現代的具有人文意義的生活方式。
“自由建筑設計”的組織形式
因為涉及到廣泛意義上的建筑設計,包括建設項目的可行性,對現狀進行考察、確定設計、制定任務書、進行公開招標以及投標方案的評選工作(某些項目可能不涉及上述某些方面),必須遵循一定的設計;而且,公共環境的建設關系到大眾生活,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不可能像軟件的開發以及產品等的設計那樣只是一種個人行為,因此,“自由建筑設計”需要一種有組織的協調,這種組織一定是非盈利性質的,由志愿者組成,這種組織也要受到大眾力量的監督和約束,從根本上保證代表大眾的觀點和利益。
“自由建筑設計”的操作平臺
同時,“自由建筑設計”也需要一定的操作平臺的承載,已經成熟的互聯將極大提高“自由設計”的效率,因此可能是“自由設計”所能依托的首選。確定了設計項目之后在互聯網上設計競賽的信息,能夠迅速及時得到反饋意見,甚至可能出表居民利益而針對設計任務書的不同聲音。另一方面,通過互聯網傳遞設計信息,上傳設計成果,將極大節約設計成本,同時通過網上投票的方式進行方案的評選工作將能夠保證整個操作過程的透明度,真正奉行公平公正的原則。
“自由建筑設計”的操作方式
“自由建筑設計”在實際操作中,建設項目會有多種來源:可以由居民或者城市建設相關部門主動提出設計申請,提供相關項目資料;或者由設計組織者向相關政府部門征集需要建設的項目,并且幫助整理相關資料,擬定設計任務書;也可以由志愿者主動向居民或者相關政府部門提出某些項目的新建或者改造建議,征得同意后進行資料整理等準備工作……在確定設計意向之后在互聯網或者以海報的形式向各大專院校以及建筑設計院、規劃院、建筑師事務所等招標信息。
“自由建筑設計”屬于公益事業的范疇,不具備任何商業目的,因此不可能對中標實施方案的作者有任何物質上的獎勵。
“自由建筑設計”的最終目標
由于受到客觀物質條件和居民素質的,“自由建筑設計”的方式將會從相對發達的地區開始,在相關以及實踐經驗發展成熟的基礎上向其它地區推廣,最終滲透到無論位于廣大的建設項目,都能得到有效的規劃設計,只有這樣貫徹始終,建筑的自由之路才可能實現。
附:我的自由建筑觀
一個自由的人,我有自己的名字——這個名字在一定意義上是唯一的——當人們把這個名字和許多事情聯系起來的時候,腦袋里浮現的是我,而不是別的名字里擁有相同漢字的人;我有我獨特鮮明的外貌特征,朋友們從很遠的地方就能夠辨認出;我有我的脾氣、喜好、生活習慣,有我呼吸的節奏;能夠根據個人意志做出決定。盡管這些特征的形成多少會受到環境的影響,但是,所有這一切都不是別人強加給予的,經過了我的選擇。我沒有權力選擇出生年代以及出生的地點,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會做出許多根據個人意志的決定(只要這些決定不會對他人造成危害),我有選擇的權力,我說我是自由的。
一棟建筑,以及建筑所在的街區,以及我們的城市,都不是由于某一天中午某個偉大的人興致所發產生的。之后的感受,多少會受到居民風俗的影響,似乎對一座城市居民的印象就是對一座城市的理解。城市的發展是和人密切相關的,所以城市是屬于居民的,包括城市中的建筑和道路以及廣場、綠化、公園等。這些事物的形成和發展應該順應居民的意愿,而不應該由建筑師、規劃師、園藝師等所遵從的風格和流派決定的,當然更不是由某個政府部門的意志決定的。至少做到了這一點,才能說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建筑達到了自由的前提。
為特定人群所創造的建筑,“也必須于其他人而言有其良好特征”。相似功能和結構的建筑,拋開其外表的差異不談,每座建筑的使用者都使它變得不同于他人的,但是一座建筑應當具有適應進入其中人群的能力,不會產生限制,這樣,建筑有了選擇的權力。
一個建筑作品,不可能完全表達一個建筑師的全部抱負;而且,一座建筑不應當只是一個建筑師的個人思想的表達,更應該是它所輻射的范圍內的所有人群的意志的表達,就是說建筑的建成意義在于滿足主動的和被動的使用者的意圖,這應該是建筑的出發點,也是我反復努力希望能夠闡明的我的“自由建筑”的觀點。路易斯。康說:“并非所有房屋,皆屬建筑。”只有當所有房屋都能夠在建筑師和藝術家的指導下,由于使用者的積極參與而可能達到它所應當具備的形式,能夠表達它自身存在的意義的時候,建筑就真正踏上了屬于自己的“自由之路”。在自由建筑的里,建筑將成為象繪畫和一樣能夠為人人所欣賞的藝術,而且因為參與創作的過程,每個人都有能力對自身所處環境產生影響,在不朽的作品中留下個人的痕跡,建筑將會成為對人生的啟示。
- 上一篇:物理教育教學分析論文
- 下一篇:物理課堂提問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