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醫院醫技樓設計論文
時間:2022-07-24 09:33:00
導語:人民醫院醫技樓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醫技樓占地面積1545m2,建筑總面積14000m2,是全院診斷和治療的心臟。其功能復雜,先進的大型醫療設備集中,建筑設施要求高,設計綜合平衡,統一協調,不斷完善。
關鍵詞:醫院建筑醫技樓設計回顧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新的服務功能大量涌現,新的方法不斷推出,醫療技術、醫療設備的發展日新月異,人們對醫院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消極的治病,更要求能在正常的狀態中早期發現疾病、提高療效、得到健康長壽。人們治病、防病、健康保健的需求越來越高,同時對醫院的建筑設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數醫院需要不斷的改建、擴建、發展完善,以適應社會市場經濟的需求,迫使醫院建筑設計要有新的功能、新的認識、新的觀念。擁有先進的大型醫療設備的醫院建筑-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醫技樓已建成使用。這是迄今為止上海市內醫技規模最大、最集中的醫技樓,現已成為上海市內具有一流水平的醫療、診斷中心。
醫技樓90年由夏威夷遠東設計事務所(香港)完成了初步設計。由于投資渠道的變化,92年由我院承擔施工圖設計。根據投資來源和基礎設施實施的可能性、結合國情和甲方的實際需要,原設計中的功能布置與現實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設計進行了多次反復的修改,大型設備選型的變化和更新,使設計一直處于動態的狀況下。經多次研究、嚴格推敲、反復磋商,邊施工邊補充、修改,同時要感謝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完善了設計。現醫技樓占地面積1545m2,建筑面積14000m2,是地下一層、地上十層的高層建筑。醫院90%的高精尖設備都集中在醫技樓內,是全院診斷和治療的心臟。設計將不同要求的醫療設備容納于一幢樓內,滿足其復雜的使用功能。綜合協調醫療設備給建筑帶來的各種矛盾,解決了設計和施工的難題,適應醫療設備的變化,具有應變性和可持續發展。建成后運行正常、環境整潔、安靜舒適、優美,使病人得到安慰感、信任感,增進了康復,使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和創新。高科技的醫療技術、高效能的醫療設備、高標準的建筑設施、高效率的管理機制得到各方面的好評。醫院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總體布置醫技樓是醫院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全院各科室綜合診斷和治療的中心。醫院經過多年的努力,調整了布局,為了適應醫院基地的特征和基地偏小的局限性,醫技樓設置于病房樓和門急診樓的中間,采取自東向西連線排列的建筑群格局,對住院和門急診病人的診斷和治療都很方便。醫院將設全天候連廊聯接各主要業務大樓,主要業務用房的病人和醫務人員的來往分別由地面的車行和人行交通、上層架空的連廊相聯系。醫技樓底層有單獨的出入口和有限的停車場地。北面與醫院輔助出入口聯系方便。總體布置緊湊合理,功能分區明確,人流、車流路線便捷。
⒉平面布局建筑平面近似方形,交通路線組織以塔樓核心筒為主干,筒內設有主樓梯一部,醫用電梯二臺,消防電梯一臺。東北角和西南角各設封閉的防煙疏散樓梯,核心筒周圍是2.4米寬的通道,滿足每層的消防安全要求和人員集散的順暢,四周醫療用房均有良好的通風和采光,各房間安靜互不干擾,便于使用房間的發展和變化的需要,便于醫院用房重新組織調整。根據醫院的功能需要,設計充分考慮到功能之間的內在因素進行組織安排。放射治療和放射診斷的人流進出頻繁,設于地下室和底層,這樣對病房樓和門急診樓病人的就診都較方便。地下室東面布置防護要求最高的直線加速器和鈷60,南面設有模擬定位和空調機房,西面布置有銅屏蔽要求的核磁共振,北面設有螺旋CT和后裝機,空調機房及設備安裝孔,大型、貴重、精密的醫療設備設于地下層,對恒溫、恒濕、防潮、防霉的要求特別高,醫院因基地面積偏小,為節約占地面積只能設于地下,如有條件這些設備放在地面上層為好,能單獨設置放射樓更好,這樣對維修、保養、節約能源和投資都有利。底層設有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單光子斷層掃描機拍片和透視等各類放射用房,走道2.4米寬滿足了設備按裝通道的要求。
二層為生理機能和內窺鏡診斷,設有彩色B超、扇超彩色多普勒顯像儀,胃鏡、腸鏡等電子設備,各科候診和治療位置布置恰當,室內空氣流通,色彩明快淡雅,組成了安靜舒適的醫療環境。
三層為檢驗科,設有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流式細胞儀等診斷設備,全天候電腦控制,四層為康復理療科。
五層為病理科,攝錄像及計算機中心,設有毒氣柜、單獨排風直放外界。
六、七層為實驗研究室八層為圖書、病史室,需恒溫、恒濕、防潮、防霉、防盜。
九層為同位素、會議室及學術演講廳,同位素有專用的防護通風設施,廁所有專用的防護排污管道,直通室外的衰減池。
十層為設備機房,有隔聲、隔震的設施,保證九層的學術演講廳的使用要求。
每層的醫療用房均有自已不同的功能要求,設計綜合平衡,使各科室分工明確,流線便捷,平面簡潔,規整,富于統一性和功能布局的靈活性。
3結構選型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柱邊均雙梁布置,便于設置管道井,柱網間距較大,樓面計算荷載取較大安全值。內部隔墻采用輕質材料,這樣有利于上海的抗震要求,同時也有利于醫療設備的變化,更新改造時靈活而不昂貴。在設計過程中,隔墻多次調整布置,滿足了醫院對使用功能重新組織的需求,給建筑提供了改造的適應性和多元的兼容性。
4管線布置醫技樓內管線種類繁多,設計在框架柱邊均設管道井。空調機房中也設有專用的通風井,這樣做使管道敷設經濟、合理、安全,減少管道的坡度和走向的交叉的復雜性,滿足了每層、每個不同功能房間的使用要求,保證了供需循環的通暢。管線布置合理,易于檢查、維修和保養,提供了現代科學的服務和管理的可能性。
5醫療設備的制約性醫技樓中大型的高精尖設備多,對建筑均有特殊的要求。地下室的直線加速器、鈷60、螺旋CT和底層各類的X光放射用房,按設備的要求需要有安全可靠的防護措施。一般要求較厚的混凝土保護層。內墻面需敷設適當的鉛板作防護。MRI和微波等設備要采用專用的屏蔽措施,避免與其他設備儀器相互干擾。巨檢、同位素等要有專用的通風設施,防止有害、有毒氣體的排放和污染。這些高科技的醫療設備不僅要設置于專用的空間之中,而且要附設各種配套的輔助用房。整個大樓采用集中空調,每層設有二個空調機房。建筑層高4.2米,以便在樓面梁板下敷設各種管線,保證走道的凈高大于2.4米。有些設備需要24小時的電腦控制,一定要有二路穩壓電源。醫技設備耗電量多,要設專用的變電間,才能經濟合理地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設計滿足了恒溫、恒濕、防潮、防霉、防盜、隔音、防震等要求外,還充分考慮了環境保護,按規范要求消除了放射線、同位素、噪聲等對環境的不良影響,改善了醫院的整體環境。
6建筑立面立面造型簡潔明快、樸實大方,東西二立面在三層以上設置水平懸挑架構,與底層的實墻形成對比,使平淡的外墻有了新意。南北二立面在三層以上中間增加圓弧型的墻體,使外形剛柔相濟。底樓南面設有寬敞的大雨蓬,使病人得到安全感、信任感,成為親切宜人的醫療場所。外墻色彩以白色面磚為主,與病房樓、門急診樓相互呼應,和諧協調,局部點綴淺色面磚。底層與圓弧形外墻貼印度紅的磨光花崗石。立面沒有任何繁瑣的裝修,注重大體面的分格,在統一中求變化,追求建筑的整體美感,體現醫院建筑文化功能的個性。
- 上一篇:外墻保溫為建筑節能堵漏論文
- 下一篇:多種媒體素質教育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