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與外匯收支的關系影響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4 08:42:00

導語:匯率與外匯收支的關系影響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匯率與外匯收支的關系影響研究論文

摘要匯率外匯收支關系傳統上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系。然而2005年7·21匯改所導致的匯率升值卻使這一關系發生變化:即由此消彼長的關系轉為一致性關系,它刺激了我國外匯收支順差的持續擴大。因此,增強企業匯率敏感性。打破人民幣升值的可預測,完善外匯監管服務便利化、資本有效化乃是化解外匯收支不平衡矛盾的關鍵。

關鍵詞匯率;外匯收支;廣西

傳統上,匯率上升,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導致外匯收入下降,支出增加。然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所引起的匯率升值,卻使得匯率與外匯收支之間的傳統關系發生了變化,從而形成了新關系。本文以廣西為視角來對兩者之間的新關系及成因進行剖析,探討化解外匯收支不平衡矛盾的措施,以維護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一、匯率與外匯收支新關系的主要特征

1、匯率升值與外匯收入增長呈現一致性。無論從廣西角度還是從全國視野觀察,2005年人民幣匯率升值2%以來,外匯收入不但不出現下降,反而呈現快速增長。匯改前2002~2004年,廣西外匯收入累計189億美元,年平均總額63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13.95%;同期全國外匯收入累計1150億美元,年均總額383億美元,年均增長率20.5%。而匯改后2005~2007年1~7月間,廣西外匯收入累計422億美元,年均總額14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達35.88%,高于匯改前22個百分點;同期全國外匯收入累計2554億美元,年均總額851億美元,年均增長率41.14%,高于匯改前21個百分點。

2、匯率升值無法使外匯順差持續擴大的格局發生逆轉。由于匯率升值帶動外匯收入和支出雙雙擴大,加上外匯收入規模遠遠大于外匯支出規模,使得外匯收支仍然保持大額順差。匯改前2002~2004年,廣西外匯收支順差累計145億美元,年平均總額48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24.8%;同期全國外匯順差累計847億美元,年均總額282億美元,年均增長率21.95%。匯改后2005—2007年1~6月,廣西外匯順差累計323億美元,年均總額達107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達40.56%,高于匯改前16個百分點;同期全國外匯收入累計987億美元,年均總額329億美元,年增長率55.34%,高于匯改前33個百分點。

二、匯率與外匯收支新關系的形成原因

1、我國出口產品所具有的特殊性決定了匯率升值對其影響有限。從而推動外匯收入的增加

(1)由于國外需求旺盛以及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導致匯率升值對外貿出口的影響不明顯,出口仍保持高速增長。從廣西情況看,匯改前盡管人民幣匯率走勢平穩,但出口已明顯增長。匯改后兩年來出口貿易在人民幣匯率單邊上揚情況下因國內外需求趨旺和國際市場產品價格行情上漲等因素影響下出現強勁的增長勢頭。匯改前2002~2004年,廣西出口累計58.66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16.39%;同期全國出口累計13574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30.62%。匯改后2005~2007年1~7月,廣西出口累計90.83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28.58%;同期全國出口累計22636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33.49%。

(2)外貿進出口順差持續擴大。匯改前的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廣西貿易順差同比分別擴大14.4%、29.3%和31%,全國貿易順差同比分別擴大34.6%、16%和25.41%。匯改后的2005年、2006年和2007年1~7月,廣西貿易順差同比擴大13.08%、23%和101.53%,全國貿易順差同比分別擴大65.2%、74%和80.9%。

(3)加工貿易中的低附加值產品受匯率變化影響較小。加工貿易是我國出口產品中比重較高的產品,且多為進口大量零配件和半成品組裝后再出口的“以進養出”、“大進大出”產品。這種附加值低的產品往往不受匯率升值的影響。據統計,2005年、2006年和2007年1~7月全國加工貿易比重已達54.66%、52,67%、50%;同期廣西加工貿易比重分別為15.32%、12.71%、11%。

(4)境內跨國公司的出口產品幾乎不受匯率變化影響。目前,世界500家最大跨國公司已有400多家人駐中國,其中有26家進駐廣西。跨國公司產品雖然在中國,但設計、品牌和市場等所獲取高額利潤的環節卻控制在其手中。據統計,2002~2004年,廣西出口貿易前30名企業中有7家跨國公司,出口累計7.8億美元;2005~2007年1~7月增加達12家,出口累計達13.2億美元,增長69.23%。

2、作為中長期投資的實際利用外資不受匯率變化的影響仍然保持較高的流入勢頭。成為資本和金融賬戶的主要外匯收入。由于直接投資是一種中長期資本流動,并不為短期匯率波動而萎縮。只有一國的政治穩定、法律制度、市場準入條件、市場規模和前景、生產成本、投資回報率宏觀經濟的基本因素才影響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加上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使得外商投資心理預期得到充分釋放,導致匯率升值后外商直接投資流入較匯改前增加。匯改前的2002~2004年,廣西實際利用外資除了2004年出現負增長29%外,2002年和2003年分別增長8%和0.3%;而同期全國保持連續3年增長,年均增長率12.39%。匯改后2005~2007年1~7月,廣西實際利用外資分別增長28%、18.2%和72.5%,年均增長率高達37.68%;同期全國實際利用外資17.5%、22.24%和32.45%。

3、長期的“獎入限出”國家政策導向的結果

(1)以出口退稅為主的出口補貼政策扶植推動我國出口產品以數量取勝的粗放型增長,導致了出口產品結構極不合理矛盾產生并加深。尤其是2007年7月1日大幅度調低出口退稅,今年國內許多出口企業趕在第二季度搶出口,使得第二季度全國貿易出口總值和順差出現天量放大,從而也促使外匯收入持續增加。據統計,1985~2007年上半年全國出口退稅累計24461億元,年均增長32.64%;同期廣西出口退稅累計264億元,年均增長36.17%。

(2)實際利用外資的非國民待遇政策優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為吸收更多的境外資金,在土地、稅收等“兩免三減半”優惠鼓勵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特別是一些地方政府將利用外資作為一種政績工程設置多種考核指標,甚至違法違規變相給予優惠政策和層層分解下達指標,如允許固定收益回報和先行收回投資收益等方式,使得我國成為全球吸收直接投資規模擴張和速度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資企業新成立數量同比增長過快,很大程度是搶于明年我國新的企業所得稅法生效實施國民待遇統一中外資稅率之前成立,以享受“兩免三減半”利用外資政策優惠。(3)“寬進嚴出”的外匯管理政策為外匯收入的持續增長提供寬松的監管環境。多年來我國外匯管理政策存在重流出輕流入、重公司輕個人,重資本輕經常、重居民個人輕非居民個人、重商品貿易輕服務貿易等外匯監管理念,1996年我國實現經常項目有條件可兌換后,為境外資金繞過資本項目管制流入經常項目提供了極為便捷的途徑。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增強,人民幣升值強勁,境外資金以個人名義流入混入經常項目賬戶結匯規避資本項目嚴格監管的案例逐漸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個人賬戶大幅增長,成為外匯收入增加的主要渠道。

三、匯率與外匯收支之間的新關系對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

1、外匯持續順差擴大,加劇了我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近幾年來國際上頻頻出現對我國出口巨額實行反傾銷和環境問題的案例,表明巨大貿易順差已對我國國際貿易環境產生影響。一些歐美和日本等國家以綠色環境保護和反傾銷為借口,實行貿易保護主義,不斷限制和打壓我國出口產品,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外部環境的不確定因素之一。

2、資本凈流入逐年增多,加大人民幣升值預期。近兩年來,人民幣匯率攀升,使市場上形成了強烈的可預測的升值幅度預期,因而熱錢流入壓力不斷增大。流入的資金除了直接投資和外債等正常渠道外,還通過預收貨款、進口延期付款以及關聯交易等方式進行,并在銀行結匯,在一定程度上出現外資對內資的替代效應,加劇了人民幣升值預期。據統計,2005年、2006年和2007年1~7月廣西資本凈流入分別為1.54億美元、5.8億美元和5.52億美元;出口預收貨款分別增長19.6%、31%和26%,進口延期付款分別增長17%、13%和33%。

3、擴大國際收支雙順差規模。影響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近幾年來境外短期資金以貿易名義或服務貿易流入經常項目,其中不乏相當部分以逃避資本管理的短期境外資金,資本項下外資企業借入外債、資本金增加,導致國際收支雙順差規模的急劇擴大,已影響了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維護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已成為當前經濟建設中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

4、外匯儲備大幅增長,增加央行基礎貨幣供應負擔。目前我國外匯儲備增長驚人,成為世界上第一外匯儲備大國。如此高額外匯儲備,不僅成為歐美和日本干預我國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藉口,海內外加重對人民幣升值的心理預期,更重要的是加大央行基礎貨幣投放,引起國民經濟流動性過剩,刺激通貨膨脹,削弱了緊縮政策的有效性,加大了宏觀調控的難度。據統計,2007年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7.78萬億元,同比增長17.1%;狹義貨幣M113.58萬億元,同比增長13.58%。

四、措施

1、轉變出口增長方式,積極尋求受匯率變化影響較小的貿易品種,以規避匯率風險。一是調整出口產品結構,發展加工貿易。盡量減少初級產品出口,按照國際產品質量標準嚴格狠抓產品質量關,以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來提高廣西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二是發揮區域優勢,加強邊境地區國家經貿合作。大力發展邊境貿易,做大做好邊境貿易“蛋糕”。三是提高匯率變化敏感性。靈活運用金融工具規避匯率風險,多元化地采取措施規避匯率風險,有效降低經營成本。四是擴大內需,增加消費需求。既要加快促進進口增長,更要依靠國內市場消化產能,實現經濟增長由出口拉動型向內需拉動型的轉變。

2、加快金融外匯工具創新,加大金融服務支持力度。一是大力發展買方信貸,開發遠期匯率產品。二是進一步理順銀企關系,加強銀企合作,加大對優質涉外企業的信貸資金扶植,當好企業金融參謀。三是大力推廣使用人民幣結算,增加出口貿易中本幣結算規模,以直接規避匯率波動的風險。四是大力推廣代客境外理財和外匯寶業務,盡快在全國推廣銀行代客投資境外證券市場業務,以促進整體外匯業務的發展。

3、加強窗口指導,強化服務便利意識,提高依法行政效率

(1)加強進出口均衡導向管理,解決貿易大額順差。一是重視外貿增長的綜合效益,樹立發揮比較優勢、擴大進口有利于平衡增長的觀念,鼓勵進口國內產業所需先進設備、市場緊缺資源和能源資源。二是樹立平衡觀念,注重提高利用外資效果,取消對各級政府部門招商引資業績獎勵考核制度。三是邊境地區的政府部門應抓住我國加強與周邊國家經貿戰略合作的發展機遇,將國家支持企業“走出去”措施落實到位,進一步簡化企業境外投資手續,鼓勵企業到東盟國家進行投資

(2)完善外匯管理,加強流動性監管,加大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力度。一是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打破市場上強烈的可測算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以增強人民幣匯率波動彈性。二是完善經常項目外匯管理政策,采取更加靈活措施,進一步便利企業進口用匯。三是重視服務貿易管理,合理疏導國內外匯分流,實現從“藏匯于國”到“藏匯于民”的轉變。四是大力推進資本流出入均衡管理,深化境外投資外匯管理改革,壯大“走出去”企業,實施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完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五是加強跨境資金流動性監管和統計監測,進一步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系統。

(3)加強政府職能部門之間的協作,優化服務手段,便利企業涉外經營活動。加強人民銀行、外匯局、商務、工商、海關、稅務等部門之間的協作,支持企業擴大進出口貿易、服務貿易,進一步簡化企業進出口報關、收付匯核銷和對外投資手續,提高出口退稅速度。加強對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檢,共享外匯收支統計監測信息資源,從而實現經常項目便利化、資本項目監管有效化的外匯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