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燃燒觀察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4 10:57:00

導語:蠟燭燃燒觀察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蠟燭燃燒觀察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論述了如何在科學課堂教學中還提問權給學生,如何在科學課堂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筆者認為教師應巧設情境,引發探究興趣,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產生疑問;認為教師應從時間和空間上活躍氣氛,喚起探究熱情,使學生的各種思想相互觸發、碰撞而趨于成熟、完善;認為教師應采用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的思維活動中,激發探究意識;認為教師在課結尾要留活意,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多角度綜合看問題和深入探究的思維習慣。

[關鍵詞]提問探究學習

探究性學習作為面向21世紀的新課程,培養的是未來的創造型人才,這必將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然而如何落實到教學實際操作這個層面呢?不少學校和教師對“探究性學習”的理解似乎存在一個比較明顯的誤區:即探究性學習就是做研究課題。筆者認為,應該對“探究性學習”有個準確的定位。“探究性學習”是個偏正詞組,其中心詞是“學習”而不是“探究”。也就是說,探究性學習首先是一種學習方式,它的主戰場應該在課堂,即讓探究的精神走進教學與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用探究的眼光去看待學習對象——教材。

孔子曰:“疑,思之始,學之端。”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教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這科學的真正進步。”由此可見,探究學習的過程,始發于問題,推進于問題,收獲于問題。在科學課上,把“提問權”還給學生,以此作為科學探究性學習的突破口,即活學生思維,融探究性學習于課堂教學之中。下面筆者就來談談在科學課堂中如何開展探究性學習。

一、巧設情境,引發探究興趣

認知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學生最直接意識到的學習動機,教學必須從學生的興趣為起點;而產生疑問是觸發學生思維的動因。創設情境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方法。創設情境,能將直觀教學,啟發式教學,寓教于樂式教學進一步形象化、生動化、具體化。筆者認為在科學教學中,只要我們留心找情(情即教材中的一些因素),精心設境(境即特定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以情引境,因情化境,引發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產生疑問,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積極性,引導他們主動解決問題,就會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教師在講《大氣壓力》一課時,做了一個演示實驗。先將一個茶杯裝上半杯水,用一硬紙片將瓶口蓋住,用手按住硬紙片,然后將這杯水杯口朝下,手慢慢的拿開,結果杯里的水沒有流下來。學生專注地注視著實驗,實驗之后同學們一臉的疑惑,一致提問:“為什么這杯水杯口朝下,杯里的水不會流下來呢?”很明顯地學生們已產生了興趣和求知欲望,同時也有了疑問。這位教師乘機把他們的興趣轉移到了本此新課題的探究學習中,激發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積極探究問題癥結所在。這樣的情境導入,不僅激發學生學習課本內容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引起他們探究的興趣,從而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探索課本內容,以期解決疑問。

二、活躍氣氛,喚起探究熱情

課堂氣氛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德國的戈特弗里德.海納特提出:“教師凡欲促進他的學生的創新力,就必須在他們班上倡導一種合作、社會一體的作風,這也有利于集體創新力的發揮。”教學中教師要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要想方設法讓學生都動起來,讓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使他們的情緒始終處于一種亢奮的狀態,主動到去探索新知,提出高質量的問題,這正是喚起學生探究熱情的有效途徑(探究性學習是創新教育的學習方式之一)。筆者認為應該從時間和空間上確保學生能生動活躍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從時間上說,須以學為本,讓學生充分地思考,充分地交流,使學生的各種思想相互觸發、碰撞而趨于成熟、完善。再從空間上看,教師必須創設一個寬松民主的“學術”氛圍,不僅要積極肯定能思考有主見不盲從的學習態度,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敢疑,而且要不斷強化這種意識,堅持指導,直至形成“常疑”的習慣。

一位教師在教學《沉浮的秘密》一課時讓學生研究橡皮泥由沉到浮的原因,他先拿出一塊紅色橡皮問:“同學們,你們猜這橡皮泥,放在水中是沉還是浮?”學生兩種意見都有。

師:“事實勝于雄辯,用什么方法來證明最有力”。生:“實驗”。接著教師便演示起實驗:取出裝有一大半水的玻璃水槽,把一團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沉)此時贊成橡皮泥沉的學生便高興地鼓掌。這時教師便笑著說:“這塊橡皮現在確實沉入水中,但它有沒有可能浮在水面上呢?”教師話一落下便從水中取出橡皮團,用干抹布擦去表面的水,把橡皮泥捏成一個空心船形,把橡皮泥輕輕放在平靜的水面上。(橡皮泥浮)頓時贊成這一結果的那部分學生也大聲地鼓起掌來,這時的課堂氣氛尤其的輕松活躍。突然,有個男孩子舉手了“老師,什么原因,原先沉入水底,現在卻浮起來了呢?”其他學生也表現出同樣疑問的表情,若教師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勢必使學生缺乏形象認識和理性思考,猶如霧里看花,該教師說:“其他同學談談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何證明大家的假設正確與否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隨即展開了討論、猜測(有說橡皮泥變輕了,也有說受到浮力變大了。),他們自己找到合作伙伴,協作從課本中找資料,想辦法使自己的觀點成立,以求駁倒對方,課堂氣氛相當活躍。最后教師讓各組講述自己的觀點和驗證方法,師生共同評價、分析、完善方案,并通過分組實驗實際驗證各種猜測。在這樣熱烈的討論和理性的分析中,學生對橡皮泥的沉浮原因有了更直觀、更科學、更深刻的認識。對此,筆者產生了這樣的一個想法:或許教師只要給學生多一點自主時間,多一點信任寬容,多創設輕松活躍的氣氛,從此就能點燃學生生命自信之火,喚起探究熱情,甚至改變他們一生的學習軌跡?

三、形式要多樣,激發探究意識

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要塞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點燃的火把,這就要求教師選擇恰當的方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的思維活動中,開展探究性學習,使不愛思考的學生想思,愛思,會思;讓愛思考的學生多思,善思,深思。筆者認為可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讓學生去探究那一個個未定點;或提供設問范圍,使學生探究有章可循;或引進比較對象,拓寬學生探究視野;或自由討論發問,激起學生探究熱情;或先教后提問探究,或先提問探究后整理等等。

如一教師講《地球引力》一節時,給學生提了一些問題,1、既然地球是圓的,那么地球另一面的人,是不是頭朝下,會不會掉到地球外面去?2、我們為什么上坡會感到吃力?3、地球上的飛行物能否飛到天外去?4、為什么物體總是從高處落下來,水總是往低處流?學生隨著這一連串的問題,緊張思考,在教師的引導下終于找到了正確的答案。在課堂小結時,教師對學生說:凡事都要問個為什么,才會有所發現,大科學家牛頓正是看到蘋果落地的現象后才引發了思考,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從而使人類能擺脫了地球引力飛到天外去。學生聽后對生活的一些現象開始注意思考,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教師在講《月球》時,通過形象的對比,配合電教錄象,逐層展開,在學生眼前展現了浩瀚的宇宙,寂靜的月球,環形的火山,描述月球作為地球的衛星,它的性質,作用以及關于它的種種傳說和來歷,學生看的聚精會神,聽的津津有味,如醉如迷。通過講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一教師在講《水的浮力》一課時,由中國的《曹沖稱象》、《撈鐵牛》講到西方的“阿基米德辨別真假皇冠”,這些典故許多學生都耳熟能詳,甚至有的典故還在語文課上學過,但大部分學生只是從語文的角度或故事的角度來理解,學習了《水的浮力》之后,學生們都能從科學的角度了解到了典故中的主人公那聰明的做法來自于平時的多觀察、多動腦,利用自然科學來解決問題,這樣,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鞏固了典故,又增加了學習的興趣。真正做到別開生面,寓教于樂,在學生面前打開一扇知識的門窗。

多樣的方法,目的在于問題讓學生思考提出并由自己探究解決,答案讓學生自己感悟、歸納、總結并完善。教師的作用就是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并靠自己或與同伴的合作解決問題,真正把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落實到課堂上,貫穿于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四、結尾留活意,養成探究習慣

結課這一環節不可忽略,教師應或含蓄深遠、或再掀波瀾或拓展延伸……,使學生“帶著激情、帶著懸念”走向課外,這不僅是為了鞏固課內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將課內活躍的思維、涌動的探究精神延伸到課外,延伸到現實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發現研究無處不在,從而養成“探究”習慣。

一教師教學《恐龍》一課接近尾聲時,微笑著說:“到恐龍世界里逛了一圈之后,大家的收獲應該不少,能來談一談: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逛了一圈之后,對恐龍世界你還在思考什么?”問題一提出,學生進入了沉思,接著,學生便紛紛發言,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讓學生課外找資料,小組合作,以研究報告的形式展示成果。這樣結課的目的是激發學生思維,讓學生學會提問和發現,并由此為突破口,培養學生多角度綜合看問題和深入探究的思維習慣。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能力應該是培養未來創造型人才的突破口。課堂上,教師只要創造條件讓學生提問,鼓勵學生敢于提問,培養學生善于提問,使“課堂上充滿了探究的氣氛”,就一定能培養出創造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創新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

2、《初中探究型課程導師指導手冊》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中國人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