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燃燒實驗范文
時間:2023-03-25 16:38: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蠟燭燃燒實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文章編號:1008-0546(2013)04-086-01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一、問題的提出
“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選自九年級化學教材(人教版)上冊第一單元的課題2,它其中有一項是檢驗蠟燭燃燒的產物。教材中介紹的方法是:分別取一個干燥的燒杯和一個用澄清石灰水潤濕內壁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觀察燒杯內壁是否出現水珠和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
此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燒杯距離火焰的高度不好掌握,燒杯太低則容易被熏黑且被烤熱的燒杯容易燙傷手。(2)從收集水蒸氣到凝結成水珠的時間較長,大概為1-2分鐘。在這個過程中燒杯出現的小水珠在受熱條件下又會被蒸發,實驗現象不明顯。(3)澄清石灰水用量較少,變渾濁的現象不突出。有時雖然出現白色固體,同學們也可能懷疑白色固體是水分蒸發后析出氫氧化鈣固體,說服力不強。
綜上不足,我將從三個方面改進這個實驗:把觀察水珠改為觀察水霧,擴大實驗觀察面;加大澄清石灰水的用量并且把澄清石灰水盛在容器中;把對水和二氧化碳的探究放到同一裝置中進行。
二、實驗部分
1.實驗目的
(1)通過對蠟燭燃燒產物的探究,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
(2)使學生初步了解實驗探究的一般步驟。
2.實驗原理
(1)蠟燭燃燒會產生水和二氧化碳。
(2)水蒸氣遇冷形成水霧。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實驗用品
400mL大燒杯(干燥)、大漏斗(干燥)、注射器(量程20mL)、蠟燭(長度2cm)、澄清石灰水、鑷子、火柴。
4.實驗裝置(如圖1)
5.實驗步驟
(1)將蠟燭尾部的蠟微微烤熔,趁熱將蠟燭固定在大燒杯底部。
(2)用鑷子夾住燃燒的火柴將蠟燭點燃。
(3)用大漏斗罩住燒杯口,讓蠟燭自然熄滅。
(4)觀察實驗裝置,看燒杯和漏斗內壁是否出現水霧。
(5)從漏斗細長口上方用注射器注入15mL澄清石灰水,握穩整個實驗裝置并振蕩燒杯。
(6)振蕩結束之后觀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
6. 實驗結果
(1)實驗現象
①燒杯和漏斗內壁均出現大片水霧。
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實驗結論
蠟燭燃燒的產物為水和二氧化碳。
7.實驗說明
(1)實驗使用的漏斗的大小應正好罩住燒杯口。如大漏斗配400mL大燒杯,當燒杯較小時應選用配套的小漏斗。
(2)實驗使用的蠟燭的長度要適宜,不能太長。如400mL大燒杯配套使用2cm長的蠟燭,當燒杯較小時蠟燭長度也要減短。
三、小結
改進后的實驗把探究蠟燭燃燒的兩種產物整合到了一個實驗,現象明顯,成功率高并且縮短了實驗所需時間。教師在做這堂課的演示實驗時采用此種實驗方式能幫助全班同學更好地觀察實驗現象,激發學生對探究實驗的興趣。改進后的裝置不再燙手,學生可用小燒杯和小漏斗配套自己動手完成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篇2
首先準備蠟燭和火柴,以及一個干燥的燒杯,澄清石灰水。
1、點燃前觀察蠟燭的顏色、氣味、狀態,用火烤,觀察蠟燭很快溶解,說明蠟燭的熔點低,用手指劃,有痕跡,說明蠟燭的硬度小,取少量蠟燭放在水里,觀察到蠟燭浮在水面上,說明蠟燭的密度小于水,沒有融化,說明蠟燭不溶于水;
2、點燃時把一個小木條平穩放入火焰1到2秒,觀察木條分層變黑,說明火焰分為3層:分別是外焰、內焰、焰心,觀察到木條的中間不是很黑,越往外面越黑,說明外焰的溫度最高,次之的是內焰,焰心溫度最低上面罩一個干燥的燒杯,觀察到燒杯壁有水霧,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水把水杯拿下馬上倒入澄清石灰水,發現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由上試驗,可以知道并證明蠟燭燃燒的生成物為水和二氧化碳;
3、熄滅后馬上點白煙,發現蠟燭復燃。說明蠟燭在燃燒時先由固體變成液態,再變成氣體而燃燒。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1.科學選擇探究內容,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化學變化的實質是有新的物質生成。蠟燭是我們熟悉的生活用品,蠟燭的燃燒屬于化學變化,蠟燭燃燒后生成什么物質,對于剛剛接觸化學的學生來說是不太清楚的。這就要求我們動手探究一下蠟燭燃燒后的產物到底是什么,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實驗1:把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罩在燃燒的蠟燭的火焰正上方,過一段時間觀察燒杯內壁上有什么現象,從而科學地推測蠟燭燃燒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質。
實驗2:把一個內壁蘸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燃燒的蠟燭的火焰正上方,過一段時間觀察燒杯內壁上有什么現象發生,從而科學地推測蠟燭燃燒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質。
2.教會學生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學生對教師提供的實驗課題很感興趣,積極動手進行探究。在實驗1中,基本上所有學生都看到干燥的燒杯內壁上附著小水珠。學生據此回答:蠟燭燃燒的生成物里有水。這個實驗是教材里設計的實驗,教師把它設置為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的實驗,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得出蠟燭燃燒后有水生成的實驗結論。
在學生們進行探究實驗2時,發現新問題出現了,當學生按照教師提示的方法進行實驗時,把內壁蘸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蠟燭的火焰上方一段時間后,并沒有發現澄清石灰水有什么變化,自然也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這時學生滿臉的疑惑,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欲望。
3.擬定科學的實驗方案,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這時我給學生以鼓勵:“同學們的猜測都十分有道理,那能不能針對你的假設,再設計一個小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測呢?”這時學生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教師讓有相同猜測的學生自由形成實驗小組,設計出驗證自己猜測的實驗方案。
(1)更換一個較大點的燒杯,多蘸些澄清石灰水再罩在蠟燭火焰上方。
(2)在蠟燭火焰正上方放一個白色瓷盤,看瓷盤底部能不能出現炭黑。
(3)將蠟燭粘在小木板上點燃,用廣口瓶倒扣在燃著的蠟燭上,等蠟燭熄滅后翻轉,向廣口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并進行晃蕩,觀察現象。
大膽地猜測,不同實驗方案的擬定,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化學素養。
4.教會學生實驗方法,培養學生實驗能力
各實驗小組根據實驗方案準備好所需的實驗儀器,按照自己設計的方案,進一步探究自己小組的猜測。學生通過收集數據、觀察現象,分析出現結果的原因,以驗證自己的猜測。那么猜測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呢?學生交流的結果主要有:我們的猜測是錯誤的,按照我們的進一步探究,還是沒有看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我們的猜測也是錯的,蠟燭火焰上方的瓷盤底部出現炭黑,說明蠟燭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我們成功了,通過我們的改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了,說明蠟燭燃燒有二氧化碳生成。
5.組織學生表達與交流,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清晰學生思維
教師要鼓勵學生:既然你們的方案成功了,就再給大家展示一下,匯報小組的實驗報告,看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小組代表積極發言:我們先前探究的實驗2現象不明顯,是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而我們在探究時燒杯口是向下的,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大部分可能從燒杯中逸出,由于此時燒杯內部的二氧化碳很少,不足以讓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看不到明顯的現象。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小組做了改進,為了讓大家理解得更直觀一點。我先把圖例給大家展示到投影儀上,改進以后的具體操作步驟是:
(1)將燃燒著的蠟燭用蠟油粘在一小塊木板上,用內壁干燥的廣口瓶將其扣住,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因為氧氣缺乏將會熄滅。
(2)蠟燭熄滅后,放置一段時間冷卻到室溫,仔細觀察干燥的廣口瓶內壁上會出現小水珠,這是水,說明蠟燭燃燒有H2O生成。
(3)再將此裝置翻轉過來,向廣口瓶內注入20mL的澄清石灰水,輕輕晃蕩,發現石灰水由澄清轉變為混濁,證明蠟燭燃燒有CO2生成。
6.反思與評價
這一探究結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現象明顯直觀,成功率百分之百,使學生不再對此實驗產生疑惑,效果極佳!
篇4
上課了,同學們疑惑地望著老師,小聲嘀咕道:“老師到底要做什么實驗呢?”同學們紛紛猜測。“有可能是做降落傘吧?”“或者制作冰棍?”……
但我們都猜錯了。只見老師神秘兮兮地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根蠟燭和一盒火柴,然后點燃蠟燭,讓我們和她一起做實驗。我小心翼翼地用火柴點燃了蠟燭。當我聚精會神地觀察燃燒的蠟燭時,我看見了火焰的外焰、里焰和內芯。突然,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蠟燭的火焰并沒有挨著蠟燭,但蠟燭卻在燃燒,這是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時,我腦袋里再也不是“下課”這兩個字,而是一根根燃燒的蠟燭。等實驗結束后,我迫不及待地問老師:“為什么火苗沒有挨著蠟燭,而蠟燭卻在燃燒呢?”老師說:“我們沒有看見火苗挨著蠟燭,是因為蠟燭有固體、液體和氣體之分。火焰的熱量較大,很快就將蠟燭變成了氣體,而氣體漂浮在固體和液體之上。所以,并不是火苗沒有挨著蠟燭,其實它在燃燒蠟氣,只不過我們用肉眼看不見而已。”
原來,小小的蠟燭也蘊藏著奇妙的奧秘!
篇5
關鍵詞:課程標準;初中基礎實驗;物質燃燒的條件;設計與改進
文章編號:1005–6629(2013)8–0051–04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1 引言
2011年版《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1]延續了實驗稿課標對“科學探究”精神的倡導,但更清晰地突出化學實驗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影響,指出化學實驗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為此,明確規定了學生必做的8項基礎實驗,并強調化學實驗應高度關注安全問題,避免污染環境[2]。在2012年滬教版新教材[3]中的8個基礎實驗見表1所示。
仔細研讀教材上的8個基礎實驗[4]后發現:這8個基礎實驗大多以知識驗證性或技能操作性為主, 而基礎實驗3——“物質燃燒的條件”屬于僅有的探究性實驗。
反復研讀基礎實驗3的設計[5]后發現:實驗中重要的“控制變量”的對比思想沒有很好地提煉出來,有些實驗用品不易獲得或對比性不強,有些實驗現象不易把握,實驗內容分割上有欠妥之處,并且缺乏必要的安全提示。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重新研究并設計了基礎實驗3——“物質燃燒的條件”(見附錄)。設計后的實驗通過了蘇州市區100多位初中化學老師的操作驗證和研討,獲得了肯定與好評。
2 實驗設計思路
基于以上認識,本文重新設計的基礎實驗3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2個實驗目的(見附錄):①目的2:通過對實驗的操作和思考,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初步把握對比實驗的要領——盡量在其他條件相同時進行對比實驗;②目的3:通過實驗和討論,總結促進燃燒的方法。這樣本文設計的基礎實驗3就形成5個實驗目的。
為了保證整個實驗思路清晰,突出實驗的基礎性和探究性,本文將實驗分成側重基礎性的“實驗過程”和側重探究性的“問題討論”部分(見附錄)。在“實驗過程”的對應欄目中明確指出“基本操作要點”、“基本觀察要點”和“基本知識要點”,引導學生把握操作要領、明確觀察對象、挖掘現象本質,從而達成實驗目的1——通過實驗探究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條件。再通過“問題討論”確定“實驗探究點”,達成實驗目的2、3、4、5(目的4:通過實驗和討論,總結滅火的方法;目的5:逐步建立安全用火的意識,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滅火方法)。
為了確保實驗的直觀性、對比性、連續性,對“實驗內容”和“實驗用品”作了相應的調整;基于安全角度考慮,在“實驗過程”前增加了“安全提醒”。
3 實驗過程設計
實驗過程是該實驗的基礎部分,其作用是達成實驗目的1,并為實驗探究部分做好鋪墊。
3.1 實驗內容的調整
緊密圍繞實驗目的1——探究物質燃燒所需要的3個條件,且缺一不可。將原實驗過程的4個實驗內容調整為3個,一個實驗內容分別對應一個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條件。
(1)原實驗內容1、2都是在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之一——物質具有可燃性。但將其與另2個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的實驗內容并列,層次不分明,設計思路不清晰,不利于學生提煉燃燒的條件。而去掉其中一個實驗內容,雖不影響此燃燒條件的得出,但不利于增強現象的可重復性、排除偶然性。故此將原實驗內容1、2合并為附錄中實驗內容1的兩個小點。
(2)為了步驟緊湊、設計嚴謹,緊接著比較實驗內容1所確定的兩種固態可燃物燃燒所需要的時間,讓學生直觀感受到雖然都是可燃物,但不同的可燃物具有不同的著火點(也為后面的問題探究——可燃物點燃方式差異的原因分析埋下了伏筆),從而得出物質燃燒的條件之二——可燃物的溫度達到其自身的著火點。故此將相關的原實驗內容4調整上來成為實驗內容2。
(3)最后,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之三——可燃物與充足的氧氣接觸,基本延續了原實驗內容3。只是為了防止蠟燭油粘在桌面上,增加后期的清潔整理工作,改“把蠟燭豎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為“粘在平整的玻璃片上”。并且為了加強實驗的可靠性和可重復性,增加了一個步驟——待蠟燭熄滅后,再用此玻璃杯(必須甩掉杯中的二氧化碳,并擦干,保證玻璃杯中環境還原為初始狀態)罩到處在空氣中仍在燃燒的蠟燭上,觀察現象。
3.2 實驗用品的更改
原實驗內容2所用的固體物質為棉花團和玻璃棒(或石棉絨),但棉花團、玻璃棒外形不相似,且玻璃棒在酒精燈上灼燒容易裂開;而石棉絨成本高,又不易買到。原實驗內容4的可燃物為小木條和小煤塊,但小木條和小煤塊外形很不相似,且小煤塊受熱后沒有明顯的火焰出現,不易準確判斷何時著火燃燒。
鑒于以上原因和調整后實驗內容的需要,并使學生體會對比實驗的設計思路及控制變量的思想。本文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實驗裝置、重新確定了探究物質具有可燃性的對照物。
(1)實驗裝置
考慮到比較可燃物分別燃燒所需時間,不可控因素多,對比性不強。筆者決定用銅片作為載體,把可燃物放在上面,下用酒精燈加熱兩可燃物中部的銅片,通過觀察可燃物著火燃燒的先后,直觀地得出結論。
(2)固態可燃物的確定
實驗初,考慮了棉花團、保鮮膜、乒乓球碎片、濾紙碎片、面粉、葡萄糖粉、蔗糖、碳粉等一系列固體可燃物。但發現棉花團、保鮮膜、濾紙碎片、碳粉在銅片上都不易著火燃燒,蔗糖、乒乓球碎片雖易著火燃燒,但蔗糖受熱融化后更易流動且與面粉外形不相似,而乒乓球碎片燃燒后異味太大,令人不舒服。最終決定用既能保證實驗效果,燃燒后氣味又好聞的面粉和葡萄糖粉。從外形相似考慮,不可燃物采用了碳酸鈣粉末。
(3)注意點
實驗中發現:①銅片過厚、過寬會過多分散酒精燈火焰所產生的熱量,從而使得可燃物的溫度難以達到著火點、不易被點燃;銅片過窄,酒精燈火焰又可能會冒出銅片,直接燒及可燃物。②面粉、葡萄糖粉距離中部火焰太遠,則所達溫度太低,兩者都不會著火燃燒,而是緩慢碳化;若靠得太近,由于葡萄糖粉受熱后是先融化后燃燒,葡萄糖融化后會流動到與面粉混在一起,導致兩者同時燃燒。
反復實驗后確定用0.2 mm厚,3.5 cm寬的銅片,并在中部折疊出隔板(見附錄)。為防實驗中葡萄糖受熱融化后流出銅片形成污染,葡萄糖粉用量一定要少或銅片應有向上的卷邊。
面粉、葡萄糖粉應等距平鋪在薄銅片隔板兩側且盡量靠近,并將酒精燈外焰對準銅片的中部隔板。若酒精燈火焰偏離中部而靠近面粉,會使得面粉先于葡萄糖被點燃,從而導致學生得出“面粉的著火點低于葡萄糖的著火點”這一錯誤結論。
4 實驗探究點的確定
為了實驗目的2、3、4、5的達成,本文精心設計了7個實驗探究點(見附錄)。
(1)探究點1的設計是為了使學生從感性到理性,進一步系統地掌握對比實驗的設計要領。
(2)探究點2的設計是在素材的基礎上,通過學生的思考得出:促進燃燒就是在燃燒的3個條件都滿足的前提下加強其中某一條件,從而加深對燃燒的3個條件缺一不可的認識,
(3)探究點3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滅火的根本就是破壞燃燒的條件,缺一即可。
(4)探究點4 討論熄滅蠟燭的方法,學生很容易想出“吹滅”和“罩滅”這兩種,但第三種方法的得出:剪去一段蠟燭,有點超出常規。設置這么一個難點,一是為了加深學生對三種滅火方法的理解,二是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
(5)探究點5的設計是對促進燃燒的原理和滅火的原理的進一步甄別,以加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探究點6的設計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著火點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著火點,也決定了它們的點燃方式。
(7)為了不把知識教死,但又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所以把教材中出現的文字[6]作為提示列在探究點7之后,降低難度。通過該題的討論,讓學生體會到這次實驗探究的是通常的燃燒條件,而廣義的燃燒中的助燃物未必是氧氣。
5 實驗驗證與研討
2013年3月19日,在蘇州市平江中學,蘇州市區100多位初中化學教師對本文重新設計的基礎實驗3進行了實驗驗證和教學研討。
教師肯定了整個對比實驗過程中控制變量的做法,高度贊許了實驗的設計嚴謹、準備充分。對筆者自制的銅片教具表現出很大的興趣,覺得用簡單的折疊法形成的中間隔板的構思很巧妙。
有的老師反復把面粉和葡萄糖粉分別放在中部隔板不同距離處多次實驗,看現象達到預期的距離該控制在多少之內。還有老師對玻璃杯二次罩蠟燭的實驗做了多次對比:甩動1、2次后罩;拿起后直接罩,觀察第2支蠟燭熄滅情況,進而明白了實驗設計中處理玻璃杯的用意。
還有老師提出為防酒精燈火焰飄忽影響實驗效果,應在酒精燈上加防風罩。筆者認為這一點提得很好,必要時操作起來也不是很難。
但也有老師提出:用一支蠟燭、一盒火柴、一盞酒精燈、一根玻璃棒就能解決燃燒的條件的探究。筆者認為這樣不夠直觀、不夠簡單明了,現象的重復驗證不夠,需要學生有高度的抽象思維,會極大地增加學生從實驗中得出正確結論的難度,且無法比較出不同物質的著火點高低。
附錄:
基礎學生實驗3 物質燃燒的條件
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探究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條件;
2.通過對實驗的操作和思考,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初步把握對比實驗的要領——盡量在其他條件相同時進行對比實驗;
3.通過實驗和討論,總結促進燃燒的方法;
4.通過實驗和討論,總結滅火的方法 ;
5.逐步建立安全用火的意識,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滅火方法。
實驗用品
95%酒精、蒸餾水、面粉、葡萄糖粉、碳酸鈣粉、小蠟燭(2支);
玻璃棒(1根)、試管(1支,用于插玻璃棒)、酒精燈(1盞)、藥匙(1把)、燃燒匙(3把)、三腳架(1個)、火柴、銅片(1片)、玻璃杯(1個)、玻璃片(2片,用于固定小蠟燭)、濾紙(若干)等。
安全提醒
面粉、葡萄糖粉切勿取太多,以免加熱時溢出燃燒匙或流出銅片,也避免可能產生的火焰太大;手拿燃燒匙時盡可能離燃燒匙中的物品遠些,防止被火焰灼傷;要從側面觀察,防止燃燒的火焰燒到身體部位;加熱后的銅片很燙,不要立即用手去接觸,待冷卻后再用濾紙把銅片擦試干凈。
實驗過程
按要求完成以下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并完成實驗記錄。
總結:結合你在上述實驗中所觀察到的現象和得到的結論,試著總結燃燒所需要的條件。
問題討論(實驗探究點)
1.回顧對“物質燃燒的條件”探究的過程,請思考:當我們對某一燃燒條件進行探究時,要注意什么問題才能保證實驗的可靠性、結論的科學性?
2.細鐵絲一般不能在空氣中燃燒,但能在氧氣中燃燒;納米級鐵粉還能在空氣中自燃。請思考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
試著總結:促進燃燒的方法
3.請列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滅火方法,這些方法分別破壞了燃燒的什么條件?
試著總結:滅火的方法
4.你能想出多少種熄滅蠟燭的方法?能否把上述滅火的方法都用上?
5.在日常生活中若想使煤爐中的火更為旺盛,常用扇子去扇;但用扇子去扇蠟燭,卻一扇就滅。請分析:同樣的動作,為什么造成兩種不同的后果?
6.火柴、蠟燭、木條 、煤,哪個比較容易被點燃?點燃它們的方式有什么差異,為什么?“點燃”在引發燃燒中起什么作用?
7. 為了更好地研究燃燒的條件,你覺得還可以進行什么實驗?(提示:①燃燒的定義: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②二氧化碳是常用的滅火劑,但金屬鎂著火卻不能用二氧化碳撲救,因為鎂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繼續燃燒。)
參考文獻:
篇6
三年級有一堂科學課,熊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燃燒需要氧氣的小實驗,至今記憶猶新,仿佛就在眼前。
科學課上,熊老師準備了一個打火機,一個水杯和一根蠟燭。她非常神秘地說:“同學們,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證明燃燒的奧秘。”我十分激動。
同學們也嘰嘰咕咕議論開了:“什么實驗,好玩嗎,做這個實驗干什么?”
實驗開始了,熊老師先用打火機點燃蠟燭,然后把水杯的杯底朝上,杯口朝下,把蠟燭給罩住,不一會兒,蠟燭的“生命”就垂危了,我們急忙大聲地說:“快拿開,快拿開,蠟燭要滅了!”多虧熊老師把水杯迅速拿開了,蠟燭才“死里逃生”。我們長長地出了一口氣。但熊老師又把蠟燭給罩住,這時我們無論怎樣請求,熊老師也不拿開。最后,蠟燭終于熄滅了。同學們又開始議論了:“這是怎么回事,這是什么道理,它能告訴我們什么?”還有一些同學大膽地說出了自已的觀點,但都不是正確的答案。
過了一會兒,熊老師才神秘地告訴我們答案。原來,燃燒需要氧氣,如果沒有氧氣,它就不能燃燒。有些同學又納悶起來,為什么水杯罩住后,蠟燭還能燃燒一會兒呢?哦,因為水杯罩住后,水杯里還剩下一些氧氣。
篇7
一、教學目標設計
《蠟燭的變化》是以實驗為主的課型。它的教學目標有三:①能從蠟燭的變化和燃燒的現象中,發現物質變化的兩種主要特點:一類僅僅是形態的變化,沒有變成新的物質(物理變化);另一類則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化學變化)。②會用實驗的方法觀察實驗中出現的現象,收集物質變化的證據,并能用恰當的語言進行表達。③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使學生意識到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在不斷變化著的。
二、教學重、難點設計
教學重點是通過蠟燭熔化和燃燒的實驗,認識物質的兩類變化。教學的難點在于尋找證據判斷物質變化的種類。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前,教師應準備好實驗用的教具和學具:蠟燭、蠟塊、酒精燈、蒸發皿、金屬片、火柴、干燥的燒杯、澄清的石灰水、干抹布、鹽酸、白醋、生雞蛋、可樂瓶、塑料管、白糖等。
三、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的設計是完成教學目標的重要環節。教學中,教師可按以下三個步驟組織教學。
1.通過研究蠟燭的變化,認識物質的兩類基本變化。在指導學生開展三個研究活動中,引導學生針對具體現象,區別物質的兩類變化。
活動一:描述蠟燭的特點。讓學生盡可能多的闡述蠟燭的特點(有點軟、光滑、容易破裂)。教材依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讓學生通過認真仔細地觀察,來表述蠟燭這種材料的物理特點。從而揭示蠟燭的一切可能發生的物理變化,如受壓時易變形,容易破裂等。
活動二:指導學生認識蠟燭從固體變為液體、又從液體還原成固體的形態變化(形變而質不變)。
活動三:指導學生通過實驗,發現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產生的物質。這些物質包括:燃燒時釋放的二氧化碳和不完全燃燒時釋放的流離碳,表明蠟燭在燃燒時產生了新的物質,這是本課教學重點之所在。為了幫助學生正確判斷物質變化的類型,教師應提供實驗材料,啟發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明確主要的操作步驟,并根據教學內容適時點明可以從“顏色的變化、產生沉淀或氣泡、發光發熱、性質改變”等現象中尋找證據,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變化中的現象,從而做出推理、判斷,為后面分析物質變化的具體事例做好鋪墊。
2.有根據的分析生活中的現象屬于哪一類變化,鞏固前面所學知識。讓學生判斷是否有新物質產生難度較大,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明確證據。教材中提供了7個生產、生活中常見的例子,為尋找證據,教師有意將其分為四類:一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中尋找證據,如生雞蛋變成熟雞蛋、面粉變成饅頭等。使學生知道,這類物質的變化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二是借助電教媒體輔助教學,如鐵水變鋼錠、水的三態變化。這些變化屬于形態變化,沒有生成新的物質。三是出示標本,如樹葉的顏色變化,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其產生新物質的變化。第四類則是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使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現象,找出判斷的證據,如火柴燃燒、鹽酸滴在石灰石上等。
3.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在觀察、探究的過程中,判斷所做實驗發生的變化屬于哪一種類型,進一步提高學生獲取證據的意識。通過動手實驗、動腦思考,能拓展和強化學生對兩類變化的認識理解。教材中介紹了6個實驗:即生雞蛋放人白醋中(蛋殼變軟,產生氣泡)、將可樂瓶壓扁(形變質不變)、在堿塊中倒入少量白醋(產生氣泡,逐漸變質)、用口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清水變渾濁,出現白色沉淀物)、將白糖加熱融化(固體變液體)、將融化的白糖繼續加熱(顏色變黑,生成新物質)等。教師因勢利導,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學習小組,使每位學生都能親自參與操作。通過上述動手活動,學生可以在觀察實驗和交流研討中,對物質的變化有更清楚、更細致、更全面的了解,保證學生思維有相互碰撞的機會,促使學生深入思考,認知水平也從中得到升華。
以上的教學過程,把教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操作實驗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對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了解科學現象,提高動手實驗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教學板書設計
篇8
從小到大,我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飯,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去野營,第一次登臺表演……這無數的第一次給我帶來了不少的快樂,像一個個歡快的腳印,印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最令我忘的,是第一次做實驗。
四年級的一節科學課上,老師的告訴我們蠟燭在水里仍可燃燒。老師的話在我心里激起了萬丈波瀾,我百思不得其解:不是常說“水火不容嗎?蠟燭怎么可能在水里燃燒呢?我帶著這個疑問好容易熬到了周末,準備做一個實驗來驗證一下,看老師的話是真是假。
我很快找來一根蠟燭和一個盆子,我把蠟燭固定在水盆底上,然后往盆子里倒入比蠟燭邊緣稍微低一點兒的水,再把蠟燭點燃。一切準備好后,我便拉過一把椅子一屁股坐下,耐心地等待著。我盯著盆中蠟燭上一跳一跳的小火苗,心也不由得跟著七八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這個實驗是否成功呢?蠟燭是不是真的在水里燃燒?但現在能做也只有等待而已。我全神注地凝視著那微弱的燭光,直到眼睛看得酸痛了,也不原把視線轉移開來。
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十五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等了好久,蠟燭還未燒到水面。我抬手揉揉澀痛的雙眼,心里不停抱怨:為什么這么慢呀,快點快點!可蠟燭絲毫沒有覺察到我此時的心急如焚。仍是優哉游哉地閃動著小小的火苗。我漸漸開始不耐煩起來,于是就想做點兒什么事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我隨手抓起一張報紙,一本正經地看起來。可我身在曹營心在漢,人還很“認真”地看報紙,但心卻飛回了還在慢悠悠燒著的蠟燭那兒了。我很快又按捺不住自己了,扔開報紙又走身了水盆。
篇9
(1)點燃錢
觀察蠟燭的顏色、狀態和硬度;從蠟燭上切下一塊石蠟,并將其放入水中,觀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還是沉入水底?說明石蠟的密度比水小還是大?
(2)點燃蠟燭
仔細觀察蠟燭燃燒時發生了哪些變化,火焰分幾層?哪層最亮?哪層最暗?取一根火柴梗,將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約1 s后取出,觀察并比較火柴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燒情況,說明火焰哪部分溫度最高,哪部分溫度最低。我們已經知道,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取一只干燥且干凈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仔細觀察燒杯壁上有什么現象發生;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又有什么現象發生?推測蠟燭燃燒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質。
(3)熄滅蠟燭
觀察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可以知道什么是煙和霧(煙是許多固體小顆粒漂浮在空氣中形成的現象;霧是許多小液體漂浮在空氣中形成的現象)。
將探究活動填入表中,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加深對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四個概念的理解。物理性質從顏色、狀態、氣味、硬度、密度、熔點、沸點、溶解性等方面進行判斷。化學性質從可燃性、還原性、氧化性、酸堿性等方面進行判斷。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產生,但形態、形狀發生改變。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有的變化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如點燃蠟燭(蠟燭融化是物理變化,蠟燭燃燒是化學變化)。
總之,我們在進行探究活動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1. 關注物質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硬度、密度、熔點、沸點(物理性質);如石蠟能否燃燒,其燃燒產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化學性質)等。
篇10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求知欲
1.矛盾情景――設置懸念,激發好奇心。
考慮到燃燒的內容學生并不陌生,為了激發他們的興趣,我設計了兩個有悖常理的實驗,以啟發他們的思維。我拿起桌上的酒精燈,問學生:“同學們,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儀器?”學生一致說是酒精燈。我接著問:“我們通常用什么方式點著它?”學生說用火柴。我拿出一根玻璃棒,問學生:“玻璃棒能把它點著嗎?”大家都搖頭。我故作神秘:“看我來點。”我用玻璃棒先蘸了濃硫酸,再蘸磨細的高錳酸鉀(藏在儀器盒后面,學生不知道),點酒精燈的燈芯,果然燒著了。學生發出不可思議的驚呼,滿臉洋溢著興奮的神情。我乘勝追擊,取出一塊手帕:“我手里有一塊手帕,如果把它放在火焰上,會怎么樣?”大家說會燒掉。我取出一杯無色透明的液體,讓前排的小A同學聞,小A說是酒精,我問大家:“如果手帕蘸了酒精,放在酒精燈火焰上,會怎么樣呢?”大家說會燒得更旺。為了增加神秘氣氛,我說道:“讓我們一起來見證這奇跡的時刻。”我用坩堝鉗夾住蘸了“酒精”的手帕,點燃前特地讓小B摸了一下,小B說感覺涼涼的。當我把手帕點著時,如學生所想,手帕燃起熊熊的大火。待火焰熄滅,我讓小B感覺了一下手帕,他說手帕是溫熱的,但不是很燙。我繼續賣關子:“燃燒是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象,而剛剛兩個實驗都與我們的常識相悖,看來我們對燃燒并不了解,所以我們今天好好研究下燃燒到底是怎么樣的反應。”
2、活動情景――共同參與,探求結論。
動靜結合的課堂模式易于把學生帶入課堂,所以我參考課本內容,再加以推敲提煉,設計了以下三個小實驗,探究燃燒需要的條件。
(1)用兩根玻璃棒分別蘸95%酒精、蒸餾水置于酒精燈火焰上,觀察兩種物質是否可以燃燒?搖 ?搖。
由此得出:物質燃燒本身必須具有?搖 ?搖性。
(2)用玻璃杯罩住燃著的小蠟燭,小蠟燭能長時間持續燃燒嗎??搖 ?搖。
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燒需要和?搖 ?搖接觸。
(3)同時持小木條和秸稈,放在酒精燈外焰的同一高度,觀察哪個比較容易被點燃??搖 ?搖。(第三個實驗中用到的小木條和秸稈我反復斟酌了很久,二者形狀相似,現象明顯,秸稈的上部是空心的,我特地取了最下面的比較實心的部分。)
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燒溫度需要達到可燃物的?搖 ?搖。
通過這三個實驗,學生相互合作、比較、歸納,既培養了動手能力,又提煉出了實驗的意圖,更能清楚地知道燃燒的三個條件。其中第三個實驗我挖掘了書上的一句話:“點燃在引發燃燒中起了什么作用?”燃燒不一定要“點”,也有不點自燃的情況。如農村里堆放的秸稈經常要翻動一下,如果長時間放著不管,它自己可能會突然燒起來,這是因為緩慢氧化放出的熱達到了著火點。我設計這一環節,一是為了使學生學會挖掘書本,二是為了培養學生對化學的熱愛,讓他們把生活和知識聯系起來。
二、優化學習方法,強調實踐出真知
1.演示實驗――展示+探究,開拓思維。
學生切身感受到燃燒的條件后,我改進了一下紅磷和白磷的燃燒實驗,要求學生思考解決問題。
我把白磷(從冷水中取出,留下懸念)和紅磷分別裝在試管里,試管套上氣球,還有一塊白磷放在熱水中,在準備這些儀器的同時我解釋說,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的著火點為240℃。同時將白磷和紅磷放入熱水中,試管中的白磷燃燒起來,另外兩處不燃燒。學生能很快反應過來,包括如何讓不燃燒的兩處燃燒也能找到方法。如何將水中白磷點著很有意思,躍躍欲試的小C想到給白磷通氧氣,我充分肯定他的想法,也向他提出另一個難題,老師沒帶氧氣,也沒帶高錳酸鉀,怎么給白磷氧氣呢?小C有些困惑,我提示,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空氣中就有大量現成的氧氣。小C恍然大悟,我把一根大試管交給小C,你能呈現給大家水火共存的奇妙景象嗎?小C胸有成竹地走上講臺,將大使管罩在白磷上,大家看到白磷在水中燃燒,又是一個與常理相悖的實驗,發出激動的歡呼。
2.結合視頻――闡述優缺點,取長補短。
我改進的實驗也有一定缺點,就是試管中氧氣少,白磷燃燒一會就熄滅了,再加上白煙的遮擋,坐在后排的同學看到的現象可能不是太明顯,所以我通過播放實驗視頻,彌補了這一缺憾。同時,指出了視頻上的方法不夠環保,使學生明白改進實驗的意圖。
3.首尾呼應――揭開謎底,深化理解。
到此為止,學生已經能理解并運用燃燒的條件了,我再把課堂回放到開始時的兩個“小魔術”上。我把變“魔術”的道具從儀器盒后面取出,解釋“魔法”的玄機:“其實這是根普通的玻璃棒,并沒有魔力,老師在玻璃棒上做了點小動作,我先蘸了濃硫酸,再蘸了磨細的高錳酸鉀粉末,這兩種物質混合會放熱”;我又取出燒不壞的手帕:“這也是塊貨真價實的手帕,老師在酒精上動了點手腳,剛剛蘸的并不是純酒精,而是含量為50%的酒精溶液,如果是純酒精,手帕會如大家所想的,會燃燒得更猛烈些,那么為什么50%的酒精溶液會有神奇的魔力呢?”在積極討論和我的提示下,學生也能理清思路,燃燒的是酒精,熱量被水蒸發吸收,沒有達到手帕的著火點,所以手帕完好無損。
三、聯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