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探究能力培養論文
時間:2022-07-22 03:08:00
導語:化學探究能力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眾所周知,現代社會需要具有鮮明個性的,富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科學探究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達到提高全體公民整體素質的目的。化學課程標準將教學目標的維度增加,要求更為全面和人文化,突破了學科本位,注重社會、學生發展的需求,教給學生在用化學知識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問題時應有的觀察視野,思考角度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供開放和主動思考的空間,讓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學生以辨證的觀點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問題。強調學生走進化學實驗室的重要意義,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活動,通過探究活動和合作學習,獲取知識,體現化學實驗是獲取知識和學習探究科學探究方法的重要手段,關注學生渴望了解化學的情感。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如何突出科學探究、轉變教學方式成為教學改革的突破口。那么,在化學教學中,如何重視探究學習,轉變學生過于依靠接受式學習的學習方式?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
一、提高學習興趣,激發探究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的現象、原理、規律等,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應設法激趣,以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例如我在演示實驗室制取乙烯的實驗時,有學生曾提出,燒瓶內的殘留物為什么變黑,是否有新的黑色物質生成?此時就順勢啟發:肯定有新物質生成,大家在課后思考一下會是什么物質,為什么有這種物質生成,此外是否會產生影響乙烯純度的物質,怎樣用實驗論證。請設計方案,若方案合理,可提供實驗條件供大家驗證。這樣激起了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欲望,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了有效探索,得到滿意的結論。
二、營造情景,制造探究環境
采用各種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調動感知器官,激起學生高度的學習興趣和最大限度的集中注意力,連續不斷地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促使學生真正主動地“跳一跳”“摘到桃”,這才是真正的現代教學觀,更加符合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升學的教育,促使整個教學質量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設疑布陣,以便營造探究的氛圍。教學中巧問善誘是營造這種氛圍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學中要善于問,更要會問,更要指導學生多問善問。要問得恰當,問在知識關鍵處;問還應掌握坡度,問在難易適中處:問更應選準時機,問在教學當問處。造成學生感到時時有問題可想,促使聯想,對比思考,設想種種解決方案,從而使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在學生的大腦中展開,學生形成開放式探索性思維。
除巧設疑問外,教師還應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及時評價,并給予不同水平的學生以表現的機會,以激其情,奮其志,使他們的思維水平及探究能力都能不斷提高。首先,上課時,可用提問的手段,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如在講授氯化氫的物理性質時,我先做了氯化氫的噴泉實驗,然后問學生:壓縮滴管的膠頭,擠出幾滴水,有什么現象發生,噴入燒瓶里的石蕊試液的顏色是否有變化,為什么?這一下,學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激發出來,因為學生觀察到了這有趣的實驗現象,就急于知道為什么,對于給出的問題就會積極的思考。當然對于氯化氫的物理性質的理解也就更為深刻了。其次教師對于自己的設問在最后要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解答。
三、創造模型,提高學生空間思維能力
要通過化學教學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一方面應該加強化學知識與其它學科知識的聯系,另一方面要全盤了解化學教材中的多學科因素,化學概念與原理可以利用學生相關學科知識來類比、同化、理解、接收以至應用。在晶體結構中切割出一個基本結構單元弄清該單元中的點邊面為多個基本單元所共有,則這一個點,一條邊,一個基本單元的貢獻只能是它的1/m(m為基本結構單元數)。這是“平均值原理”在晶體結構中的運用。在晶體的有關計算中利用這一原理可使問題迎刃而解,忽略這一原理將使所有計算誤入歧途。例如NaCl晶體的一個單元中,頂點上的離子被8個單元所共有,每個單元實際擁有該離子的1/8;棱上的離子被4個單元所共有,每個單元擁有該離子的1/4;面上的離子被兩個單元所共有,每個單元實際擁有該離子的1/2;體內的離子被該單元擁有。這樣使學生更加清楚一個基本結構單元中原子離子個數,從而得到正確的化學式。
四、鞏固總結,使學生真正具有探究能力
課堂教學中常常會有一些與本節知識有關,即本節知識的生長點,但這些知識又不屬于本節必須掌握的內容。為不沖淡本節課的主題,使知識緊湊,可指導學生自己查找相關資料進行閱讀、分析,以成為本節課的延續和深化。這樣做學生逐漸養成不斷探究化學奧秘的習慣。同時,化學學習中會有許多有爭議或有難度的問題出現,這時,教師不要包辦代替解答,應鼓勵學生通過討論解答。討論時,教師要啟發學生層層深人地分析問題,疏導思維障礙;糾正思維偏差等。討論,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很好手段,由于我們上課前不強調預習,提出的問題在學生討論時,不會造成思維定勢,學生的思維不會受課本的限制,學生可根據已有的知識,奉想辦法解決,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創造潛能,調動其探究積極性。另外,指導學生整理、小結,歸納各知識點及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分析知識點與考點的關系,研究學習方法,并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思維方法、思維品質進行評價和整理,從而使知識達到高層的遷移。探究習慣一旦養成,思維品質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優化,探究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總之,科學探究作為新課程大力倡導的重要的學生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實踐與活動能力以及團結協作的學習和工作能力。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探究情景,讓學生發現問題,作出猜想與假設,并通過實驗以及聯系生產、生活實際,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科學探究、學會科學探究,在探索的鍛煉中,逐步形成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即改變學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所形成的那種偏重于記憶、理解的立足于接受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逐步形成一種對知識進行主動探求,并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主動積極的學習方式。通過探究性學習,學生的化學學習從單純的接受模式或練習模式中解脫出來,從脫離實際背景和重復演練中徹底解脫出來,在科學探究過程中獲得知識與技能,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從而有利于學生終身學習,有利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
- 上一篇:財政局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 下一篇:銀行業監管問題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