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青年病患護理策略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0 11:02:00

導語:糖尿病中青年病患護理策略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糖尿病中青年病患護理策略研究論文

【關鍵詞】糖尿病;成年人;中年;血紅蛋白A,糖基化;護理

【摘要】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標志以及慢性并發癥的主要原因。HbA1c代表較長時間內血糖完整的變化,是血糖總體變化的指標,是監測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金標準。UKPDS結果顯示,HbA1c每降低1%,任何糖尿病相關終點事件的危險性降低21%,糖尿病相關的死亡率降低21%,心肌梗塞率降低14%,微血管并發癥降低37%。但在臨床工作中發現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HbA1c經常控制不理想而需多次住院治療,為了解其中原因,筆者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對132例患者進行調查分析,同時采取了有效的護理對策,現介紹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所選132例患者均為本院內分泌科2005年3月~2006年8月住院的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2個月~4年6個月,住院次數2~4次。其中男96例,女36例,年齡35~48歲,平均42.6歲。空腹血糖11.73±2.72mmol/L,餐后2h血糖16.52±5.81mmol/L,HbA1c10.4±2.0%。

1.2方法以問卷形式對132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文化程度,職業,經濟情況,病程,糖尿病的認識程度(是否糖尿病飲食;是否遵醫囑規則服藥、注射胰島素;是否適量運動治療;是否按要求進行自我監測;是否按要求進行生活護理、預防并發癥)。生活是否有規律(煙酒、睡眠),是否受環境改變影響,工作壓力如何等。

二、結果

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三、分析

3.1糖尿病的認識誤區49例患者認為糖尿病無癥狀或血糖下降后病已治好,就自行停藥。36例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無知或一知半解,聽信廣告電視、廣播、無證小報、祖傳秘方,采取不科學的治療,其中26例患者竭力尋求靈丹妙藥,聽信偏方而中斷治療。

3.2缺乏自我保健意識116例患者未接受過正規的糖尿病教育,對糖尿病的危害認識不足。40例患者對治療采取無所為的態度,治療不規律,一味追求尋醫吃藥的形式,而不觀察療效。56例患者不了解監測血糖和HbA1c的目的及意義。40例患者即使發現血糖升高,無嚴重的并發癥發生,也不及時復診,只有感覺到嚴重不適或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后,被迫復診,住院治療。28例患者失去信心,不積極治療,造成血糖和HbA1c居高不下。13例患者未意識到吸煙、酗酒的危害,未能節制。

3.3不良的心理因素中青年往往是人生事業發展最輝煌的時候,是家庭經濟的主要創造者,肩負著家庭的重擔,疾病給患者及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易產生情緒波動,另外,患者忙于工作、應酬,飲食失控,生活或工作沒有規律,社會壓力過大,無暇顧及體育活動,造成胰島素抵抗,血糖控制不理想;另外,26例的患者害怕別人知道其患病后影響事業的發展,而不得不停止各種治療;需胰島素注射治療者中有1/3患者怕被誤認為吸毒而停止治療;3例患者害怕注射疼痛及脂肪萎縮影響美觀則隨便吃幾顆不適合自己的降糖藥安慰自己,滿足于形式上的治療。

3.4病人對醫囑不清楚由于病人文化程度低,醫務人員對醫囑交待不清楚,病人沒有記清治療方案,造成患者不正確執行醫囑而停止治療。

3.5經濟困難主要是農村病人,生活較困難,不得不終止治療。

四、護理對策

4.1加強糖尿病知識宣教要把為病人服務理念延伸和升華,從“微笑服務”轉變到“知識服務”,有計劃地、系統地傳授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防治知識,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使患者對糖尿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但僅有糖尿病知識而無行為改變,不能改善病人的各項生理功能,也不能降低病人的痛苦。因糖尿病的治療本身是一種行為:包括飲食控制、適當運動、血糖監測、藥物治療。

4.1.1讓病人了解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最基本的措施了解糖尿病飲食治療的目的是保護胰島β細胞,控制血糖和血脂,以減緩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使其自覺執行飲食治療。

4.1.2讓病人了解運動療法對糖尿病的作用運動可以消耗葡萄糖,使血糖降低,運動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為患者制定切實可行運動方法、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如步行上下班、早晚散步、游泳、做健身操等。

4.1.3讓病人了解按時監測血糖、HbA1c、血壓、體重、血脂的作用。

4.1.4讓病人了解降糖藥物是治療糖尿病最主要的措施糖尿病治療目標:控制好血糖、血壓、體重,糾正血脂紊亂。根據病人檢查結果,找出病人需要達到的指標,血糖達標是近期指標,設定為達標要改變的主要行為。

4.1.5讓病人認知行為改變被認為是衡量糖尿病教育項目成功與否的標志讓病人清楚地了解要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壓、體重、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必須采取的健康行為,如控制飲食、遵醫用藥、規律運動、定時自我監測,控制煙酒等,自己需要控制的代謝指標和并發癥,激勵病人產生自主改變行為的愿望。

4.2找出錯誤的行為講解正確行為后讓患者對照自己的行為找出錯誤的行為,讓患者認識到自己需要做的是矯正不良行為,糾正錯誤的飲食觀念,教會合理搭配膳食,維持已形成的良好行為,訓練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對有不良行為的患者及時給予護理干預指導。

4.3自我心理調節讓病人問自己“為達到這一目標應該做什么?”患者形成良好行為后的每項達標內容都與患者分享,并給予鼓勵,讓患者感受到醫護人員對他關心、支持,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取得信任,使之對治療充滿信心和希望,自覺改變不良的錯誤行為?;锇殛P系有利于患者對醫囑的依從性。

4.4家庭、社會支持在糖尿病教育工作中,爭取得到家屬特別是配偶的配合,讓家屬協同制定計劃,使家屬成為患者行為改變的有效動力。對于經濟困難的患者爭取社會支持,建立“惠民”病房,“糖尿病會員優惠卡”,給予優惠政策。公務員之家

總之,教育者要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有計劃、針對性地實施糖尿病教育,并注重病人行為的改變情況,而不是任務式教育,真正做到教育與行為科學相結合。

【參考文獻】

[1]StefanoDelPrato.糖尿病血糖正常的探索:控制餐后血糖[J].國外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3,23(3):155-156.

[2]盛呈東,王廣銀,張永萍,等.我院對門診藥房實行開放性服務的探討[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3,19(3):183-184.

[3]許樟榮.護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承擔著重大責任[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0):727-728.

[4]周佳.伙伴關系有利于患者對醫囑的依從性[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9,1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