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壓增高患者護理

時間:2022-03-12 10:48:00

導語:顱內壓增高患者護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顱內壓增高患者護理

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需嚴密觀察病情,護理重點在于采用一切措施使顱內高壓狀態得以部分緩解,同時要防止顱內壓驟然增高導致腦疝發生,發現異常及時給予處理。觀察時間可根據病情每15~60分鐘一次,穩定后可適當延長。

1.1觀察患者意識狀態意識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可反映大腦皮層和腦干結構的功能狀態。意識障礙可表現為嗜睡、朦朧、半昏迷和昏迷4種狀態,意識障礙的有無、深淺度、時間長短及期演變過程是分析病情輕重的重要指標之一。護理人員要會識別患者的意識模糊(包括嗜睡和朦朧)、半昏迷和昏迷。觀察患者的表情與姿勢,并通過語言刺激,即定時喚醒患者作出簡單對話,如無反應則進一步用疼痛刺激,即壓迫眶上神經,或用針刺,或以手捏胸大肌外側緣等方法。此時應仔細觀察患者的反應(如面部表情、肢體活動等),檢查有無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有無大、小便失禁及其他神經系統改變等。

記錄時應動態分析,判斷意識狀態是好轉或惡化。

1.2瞳孔觀察

在自然光下觀察兩側瞳孔的大小和瞳孔對光反應,兩側是否對稱、等圓,并應連續了解其動態改變。觀察瞳孔變化要結合患者狀態、生命體征和神經系統體征等變化,進行綜合分析。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判斷瞳孔的正常與異常變化,此外還要考慮年齡與藥物因素的影響。對判斷病情和及時發現顱內壓增高危象,小腦幕切跡疝非常重要,小腦幕切跡疝時瞳孔性擴大變化,是最應引起關注的。

1.3生命體征變化一般應于0.5~1小時測量1次脈搏、呼吸、血壓、體溫等。在嚴重顱內壓增高出現急性腦受壓時,早期表現為脈搏緩慢而有力,每分鐘少于60次;呼吸深而慢,血奪升高。顱腦損傷患者多有低熱,體溫常為38℃左右,而中樞性高熱多出現于丘腦下部損傷或手術以后,為間歇性高熱,四肢遠端部分厥冷,應及時進行降溫處理。當體溫恢復正常后又出現升高,應考慮有傷口、顱內、肺部或泌尿系統感染的可能性。體溫低于正常或不升,表明患者周身衰竭,也為瀕危征象。

1.4頭痛、嘔吐及視力障礙觀察頭痛時應不部位、持續的時間、嚴重的程度,并加以記錄。頭痛劇烈且伴有頻繁嘔吐,患者躁動,常為顱內壓急劇增高的表現,應警惕顱內血腫及腦疝發生的可能性。顱內血管性疾病出現急劇頭痛、嘔吐時,應注意血管破裂的可能性,需加強病情觀察。

1.5肢體活動和癲癇發作情況觀察患者有無肢體癱瘓或癲癎發作對判斷損傷部位與程度具有一定意義。傷后立即出現的一側上下肢運動障礙,而且相對穩定,多是對側大腦皮層運動區廣泛性原發性損傷所致。腦干損傷常出現上下肢交叉性癱瘓可發生于顱后窩延髓錐體交叉部位的損傷。這類損傷通常都很嚴重,可合并舌咽、迷走、副神經麻痹。對癲癇發作的患者應注意觀察抽搐的部位、眼球和頭部轉動的分析及發作后有無一側肢體活動障礙等,并詳細記錄,癲癇大發作常因顱內壓增高引起,常伴有眼球向上凝視。

如發現上列變化之一時,護理人員應及時報告醫師,并積極協助搶救。2護理

2.1保持安靜病人須絕對保持臥床休息,并避免約束病人,以防止因病人掙扎而導致顱內壓進一步的增高,如果病人出現躁動不安,應及時向醫生匯報。

2.2抬高床頭15~30度,以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頭頸部應放置在一直線上,不要壓迫和扭轉頸靜脈。給予持續氧氣吸入,改善腦缺氧,高熱病人戴冰帽,降低腦耗氧量。

2.3控制液體人量,不能進食者,成人每日補液量不超過2000ml,神志清醒者可給予普食,但應限制鈉鹽攝入,以免加重腦水腫。高熱時及時給予降溫處理。穩定病人情緒,切勿因情緒急躁致血壓升高,加重頭痛。

2.4頭痛的護理耐心傾聽病人的感受,并給予同情,分析引起頭痛的原因,指導病人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以提高痛閾,對不能忍受的頭痛,可遵醫囑使用適量鎮痛劑以緩解疼痛,但禁用嗎啡、哌替啶(度冷丁)等,以免抑制呼吸中樞。避免病也能受涼、感冒。防止劇烈咳嗽、嗆咳、低頭及用力活動,以免加重頭痛。

2.5合理調整飲食結構,顱內壓增高患者應保證熱量、蛋白質、維生素等基本營養的供給,必要時給予輔助喂養,以達到基本滿意的營養需要,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便秘、劇痛、情緒波動、癲癇發作引起顱內壓增高。

2.6嘔吐的護理吸痰時,勿刺激病人劇烈咳嗽,以免誘發嘔吐;對出現呃逆的病人,采用壓眶,嘔吐時防止嘔吐物嗆入氣管,頭應偏向一側,遵醫囑肌注藥物進行控制;以免頻繁呃逆引起嘔吐;密切觀察嘔吐的伴隨癥狀,嘔吐物的量、氣味,嘔吐次數,并準確做好記錄;病人嘔吐時給予安慰,并隨時清除嘔吐物,嘔吐期間暫禁食,以免加重胃腸癥狀。

2.7肢體活動障礙的護理保持肢體功能位,禁用熱水袋,防止燙傷。加強基礎護理,防止意外損傷。

3心理護理

加強護患溝通,全面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系統的觀察并綜合臨床資料,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協助患者提高對身邊事物辨識。異常心理狀態影響患者情緒、飲食、休息等,會降低對疾病的抵抗力。關心照顧具有恐懼心理的患者,從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林菊英,金喬.中華護理全書,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2]王忠誠.神經外科學,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