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醫護理論文

時間:2022-11-09 10:06:00

導語:糖尿病中醫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糖尿病中醫護理論文

【關鍵詞】糖尿病

糖尿病足由于病程長、反復發作,往往久治不愈,嚴重者需要截肢,但早期預防、早期發現,可以降低致殘率,因此本病的護理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現將本院2003年1月以來收治的42例糖尿病足患者運用中醫護理,收到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42例,其中1型糖尿病3例,2型糖尿病39例;男31例,女11例,年齡35~73歲(平均57.2歲)。糖尿病病程1~22年;25例僅表現為下肢感覺減退、麻木、發涼、疼痛,12例足潰瘍表淺,3例潰瘍深至骨質,2例趾壞疽嚴重;合并感染12例。經積極治療和護理,感覺異常者無一例發生足潰瘍,足潰瘍表淺者全部愈合,深度潰瘍治愈2例、好轉1例,壞疽2例中1例好轉、1例自動出院,無截肢致殘病例。

1.2治療方法

(1)嚴格控制血糖:應用胰島素、口服降糖藥,使血糖控制在餐前7~8mmol/L、餐后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2)控制感染:創面分泌物細菌培養陽性12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5例)、大腸埃希氏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變形桿菌(1例)及混合感染(2例),根據藥敏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3)改善血液循環:選用前列腺素E1(PGE1)、654-2或脈絡寧每日靜脈滴注,同時應用中藥。糖尿病足在祖國醫學中屬“脫疽”范疇,在肢體缺血未出現壞疽時辨證多屬陰傷氣耗、陰寒下注、阻滯經脈所致,治以益氣陰、溫經祛寒,選用制川烏3~6g(先煎)、北細辛2g、生黃芪15g、北沙參15g、獨活6g、桂枝5g、蘇木10g、地龍10g、枳殼10g、生姜皮10g,1劑/d,水煎服。若肢體皮色紫紅或有色素沉著,治以活血化瘀為主,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2次口服。若肢體缺血合并感染出現腫脹疼痛時,治以清熱祛濕為主,選用土茯苓30g、米仁根60g、忍冬藤30g、生甘草10g、白蘚皮10g、菝葜30g、紫花地丁30g、玉米須30g、垂盆草30g、地耳草15g,1劑/d,水煎服。(4)改善末稍神經功能障礙:用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等,可緩解神經痛。

2護理措施

2.1情志護理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肢體缺血或外周神經病變,生活質量將受到影響,皮膚一旦破損或有感染則經久難愈,加上糖尿病本身是慢性終身性疾病,醫療負擔重,患者情緒往往比較消極、焦慮,進而加重肢體局部缺血,影響愈合。祖國醫學認為,心靜則神安,神安則氣血和,為此要注意多和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其心理狀態,經常給予關心、安慰和鼓勵,中醫認為以正言勸導法,言之以其善,“疾雖久,猶可畢也”。治療上盡量為患者精打細算,減輕經濟負擔。

2.2飲食調護

根據患者的體重、年齡及活動量,計算每日飲食量,以達到熱量攝入與能量消耗間平衡。指導患者有規律地進食,原則上是進餐要定時、定量,早、中、晚三餐食量分配各1/3[1],忌煙酒,避免飽餐。食物以低脂、低熱為主,古醫經早有“膏粱之變”之說。由于糖尿病患者大多全身情況較差,而創面修復又需要足夠的營養,飲食中要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此外,根據患者體質指導其適當進食豬胰、玉米須、山藥、豇豆、豌豆、茭白、苦瓜、葫蘆、蠶蛹、洋蔥、菠菜根等降糖止渴的食物。

2.3運動

運動療法是糖尿病三大治療方法之一。糖尿病足患者在運動時要特別注意對足的保護,要選擇合適的鞋,運動后要仔細檢查足部有無紅腫或受壓的痕跡,有足畸形或足腫脹的患者以散步為宜,不宜做較劇烈的運動;運動后出現下肢疼痛,不要再堅持運動;對足部有開放性病變的,有壞疽、急性潰瘍合并感染的,應臥床休息,不宜行走。

2.4局部皮膚護理

每日檢查足部,觀察皮膚情況,注意有無水泡、腫脹、擦傷及皮膚的色澤、溫度,有無感覺異常、足背動脈搏動和彈性。無皮膚潰瘍患者的護理:糖尿病足患者皮膚易發生感染,要盡量保護其足部免受各種外界因素的傷害。保持皮膚清潔,每天睡前用38℃左右溫水浸泡雙腳15~20min,用柔軟吸水性強的毛巾輕輕擦干,仔細地觀察雙足,對有足癬感染者,則用有抗真菌、護膚作用的一枝黃花30g、土大黃30g、白芨15g、生甘草10g,每日1劑漬洗;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冬天,要穿軟而寬松的棉襪、棉鞋;對于足部皮膚易干燥者,可涂上一層薄的潤滑油脂;避免腳邊放置電暖器、熱水袋等;禁用刺激性強的消毒液;指導家屬學會正確修剪趾甲,不要把趾甲剪得過短,不要隨意修剪腳上的雞眼或結痂。已有皮膚潰瘍患者的護理:糖尿病足皮膚潰瘍形成后,采用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之功效的三黃洗劑(生大黃、生黃柏、生黃芩各30g加水3000ml煎20min)浸泡患足,38℃左右,每次20~30min,然后局部用紅外線照射,距離30-50cm,每次15min。對于潰瘍較深,膿液及壞死組織較多的患者,行切開引流或清創,用分步蠶食法清除壞死組織,創面常規消毒后用生理鹽水沖洗,然后用三黃洗劑浸泡、紅外線照射,再選用雙黃連、賽胃安、維生素E等交替涂敷創面。對于恢復期創面,肉芽新鮮膿液較少時,泡足后,用中藥生肌玉紅膏外敷,以助生肌收口。

2.5健康宣教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良好,發生周圍神經病變的時間為發病后10~15年,若血糖控制欠佳,病史3~5年即可發生[2]。因此要讓患者了解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使其能自覺地配合飲食及藥物治療。許多糖尿病患者在注重飲食及藥物治療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對足部的保養及護理,因此健康教育的內容除了糖尿病一般知識教育外,還應重點包括糖尿病足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足部評估、足部護理及自我保健等[3]。科學的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適當運動、出院指導,能減少糖尿病足的發生并預防糖尿病足的感染[4]。通過積極的預防措施可以降低40%~80%的糖尿病足部潰瘍所致截肢的發生率[5]。

【參考文獻】

1李清華,李清江,蔣文,等.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的飲食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0,35(9):533.

2李仕明.糖尿病足檢查方法及診斷標準.中國糖尿病雜志,1996,4(2):126.

3王珩.老年Ⅱ型糖尿病足的預防和護理.中國療養醫學,2005,14(1):52~53.

4孫紅.糖尿病足的預防與護理干預對策.現代醫院,2005,5(11),67~68.

5周瑩霞.糖尿病足病的防治及護理研究進展.上海護理,2002,2(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