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模式化護理管理分析

時間:2022-07-10 10:27:05

導語:危重患者模式化護理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危重患者模式化護理管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危重患者模式化護理管理在院內外交接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間的危重患者20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給予危重患者制定院內外交接的模式化護理管理,并在此期間實施。選取2015年1月~10月期間收治的危重患者200例作為本次的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普通的護理管理方法,最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在院內外交接中采用了危重患者模式化護理管理后護患糾紛和送接診醫(yī)護人員的糾紛發(fā)生率為0,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糾紛事件發(fā)生率2.0%(4/200),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依據院內外交接危重患者采取危重患者模式化護理管理,規(guī)范了交接流程,明確了各項交接事項,加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從而為危重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交接護理。

【關鍵詞】危重患者;模式化護理管理;院內外交接

急診科是搶救危重病人的生命第一線,患者在入院時經過急診科人員初步診斷搶救處理后,需要在各個科室的進一步治療,在搶救治療時需要辦理各種交接轉運手續(xù)[1]。交接和運轉過程非常短暫,交接的事項較多,常常出現交接信息錯誤。此過程中,交接環(huán)節(jié)多,易發(fā)生漏交,任務交接不清楚等,最終導致責任分布不明,互相推諉任務責任,嚴重時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2],最終引發(fā)醫(yī)療糾紛。為了較少或控制上述的醫(yī)療護理糾紛,提高危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治療效果,我院就探究了2016年1月~10月期間收治的危重患者在院內外交接時采取模式化護理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間收治的危重患者200例作為本次的實驗組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23例,女性77例,年齡在18~85歲,其中腦血管疾病48例,心血管疾病32例,呼吸系統疾病64例,消化系統疾病30例,外傷18例,其他疾病8例。將2015年1月~10月期間收治的20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性107例,女性93例,年齡在14~90歲。所有患者均需要通過轉運進行檢查治療。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普通的院內外護理管理,即轉運與交接時進行初級評估后到就診科室就診,沒有詳細的病情記錄和交接記錄。給予實驗組患者模式化護理管理方法進行交接。具體方法如下:(1)更新醫(yī)療護送人員的觀念,急診科救治的患者病情急、重,在轉運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困難,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要注重提高醫(yī)護人員的風險意識與責任意識,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護理技能。培養(yǎng)護理人員的交流溝通技能,在對危重患者進行轉運前與其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讓家屬明白在救護和轉運病人的過程中要承擔的風險,減少醫(yī)患矛盾糾紛的發(fā)生。(2)做好轉運的準備工作:首先進行轉運前要保證患者的生命體征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情況,評估轉運過程中的風險系數,并且完善危重患者的轉運接送單。通知接受的科室做好接受準備,確定好轉運方法和路線,告知患者家屬的轉運風險,并指導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在轉運過程中備好急救設備。(3)轉運中監(jiān)護: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暢通,保持靜脈通道通暢,妥善管理各類管道后進行轉運。轉運過程中嚴密監(jiān)控轉運過程中患者生命體征,如果在轉運過程中出現病情突變等意外情況,及時采取急救措施。根據患者的病情安置合適的體位,在上下樓梯時頭部位于高位。(4)目的科室的交接:與科室確認病人信息和病情,做好床邊交接,監(jiān)測生命體征,保持各類管道的暢通,記錄用藥情況,急診科醫(yī)生與急救車醫(yī)護人員交接病情,搶救護士為患者進行吸氧操作,連接心電圖,檢查管道及其皮膚的情況,交接好后責任醫(yī)生護士在患者交接本上簽字,交接急救患者記錄表。(5)在院內外交接完成后,護理人員轉運物品返回科室,并且保存危重患者的轉運單。

1.3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數據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危重患者的模式化護理管理在院內外交接中實施前后的醫(yī)療糾紛情況。在實施護理模式管理前,即對照組組200例患者中共出現醫(yī)療糾紛4例,糾紛事件發(fā)生率2.0%(4/200),其中由于護患糾紛2例,包括準備不充分1例和遺漏醫(yī)療信息1例,急救車與科室之間的糾紛2例,包括交接不仔細1例和分診護士未及時到達接診科室1例。實驗組患者在實施護理模式管理后,醫(yī)患糾紛的發(fā)生率為0。

3討論

隨著我國醫(yī)療體制的改革,醫(yī)院的技術發(fā)展和環(huán)境情況得到很大的改善,這對醫(yī)院的管理水平有著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應以患者為中心,給予患者人性化的護理和關懷是護理人員的義務和責任[3]。醫(yī)院急診科的危重患者病情復雜,病情變化快,在院內外進行轉運時會輕度或重度的影響病情的改變,可能會引發(fā)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4]。在轉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在分診轉運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轉運過程中交接信息不仔細、完全,沒有填好相應轉診記錄單。模式化護理管理要求護理人員要正確把握轉運的注意事項,在轉運過程中做好監(jiān)護工作,轉運時詳細交接資料并做好記錄,并且在轉運前要使患者和家屬明白轉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損傷風險,要讓患者家屬建立風險共擔的就醫(yī)意識。通過實施這一系列危重患者的護理管理模式不僅可以使患者安全、快速到達目的科室,提高搶救成功率,還可以有效的減少醫(yī)患糾紛的發(fā)生率。

作者:張澤艷 單位: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yī)院

參考文獻

[1]李娜.無縫隙護理在急診危重患者轉運交接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88:261-262.

[2]顧琴,張紅,黃華,蘇琴.無縫隙護理管理在急診-ICU患者轉運交接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6,04:109-110.

[3]董建蘭,居偉.急診-ICU患者轉運交接中無縫隙護理管理實施的有效性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4,36:162-164.

[4]孔凡平.在對急診住院患者進行病房交接的過程中對其實施無縫隙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8:90-92.

[5]魏蘭.急診科急危重癥患者轉運交接過程中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5,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