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式學習在兒科護理學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3-08 08:35:01
導語:團隊式學習在兒科護理學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團隊式學習(team-basedlearning,TBL)教學方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學校護理本科生以班級為單位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均采用形成性的考核方式,其中試驗組課程作業采用TBL教學法,由小組及個人作業綜合構成,且組建小組時采取自愿分組與綜合分組兩種方式。對照組則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課程結束后通過問卷調查、半結構式訪談以及成績分析進行評價。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在課程作業成績方面有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期末成績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在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方面均高于對照組(P<0.05)。比較TBL教學法的兩種分組方式,結合成績與性格的綜合分組,組員在歸屬感、凝聚力、滿意度及能力提升方面均高于自愿分組(P<0.05)。結論TBL教學法能有效提升護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在兒科護理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團隊式學習;教學方法;護理本科;兒科護理學;教學;應用
兒科護理學是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臨床課程,通過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操作技能的訓練,不僅能為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應用,以此服務于家庭和社會[1-2]。由于在校學生學習本門課程時尚未接觸臨床護理工作,且缺乏切身育兒經驗,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課程學習后難以達到主動應用的目標。團隊式學習(team-basedlearning,T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團隊為基礎,強調學生創造性、靈活性與實踐性的新型教學模式[3-4]。研究表明該模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其自主學習習慣,提升其批判性思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最終促進學生的個人成長與職業發展[5-6]。本研究將TBL教學法引入兒科護理學教學之中,并對其教學效果進行探討。
1研究目的、對象和方法
1.1研究目的
兒科護理學課程的部分內容采用TBL教學方式完成,使不同思維方式、認知風格、智慧水平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交流,互相啟發、互相質疑,達到培養批判性思維、相關知識水平以及合作能力的教學目標,為該門課程在日后的實踐應用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1.2研究對象選取我院11級、12級共315名護理本科生為研究對象,采用整群抽樣的抽樣方式以班級為單位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學生共155名,其中女生147名,男生8名,年齡范圍20~24歲,平均年齡(21.43±0.66)歲;試驗組學生共160名,其中女生149名,男生11名,年齡范圍20~24歲,平均年齡(21.36±0.77)歲。兩組護生在年齡、性別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3研究方法對照組和試驗組的課程成績均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由期末成績和課程作業兩部分構成。在教學過程中,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學生僅提交個人獨立完成的文獻閱讀和分析報告作為課程作業。試驗組采用TBL教學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疾病相關專題的研究,并由所有組員或小組代表做綜合的PPT匯報,同時每人需提交針對小組作業中自己所負責內容的個人書面作業。此外,在試驗組的TBL教學中,還通過自愿分組和特殊分組這兩種不同的方式進行分組。采用自愿分組的學生共82名,其中女生76名,男生6名,平均年齡(21.29±0.82)歲,主要通過學生自由組合形成小組;采用特殊分組的學生共78名,其中女生73名,男生5名,平均年齡(21.44±0.71)歲,主要依據以下方式分組:1)將班級同學按照既往綜合學習成績平均劃分為A、B、C三層。2)利用艾森克人格問卷對班級同學做性格測試,根據結果對每位同學性格進行判斷,劃分為五種性格。3)從A、B、C三層中各選2人組成一個小組,要求6個人中盡量包含4~5種性格,每組的平均成績無顯著差異,盡量做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課程結束后通過成績評定和問卷調查對對照組和試驗組的教學效果進行分析。期末成績和課程作業成績均采用百分制計分,自設問卷內容包括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每項滿分均為5分,得分越高表明學生對教學方法的評價越好。此外,還采用問卷調查法和半結構訪談法對試驗組的兩種不同分組方式的效果進行評價。問卷涵蓋歸屬感、凝聚力、滿意度、能力提升和自我測評5個維度,共29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從“非常滿意”到“極不滿意”分別計1~5分。同時選取15名同學進行半結構訪談,進一步分析學生對不同分組方式的認可度,研究樣本量的決定是以受訪者的資料重復出現,且資料分析時不再有新的主題呈現(資料飽和)為標準(訪談者為非本研究小組并曾接受過質性研究訓練的2名研究生)。1.4統計學方法研究數據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兒科護理學的課程作業內容舉例,見(表1)對照組和試驗組考核成績的比較:試驗組的課程作業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期末成績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對照組和試驗組學習效果的比較:試驗組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主動學習能力、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試驗組學生對不同分組方式認可度的比較:與自愿分組相比,學生對綜合成績與性格的特殊分組方式的認可度更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TBL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中常見的教學模式之一,它摒棄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更主動、更有目標地學習[7-8]。目前該方法已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良好效果[9-10]。本研究的兒科護理學課程評價采用形成性考核的方式,其中試驗組占課程成績40%的課程作業采用了團隊式學習方法,授課教師依據教學大綱,選取臨床多發疾病并分配任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專題研究,同時提交個人書面作業,對照組則只獨立完成文獻閱讀和分析的個人任務。研究結果表明,TBL組在課程作業成績方面有明顯提高,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主動學習能力、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方面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該教學法能夠改善學生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兒科護理學知識的掌握與應用,從而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分析原因可能為:1)小組專題研究主要是針對兒科常見病、多發病,貼近日常生活與臨床實踐,學生樂于參與其中。且以團隊合作的形式開展學習活動,組員目標一致,分工明確,相互監督,互相幫助,可以克服個體學習的惰性,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11]。2)小組成員共同準備專題匯報,在書寫報告、制作課件的過程中,學生互相討論,積極探尋,自我反思與組員相互啟發,促進了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得到了超越個人的有深度的認知和融會貫通的能力[12]。3)在TBL教學模式下,為準確評估個人對團隊的貢獻以及團隊整體表現,建立了教師評價、組間互評和組員互評的綜合考評體系,促使每位學生發表見解,認領任務,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度和準備度,鍛煉了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13]。此外,學習小組是團隊式教學順利進行的首要前提,如何有效分組,確保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習小組的效能是重要基礎[14-15]。本研究應用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測試同學性格,按成績分層、性格分組使得組間差異小、組內差異大。研究結果顯示,在TBL教學中,采用此種分組方式更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其小組成員在歸屬感、凝聚力、滿意度及能力提升方面均高于自愿分組(P<0.05)。主要原因可能為:1)各組之間學生的綜合素質分布均衡,有助于形成良性競爭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自我能力的提升,增強團隊的協作能力和凝聚力。結合訪談中學生提到:“與之前的分組方式相比,這種結合成績與性格的分組形式考慮全面,保證了各組的基本水平相當,同學們都認為這樣分組比較公平,大家也更有信心相互競爭,小組的凝聚力也更好,個人的歸屬感更高。我感覺從中學到很多,學習效率和科研能力等都有提升。”2)組內成員性格各異,優勢互補,在交流討論中容易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使得學生從中獲得更大的收益。在訪談中學生談到:“我覺得這種分組方式非常新穎,效果很棒,這次分組不是按照自己關系特別好的來分,而是根據不同的性格能力來分,有些同學平時可能交流都很少,這次大家有機會組建團隊,根據各自的特點協作配合,能把任務完成的更好,讓每個人的優勢都發揮出來,也促進了大家的交流學習。”但也有部分同學提出:“之前自愿結合的分組方式比較方便,大家通常以宿舍為單位,隨時隨地都能討論,而這種綜合的分組組員們各自的時間分配不一,可能會給大家的交流造成一些麻煩。”由此可見,大多數學生對依據成績和性格的綜合分組較為認可,認為該方式有助于組員之間的相互學習、優勢互補,能夠提升個人綜合能力,增強團隊凝聚力,促進團隊整體的成長與進步。在兒科護理學中實施TBL教學法,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所助益,也引發了教師的深入思考。在本課程的教學總結中,教師體會到教學內容的有效組織以及教學過程中的持續跟進和指導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一方面小組學習的選題主要針對兒科常見、多發病如佝僂病、新生兒黃疸,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發現臨床實際問題,并將其凝練成有一定設計的科研課題,進而通過完成課題去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選擇學生感興趣且內容新穎的專題,如兒童孤獨癥、御寒訓練等,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動力。一旦小組選題確定,教師需要持續跟進,在文獻閱讀、小組分工、課題總結方面給予實時指導,保證小組學習順利開展。此外,教師建立完善的個人和團隊評價體系也是達到團隊式學習目標的手段之一[14]。在TBL教學模式下,為準確評估個人對團隊的貢獻以及團隊整體表現,除教師評價之外,還應同時納入組間互評,組員互評,這種綜合考評體系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準備度。總之,TBL教學法可提高學生的課程成績和綜合能力,有效改善學習效果,尤其是結合成績與性格的分組方式,得到了學生的較高認可。建議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對分組方式進行更深入的創新和探索,以充分發揮TBL教學法的優勢和作用,使其得到進一步的推廣與應用。
作者:陳翔宇 王玥 王彩鳳 段紅梅
- 上一篇:心理護理在精神科糖尿病的應用
- 下一篇:獸醫體系建設與信息化管理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