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技術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24 10:39:50

導語:建筑安全技術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安全技術管理論文

1建筑安全技術管理的存在問題

1.1安全意識薄弱

施工是事故發生率較高的行業,通過近幾年頻發的建筑安全事故,我們不難發現:人的安全意識薄弱是引發這些安全事故發生的最主要原因。安全意識的薄弱性體現在這幾方面:

1)領導的重視不足,片面的追求經濟效益;

2)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安全監督管理體系;

3)建筑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措施薄弱;

4)基礎管理工作薄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1.2建筑安全技術方面,安全科學技術相對落后

傳統的手工操作,人為制約的因素很多,如操作人員的懈怠、疏忽等都會影響工程的質量,不僅要投入更多的勞動力資源,同時也增加了施工的成本,施工的效率和進度都會有所降低。而近年來,施工難度大、施工危險性大、科技技術含量高的工程增多,而我國建筑業安全科技相對落后,這些都對施工安全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

1.3建筑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2004施行的《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對加強我國建筑工程的安全生產,規范國內建筑市場具有積極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相關的建筑法律法規暴露了不少的問題和缺陷,相對于建筑業發達國家,我國的建筑法律法規可操作性差,法律法規體系不夠健全,部分的法律法規存在著交叉和重復的問題。此外,建筑企業在執行相關的規章制度中,在具體落實過程中,往往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到位,出現“真空”段,措施薄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礎的管理工作也相當不規范。

1.4安全監督部門監管不力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法監管工作的開展并未完全到位。主要體現在:

1)主體責任尚未落實,對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監管職責不清,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

2)缺乏日產的監督管理制度及措施,對建筑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停留在突擊性的大檢查上;

3)監管體系不夠完善、監管力度不足,資金不落實,手段落后,未能有效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2建筑安全技術管理的改進措施

2.1強化安全意識首先,將安全教育培訓全面覆蓋所有的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嚴格執行三級安全教育制度;其次,利用多媒體、報告演講、案例分析及新興的企業微信等多種形式,提升安全教育培訓的效果;最后,是要營造安全的環境氛圍,個體的安全行為離不開現場的環境氛圍,如果現場施工條件差、腳手架私搭亂設、材料設備隨意堆放等,這些都會很容易降低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因此,整齊擺放現場材料,清晰明確的安全標識,會潛移默化地使得施工人員提高安全意識,降低安全隱患和違規操作的行為。

2.2積極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充分利用先進科研成果,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在建筑施工中,先進的機械設備和施工技術是建筑工程優良品質的重要保證。積極引進先進的機械設備,推廣使用自動化技術,合理運用先進的施工技術,不僅能極大降低人為因素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同時也提升了工程的效率和質量。此外施工企業要做好安全技術措施的交底工作,包括工程項目施工作業的特點、危險點、危險源及其具體預防措施,相應地安全操作規程和標準,應注意的安全事故,以及發生事故后應采取的避難和緊急救援措施等交底內容。

2.3建立和完善建筑安全技術管理體系除了國家部門積極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外,作為建筑企業,更多的是需要建立自身的安全管理體系。包括:

1)制定安全控制目標,包括傷亡事故控制目標、安全達標目標、文明施工實現目標;

2)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包括安全交底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專業性強、危險性大的專項施工方案審批制度,設備安裝、拆除驗收制度等;

3)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崗位安全生產職責,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并定期進行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執行情況考核等。

2.4嚴格執行安全監督機制,保證監管到位,建立安全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可從這幾方面展開:

1)建立合理的建筑安全監管模式,建立合理的施工監管模式,如引進建筑安全生產評價中介組織機構,構建企業、社會中介組織、政府三級管理體制;

2)加強組織機構建設,規范安全監管工作,實行標準化的管理模式。充實安全監管人員,制定標準規范的組織機構,保證監督檢查的質量;

3)建立安全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對于施工現場檢驗及評估情況、安全監督管理計劃、依法檢查資料及工程竣工查驗等,都要進行歸檔處理,通過加強監督檢查記錄提升監督檢查的效果。

作者:史戰鋒單位: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