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驅動金融創新分析
時間:2022-03-13 02:04:39
導語:數字技術驅動金融創新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當下中國經濟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階段,數字技術正在加速成為激發社會創造力、經濟活力和產業優化升級的驅動力量。金融創新與數字驅動具備直接契合點,也始終是數字技術的重要應用場景。金融機構面臨的發展環境變革和挑戰是前所未有的,需要依據自身發展情況和業務形態,借助數字驅動力量,持續推動戰略轉型和業務優化。
關鍵詞:數字化;金融創新;金融科技
一、引言
當下中國經濟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階段,科技正在加速成為激發社會創造力、經濟活力和產業優化升級的驅動力量。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在內的一系列新型數字技術的發展正在為全要素生產率和經濟增長中樞的提升提供長期動力。而金融業正在成為數字技術和數據運用的最為廣泛和深入的領域之一。在行業由高速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數字技術正在承接并不斷推進金融行業發展模式從資源驅動到數字驅動的轉型。傳統金融機構積極嘗試探索通過金融科技手段,從提升投研能力、擴大獲客領域、提升運營效率、強化風險控制等方面推動金融企業經營發展與戰略管理規劃。金融與數字技術的結合,有助于推動金融行業向供給多元化和精準化發展。
二、數字驅動金融創新的內涵與現實背景
(一)數字驅動經濟增長模式變革的一般內涵。近年來,數字化正在由信息化、互聯網化向智能化演進。從廣泛意義上,數字驅動可以理解為,在生產過程中,以數字化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憑借現代信息網絡和通信技術等載體,推動經濟生產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一系列活動。從宏觀層面,數字驅動體現為數字技術對經濟增長模式的變革。自20世紀60年展至今,以數字化為驅動力的經濟發展歷經半導體產業、計算機產業、信息產業、互聯網產業等階段實現多次迭代和演進。如今,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和區塊鏈等技術推進下,數字技術正在改造傳統經濟在工業和服務業的分割局面,推動產業邊界的跨越和融合。在傳統單一產業的規模化資本投入難以進一步提升經濟增長的背景下,通過數字化手段,驅動資源的精準投入,并挖掘需求增量,從而驅動對經濟的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是數字驅動型發展模式的宏觀內涵。從微觀層面,數字驅動體現為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在技術、商業模式及組織模式等方面的創新與數字技術的融合,提升企業價值創造效率。一方面,從企業內部發展看,數字驅動型管理創新可以理解為包括數字化對研發、產品設計、運營、管理以及業務流程和組織再造等在內的決策管理各個環節提供支持。例如,傳統制造企業可以利用數字化滲透和交叉,實現對企業經營運轉全過程的數字化監控和數字信息整合。另一方面,從企業之間競合關系看,數字驅動型管理創新則可以理解為基于憑借數字技術與產業供應鏈的融合,依靠數字產品橫向延伸價值鏈,縱向衍生產業鏈,衍生新產品、新服務和新商業模式,提高企業上下游的協同。總體上,通過數字技術的深入應用,企業信息獲取和整合能力、市場感知能力、預測能力等不斷提升,并通過網絡資源的動態資質和優化配置,提升企業供給效率,是數字驅動型發展模式的微觀特征。(二)數字驅動金融創新的現實背景。特定到金融領域,金融創新與數字驅動具備直接契合點。金融業的本源在于資金融通,這需要對資產的風險和信用進行充分定價,而風險和信用的評估高度依賴于數據。從這一角度來看,金融業是數據密集型行業,也始終是數字技術的重要應用場景。依據內生增長理論,金融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來自資本投入、勞動投入和技術水平提升。我國市場化金融體系發展近30年,在金融自由化的引導下,資本和勞動投入不斷擴大,金融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金融深度,基本完成數量型增長階段。截至2019年上半年,金融業總資產已達到303萬億元,承擔著連接經濟供給體系和經濟需求體系的重要角色。但是,相比于成熟的金融體系,我國的金融深度主要來源于居民較高的儲蓄率結構,而金融產品供給同質化高、金融工具創新不足等問題,顯示出金融市場廣度和適配性仍然有待提升。在資本投入和勞動投入等資源性投入的邊際貢獻不斷遞減的背景下,數字技術正在承接并不斷推進金融行業發展模式從資源驅動到數字驅動的轉型。傳統金融機構積極嘗試探索通過金融科技手段,從提升投研能力、擴大獲客領域、提升運營效率、強化風險控制等方面推動金融企業經營發展與戰略管理規劃。
三、數字驅動金融創新的歷程演變
根據數字化程度的不同,數字驅動行業創新的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信息數字化、業務數字化及業態的數字轉型。其中,信息數字化與業務數字化兩個階段中,數字技術僅作為輔助工具來提升生產運營效率,傳統業務與數字技術仍處于相對隔離的狀態,數字技術不會對傳統業務的發展方向產生根本性顛覆。業態的數字轉型是數字化發展的最新階段,在這一階段數字化不僅能在行業內擴展新的發展空間,而且能推動傳統業態的轉型與變革,業務與技術的壁壘被打破,甚至部分領域可能隨著數字技術企業的進入而被徹底替代。從我國來看,數字驅動下各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不盡相同,例如工業4.0、新零售等行業仍處于萌芽期,而新媒體、線上購物等行業已經步入成熟期。具體到金融行業而言,數字化和金融行業發展模式的協同由來已久,正處于從根本上推動金融發展模式的數字轉型階段。基于共同的數字基因和中介功能,數字驅動金融創新發展的歷程由來已久。從發展脈絡上,金融行業的高速發展階段與數字技術的迭代更新恰好銜接,從而促使金融行業率先完成數字化驅動的前兩階段———信息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轉型。例如,在信息數字化階段,金融業務的相關信息依賴于數字技術提供硬件設施服務,如信用卡基于磁條、芯片技術,自動取款機、銷售終端服務等與計算機、通信等技術密不可分。在業務數字化階段,數字技術進一步應用于金融傳統業務,如互聯網基金銷售等,則與遠程通信、安全技術等密切相關。在信息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階段,數字化的融合主要由金融機構發起,被廣泛應用于金融業務的執行過程中,提高業務實現效率。但是,數字化并未改變傳統金融業務模式,更多僅限于流程和渠道的優化。金融機構搭建在線業務平臺,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對傳統金融服務進行變革,對接金融的資產端、交易端、支付端和資金端,實現渠道網絡化。數字化服務供應商并未進入金融體系,也未向消費者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當前,金融發展正在進入數字化驅動的第三階段——業態轉型期,金融和數字技術正在由互補向競合演變。在這一階段,數字驅動金融發展模式的轉變不僅在于對傳統金融業務的互補優化,更在部分領域正在發生替代效應,競合關系成為數字轉型期的重要特征,金融與數字技術融合和互動更加緊密。以新型科技企業為代表的非金融牌照機構進入金融領域,憑借數字技術蘊含的信息收集、處理和學習能力,在重塑業務流程、跨界業務融合等方面,推進了金融業內的競爭和格局演變。例如,零售銀行的服務渠道正在變革,零售銀行最初以存折、銀行卡等主體,逐步向手機等終端遷移,各銀行電子銀行業務替代率已經達到九成以上,客戶到銀行柜臺辦理業務的比例逐年遞減,離店化趨勢則是數字技術對金融傳統業態改變的實例之一。
四、數字驅動金融業態變革的長期趨勢
未來數字驅動金融業態變革是長期性的,并產生四個方面的趨勢特征:(一)服務去中心化趨勢。以商業銀行為例,企業信貸和消費金融等業務都需要征信的支持,而征信的核心是數據及其分析方法。由于銀行能夠通過現場調查等方式收集企業和個人的內部信息,給出相對合理的風險定價,貸款業務由此形成,銀行作為連接資金供給方和需求方的中介地位也由此長期存在。當前在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的逐步發展過程中,數字驅動正在推動部分金融領域的“去中心化”。如果某一類金融產品或服務能夠基于數字加密技術,客觀記錄保存所有關鍵信息,進一步能夠徹底解決企業部門和居民部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雙方直接建立信任和聯系,對于傳統的金融中介業務則可能起到替代作用,即去中心化。(二)數據多元化趨勢。當前來自于宏觀、行業以及企業自身業務運營和后臺管理數據呈現出指數型增長,龐大數據背后蘊藏著的增量信息有待挖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高效處理和聚合數據方面展現的優勢,正在提升金融服務對客戶需求匹配的精準性,金融行業的商業模式也正在進化為基于大數據的精準化、個性化服務方案。以銀行為例,銀行獲取用戶信息的渠道來自于線下網點,擁有的主要是居民、企業資產數據;如果進一步借助互聯網企業掌握消費者線上交易數據和行為數據,能夠在數據的深度和廣度上為金融管理提供補充。數據分析的多元化推動金融機構更加全面了解并匹配客戶的真實需求,提供更加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從這一層面來說,多元化數據正在成為推動市場份額與利潤優化的重要影響因素。(三)決策智能化趨勢。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使得金融行業在客戶服務、投資研究和風險管理等方面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在智能投顧方面,人工智能通過整合客戶交互的渠道、數據和信息,并將包括分散化投資、投資組合理論等應用于大數據和機器學習上,對于投資組合決策能力提能增效。在風險管理層面,知識圖譜能夠根據專家設計的規則與不同種類的實體連接所組成的關系網絡,在評估風險等方面提供輿情分析,進一步幫助市場參與者識別近期可能存在的風險。(四)角色多維化趨勢。通過數字驅動,原有與業務非直接相關的領域(如,研究領域、運營領域等)也可以提供生產力,在現有服務于內部某一流程之外,轉化為外部定制化產品,增加金融領域服務供給的多樣性和角色的多維化。以研究領域為例,在傳統投資環節,研究部門在投資過程中主要體現的是間接價值轉化的角色。當前,在數字技術驅動下,研究部門可以通過構建信息平臺等方式,推動研究在資產管理服務體系的產品化,不僅由輔助投資的角色不斷前置,在直接價值貢獻方面也嶄露頭角,成為打造對外產品銷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數字驅動下金融機構戰略轉型思考
數字化正在加速改變或融合進入金融業態模式,并不斷衍生新產品、新服務和新經營模式。在上述長期趨勢基礎上,金融機構面臨的發展環境變革和挑戰是前所未有的。機構要基于行業特性,思考過去的動態競爭向當前的生態競合轉變中所蘊含的機遇,主動擁抱這一長期趨勢,建立或提升競爭優勢。數字驅動下,金融機構可依據自身發展階段和業務形態,從三個層次不斷遞進和延伸:一是機構內部業務和管理優化;二是金融產業鏈上下游的業務貫通;三是“金融-經濟-科技”開放式生態圈的塑造。(一)微觀層面,數字驅動金融機構內部業務管理優化。數字驅動金融業轉型的第一步,在于優化金融機構的業務管理能力。一方面,體現在業務的“開源”,即數字驅動金融機構獲客和業務邊界的拓展。以資產管理行業為例,其可以運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以智能投研、智能投顧業務,加強機構投資能力的延展,并對尾部客戶的開源精準識別,提升服務效率,優化獲客質量。另一方面,體現在運營的“節流”,即借助金融科技,將運營管理進行線上轉移,降低運營成本。以人壽保險領域為例,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提升人的精準識別,提升運營效率。我國壽險行業面臨人均產能整體下滑的趨勢,從“擴隊伍”向“強素質”轉變,是壽險企業面臨的重要運營管理問題。憑借數字驅動人力資本質量提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動態的“人員畫像+關鍵特征+篩選流程”循環體系,甄選人,能夠一定程度上實現財務資源和培養的有效投放,提升運營效率。最終,通過優化金融機構業務的供給端與需求端,提升機構自身發展層面的效能釋放和能力提升。(二)中觀層面,數字驅動金融產業鏈上下游業務貫通。數字驅動金融機構轉型的第二步,是以金融業投融資相關產業鏈為焦點,推動上下游業態的聚合和風險有效管理。以供應鏈金融為例,供應鏈金融是連接金融、實體產業緊密結合的金融創新業務模式。但在現實開展金融業務的過程中,由于供應鏈融資的上下游企業結構復雜、形式各異,參與主體間的信息分割和不對稱嚴重、風險穿透困難,金融機構在進行融資服務過程中普遍面臨風險敞口大、增信成本較高的客觀挑戰。當前數字驅動下,供應鏈金融正在由傳統融資模式向金融科技模式優化轉型。首先,通過大數據技術,供應鏈上各企業輿情信息能夠以更高效的方式進行搜集;區塊鏈技術則將包括債權憑證等關鍵信息沉淀并傳導,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模式下的信息穿透不足、傳導范圍有限、顆粒度待細化等問題。因此,對于具有信息在上下游或平行間傳導業務特征的金融機構,可以借助數字技術,從底層結構優化信用信息基礎,有利于在加強風險管理管理,在優化自身業務效率的同時,在產業鏈內強化主動權,確立自身在產業鏈上下游的聚合與優勢地位。(三)宏觀層面,數字驅動“金融-經濟-科技”開放式生態圈的塑造。數字驅動金融機構轉型的第三步,最終是其所處生態的數字化轉型。金融業的本質是資金與資源的融通,金融機構也力求通過發揮企業、行業、產業等維度的協同效應,圍繞客戶為核心,在不同領域的產品、服務之間打造“生態圈”。但是,以往由于業務領域差異,信息不對稱的壁壘客觀存在。機構從業務端推動“生態圈”建設的周期長、不確定性大,構建“生態圈”始終難以從理論跨越到實踐層面。當前,從數字端打造“生態圈”成為可能。從這一意義上,數字技術既提供了信息交互的渠道,其本身積累的數據資源更是重要的資產,需要充分挖掘以充分釋放其內涵價值。通過數字聯動業務,從基礎架構推動生態圈建設,使協同更具有普適性和可操作性。以消費金融為例,金融機構可以以金融服務為基礎,向消費者的各維度需求———如醫療健康、保險保障、房產服務等不斷延伸,運用互聯網科技及線下網點布局協同獲客,憑借生態圈建設,促進內部遷徙,降低獲客成本,增強黏性。
參考文獻:
[1]孫國峰.金釘子———中國金融科技變革新坐標[J].中國民商,2019.4.
[2]姜建清.為“金融科技”正名[N].第一財經日報,2017.7.10.
[3]趙成國,沈黎怡,馬樹建,莊雷.金融科技視角下供應鏈金融共生系統演化趨勢研究[J].財會月刊,2019(21).
[4]許荻迪.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研究[J].西南金融,2019(2).
作者:朱虹
- 上一篇:生物質鍋爐節能減排分析
- 下一篇:供電所綜合管理水平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