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學背景下旅游翻譯

時間:2022-07-16 10:25:42

導語:接受美學背景下旅游翻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接受美學背景下旅游翻譯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與國外的交流日趨緊密,旅游行業對外開放的力度與廣度都不斷加強。旅游翻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對外交流及人文環境建設的水平。隨著宣傳意識的增強,旅游翻譯的質量已大為提高,但現實中國外民眾對我們旅游翻譯的認可度、接受度仍然不高。鑒于此,本文試從接受美學的視角對如何提高旅游翻譯質量進行初步的探討。

二、接受美學理論概述

接受美學又稱“接受理論”,是上世紀60年代起源于德國的一種文學批評范式,它源于現象學、闡釋學、俄國形式主義等文學理論,是以讀者的接受實踐為研究主體的一種理論體系。在傳統文學理論的視角下,作品的意義是絕對的,否認社會存在對作品的制約作用,讀者只能被動地對其單向靜觀,這割斷了作品與讀者之間的聯系,否定了讀者的能動參與作用,將文學活動中作者、作品、讀者這一動態過程切割為封閉的、互不相連的片斷。作品作為審美客體只具備潛在的審美價值,是一種“可能的存在”,讀者的閱讀活動是將其轉化為“現實的存在”,實現審美價值的唯一途徑。[1]23接受美學理論強調讀者在接受過程中的能動參與,認為其對作品意義的實現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作品的歷史本質不僅僅是作家對作品的創造,更是讀者對作品的接受。[1]52作品并不是向每一位讀者都提供同樣的觀點的客體,“它更像是一部管弦樂譜,在其演奏中不斷獲得讀者新的反響”,作品意義的實現是作品本身和讀者相互作用的一個運動過程,它是一種動態產物,不是絕對靜止和絕對客觀的東西。[2]608-609接受美學理論認為,任何作品的接受和判斷都必須以下列因素為基礎:對文學規范的預先認識,對已經熟悉的作品的形式技巧和藝術風格的了解,以及過去積累的審美經驗。[1]80這些認識和經驗先于讀者對該作品的主觀理解和心理反應。一部作品會通過公開或隱蔽的信號、人們所熟悉的特點或含蓄的暗示,把它的讀者引向一種特定的接受方式,它一定喚醒讀者對過去作品的記憶,引起一定的審美期待。[2]606讀者不是被動地做出反應,而是積極地參與,作品通過讀者的這種參與,才進入一種連續變化的經驗視野中。

三、接受美學對旅游翻譯的啟示

接受美學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應用于翻譯研究領域,并對當代翻譯研究產生重大的影響。[3]接受美學理論強調讀者中心論,其對翻譯研究的重要啟示就是要轉換視角,把研究重點轉向目的語讀者。從這個角度來看,翻譯的成敗取決于譯文能否被讀者理解和接受,其直接關系到翻譯目的和文本功能的實現。[4]目的語讀者積極地介入到原文、譯者、譯文三方所形成的對話關系,這有著兩層含義:一是目的語讀者能動地接受和吸收原語文化;二是目的語讀者的期待視野發生著變化,其期待視野在譯文的傳遞過程中逐漸擴大,期待視野的擴大反過來又影響其對譯文的接受,兩者相輔相成。[5]旅游翻譯以外國人為對象,以推介旅游為目的,其翻譯效果取決于目的語讀者的接受情況,這與接受美學的立論精神是一致的。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探討接受美學對旅游翻譯的啟示。

(一)發揮譯者的主體性

從接受美學的視角來看,翻譯過程中發生至少兩次視野融合:第一次是譯者的視野與原作視野的融合,第二次是第一次融合后形成的新視野與目的語讀者視野的融合,目的語讀者所接受的是兩次視野融合后形成的產物。譯者在視野融合中不是“隱身”的,而是積極參與的,任何譯者都是從自己的期待視野出發,譯者既是理解者又是解釋者,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為實現翻譯目的,譯者可發揮自己的主體性。承認譯者的主體性,并不是說譯者可以脫離原作恣意妄為,而是指譯者在以原作為依歸的前提下,允許出現“創造性的叛逆”。[6]作品作用于接受者的期待視野所引起的“審美距離”的大小決定了作品的藝術價值,作品視野如果大大超出了一般接受者的審美期待,其雖然具有較高的價值,但可能在一定時期內不被人或只為少數人所理解,只有當接受者普遍的期待視野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升到某種高度時,作品的意義和價值才為廣大接受者所認識和理解。旅游宣傳材料包含了許多中國歷史、地理、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識,對于中國人來講屬于大眾化的通俗讀物,但對于國外民眾來講,其所帶來的審美距離較大,非一般讀者可以理解。譯者在翻譯HUIWENXUE的過程中要考慮到這一點,發揮自己的主體性,考慮到他們的審美要求和接受水平,靈活地使用變通手段調動其審美參與,使譯文讓國外民眾看得懂并喜聞樂見,從而達到傳遞信息并激發旅游欲望的目的。

(二)在文化層面上關照目的語讀者

翻譯是兩種不同文化間傳遞信息的活動。對于旅游宣傳材料中的文化差異,譯者在翻譯時,要在文化層面上關照目的語讀者,關照其文化思維,好的譯文不僅僅是被理解,更應是被接受。例如某些旅游材料是反映中國特色文化的,包含著深刻的涵義,對于這類材料的翻譯,譯者不能局限于中國文化,更應該考慮到目的語文化,考慮到目的語讀者的接受。因此,譯者應立足于目的語讀者的理解和接受上,關注其作用和地位,在選取翻譯策略時,應從文化層面關照目的語讀者,充分調動其審美體驗。例如某旅游網站對秦始皇的介紹:原文: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秦氏,名政,因生于趙都邯鄲,故又稱趙政,杰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前246年至前221年為秦王,前221年統一中國,成為秦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譯文:QinShiHuang(259BC-210BC),Alexan-dertheGreatofChina,personalnameYingZheng,outstandingstatesman,militarycommander,kingoftheChineseStateofQinfrom246BCto221BC,unifiedChinaandbecamethefirstemperorofQinDynastyaswellasChinain221BC.在漢代以前,姓和氏不是一碼事,氏是從姓派生出來的,當時的古人又有以出生地、居住地為姓的習慣,所以才有上面的“嬴姓秦氏”、“故又稱趙政”等措辭,如果譯文照搬原文、亦步亦趨,糾結于這些文化信息,只會使目的語讀者一頭霧水。譯者巧妙地在文化層面對目的語讀者進行了關照,直接將秦始皇的名字譯為“personalnameYingZheng”,并在譯文中增添了AlexandertheGreatofChina,將秦始皇比擬為中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充分考慮了英語讀者的文化思維,該譯文符合其期待視野,又略高于其期待視野,易引起他們的共鳴和參與,達到了旅游信息傳遞的目的。

(三)在審美經驗上關照目的語讀者

一個民族的社會歷程及文化傳統常體現在其美學思想上,這是該民族獨特歷史及文化在民族心理上的積淀,反映了其獨特的審美觀和人文思想。在旅游材料翻譯中,原文的審美水準常遠超出一般目的語讀者的審美經驗和審美期待,所以譯者在翻譯時應在審美經驗上關照目的語讀者,使譯文符合其欣賞水平、審美觀、閱讀習慣,以引起目的語讀者的共鳴,實現視野的二次融合。例如:原文:“煙水蒼茫月色迷,漁舟唱晚棧橋西。乘涼每至黃昏后,人依欄桿水拍堤。”這是古人贊美青島海濱的詩句。青島是一座風光秀麗的海濱城市,夏無酷夏,冬無嚴寒。譯文:Qingdao,whosebeautyoftenappearsinpo-etry,isacharmingcoastalcity.Itisneitherhotinsum-mernorcoldinwinter.上面的旅游宣傳材料中引用了古人的詩句來強調青島深具文化底蘊,這符合中國人審美心理與接受習慣。但如果將原詩翻譯出來,將顯得用詞過于雕飾,冗長拖沓、華而不實,不符合目的語文化的審美心理。譯者巧妙地將其譯為“whosebeautyoftenappearsinpoetry”,關照了讀者的期待視野和審美經驗,譯文簡潔樸實,又能喚起讀者的興趣,符合其文化心理和審美方式。

四、結語

接受美學理論與旅游翻譯的結合,為該領域研究提供了新視角,在旅游翻譯中,譯者在以原文為依歸的前提下,應發揮自己的主體性,在文化層面和審美經驗上關照目的語讀者,靈活地處理文化差異、語言差異、審美差異,使譯文與目的語讀者間保持合適的審美距離,能夠喚起其心中的審美共鳴,拓展其期待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