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專業技能訓練論文
時間:2022-02-24 09:00:55
導語:法學專業技能訓練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課程基本理念
法學是一門經世致用的學問,法學教育是一種職業教育,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無理論則無靈魂,理論無實踐則無生命”,因此,需要通過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培養學生的法律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法學專業技能訓練》以培養學生的法律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為出發點和歸宿,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線,在學習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著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運用相關法律的基本原則、基本制度、法律規定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應用與創新能力,以使其掌握初步的訴訟與非訴訟技巧。
二、課程的設計思路
《法學專業技能訓練》以培養學生的法律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作為出發點和歸宿,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主線,以規范性、系統性、適用應用、能力發展、先進科學作為基本原則,以經典的實際案例作為基本素材,以與實踐聯系密切、又難以理解或容易混淆的知識點作為主要內容,以啟發式、循序漸進式、案例式、研討式、評價式作為主要教法、學法,鍛煉學生們應有的基本職業能力,如法律研究、溝通、談判、說服、證據調查、法律文書寫作能力等。本課程總學分為6分,分3個階段(3個學期)逐次開展,每階段學分為2分,學時為2周,以分散方式進行,考核方式是考查。學生期末成績由平時成績(出勤、學習態度、遵守紀律、服從安排等表現)和期末考查成績兩部分組成,分別占總評成績的40%和60%。
三、課程目標
(一)課程的總體目標1.了解市場經濟對法制建設的需要,提高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2.鞏固法學各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3.掌握法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巧。4.了解法學的理論前沿和法制建設的趨勢。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6.掌握運用法律處理實務糾紛的包括訴訟與非訴的基本方法與技巧。7.培養應用法律的實踐思維習慣,鍛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與創新能力。(二)課程的具體目標1.知識與方法(1)系統掌握我國現行法律的基本理論、基本制度、基本原則,具有運用所學理論和知識以及法律、法規來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2)掌握基本的實踐方法和學習方法,如文獻檢索、資料查詢法、研討法、頭腦風暴法、歸納總結法等。2.技能與能力(1)熟悉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并能實際應用。(2)熟悉并掌握審判工作、檢察工作和律師業務的程序和操作規程,進一步熟悉各種法律文書的格式和寫作要求、技巧,初步具備獨立從事審判和律師工作的能力。(3)了解司法審判、檢察的工作方式、工作技巧,了解律師的工作技巧,鍛煉法律分析和推理、法律研究、事實調查、交流、咨詢、談判、訴訟、法律工作的組織和管理等能力。(4)學會獲取證據及培養應用證據的能力。(5)了解行政機關的辦事規程,學習行政執法方面的程序和技能。(6)協助法律顧問解決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具體法律問題。3.情感與態度(1)培養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社會公德,增強職業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2)具有自覺遵守行業法規和職業規范的意識。(3)具有強烈的法律意識,增強未來參加工作的適應性。
四、課程的內容標準
(一)課程結構
五、課程實施建議
(一)教學建議1.課程組織形式根據課程專業性、實用性的特點,在實施教學時,應從實際教學效果出發,相應地采用以下教學組織形式:(1)個別化自主學習。(2)集中學習。(3)小組學習、協作學習。分組進行,原則上按班級人數分成均等小組;案例等學習資料交由各組學生進行研究討論,運用所學知識對案例進行綜合分析,給出解決方案,并最終按要求形成書面作業。2.教學模式、策略和方法教學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模式,整個教學過程要充分體現針對性、創造性、互動性,改變教師“自導自演”,學生過度依賴老師的現狀,而要強調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通過開放性、創造性、互動性的教學鍛煉學生,教師通過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讀書和查閱資料,讓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風氣和氛圍。教學方式可采用啟發式、研討式、講練式、案例式、評價式等。3.教學媒體手段教學手段是教學活動中師生互相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本課程可采用的教學手段有兩類:傳統手段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4.學生學習準備專業技能訓練是在相關專題所涉及的法律學科授課完成之后,通過教師集中式講授、學生個別化學習等已經對相應的法律基本知識有了基本理解和掌握,通過分組研討、文獻調查分析、歸納總結等方法,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事實分析、法律研究、梳理法律關系、書寫法律文書、提出解決方案。(二)實踐條件建議本課程所需的基本實踐條件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硬件條件包括校外的實踐基地(如法院、企業、工商局、勞動仲裁機構等實務部門)和校內的教室(多媒體設備)、圖書館等,軟件條件則包括案例庫、中國裁判文書網等網絡平臺、教學師資(包括授課老師和聘請的專家)等。(三)評價建議1.考核方式本課程考核方式是考查。學生期末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查成績兩部分組成,分別占總評成績的40%和60%。2.評價辦法本課程主要采用過程性考查的考核評價方式,考核評價內容包括課堂考勤、課堂小組研討表現情況、遵守紀律、服從安排等。教師主要通過到課率、作業記錄、課堂參與度等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價。具體考核評價要求如下:表3(四)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建議在學生前期已掌握了法學基本理論、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通過親臨旁聽法庭審理、參觀體驗、研討案例、聽專題講座、檢索文獻、查詢資料等,鞏固學生對相關法律知識的理解及提高法律的實際應用能力。1.庭審觀摩通過安排學生到當地人民法院審判庭旁聽案件的審理過程,了解法院審判的基本工作程序,鞏固所學法律理論知識,體驗法律在實踐中是怎樣運行的。2.參觀體驗組織學生到普通公司、工商局、公證處、勞動仲裁機構等實務部門參觀,通過實際體驗了解各實務部門對于法律的操作與運行,增強感性認識。3.研討案例由教師選取經典案例,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分組或集中進行討論或辯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聽專題講座有條件地邀請理論或實務界的專家舉行專題講座,讓學生了解相關法律領域的理論發展動向和社會熱點問題,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5.檢索文獻、查詢資料在教師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后,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查閱資料,互相交流,并探討如何用所獲得的知識來促進問題的解決。
作者:劉秀清 單位: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