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學士論文的構造格式

時間:2022-04-29 04:00:00

導語:法學學士論文的構造格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法學學士論文的構造格式

摘要:學術論文的寫作必須嚴格遵循學術規范。法學學士論文的結構格式的要求,主要包括題目、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參考文獻和致謝七個部分。其中注釋部分應引起高度重視,因為它反映了論文的起點、深度及廣度,構成了論文的“皮囊”。

關鍵詞:摘要;關鍵詞;注釋;參考文獻

與一般文章的寫作不同,學士論文的寫作除了要符合學術論文的基本屬性要求,以及遵循一般的寫作步驟外,還要嚴格遵守學術規范。[1]學術規范是在學術研究過程中,無數學者通過不斷試錯,總結經驗和教訓逐漸形成,約定俗成并獲得大家認可的寫作傳統或稱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種規矩使學術研究與一般的問題探討區別開來,從而也使專家、學者與一般大眾區別開來,有利于促進學術的專業化,形成專業圈子或稱專業槽。現在學術規范的基本要求往往通過學術團體或國家統一制定的標準的方式出現,但它并不是純粹人為設計的東西,而主要是學術研究本身內在的客觀要求,反映了學術研究的基本規律。學術規范無論對于論文本身的價值,還是對于學術訓練來講都具有重要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講,學術規范就是學術的生命線,同時也是學者的生命線。也正因為如此,論文是否合乎學術規范的要求就成了論文評定的一個基本指標。

這里主要談論學術規范中的形式規范,即論文的結構格式問題,并且限定在法學學士論文的范圍。論文的結構格式包括很多方面,這里談的是論文一般應必備幾個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寫法,屬于論文內在格式的一個方面,區別于論文排版的規定格式等其它外在格式要求。

一篇完整的學士論文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三個部分。[2]前部主要包括題目、摘要和關鍵詞,是論文的前置部分。中部主要包括正文和注釋,是文章的主體。后部主要包括參考文獻和致謝,是文章的附屬部分。

一、題目

論文題目、摘要和關鍵詞依序排列,位于論文的前面。它們有機結合,不可分割,屬于一個小的整體,總是被檢索工具一同收錄。它們的內容相互補充、相互支持,其主要目的在于方便讀者閱讀理解論文的實質內容,節省時間和精力。

論文題目又稱標題,是文章最重要的標志和象征符號,可謂“論文之眼”。它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題目是反映論文范圍與水平的第一個重要信息,同時也是提供檢索的特定使用信息。如何選擇合適的題目往往是一個非常“折磨人”的問題,因為它必須滿足多方面的要求。出于研究的方便,往往確定了選題后就相應地選擇一個題目,但它只是臨時起到標識論文的符號作用。題目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根據寫作內容及觀點的變化往往會有些變化,通常是在定稿并完成答辯以后,題目才能最后完全確定。

論文題目具有以下功能:明確研究對象或揭示論點、確定一個研究的最佳角度或進路、提出問題供人們思考或引起閱讀興趣。通常題目既可以經過綜合考慮后確定,也可以從論文題材、主題、命題中選取。如:淺析司法賠償制度、司法賠償制度需要改革嗎?司法賠償制度必須改革,等等都可以作為論文的題目。在具體設計上,題目一般為詞組,但也可以為句子;作為題目的句子大多為陳述句,個別也可以為疑問句。此外,除了主標題外,論文還可以有副標題。

題目一般要求:[3]1.準確得體,緊扣論文主題。2.與內容相符,范圍大小一致,外延和內涵恰如其分。3.比較新穎、醒目,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4.語言凝練、簡潔,主標題不超過二十個字。學生寫作一般存在的問題有文字太長,文學色彩比較濃,題目與內容不符等等。如:論文題目是“網絡賭球問題”,而內容中卻只是寫到犯罪問題,沒有寫到一般違法問題;論文題目是“對我國證人拒絕作證的思考”,實際上卻寫的是“刑事案件中證人拒絕出庭作證的問題”。

二、摘要

摘要或稱內容提要,是論文最簡捷的梗概,用通俗的話說即從論文中摘出的要點。通常用在期刊上一篇較長文章的前面,或專門的索引工具以及網上期刊文章的瀏覽器上。摘要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自含性),有依據,有結論,是一篇完整地短文,應包含與論文同等量的核心內容,不閱讀全篇論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它是對題目的進一步說明和補充,讀者希望通過它來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論文的基本內容,以粗略評估論文的學術價值,從而決定自己是否有必要閱讀論文,以及是泛讀還是精讀。如果摘要寫得不好,論文被收入文摘雜志或檢索核心數據庫,進而被人閱讀和利用的機會就很少,導致論文的基本功能——傳播信息,促進交流無法得到充分實現。

摘要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和結論,重點是結果和結論。摘要采用陳述語氣,不加注釋和評論,講求言簡意賅,表述準確、客觀,一般字數在200字到300字之間。

摘要的主要功能包括兩個方面概括和引導,相應的其應具有兩個特質“全”和“新”,二者缺一不可。[4]所謂“全”就是摘要應盡可能全面地提示文章的要點。這主要包括論題(研究對象)、論點、論據和論證,即論文探討了什么問題,根據什么材料和理由,運用什么分析方法,得出了什么樣的看法或意見。所謂“新”就是摘要應把文章最有新意的東西提示出來。這一般也體現在上述四個要點上。有人認為摘要應包括三點:論文的重點、特點和新見解,這實際上是強調了論文摘要的引導功能,而忽視了其概括功能。

學生在這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1.把摘要寫成了前言,甚至僅僅包括寫作意義這一個方面。2.內容過于宏觀和抽象,沒有實質內容,使人無法了解文章的主要觀點或精華所在。3.寫入常識性的東西,以及重復論文題目中已有的信息,不夠精煉。4.內容中包含“本文”、“作者”等類似的詞語。考慮到摘要的作用,作者應該站在相對客觀的立場上來看待自己的論文,以第三人稱來書寫。同時摘要通常獨立使用,“本文”的含義不明,容易使人迷茫:到底是指摘要本身或是指論文。

三、關鍵詞

關鍵詞是從文章中選取出來,最能體現論文特點和創新價值的名詞或術語,它們反映文章的主題內容,對論文具有實質意義。關鍵詞是供檢索用的主題詞條,應能覆蓋論文的主要內容。它們可以起到使讀者提神醒目的作用,可謂畫龍點睛之“詞”。通常關鍵詞在文章中多處提到,既構成了理解論文的基本框架,又使該論文于其它論文區別開來。不同的文章關鍵詞一般不會,也不應該完全相同。

關鍵詞是對文章重點概念或理念的強調,同時也對摘要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它一般從論文的題目、分標題、摘要以及正文的重要段落中選取。關鍵詞特別講求簡明扼要,有數量的限制,一般以3-8個為宜。如果可能,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等詞表中提供的規范詞中選取。

學生在寫作中出現的問題:一是關鍵詞不關鍵,并不具有類似“題眼”的重要作用,而是屬于文章中的普通詞匯,并且其用法與通常用法沒有任何特殊之處。如有的論文把“不和諧之處”、“預防和對策”等作為關鍵詞。二采用過多的通用詞,而不是專用詞。三是關鍵詞“多而不精”,使人無法把握論文的核心內容。四是遺漏關鍵詞,不能覆蓋全篇論文。

四、正文

正文與注釋結合在一起,構成廣義上的正文部分。正文是論文所要闡述的主要內容,構成論文的主脈,注釋則輔助說明正文,是論文的支脈,對正文起基礎性支撐作用。

正文通常沒有明確的格式要求,屬于可以比較自由寫作的部分,因為它屬于實質內容的寫作,具體的格式應該完全適應不同的具體內容的要求。盡管如此,正文還是必須按照論文的內在邏輯需要,分為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這通常稱為學術論文的基本型(三段式)。

緒論,又稱序言,它位于正文的最前面,是讀者進入正文的第一步。其主要的作用在于引導讀者比較輕松地進入下面的正文本論部分,為讀者深入理解論文作一些基礎性的鋪墊工作。這部分主要闡明寫作背景、緣由、研究對象以及研究的目的、前人的研究工作介紹、論文的主要思路和結構。緒論并不闡明自己的中心觀點,更不進行論證,基本上采取敘述的方式。這部分的寫作風格通常是提綱挈領,平板直敘,由淺入深,通俗易懂。

本論,狹義的正文部分。它是文章的基本內核,對論文質量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這里可以詳細地闡述對問題的獨特分析,從各種角度來充分地論證論點(這也是“本論”二字的基本含義),集中表述研究成果。這部分要求專業性強,語言精確,邏輯嚴密,分析深刻。

結論,正文的最后部分。它是對全文的概括提煉和總結升華,提出對所述論題的總結性看法和意見,指明論文的創新之處。如果不可能導出應有的結論,也可以沒有明確的結論而進行必要的探討。在這一部分,通常還要指出論文的不足之處,以及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探討。結論概括性強,比較簡短,所以除了論文前部之外它往往也是讀者快速了解論文內容及理解其學術價值時必讀的部分。這部分的要求是主題明確,語言精練,思維辯證,留有余地。

五、注釋

學術性文章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文章,如政治性文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在論述中要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注釋問題看起來不過是一個形式上的規范要求問題,但“這里的形式性規范并不僅僅是形式的,而是具有實質性的內容的。”[5]也正因為如此,學士論文的寫作對注釋有嚴格的要求。除了必須遵守格式的要求外,學校往往還規定一篇學士論文必須至少有多少條注釋,如15條等等。

有必要說明,“注”和“釋”不是一回事。注,是指引注或稱引證,指出某段文字是引用某人某篇文章或專著里面的內容。其主要功能在于表明論文言之有據,起到索引作用。釋,是指解釋,說明該處文字的有關情況,包括對論文中討論的某些論點補充其它的佐證文獻,插入在論文中被干擾的引述,拓展在論文中論述的觀點,糾正文章的論點,等等。“注”和“釋”通常合在一起,簡稱注釋。這是因為在論文寫作中,二者往往同時出現,功能互補。

一種相當流行的看法認為,帶有許多注釋的論文是紳士派頭的表現,從而“使論文看起來像論文”,并且往往是一種障眼法,實際上并非如此。注釋與正文中的其它內容相比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增強論文的說服力。沒有注釋,論點就缺乏支撐力和擴張力,論文就顯得不充實,不豐滿,似乎文中的觀點是不需要以別人的相關研究為基礎的,論述是沒有語境的,這不容易使讀者信服。2.反映了學術的繼承性。注釋表明了作者對前人的相關學術成果有了清楚的認識,與他們進行了學術上的對話和交流,理解并繼承了(包括批判地繼承了)前人的理論和觀點。對一篇論文來說,如果說主題思想反映其具有創新性的內涵的話,那么注釋則反映了其具有基礎性的外延。有學者把注釋稱為論文的“皮囊”,[6]非常形象、傳神。3.反映了學術的創新性。表明作者專注于發現和研究學術上的新問題,沒有重復別人的研究工作,從而避免了個人和社會資源的浪費。4.保持論文思路的連貫性。把相對次要的內容放到注釋中去,可以突出論文的主題,從而使論文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資料的堆積,節省篇幅,使論文結構更緊湊、語言更精煉,不致枝蔓。5.體現良好的學風。注釋分清了他人的觀點與作者的觀點,表明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沒有侵犯他人的著作權。此外,注釋還明白交代了論文的起點和深度,這為論文的審閱者評估其水平和價值提供了客觀的依據。

一般注釋應具有三性:相關性、原始性和學術性。[7][8]首先,相關性是注釋最基本的要求。這里的“相關”大致包括以下含義:1.注釋應能夠使讀者看出他人觀點與作者觀點在學術上的承繼關系;2.注釋應足夠詳盡、準確,使讀者能夠順藤摸瓜,找到作者所參考過的相關資料;3.注釋內容應與正文中的內容聯系密切。

其次,原始性關注的是注釋內容的真實性。它主要指的是要盡量引用原始的資料,即原文或第一手資料。原始資料的范圍比較狹窄,像譯文、選集摘編等都不屬于原始資料。同時原始性也指要努力真實地反映所引用文獻的原來含義,不能以訛傳訛。有一門學科叫考據學,其目的就是要考證某一事實或觀點的來源,如某一觀點是誰在何種情況下說的,其當時的目的是什么,等等。這里的原始性(也包括注釋的其它兩種屬性)就含有考據的因素。它需要作者具有探索真相的勇氣,“打破砂鍋問(紋)到底”的勁頭,養成嚴謹的治學作風。

第三,學術性指的是注釋包含學術分析、研究的因素。注釋可以分為一般羅列式的注釋和分析性的注釋兩種。前一種屬于一般論文注釋類型,主要是提供文獻的最基本的外在資訊,如文獻作者、題目、出版物和出版時間等。而后一種則還要對文獻進行比較、鑒別和分析,具有學術性。分析性注釋闡明了作者對相關問題的認識,反映了作者知識的廣度,對論文的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學生論文中注釋部分容易出現的問題有:1.注釋過濫。為了注釋而注釋,把根本沒有必要注釋的一些常識性的內容也給以注釋,導致注釋過于繁瑣。2.注釋的內容主要限于馬克思等革命導師的著作,對法學家的著作引證很少。似乎革命導師都是法學家,這些巨人的話就是真理,引證它們就等于拿到了“尚方寶劍”。3.大量引用中央文件上的內容,在一定的程度上混淆了法律與政治的區別。4.對文獻理解不夠,引證時沒有忠實于原文。5.“注”較多,“釋”很少。這可能是由于學生論文不精煉,往往把“釋”的內容寫到正文中去的緣故。6.引用了別人的最新成果,但沒有注釋。這屬于“文賊”行徑,應該堅決予以杜絕。

六、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指,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哪些主要文獻。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不是論文的形式主義部分,更不是可有可無的。盡管注釋中已經包含了引證文獻,但參考文獻部分并非多余。這一方面可以使全部參考文獻與其它內容分開,單獨集中在一起,且分門別類,使讀者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比注釋更全面的文獻信息,更加便于讀者了解其內容和查找到它們。[9]此外,參考文獻的著錄還便于有關情報的研究。如論文被引用次數的多少,往往就成為衡量論文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

強調重視參考文獻,實際上是要求重視寫作之前的文獻檢索。論文中參考文獻部分的內容,如文獻數量的多寡、文獻類型的多樣性程度以及文獻的檔次,一方面標識出論文寫作的主要思想來源和材料來源,反映了作者閱讀的范圍和努力程度,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論文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進而從一個側面間接反映了論文水平的高低。在西方國家任何學術文章都必須要有參考文獻部分,在我國一般的論文或專著未必有參考文獻部分,而學位論文則規定必須要有這部分內容,這是對訓練性論文的一種強制要求。不僅如此,各學校一般還規定文獻的最低數目要求,如15篇以上。

這里要注意的是:1.文獻應盡量多樣化、全面、新穎。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論文的前提。2注意參考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3.參考文獻不一定在論文中直接引用過,但必須確實認真閱讀(未必通篇閱讀)過并對論文寫作產生了重要影響。4.一般只著錄公開發表的文獻。5.采用標準化的著錄格式。

七、致謝

致謝是論文中“最后,但并不是最不重要的”內容。它是作者在論文完成以后,發自內心的,對在自己寫作過程中在學術上給予自己實質性幫助的主要人員的謝忱。這通常包括自己的指導老師、其它有關的老師、同學、親友等。[10]在學習、訓練性論文如學位論文中都包含致謝部分,而一般論文則未必。致謝的主要目的在于:表明論文不是純粹由自己一個人獨立完成的,他人的幫助對論文完成具有重要影響,體現對他人工作的尊重,同時也表明自己具有學術素養,嚴格遵循學術規范。

致謝部分應簡短、誠摯、有感而發。學生在這方面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對論文寫作幫助不大的人員寫進去,不要把致謝寫成毫無實質內容的客套,也不要篇幅寫得太長,如有些學生寫了滿滿一頁紙,甚至兩頁紙,就沒有必要。

結語

學士論文的撰寫,既是學生大學四年所學知識和技能的重溫和綜合運用的過程,同時又是學生自己獨立探索,積極創新,對以后研究工作的預演和模擬的過程。學士論文的完成既是本科學習的終點,又是畢業后新的工作的起點。24歲左右的年齡,利用不到半年的時間寫出一篇像樣的論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學生嚴肅認真地對待,付出艱辛的努力。但獨立思考與寫作并不僅僅是一件苦差事,毋寧說它更是一種樂趣,因為在這里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獨特看法而不必擔心受到別人的嘲笑。而最終完成一篇高質量論文,并獲得答辯老師以及同學的贊許,會使人油然而生某種智力的滿足感,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寫論文是在體驗一種經歷,獲得一種終身受用的能力,即發現問題,找出處理問題的適當方法,按照一定的溝通技巧闡述問題。論文寫作是一種挑戰,而挑戰的結果是自己的豐碩收獲——知識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應該明白,論文是一次唯一的作一些可以使你終生受益的作業的機會”。[11]

如何才能寫好法學學士論文?這個問題很難簡單地予以回答。如果有人想通過本文尋找捷徑,恐怕他要失望了。本文并沒有告訴學生該把什么東西放入論文,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此外,本文沒有,也不可能對其所涉及的全部問題都一一予以分析和說明。實際上論文寫作中的不少重要的問題,如檢索文獻的具體方法和技巧、論文的結構、論述方法和寫作技巧等等,本文都沒有詳細闡述。不僅如此,即使是本文重點論述的內容也必然會有進一步探討的余地。法學學士論文的寫作主要不是一個理論探討的過程,而是一個親身實踐的過程。何嘗有人通過讀書本學會了游泳?只有在寫作中才能真正體會到論文寫作的奧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無定法,只要世界上還有論文存在,關于論文寫作方法的探討也就永遠不會停止。如果讀者通過閱讀本文,能夠真正受到一些啟發,沒有浪費寶貴的時間,筆者也就心滿意足了。

參考文獻:

[1]張少瑜.談談法學論文的學術規格[A],法學評論[J],2000(3).

[2]王嘉陵編著.畢業論文寫作與答辯[M],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89.

[3]梁慧星.課題選定與題目設計――學位論文寫作方法(一)[A],中國民商法律網.

[4]張少瑜.談談內容提要的寫作[A],法學評論[J],2001(5).145-147.

[5]朱蘇力.法學研究的規范化、法學傳統與本土化[A],法治及其本土資源[C],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211-219.

[6][7]劉南平。法學博士論文的“骨髓”和“皮囊”——兼論我國法學研究之流弊[A],中外法學[J],2000(1)。101-112。

[8]楊玉圣.學術規范與論文寫作--在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的演講[A],社會科學論壇[J],2005(5).

[9][10][11][意]翁貝托?埃科.大學生如何寫畢業論文[M],高俊方等譯,北京:華齡出版社,2003。230-239.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