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產業安全探討論文
時間:2022-11-20 09:50:00
導語:電子信息產業安全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本文在界定產業安全定義和綜述產業安全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從經濟安全和信息技術安全兩方面闡述電子信息產業安全的構成,電子信息產業經濟安全主要包括產業發展環境、產業國際競爭力、產業對外依存度和產業控制力四個方面;除此之外還要考慮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和信息安全。
關鍵詞:電子信息產業產業安全經濟安全技術安全信息安全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電子信息技術席卷全球,電子信息技術不僅已經成為一個新興支柱產業,而且前所未有地影響其他傳統產業乃至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美國等發達國家嚴格控制其高端通訊技術、計算技術的應用和傳播,比較重視信息產業的安全狀況;而我國無論是在主觀意識上、技術標準上還是產業管理政策上,都忽視了電子信息產業安全防范。2009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如何維護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經濟安全乃至整個國家經濟安全已經提上日程。筆者從產業安全的含義界定、產業安全理論和電子信息產業安全構成三個方面闡述通過加快創新發展,維護我國信息技術產業安全。
產業安全的定義
盡管國內外學者們對產業安全的含義有不同的解釋,但概括起來有狹義和廣義兩個范疇的認識問題。從狹義角度看,產業安全僅僅只是經濟領域的問題,不涉及技術領域,只是運用經濟手段尋求經濟的安全性,是指在開放的經濟體系中,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特定產業如何在國際競爭中保持獨立的產業地位和產業競爭優勢。從廣義角度看,產業安全指的是保證產業順利發展的經濟、技術和社會等各個方面。因此廣義的產業安全是指一國重要產業所處的宏觀經濟政策環境相對穩定,產業內外先進技術推動作用充分發揮,企業持續培養核心競爭能力,使產業在其幼稚階段、發展階段能夠抵御外來各種因素的威脅,并能持續發展的狀態。
產業安全相關理論綜述
(一)產業保護理論
產業保護理論是研究產業保護對象、產業保護手段、產業保護程度和產業保護效果的一種產業安全理論。其核心思想是:產業保護的目的是保護產業的競爭力,使被保護產業不斷增強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保護的手段應該是在國際法允許的范圍內靈活運用多種保護方法;保護的對象應是在全球產業鏈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產業、節能的產業和具有強外部性的產業;保護的難點是對開放度和保護度的把握,在國家層面上是開放的,在產業層面上是適度保護的,即應為產業發展提供開放的成長環境和良性的保護措施。可見,產業保護對競爭環境的培育很重要,這種保護應是暫時的、高效的,旨在促使產業自身產生出一種技術外溢,并不斷增強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二)產業國際競爭力理論
從長遠來看,只有不斷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才是維護產業安全的治本之策,從這種意義上來講,產業國際競爭力是產業安全的核心。企業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的集合構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是競爭優勢的形成及發揮。也就是說,產業國際競爭力是一國某一產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實際顯現和形成的優勢,它反映了一國某產業的生產力水平。從競爭優勢的形成角度來講,產業國際競爭力更強調和依賴于企業的策略行為和創新能力。為提高本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強化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合理利用資源等。
(三)產業控制理論
產業控制理論是從產業控制力的角度探討產業安全的理論,它主要關注外國直接投資(FDI)通過股權、技術、品牌、經營權、決策權的控制,而對東道國產業產生的不利影響,以及東道國應采取的應對措施。一國的產業控制力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是本國資本對國內產業的控制力和對市場的占有程度;第二,是本國政府對國內產業的影響力和產業政策效應。產業控制力的高低主要受國際資本進入的影響,大量外資企業的進入會侵蝕本國資本的產業控制力。
電子信息產業安全釋義及其構成分析
與一般產業相比,電子信息產業具有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研發投入高、創新速度快、風險性大等特點,因此電子信息產業安全的內容與一般產業安全相比,運行過程中對技術和信息傳遞的要求更高,具有特殊性。根據產業安全的概念,結合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特點,在考察電子信息產業安全水平時,不僅要從經濟角度出發,還要注意電子信息產業中技術開發、使用等方面的安全。
因此,本文對電子信息產業安全的概念做出如下界定:電子信息產業安全是指一國的電子信息產業在開放經濟背景下,其所處的經濟政策環境相對穩定,產業保護措施相對合理,產業發展基礎條件相對完善,產業內外先進技術推動作用充分發揮,企業持續保持要素的高投入并持續培養以技術為核心的內在競爭能力,使電子信息產業能夠在其幼稚階段、發展階段抵御外來各種因素帶來的威脅,并能持續發展的狀態。根據產業安全理論和電子信息產業安全概念的界定,電子信息產業安全可以分為經濟安全和技術安全兩大部分。
(一)電子信息產業的經濟安全
電子信息產業的經濟安全是經濟領域中的產業安全問題,主要考察產業所處的產業政策、市場競爭環境是否有利于產業發展;產業在國際上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何在,是否有競爭優勢;產業和產業內技術是否過于受國際市場制約;政府和企業對行業的控制程度如何,是否很大程度上受外資和國外市場的影響等。
1.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環境。產業發展環境是產業賴以生存的基礎,受到國家產業政策、產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的影響。
電子信息產業政策是指政府部門為了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通過稅收、投資等方式對電子信息產業的資本、人才和技術環境產生影響,擴大電子信息產品的市場需求,刺激和保護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各種政策。主要包括稅收優惠政策、人才開發政策、風險資本政策、科技投入政策等。
市場競爭環境是指我國加入WTO后為了與國際體制接軌,我國的國內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芯片、手機、電腦等高技術的電子信息產品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利用國內外的資源進行生產銷售。但同時國外高新技術企業的大量進入,與國內高新技術企業競爭,同一行業或行業之間的企業競爭更加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能否擴大市場份額,取決于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產業結構和市場競爭能力。
2.電子信息產業國際競爭力。維持產業的生存空間是指國內產業的產銷量應該快于或至少不慢于國外產業產銷量的增長,只有這樣,國內產業才能保持創新和發展的能力余地。而維持產業一定的生存空間要求產業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產業國際競爭力能夠顯示一國某個產業的競爭優勢,揭示產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電子信息產業國際競爭力一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電子信息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電子信息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產業的貿易競爭指數。在國內市場上,電子信息產業處于主導產業地位,其競爭力較強,因此,在影響電子信息產業安全方面,更側重于其國際方面的競爭力。
3.電子信息產業對外依存度。產業對外依存度主要反映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依存度過低,說明一個國家產業發展過于封閉,而太高又說明易于遭受國際因素波動的影響。考察電子信息產業在對外依存方面是否安全可以從產業的進出口對外依存度、資本對外依存度和技術對外依存度等方面考察。
產業進出口對外依存度反映國內產業的生存對原材料、零部件進口和產品出口外國市場等的依賴程度。產業進出口對外依存度越高,產業受國際市場負面影響因素就越大,產業的生存安全度就更低。參考國際經驗,將進口依存度的“基本安全”狀態范圍定在30%較為合理,上下增減5個百分點可以算出其它安全值。
產業資本對外依存度反映國內產業的生存對外國資本的依賴程度,如果產業資本對外依存度較高,說明對外國資本依賴度越大。如果外資供應有較大的變動(如撤資或壟斷),那么將會影響到產業的正常發展。
產業技術對外依存度反映國內產業的生存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程度。在產業技術對外依存度高的情況下,短期存在著技術供應中斷可能帶來的產業停滯風險;從長期看,如果引進與消化不能協調進行,產業不可能建立起自主的技術研發體系,競爭力就無從談起,安全更沒有保障。一旦外方停止轉讓技術,而產業自身的研究與開發能力又嚴重不足,將會影響其國際競爭力,進而影響其生存安全。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中許多行業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是產業未來發展的主要瓶頸。
4.電子信息產業控制力。與產業對外依存度相同,電子信息產業控制力主要反映本國政府和企業對產業的控制程度。如果控制力過低,某一行業有過多的資本股份和市場份額控制在其他國家或集團手里,說明易于遭受國際因素波動的影響,沒有自主權。反之,如果控制力過高,又不利于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本。考察電子信息產業控制力是否恰當,可以從外資市場控制率、外資股權控制率和外資技術控制率等方面考察。
外資市場控制率反映國內產業市場上受外資企業控制的程度。按照國際反壟斷法的規定,該指標的警戒線為20%,上下增減5個百分點算出其他安全值。
外資股權控制率反映國內企業資產股份受外資企業控制的程度。通常來講,單個企業外資股份額達到20%~30%可達到對企業的相對控制,超過50%即達到對企業的絕對控制。因此,該指標應限制在30%以內,上下增減5個百分點算出其他安全值。
外資技術控制率是從技術角度反映外資對國內產業控制的情況。單個企業的外資技術控制率與國產化率之和為1,可通過國產化率計算單個企業的外資技術控制率,將外資技術控制率按產值加權平均,即可得出產業的外資技術控制率。
(二)電子信息產業的技術和信息安全
由于電子信息產業對技術和信息高要求的特征,在分析電子信息行業的安全時必須考慮其技術和信息安全。
技術是把“雙刃劍”,凡有技術使用的地方,就有安全問題存在,技術發展越快,技術給人類安全帶來的威脅就越大,這就是技術的社會后果的具體體現。技術的社會后果,是指技術成果應用于社會之后所產生的負面作用或不良影響。技術的社會后果,一是背向社會后果,二是側向社會后果。背向社會后果,即技術成果被用在與該項成果創造者的預想和公眾利益完全相反的方向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高技術產業,在技術的開發和運用時應考慮好此項技術是否會造成對社會的不良影響,從而加強防范,采取一定措施,利用技術有利的一面而控制其有害的一面,保證產業技術的安全。
而隨著信息化的普及和電子信息產業本身的特性,此行業對信息系統有很強的依賴性。再加上電子信息企業幾乎所有的數據和商業機密都存放在信息系統的數據庫內,所以這些都給企業的信息安全帶來了很大的隱患,一旦管理不當就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損失。電子信息產業的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網絡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從大的方面講,信息安全主要包括:運行安全(主要是由網絡和計算機構成的平臺)、交易安全(傳輸過程中的數據安全)、內容安全、個人或單位隱私保護。
參考文獻:
1.何維達,宋勝洲等.開放市場下的產業安全與政府規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2.高虎城.產業安全來自國際競爭力[J].中國經濟周刊,2004(8)
3.史忠良.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產業安全[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
- 上一篇:審計局長踐行科學發展觀活動匯報材料
- 下一篇: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