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文化視野下影視藝術綜述
時間:2022-04-16 10:23:00
導語:消費文化視野下影視藝術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消費社會的符碼化
“人類社會的最初消費不是來源于生存需要或‘自然規律’,而是來源于文化限制,也就是說,最初的消費是一種制度,物品的生產和交換是為了明確社會階級地位的劃分。也就是一種象征性的物品展示景觀,人們通過展示手鐲、頸圈、華麗服飾等等,并以這些物品為中心來建立自己的社會價值和地位系統。”富裕的社會上層階級通過對超出物品實用價值和生存價值的奢侈性消費,以便向他人炫耀自己的金錢財力,從而展示自己社會地位的高貴和顯達,而自己的榮耀和聲譽就借助于社會地位這種無形的符號價值而不斷攀升。
因此,社會階層的劃分在某種程度上就以我們選擇、積累、操縱和消費物品為惟一衡量標準,從而保證社會正常秩序和價值交換系統的正常運行。消費社會實質上是對原始社會物品價值代表社會地位和身份的一種回歸,它本身也代表著一種文化,人們消費的不是實物,而是一種文化,一種表達意義的符號系統。然而“消費社會中的消費現象不能從單個的消費對象上予以理解,應該把消費對象看作是一個整體性的意義符號系統”。
在該系統中,符號化的商品附著著一種文化取向和身份認同,而商品化的符號僅僅代表著交換媒介,它僅僅滿足著人類自然和生物秩序的延續,與符號化的商品所代表的娛樂和享受的滿足截然不同。消費理性個體的自由選擇,它追求的是最大的功用。“理想主義的觀點是最根深蒂固的、最頑固的:增長,即豐盛;豐盛,即民主。”消費根本不是所謂的真實物品的需求,僅僅是一種理論意義上的符號抽象,“分析‘豐盛’并不是從數字上去驗證它,數字只能是跟神話一樣的神話。計劃必須從根本上加以改變,要用另一種不同于它的邏輯去把握豐盛的神話。”
“在消費社會消費的是理念,不是物品。因為消費所涉及的事情,乃是文化符號以及符號之間的關系。消費并不僅是一個經濟過程,消費更是一個社會與文化的過程。”通過消費,人們會覺得生活更有品位。當物品轉換成一種符號象征,當消費轉換成一種被符號操縱的行為時,人與人之間關系也逐步演化成為一種消費關系,換句話說,就是物品成為人與人之間進行信息交換的媒介。“消費從而也成為人之自我表達和暴露的主要形式和意義來源,對符號之意義的消費在不知不覺中建構了新型的社會關系與社會生活的方式。”在消費社會,整個社會文化、社交、禮儀、人際關系儼然成了消費物品的附屬物和代名詞,消費物品使得商品的功能逐步異化,人們需求不斷分層化,物品把持著利益鏈條的話語權,從而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將社會媚俗化和戲劇化。也就是說,物品在其呈現的空間內被幻化為影像、符號和消費的代名詞。這樣消費就被演繹成符號吸收的過程和被符號內化的范型。物物交換過程強制性的成為了一種符號發送和接受的過程,而個體的存在和功能在符號互動中漸趨弱化了。
二、符號化藝術下的電影藝術
電影作為人們日常生活消費的一種重要形式,一方面能滿足人類的娛樂需求,同時也負載著人們的倫理、價值觀念、生命意義和社會交往系統,它是人們獲取現實生活意義和價值的一種方式。大眾文化消費時代,對電影符號意義的消費和追捧逐漸成為人們獲取日常生活經驗的方式,成為人們自我表達與自我認同的主要形式。
在大眾文化的影響下,符號價值越來越成為人們自我表達和身份認同的象征和來源,消費者對電影的消費,購買的不只是一個可以使用的實用商品,而在潛臺詞下暗示著消費者對某種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是一種符號藝術內蘊下的表征。在消費社會中,懂藝術、具有獨特的藝術審美眼光的人,要想被他人承認和尊重,通過對高雅文化、高雅電影的消費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作為符號傳遞系統的電影,在審美消費的視野中逐步演化成一種商品,而商品和符號的耦合也必將生產出代表身份和地位的商品—符號表征。因此,消費社會儼然成為了符號社會的代名詞,它不僅打碎了本來就無規則的社會生活,而且使得社會關系變得更加多樣性、復雜化。電影作為一種消費藝術,通過觀眾的審美藝術鑒賞來重構新型的社會統治方式,并且體現著一種新的社會組織原則。
如影片《建國大業》,通過強有力的明星陣容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通過內容情節的不斷更迭來展示其內蘊,該影片具有強烈的意識形態的韻味。這類電影作為主旋律的領軍者,它本身就是一種話語權力的意識形態灌輸,它具有商業性和意識形態雙重屬性,它給我們呈現視覺盛宴的同時,也把一種強烈的消費正當性強加給了我們,通過對影片價值體系的建構,以一種權力高壓的姿態使我們自覺認同它所提供的藝術盛宴的價值內蘊,這也再次印證了電影作為一種消費藝術在社會生活中起著主導意識形態的功能。
- 上一篇:審計機關綜治宣傳指導方案
- 下一篇:全市計算機審計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