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級德育工作研究分析論文

時間:2022-10-20 03:44:00

導語:初中班級德育工作研究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班級德育工作研究分析論文

【摘要】初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決定了必須加強對他們的思想道德教育,但目前我國對初中生的德育教育還存在不少問題。結合筆者實踐,本文提出了要通過教師平時多注重自身的語言、儀表形象;給予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理解關心學生;接納新生事物,拉近師生距離;優化班級環境布置等開展好隱性德育課程。同時通過確定主題,精選節目;動員學生積極參與,充分準備;抓住契機,及時教育等步驟開好主題班會來加強對初中學生的德育教育。

【關鍵詞】德育工作隱性課程主題班會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公開發表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引起了更多的人更深層次的關注。3.67億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發展成才,牽動著億萬家長的心,關系到億萬家庭幸福、社會和諧安定、民族的興衰。

一、班級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學學生,尤其是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發育階段,其生理、心理處在一個劇變的時期,同時也是一個躁動的時期。他(她)們表現出獨立性強、反叛心理突出、對事物好奇的特點。德育工作開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班級的穩定和學生學習氛圍的優劣以及班級其他工作的開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斷有序地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是學校工作的第一要務,這也是整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的關鍵。初中學生的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班主任要對班上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負責,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當前中學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加強中學德育工作,培養中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一直以來都是我國中學德育工作的重點。近些年來,我國的中學德育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績、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但也存在德育效果不明顯等一些問題。

2.1把德育教育知識化、理性化,德育教育缺乏針對性和實踐性。長期以來對初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集中在課堂上,教師用傳授知識的方法進行德育教育。

2.2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單一,對活動的思想內涵和教育作用研究不夠,同時與學生的思想實踐結合的也不夠緊密,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不明顯。

2.3為了應試而注重思想道德理論教條的傳授、背誦,忽視了學生起碼的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德育教育缺乏實效性,還有一些教師言傳身教作用發揮不夠。

三、開展好隱性德育課程

針對以往德育教育的缺陷,我認為在初中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加強隱性德育教育。所謂隱性德育課程是指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獲得的影響自身品德經驗生長的各種隱性教育因素。這是與顯性的專門德育課程相對而言的,專門德育課程以直接的、外顯的、明確的方式,通過學生有意識的特定的心理反應機制影響學生的。它的說教成分多,約束成分多,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與不滿。而隱性德育課程則是以間接的、內隱的、不明確的方式,通過學生無意識、非特定的心理反應機制影響學生的。

在學生思想品德內化過程中有許多中介,其中隱性德育課程作為學生思想品德內化的中介,把學生的外在影響因素轉化成道德情感、意志、行為等方面的個性品質,逐步達到品德、行為和習慣的養成。它更多強調的用不自覺、無意識、潛移默化的影響來得到教育者在德育中所要得到的效果。中學德育工作的特點要求我們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尤顯得重要。

四、如何開展班級德育工作談幾點體會

4.1平時注重教師自身的語言、儀表形象。中學德育的手段和途徑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示范教育,即教師或其他長者通過一定的示范行為或示范行為的列舉和描述,使學生對其產生認同并確立為自己的榜樣。這種示范的主體是多角色、多層面的。如父母、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師學校行政領導、社會其他方面上的行為主體、學生群自身的參照體以及文藝作品中的模范人物等。教師可在平常的教學活動過程中加強自身的語言、儀表形象,從而無形中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為。

4.2給予學生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理解。教師要想對初中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首先要讓他們覺得教師平易近人,容易打交道,也就是說要理解關心學生。理解體現的是一種溝通的立場和能力。班主任老師應該暫時放棄自身的參照標準,尤其要拋棄自己對學生的固有偏見與主觀判斷,站在學生立場上,設身處地從學生的參照標準來看事物,即以學生的眼睛來觀察,以學生的心靈來感受,以學生的觀點來思考,從而走入并體驗學生的內心世界,達到與學生心靈的相通與共感。

4.3接納新生事物,拉近師生距離。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除了中學生的學習生活之外,日常生活中健康的生活習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合理的消費方式也是新形勢下學校德育的新任務。在日常生活中,應從熱愛勞動、勤儉節約、合理消費、量人為出、文明休閑等方面來引導學生。關注并引導學生適當參與社會生活。社會生活雖然離中學生比較遠,但是社會生活對中學生的影響不容忽視,如現代信息網絡對中學生的沖擊,特別是對中學德育沖擊頗大,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社會發生的政治問題和生活中遇到的社會問題,在社會生活中培養其社會責任感、法律意識和環境意識。

4.4優化班級環境。教師可通過優化班級環境來構建優良的班級文化。班級文化是教師和學生在學校活動過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群體心理。班級文化對學生的道德行為具有重要的激勵、驅動、規范和陶冶效應。因此,我們努力創建以班級文化為主導的德育環境。

物質環境是隱性德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優良品德形成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別林斯基說:“美和道德是親姊妹。”優化班級環境首先要求是美化和凈化,同時,班級環境布置也要突出人文性、藝術性。班級環境布置要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要考慮到絕大多數學生的審美情趣,考慮到絕大多數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要充分體現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例如,可以設立班級讀書角,放入學生喜愛的各種讀物,使學生在閱讀中接受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在閱讀中感受文化的陶冶;也可以開辟由學生作品組成的展覽窗口,使學生們在這里找到成功的感覺。班級環境布置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在創設美好環境的同時,既鍛煉動手能力,又培養為集體服務的思想,增強為集體工作的責任心。

五、開好主題班會

道德教育在本質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質量的教育,這種教育是不可能離開智育、體育、美育等其他教育,它必須依托其他教育而存在。德育和教學無法分割,班主任應協調各科任教師,讓他們在德育中起更大的作用。將德育寓于智、體、美諸育中。班主任在德育中的角色不再是管理者,而是以平等身份參與德育實踐。班主任要努力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提高道德教育能力。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經常跟他們溝通、談心,關注學生每一點進步和問題,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系,并發動同齡人關心、幫助。這其中最有效最綜合的方法就是召開主題班會。一次成功的主題班會,能引起全班同學的感觸和共鳴,能更好地培養他們積極思考、敢于發言、形成自己獨特見解。同時還能增強班級凝聚力,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和學生間的友誼。那么如何才能開好一次主題班會呢?

5.1確定主題,精選節目。主題的確定要緊扣學校和班級的當前需要,要體現時代性與實踐性。確定主題后就開始進行學生的思想發動工作;向學生宣傳班會的目的、內容、形式及要求;布置全班同學分頭收集材料;再認真挑選,選用部分圍繞主題的歌曲、詩歌、相聲、小品等節目,也可由教師親自創辦部分節目。節目應結合當前的形勢,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或是直接采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一些故事,從而引發學生們的興趣,積極參與到其中來。

5.2動員學生積極參與,充分準備。要強調人人參與節目,每個節目可指定一個負責人,然后全班同學再自愿到各個節目負責人處報名,這樣每個節目的演員就確定好了;然后安排全班同學分組進行排練;再次,教師對每個節目分別提出要求與注意點,學生再改進節目質量;最后進行一次彩排。要重視班會的準備過程,因為這也是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準備得越充分,學生受到的教育就越深刻。在準備充分的前提下,主題班會的教育目的水到渠成的實現。因為學生不僅僅是組織者和參與者,更重要的還是活動過程的創造者。

5.3抓住契機,及時教育。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要善于抓住每個教育契機。如對于上交節目被選用的同學,教師可在班內隆重宣布表揚,某某同學推薦的歌曲被錄用;某某同學自己創作的小品很好被錄用;某某同學你送來的材料很優秀,你很認真,但這個材料與主題遠了點,我們有機會再用……。宣布結果的短短幾分鐘也是一個教育機會,材料被錄用的學生會打心底感到驕傲與感激,倍受鼓舞的學生們會心悅誠服地聽取教師的其它意見。這樣,整個德育過程就是一個幸福、充實、具有滿足感的過程,這也給班主任以后的德育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公務員之家

德育生活化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參與,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教育是重點,社會教育是補充。只有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結合,構建立體德育網絡才能使德育生活化落到實處,取得明顯效果。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肩負班級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職責。班主任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和個性特點,遵循德育規律,組織建設好班集體,做好個別教育工作,培養好的班風學風;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發揮學生的主動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密切聯系家長,充分利用家長、用人單位、行業及社區等各種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

參考文獻

1孫守泉.育人應以德育為首[J].教學與管理,2002:32

2付梅莉等.班主任的作用及工作方法[J].石油教育,2002:6

3榮樹云.提高班主任德育素質是增強德育實效性的關鍵[J].教育科學研究,2001(6)

4史愛華.中學班主任評價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1997:3

5邢真.和諧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1999(8)

6詹萬生.和諧德育的基本內涵[N].青年時訊,2006-4-20

7盧坤建等.德育:一個區別于智育和美育的范疇——兼談高校德育工作的偏誤與矯正[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