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學中心理阻抗探究論文
時間:2022-11-16 11:41:00
導語:德育教學中心理阻抗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德育教育過程中的心理阻抗則是指學生頭腦中存在著的阻礙理解德育的要求、阻礙將這種要求轉化為個人的需要、內化為自身品質的心理因素,它使學生對德育采取漠視或拒絕的態度。心理阻抗的形成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只有對癥下藥,才能有效地消除心理阻抗,最終實現德育的培養目標。
[關鍵詞]德育教學心理阻抗
阻抗原本是心理學中的術語,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指的是個體潛意識中的自我防御機制。德育教育過程中的心理阻抗則是指學生頭腦中存在著的阻礙理解德育的要求、阻礙將這種要求轉化為個人的需要、內化為自身品質的心理因素,它使學生對德育采取漠視或拒絕的態度。眾所周知,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更好地培養適應現代化社會需要、具有基本品德和素質的人才。如果離開了個體的內在接受機制,一切教育活動將變得毫無意義。所以,研究德育教育過程中的心理阻抗問題便成為當務之急。
一、心理阻抗產生的原因
德育教育過程中的心理阻抗,是學生以已有的主觀世界作為媒介,對客觀現實進行折射的過程中形成的。因此我們分析心理阻抗的成因時,亦應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入手。
(一)心理阻抗產生的客觀原因
對德育培養目標的高期望值是形成心理阻抗的客觀因素之一。應該承認,對大學生的理想培養目標當然要高于大學生的現實水平;但如果抱有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則會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一方面會使學生因目標的高不可攀而喪失追求的勇氣;另一方面因現實目標的失落而陷入無所適從的迷惘。這與德育的初衷是相悖的。
對個體需要的忽視是形成心理阻抗的客觀因素之二。作為個體積極性源泉的需要是產生動機及行為的原動力。忽視這一點,德育不僅變得無的放矢,還會因受學生內驅力的喪失產生心理阻抗。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并非作為真理的化身居高臨下地向學生施加外在要求,而是立足于平等的基礎上,通過外塑與內化的統一來實現大學生自我發展的目標。
德育的“適應不良”是形成心理阻抗的客觀因素之三。德育工作自身的缺陷也使其效果不盡如人意,對德育工作起了“內耗”作用。德育本應是系統工程。德育的運作方式,應是共性教育與個性教育、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灌輸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結合。這樣,才能造就生動活潑有效的德育工作局面。但這諸多“結合”在德育中并不到位,“系統工程”之中有弱項,甚至近乎盲點,這就大大削弱了德育的效果。此外,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給學校的德育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課題。對此,德育教育顯得力不從心,而理論與現實的強烈反差使得德育教育變得蒼白無力。這就使學生對德育產生懷疑,從而形成心理阻抗。
對學生主體作用的輕視是形成心理阻抗的客觀因素之四。德育教育過程中,學生作為主體,對作用于其的各種信息要進行選擇、整合、內化,這是個體的內在接受機制。離開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德育難以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只有在學生積極參與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德育的終極目標,即學生能動的自我塑造并轉化為自覺的、積極的社會行為。
浮躁的社會心理氛圍是形成心理阻抗的客觀因素之五。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沖擊下,急功近利成為普遍存在的心理傾向,重實輕虛、重智輕德、重理輕文成為主要的價值取向。在這種心理氛圍的影響下,作為擇業敲門磚的各種等級考試及所謂的“有用”學科炙手可熱,而對無立竿見影之效的德育則敬而遠之。
(二)心理阻抗產生的主觀原因
大學生原有的認知偏差是形成心理阻抗的主觀因素之一。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對德育已形成了認知定勢,認為其是空洞的理論說教,甚至把其作為政治課的代名詞。這種認知定勢阻礙了外塑與內化的有機統一,形成對德育的拒絕、排斥甚至逆反。
個性的缺陷是心理阻抗形成的主觀因素之二。在應試教育中成長的學生,必然導致各種程度的人格缺陷。缺乏開拓創新、獨立自主意識,養成了依賴、被動盲從的陋習,進而演變成不思進取的奴性人格;缺乏熱情、朝氣、自信,形成呆板、封閉、膽怯的性格特征;他們自我期望高,而承受挫折、自我修復的能力差;人性冷漠、自我中心,缺乏交往與協作能力……一句話,許多學生成了只會死記硬背并掌握一定考試“技術”的工具、機器,一旦進入環境較為寬松、內涵較為豐富的大學,十多年的應試教育遺留給學生的人格缺陷,必然迅速而又集中地暴露出來。這些不良的個性都會導致學生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形成心理阻抗從而影響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二、消除心理阻抗的基本對策
針對心理阻抗所由產生和主客觀原因,德育教師在設立德育目標、界定德育任務、明確德育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操作效果評價時,應遵循以下的原則思路:
(一)準確定位
為了引起學生的重視,教師往往人為地拔高、夸大德育課的重要性。這種虛假的感覺容易使人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應將德育教育的功能從天上拉回地面,不應該也不可能企求十全十美的期望自標。德育課不是立竿見影的,更何況人性的進化是最緩慢的。知難行易,知道不等于悟到,悟到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得到。
(二)了解需要
學生的需要是動態的、多層次的,因此,應變想當然為設身處地,摸準學生思想和心理的脈搏,及時捕捉注意學生在認知結構、道德水準、個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個別差異。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與老師產生共振,引起學生的共鳴。
(三)隱蔽動機
在傳統教學中,對于每門課的教學目的,老師們往往習慣于開門見山、開宗明義地和盤托出。殊不知,在這個問題上曲線最短,即人有一種“因為神秘所以神奇,因為神奇,所以神往”的心理。沒有了懸念,學生自然就失去了想象的空間和探究的欲望。所以,適時適度地隱蔽動機,吊一吊學生的胃口是十分必要的。
(四)增加親和力
一位哲人曾說過:要想讓人相信你說的話,首先讓人相信說話的人。老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能否產生眾望所歸的心理效應,能否有效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及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贏得學生的信任。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一時的好惡常常會影響一個人理智的選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因反感任課教師繼而排斥這門課是常見的現象。鑒于此,老師在樹立自己的學識威信和品德威信的同時,還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情感威信,即愛生如子,為人謙遜,態度和藹。使學生產生信賴感和親切感,從而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我們堅信,只要不斷地探索,把握德育的科學規律并持之以恒地實踐下去,就一定能夠減少乃至消除心理阻抗,最終實現德育的培養目標。
- 上一篇:中學生德育教育探究論文
- 下一篇: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銀行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