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課程創新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14 09:56:00

導語:德育課程創新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德育課程創新分析論文

一、道德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應成為德育課程改革的主導要素

課程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聚集點。中小學德育課程在德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進入21世紀,中小學德育課程仍面臨如何批判繼承傳統文化,如何借鑒國外優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發展和創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歷史性課題。對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對兩種文化主導要素的把握為前提。這種主導要素以民族思維方式和民族精神為標志。

1、民族思維方式和民族精神的體認。

文化哲學和文化人類學研究表明,一個民族在其歷史演進和文化行為中積淀形成的長久地起作用的思維方法、思維習慣,對待事物的審視趨向和眾所公認的觀點,就是這個民族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是人類文化現象的深層本質,是對人類文化行為起支配作用的穩定因素。了解了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在一定意義上就把握了該民族文化演進的綱要。中華民族傳統思維方式的總體特點是整體和諧、辯證綜合。中國古代哲人觀察宇宙、人生運用整體思維,把人放在與天地社會的動態聯系中認識。中國古代哲學是本體論、認識論、道德論的統一,化倫理道德、人生價值的探究為中心。正如張岱年先生所言:“中國哲學家所思所議三分之二都是關于人生問題的。世界上關于人生哲學的思想,實以中國為最富,其所接觸的問題既多,其所達到的境界亦深。”中國傳統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導思想,就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家庭和睦。所有傳統美德都與這種整體精神相聯系。傳統價值觀總是置國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個人服從整體,強調國家統一、社會太平。自秦漢以來,中國就形成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盡管歷史上也曾出現過暫時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獲得了統一,這與民族精神的影響是分不開的。這些內容完全可以成為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思想材料。這種思維方式及其傳統道德對維護國家統一,幸民族團結,調解人際關系,保持生態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不僅重視整體和諧,而且強調辯證綜合。例如:儒家追求“仁愛”,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罰;主張“德政”,但不否定法治,從而形成了“德主刑輔”的治國方略。這里邊蘊含著辯證綜合的思想。儒家還特別注重個人道德修養在人際關系中的調節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養也具有辯證法的合理因素,這種修養方法對調節人際關系,促進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與互補

中國傳統道德是一定時代的產物,同任何事物一樣,中國傳統道德也具有兩重性,既有進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華,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產基礎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傳統道德,必然有封閉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應當批判地繼承,吸收其精華,剔除其糟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趨勢不可逆轉。我們要順應時代潮流,在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的同時,還要有世界眼光,實現中西文化的整合與互補。

在對待西方文化問題上,我們有過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現在可以清醒地認識到,采取閉關自守、全盤否定,或崇洋媚外、全盤西化的兩種極端的態度都是錯誤的。正確的態度應當是分析、鑒別、學習、借鑒、吸收、利用,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實現中西文化的互補與整合。首先,在思維方式上,西方學者注重歸納和實證,沿著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邏輯,從道德現象、具體事例、個案分析入手,總結歸納各自的教育理論,實用性、可操作性強;中國學者則注重演繹,沿著從抽象到具體的思維邏輯,從概念出發,說明或指導實踐。這兩種思維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鑒、互相補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張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鼓勵學生自由選擇,師生平等對話;而我們則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理論講授和教育導向。這方面同樣可以互相借鑒,互相補充。再次,在教育內容上,特別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適用于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念,如改革開放觀念、民主法制觀念、權利義務觀念、公平競爭觀念、效率效益觀念、互利互惠觀念、公關信息觀念、商品市場觀念、文明消費觀念等,更需要借鑒和吸收,使其與中國傳統美德相融合。同志指出:“發燕尾服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繼承和發揚一切優秀的文化,必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和創造精神,必須具有世界眼光,增強感召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黨和人民從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我們都要積極繼承和發揚。”這是中小學德育課程改革與創新的重要指導思想。

二、綜合性與實踐性應成為德育課程改革與創新的主要特點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運用整體性的德育內容,通過教育才各受教育者雙主體互動的實踐活動,培養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過程。德育課程是實現這種教育過程的最重要的活動載體。要培養學生完整的德性,必須加強德育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全國教育科學“九五”“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經過幾年的研究與實驗初步構建出德育的目標內容體系和實踐活動體系,為中小學德育課程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了決策依據。

1、整體構建德育課程的目標內容體系

整體構建德育目標體系的做法是:總體目標,一以貫之;學段目標,各有側生;年級目標,具體明確;情意兼顧,知行統一。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德育總目標是:把全體學生培養成熱愛祖國,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遵紀守法的公民。在這個基礎上,引導他們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思想覺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總目標內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中小學德育目標要根據學生年齡身心特點、知識水平和品德形成發展規律,將總目標轉化為小學、初中、高中不同階段、具有年級梯度的具體目標,并體現知、情、意、行的協調統一。

整體構建德育內容體系就依據總目標,從廣義上認識德育,確定德育內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五項要素構成。政治教育主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使他們確立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教育、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教育、集體主義的價值觀教育及“五愛”教育,培養他們具有正確的思想觀點。道德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教育,進行傳統美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環境道德、剛強道德教育。培養他們具有正確的道德認識、高尚的道德情感、堅強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法紀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法制和紀律教育,培養他們具有法律觀念和遵紀守法的品質。心理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性格、氣質、興趣和能力的教育,培養他們具有適應環境、承受挫折、自我調控的心理素質。德育內容五項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內涵,但又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為條件,互相制約,構成了德育統一體。其中思想教育是靈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紀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礎。要分別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點和規律以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論上僅僅把德育視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義語”或“道德教育的簡稱”,那么在德育實踐上就會失之偏頗。整體構建德育內容體系就是以五項要素為緯,以各項要素質的不同層次為經,依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知識水平和品德形成發展規律,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橫向貫通、縱向銜接、分層遞進、螺旋上升,從而解決不同學段、不同年級德育內容的倒掛、脫節、簡單的重復、脫離實際的問題。中小學德育內容的整體性,不僅指五要素橫向結構的整體性,還包括五要素在年級與學段縱向銜接中體現出來的整體性。經過德育實踐活動的“內化”與“外化”的過程,五要素促進著學生德性的整體化發展。

2、整體構建德育課程的實踐活動體系

德育課程不僅是德育目標內容的知識體系,同時還是德育實踐活動體系,這是由道德的本質屬性決定的。道德來源于社會生活,社會生活是實踐的,因而實踐是道德的發展基礎,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態。實踐體現著道德的本質,反映著德育的基本規律。

首先,德育目標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德育目標是對德育結果的預期規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據和標準是品德的整體形成狀態。德育目標既包括對學生道德認知、道德情感的培養,也包括對學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的鍛煉,歸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為的統一,落腳點在學生的道德行為上。只有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實踐中踐行、踐言了,才標志德育目標實現了。

其次,德育過程是實踐活動。德育的本質是實踐的,實踐的觀點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觀點。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務是傳授知識兼培養能力,它主要解決知不知、會不會的問題;而德育中到此并沒有完結,它不僅要解決知不知、會不會、的問題,而且更要解決信不信、行不行的問題,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曉之以理,而且還要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德育過程是上知、情、意(信)、行諸環節構成的,只有知識傳授,而無情感陶冶、意志磨煉和行為引導不是完整的德育。這就如同體育與智育不同的道理一樣,體育如果只在課堂上講授體育知識和理論,不讓學生到體育聲上去實際鍛煉,怎能培養學生強健的體魄?同理,德育如果只重視知識傳授,而忽視或輕視德育實踐活動,怎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活動有多種形式,既有課堂德育活動,又有課外德育活動;既有校內德育活動,又有校外德育活動。其中主題班會、主題團隊會是最直接、最經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動。它主題明確,針對性強,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徑。主題班會、主題團隊會應當形成制度,列入課程表,作為德育活動課的基本形式,從而避免單純傳授知識、空洞講授理論、死記硬背概念而脫離實際的傾向,增強德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再次,道德實踐能力是學生品德評價的根本標準。學生的品德素質只有在現實的生活實踐中才能表現出來,這是因為學生在面臨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認識、道德情感轉化為道德行為,潛在的品性變為顯性的德行,只有在這種狀態中才能根據學生的具體行為表現來認識和評定其品德發展水平。同時,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才能認識個體品德對人、對社會的價值和意義。在德育過程中,學生如果不把認識理解的道德知識運用到道德實踐中,不僅自身品德不能得到切實提高,而且會出現“知行不一”的情況。只有把品德培養引向道德實踐,德育才能取得實效,同時,德育實踐也是克服學生主行不一現象的最好途徑。所以真實的道德實踐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評價的根本標準。

因此,中小學德育課程在整體構建德育目標內容基礎上,要樹立“新三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情景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的德育理念,整體構建本課程的實踐活動體系。這一實踐活動體系包含德育的途徑、方法、管理、評價四個緊密聯系的要素。

三、回歸生活應成為德育課程改革與創新的主要形態

1、回歸生活是德育課程形態的一種改革趨向

回歸生活的趨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課程理論的研究視野,另一方面促進了德育課程類型的變革和發展。其表現為原來占一統地位的德育學科課程開始由理論體系向生活體系轉移,同時,一些新德育課程類型在實踐中逐步發展,如德育活動課程、德育綜合實踐課程和德育校本課程等,德育隱性課程(校園文化、人際關系、精神環境等)也納入德育課程范圍。在近年來的德育課程改革實驗中,“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課題組研究編寫的《德育》系列實驗讀本在德育回歸生活上進行了從個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區生活、自然辦生活、國家民族生活六個層面上設計活動內容。內容的選擇堅持“近、小、實、親”的原則,即貼近社會生活和學生思想情感實際,提出問題小一點,回答問題實一點,使學生感到親切一點。2002年6月,教育部頒發的《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所持的德育理念充分體現了以上要求,即“我們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種生活德育的理念。我們認為道德始終存在于人的整體生活之中,沒有脫離生活的道德。人們是為了生活而培養個體品德,改善、提升社會的道德的,并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同樣,個體品德和社會道德的提高與發展也只有通過人們自己的生活。脫離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將導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體化,脫離了生活去培養人的品德也必將使這種培養因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確證而流于虛空、形式、無效。”新課程標準設計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等四個生活維度,提出了我在成長、我與家庭、我與學校、我的家鄉(社區)、我是中國人、走進世界六大生活主題,充分體現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2、回歸生活是學生道德主體性形成的源泉

德育課程回歸生活的重大意義在于更加切近德育的客觀規律。第一,生活是德性發展的動力源泉。道德是人的“生活規則”和實踐結果,人的道德素質所體現的是對生活規則的運用能力。社會實踐不斷豐富著道德活動家的條件和環境。使道德活動的領域不斷擴大,水平逐漸提高,隨著人參與社會實踐程度的加深,社會實踐不斷對人的道德水平提出新的要求,這種要求與人目前道德水平這間形成一種不平衡狀態,產生道德需要。這種道德需要包含著人的認識、情感和意志,是人參與道德實踐、發燕尾服自身德性的動力。德育活動課本形式和途徑靈活多樣,與社會生活建立起多種聯系,為學生的道德成長引進了源頭活水,增強了動力。第二,促進德性的整體性發展。傳統德育課程偏重于道德知識體系和道德認知,現代認知派又將認知引向單純的道德判斷和思維技巧,造成德性發展的片面性。完整的德性應是知、情、意、行的協調統一,個體只有置身于道德實踐之中才能達成這種統一。同進,道德意義上的完整德性不僅要成就自我,還要通過成就自影響社會,成就他人,即完整的德性是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完美統一。同樣,只有參與生活實踐,才能實現這種統一。這兩種統一表現為人在現實的道德情境中的自覺性、主動性和能動性,即道德主體。《德育》讀本堅持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都是主體的“雙主體”理念,教育者的主體性體現在根據教育止的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對德育環境、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進行選擇、加工和設計,對學生的主體性進行引導和培養;受教育者的主體性體現在在教育者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德育活動、發燕尾服道德能力,在教育者的引導下,學生逐步做到自訂成長目標,自析成長環境,自尋成長動力,自開成長渠道,自開成長方法和自評成長效果,道德主體性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和提高。

社會生活具有整體性開放性,德性發展應有整體性開放性,這就給德育課程提出了如何具有與之相應的整體性開放性問題。《德育》讀本在德育課程的整體性和開放性進行了多角度探索。如在內容體系上把德育內容五要素融為一體;在德性結構上把知、情、意、行融為一體;在德育過程上把德育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評價融為一體;通過德育活動課,在綜合實踐課程、校本課程、社會實踐活動、德育基地和隱性課程之間建立起有機聯系,建構了一個既有開放性,又有整體性的德育課程體系。

上述三個方面反映著現階段中小學德育課程的發展趨勢,在這種趨勢中,尚隱含著需要深化研究的課題,如德育回歸生活、注重實踐并不意味排斥知識的系統性,如何適應中小學階段德育的規律性,如何在道德的“認知課程”、“經驗課程”、“體驗課程”之間找到合理的結合點,仍有待繼續探索。

[論文關鍵詞]德育課程創新道德文化綜合性實踐性回歸生活

[論文摘要]中小學德育課程改革與創新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與互補,主導要素是對民族思維方式和民族精神的體認、培育與發展;其二是增強綜合性與實踐性,整體構建德育的目標內容和實踐活動體系;其三是德育課程形態回歸生活,促進學生道德主體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