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心智培養德育實踐探索

時間:2022-10-19 11:23:41

導語:學生心智培養德育實踐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心智培養德育實踐探索

課程,是師生生命綻放的重要載體。規劃課程,就是規劃人生。重慶市渝北區巴蜀小學以“激活生命自覺,奠基幸福人生”為辦學宗旨,遵循“講臺無邊界,教師即課程,生活即課程”的大教育觀,將學生的核心素養具化為“六心六會”——立足形成健康人格所具備的六種心理品質:即自律心、責任心、自信心、進取心、仁愛心、協作心。著眼豐富高尚情趣的六會素養:即會做人、會生活、會表達、會創造、會審美、會健體。從五個渠道,即社會與生活、閱讀與表達、科學與創造、藝術與審美、體育與健康架構,支撐學生“六心六會”素養達成的課程載體,讓課程設計立足學生的心理品質和豐富高尚的情趣,構建學生多元發展成長路徑,讓課程呈現出立體、開放、生長的蓬勃生機。基于學生心智模式培養的學校德育實踐,我們從機制建設、課程建設和評價建設三個方面推動學生心智品質的有效提升。機制建設,聚焦“團隊”和“課程”兩個抓手,進行模塊重組和體制改革,以團隊合力形成協同育人的網絡體系;課程建設,圍繞學生“六心六會”素養的不同維度,結合國家傳統節日和校內特色節日重組課堂,展開課程形態的創新實踐;評價建設,既有關注學生意志品質的特色課程選點突破,又有著力關注學校德育課程群的推進實效反饋。三個方面,齊抓共管,系統建構,整體推進。

一、機制建設,搭建協同育人的網絡體系

良好的機制建設,才能推動協同育人網絡的有效構建,確保學生心智品質素養的落地生根。我們通過“人力資源”和“課程資源”的納入與重組,進行機制建設的創新實踐;通過協同育人的新思路,創生育人的新效應;通過協同育人的新機制,激活團隊育人的新效能。1.班科聯席會,常規建設,共識共行。學校以班科聯席會為載體,以班主任為核心,帶動各學科科任教師,致力于常規建設齊抓共管以及班級的聯手經營。作為一線班級的核心樞紐,班科聯席會承載著學校辦學意圖不斷落地的職能,也在不斷通過集體的力量,廣納資源反哺學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常態的班科聯席會上,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共同討論教育教學現場共性問題的優化策略,共同策劃各類班級活動的實施與落地,有效服務學生發展。同時,我們以班科聯席會為引擎,群策群力,借助“家長會”和“家長學堂”,帶動家庭協同育人,持續開展家長教育;借力“班會”和“班干部領導力培訓”,為學生搭建成長平臺,服務于每一位學生;借助校會—班會—家會,三線并舉,聚焦主題,提升學生心智品質。2.全科育德,各司其職,人人有責。有效促進教職工全員、全程、全方位參與學校德育建設,是我們持續努力的方向。我們在團隊共行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不同人群的職責,用機制的優化改善推動學校發展。3.小中大課堂一體化,課程組合,各美其美。我們大膽在班級小課堂、年級中課堂、學校大課堂獨立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小中大課堂板塊的不同組合,以適應不同的課程內容要求。三類課程緊密結合,小課堂倚重師生資源,重文化,重導向;中課堂倚重家長資源,重協作,重實踐;大課堂倚重社區資源,重拓展,重共情。環環緊扣,放大不同課堂的整體效果。又如,經過家校共同策劃,我們在“周樂匯”周末實踐課程上,將周五的班會小課堂與周末的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小課堂講禮儀規則與實踐要求,社區大課堂則回歸生活,跨界實踐探索。多類課堂板塊的大膽重組,改善了傳統德育課堂形態的單一性,展現了更加豐富多元的課程生態。4.校會—班會—家會,鎖定話題,凝心聚力。校會、班會、家會的有效組合,是我們課堂模塊重組的又一有效形式。讓三類課堂在整體目標上有效承接,鎖定話題,通過不同的教育力量凝心聚力,持續深度推進。三會鏈接,以“責任、自律、進取、自信、仁愛、協作”六種學生的心智品質,為月度“心語巴蜀”課程的核心語詞,讓心語巴蜀系列課程成為班校、家校的有效橋梁,植根學生心智品質的引導。

二、課程建設,為學生成長提供廣闊舞臺

如何讓學生心智品質的發展在學校、班級、家庭三重活動中落地生根,始終是中小學基礎教育教學工作的難點。1.心語巴蜀課程,三類課堂實時承接。借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將德育課堂搬到國旗下。同時,與班級、家庭聯動,讓德育落地生根。周一校會課上,學校行政以身示范,每周國旗下輪流開課,從日常學習生活中挖掘素材,結合經典教育故事作為導行的引擎;班級注重承接,在心語班會上,就同一話題進行活動延伸,帶領學生深度討論,挖掘具體導行策略;隨后學生還會將同一主題帶回家中,以家庭會議的方式進行共同的對話探討。校會—班會—家會,圍繞學生心智品質的養成,聚焦學生年段特點,三類課堂互相承接,改變傳統教育活動目標與實踐脫節的狀態,為德育課程實效性作出有益的探索。以校會第五期“我們愛家人”為例,校會以愛蓮娜的卡片為主題進行故事引入,以情導行;班會圍繞愛的主題,激發對家人的愛,明確愛家人的行動方式;家會延伸,落實五個愛的小行動,學會表達愛,喚起學生用實際行動愛父母的熱情,在生活中學會愛家人。教師“回顧主題——商討策略——行動要求”,搭建校會—班會—家會之間情感溝通的橋梁。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從情境中找到落實主題的小策略。在學生暢談實際行動的基礎上,教師適時提煉“五個小行動——學會表達愛”:愛他,你就夸夸他;愛他,你就謝謝他;愛他,你就抱抱他;愛他,你就體諒他;愛他,你就幫幫他。鼓勵學生積極用五個小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愛,并把自己的小行動記錄在心語本上。同時,微信群向家長告知五個小行動,提出家會指導要求,并約定通過周五調查了解反饋學生真實行動。2.傳統節日課程,課程板塊緊密重組。傳統節日課程是學校德育課程體系的重要載體。渝北巴蜀小學系統梳理國家傳統節日,系統規劃學校德育工作行事歷,讓德育實踐探索以節日課程為主線,讓學生六心六會的素養在傳統節日課程中落根。以元宵節傳統節日課程為例:小課堂是節日序列課程的起點,也是撬動后續活動有質量開啟的杠桿。我們的元宵節小課堂講文化、講歷史,對話課前調研,激發參與興趣。各班班主任致力于從中國節日文化發展中,從學生課前的超市采購、家庭調研中,多維對話,幫助學生了解節日文化,激發對參與后續活動的濃郁興趣。中課堂是節日序列課程的陣地,也是家校資源緊密協作的活動站。我們的元宵節中課堂重協作、重實踐,小隊深度合作,競賽樂趣多多。全校齊動員,學生在家長義工和班級聯盟教師的指導下,講湯圓、包湯圓、品湯圓……組際協作,班級競賽,有獎競猜,甜蜜中獎,樂趣多多。大課堂是節日序列的延伸,是鍛煉學生開拓視界的廣闊舞臺。我們的元宵節大課堂重拓展、重共情,借力社區資源,節日氛圍濃厚。元宵節大課堂,渝北巴蜀小學有效借助社區資源的便利,以家庭為單位組建活動小隊,自主游覽備受大家喜愛的園博園燈會,在繽紛燈展世界中感受年俗文化。在傳統節日課程設計中,圍繞三種課型,聯動三類人群,利用三方資源為學生的素養落地開啟了新的課程形態,為每一位學生增添更多的成長動力因子。3.校園節日課程,項目學習綜合發展。如果說傳統節日課程為學校德育建設搭建了共通的舞臺,校園特色節日課程,則是充分發揮本校德育團隊智慧的試金石。渝北巴蜀小學以科創、藝術、閱讀、體育學科為拳頭學科,開發系列校園節日課程,延續傳統節日課程的主線,以小、中、大課堂一體化的課程形式,服務學生發展。

三、評價建設,推動全科共育深度落根

德育課程的實踐探索,離不開評價的反饋與落根。德育評價建設的大膽探索,能夠有效促進全員、全程、全方位參與德育實踐探索,讓不同維度的人群從中共同經歷,彼此滋養。1.21天成長挑戰,喚醒成長內部動力。我們推出的“渝北區巴蜀小學學生個性成長挑戰卡”,抓好21天的習慣養成周期,通過班會課,督促學生圍繞自己的發展點和發揚點,列定需要達成的成長目標,邀請身邊的“重要他人”,時時提醒,時時評價,通過同學間互相督促、家校間互相配合,讓學生在成長發展的每一階段都能有清楚的獲得感,都能夠自主成長,讓變化清晰可見。21天成長挑戰,著力于激活、喚醒每個學生生長的內部動力,經過一段段旅程,固化一個個良好習慣,將德行認知轉化為外顯生命狀態。一年級(2)班學生王玥月上學期第一站的成長目標是“做事不拖拉,爭做自律小明星”。她在第一站的21天堅持行動中,不僅對時間觀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還慢慢學著合理分配時間,提高生活和學習的效率。點點滴滴的改變讓爸爸媽媽和孩子都很欣喜。2.期末樂評,互相欣賞自我確認。項目式學習,以廣闊的生活為學生搭建了一個開放的學習舞臺,學生真實地學、生動地做,帶著經歷課程過程中的感悟與收獲,走進了一期一次的綜合性樂評嘉年華。“管理園”中,學生們展示為探尋川劇制作的安全出行貼士、出行清單、時間安排,爭相匯報管理分工。團隊風采讓學生們再次體驗到合作的力量;“財商園”里,出行時如何正確使用人民幣,書本學習如何與生活場景有機鏈接,學生在應對中腦洞大開;“交往園”中,學生與老藝術家對話采訪,向解說員咨詢,再現那些對話場景,學生的表達在生活場景中變得更加灑脫自如;“創造園”里,探尋川劇的一切收獲都在這里變成了個人再創造、小組集體智慧。走上評價場,自信的種子在學生的心里悄然生長,我們都在努力做最棒的自己。在此基礎上,開放性評價以培養學生對他人的欣賞與自我的確認為根本導向,設立表達獎、潛力獎、創意獎、應對獎、智慧獎、表現獎,六一兒童節學校為學生舉行了莊嚴的頒獎儀式,主動記錄學生的點滴成長。

作者:鄒倩 田冰冰 單位:1.重慶市渝北區巴蜀小學 2.浙江省海亮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