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案:秦末農民戰爭和秦的滅亡

時間:2022-10-27 03:56:00

導語:初中歷史教案:秦末農民戰爭和秦的滅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歷史教案:秦末農民戰爭和秦的滅亡

教學目標

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有:秦朝的暴政;大澤鄉起義;張楚政權;巨鹿之戰;楚漢之爭。

二、通過本課的講解,指導學生學會搜集成語典故的方法,積累成語故事。通過學習秦末農民戰爭,培養學生分析戰爭的爆發原因及其勝負關系的能力。

三、通過對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的學習,認識秦的暴政是導致人民反抗和秦滅亡的根本原因,陳勝吳廣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教學建議

地位分析: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紀元。自秦統一后,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分裂紛爭,但統一是主流。秦的統一為以后中國的疆域形成奠定了基礎;秦朝初定的政治、經濟制度也為以后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奠定了基礎。統一國家的建立,加快了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華夏族的形成。秦朝存在的時間雖然很短,但對我國封建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對當時世界的影響也很大。所以“秦人”同后來的“漢人”、“唐人”一樣,成為世界各國對中國人民的代稱。另外,秦的滅亡給后世封建統治提供了借鑒。西漢初年,統治者即鑒于秦亡的教訓,采取了休養生息政策。

難點突破方案

方法一: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突破難點。問題:劉邦項羽在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后,繼續高舉起義旗幟,直至推翻了秦王朝,但戰爭并未到此結束。劉邦項羽之間又進行了四年的楚漢之爭,最終劉邦獲勝,建立了漢朝。請同學們思考楚漢之爭與最初的農民起義相比,在目的上是否發生了變化?戰爭性質前后是否有變化?

方法二:為了課文的完整性和便于講述,教師可把此目放在《漢初的休養生息和文景之治》一課講述。可在課前復習導入時使用。

重點突破方案

1.關于“秦的暴政”一目。

可編排歷史小短劇“秦的暴政”。教師提前讓一部分文筆好、富于表演的同學(也可以自愿報名)根據課文“秦的暴政”,查找資料,編寫小短劇,形式可以是某天,秦始皇上朝,大臣向他匯報、請旨。內容包括繁重的徭役、兵役,嚴酷的刑法,修阿旁宮、酈山陵墓等(可利用媒體資料中的幻燈片課件——《第10課秦的暴政》)。教師課前發給學生有關短劇的問卷,觀看完短劇后,教師逐個提問,一起歸納出“秦的暴政”,引出第二個子目——陳勝、吳廣起義。

2.關于“陳勝、吳廣起義”一目。

教師可安排兩位同學進行角色扮演。讓“陳勝”和“吳廣”把發動起義的原因講述出來,在他們講的時候把“大澤鄉起義”想象畫用大屏幕放出來,渲染氣氛。之后,教師利用課件“秦末農民戰爭形勢圖”,講述經過。

陳勝、吳廣起義

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在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豪言成為歷代封建農民起義的標志性口號,陳勝吳廣起義沉重打擊了秦王朝的統治,對后面的封建統治者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育,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和開明統治很大程度上是受農民起義的影響。

秦的暴政

秦朝盛極而衰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研究課題,從古到今,都是重要的歷史借鑒。以當時秦統一六國的氣勢和國力,是不可能在短短二世就滅亡的,正是秦的暴政才導致了秦朝的速滅,因此,分析秦的暴政與秦朝滅亡的關系是本課的一個重點。

如何全面掌握人民起義的內容?

第一、從原因上看,一般都是由于殘暴黑暗的統治,如賦稅徭役沉重、刑罰嚴酷、人身壓迫和控制等。

第二、從其在一個朝代中所處的時間位置上看,一般都發生在一個朝代的中后期,因為一個朝代之初的帝王大都勵精圖治,能夠建立新的朝代必定很有作為,同時也會吸取前代滅亡的教訓。到一個朝代的中后期,皇帝大都養尊處優,貪圖享樂,加之各種矛盾激化,從而導致人民起義爆發,朝代終結。

第三、從起義的形式上看,有的是有準備的、有組織的,有的是無準備的、由某種特殊情況引發的。

第四、從起義的過程來看,都經歷了爆發、發展壯大、失敗或性質轉化的過程。

第五、從起義的影響上看,都打擊了或推翻了王朝統治。

項羽、劉邦所領導的戰爭性質

本課難點是秦亡前后,項羽、劉邦所領導的戰爭性質的變化。要通過學習內容的前后對比,使學生了解項羽和劉邦領導的戰爭從反抗封建統治的單純的農民起義發展到為爭奪封建統治權而進行的戰爭的過程,認識到戰爭性質的變化。對這種“變化”的理解對初一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個難點。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秦的暴政和陳勝、吳廣起義。

難點:秦亡前后,項羽、劉邦所領導的戰爭性質的變化。

教學思想:通過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更加直觀生動的了解歷史,理解歷史。

教學手段:角色扮演,幻燈片。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秦滅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一個什么樣的國家?(學生回答略)秦朝的統治狀況如何?讓我們一起回到秦朝去看一看吧。(學生表演"上朝")

一、秦的暴政

節錄部分:

大臣甲(慌張的):啟稟陛下,大事不好了。

秦始皇:何事驚慌?

大臣甲:我們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用以抵御匈奴的長城,被一個叫孟姜女的哭塌了一大段。我們恐怕還要在全國調派大量民力加緊修復,請皇上明鑒。

秦始皇(沉吟一下):再征發10萬人力修長城。

大臣甲:遵旨。

大臣乙:啟奏陛下,阿旁宮的前期工程已經完工,請讓微臣向皇上稟報工程進展情況。

秦始皇(作感興趣狀):快快講來。

大臣乙:陛下,阿旁宮殿內可以容納一萬人,殿前立五丈高的旗桿,宮前立有12尊銅人,各重24萬斤(約合12萬公斤)。宮殿均以磁石為門,若有身懷武器的人進宮,就會被吸住,以確保我皇安全。阿房宮大小殿宇共建700余所,一天之中由于地勢不同,各殿氣候也不盡相同。周圍建閣道連通各宮室,閣道依地勢上達南山(今陜西西安南)。微臣還準備在南山頂建一宮闕,作為阿旁宮的大門。再造復道,從阿旁宮通到渭水北岸。只是現在的人手還不夠,恐怕會耽誤工程的進度,還請陛下多調派人力才是。

秦始皇:再調派20萬人力修阿旁宮。

……

大臣丙:陛下,微臣以為修長城已征發30萬人力,移民戍守越族地區50萬,修酈山陵墓和阿旁宮每年役使近70萬人,再加上日夜奔走于途、運輸糧食的,共約二三百萬人。我國人口共約2000萬,減去婦女1000萬,男子1000萬中再除去老弱病殘,青壯年男子總數也就三四百萬人。請陛下三思呀。

秦始皇(憤怒地):住嘴,朕做事用得著你多嘴。……

在學生表演后,教師提問:

請根據剛才的歷史短劇,談談秦朝的統治情況。(學生回答略)師生共同分析得出秦的暴政:徭役、兵役負擔沉重;賦稅沉重;刑法殘酷。教師補充秦二世的殘暴統治比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

教師最后總結:

因為秦的暴政,使強大的秦朝如同曇花一現,很快就湮沒在了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中。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場農民起義的發生吧。

二、陳勝、吳廣起義

學生進行角色扮演。

陳勝:吳廣,你看這大雨一直下個不停,路也被沖壞了,看來我們不能按期到達漁陽了(嘆氣)!

吳廣:(焦慮地)是呀,我們不能按時到達漁陽,是要被處死的呀,這可怎么辦呀。

陳勝:(神情堅毅地、語氣果斷地)我們延期到了漁陽也是死,反了也是死,不如我們反了吧。

吳廣:(有點猶豫地)光我們兩個肯定不行,鄉親們能聽我們的嗎?要不我們去問問鄉親們?

陳勝:好!

陳勝:鄉親們,因為大雨一直下個不停,我們已經不能按時到達漁陽了,按照秦朝法律,延期是要被處死的。秦朝對我們百姓的統治也太殘暴了,……我們與其等死,還不如反了,或許還有條生路。難道那些作王侯將相的,都是天生的貴種嗎?我們沒有旗幟,可以揭桿為旗,我們沒有武器,可以斬木為兵。鄉親們,你們愿不愿意和我們一起反對秦朝的暴政?如果愿意,就請你們坦露右臂,高喊:王侯將相,寧有種呼!

同學們:齊聲和。

教師講述:就這樣,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爆發了。具體過程教師根據課件《陳勝、吳廣起義形勢圖》講解,詳見媒體資料。

三、秦朝的滅亡

教師根據課件《劉邦、項羽滅秦》講解巨鹿之戰和劉邦進逼咸陽。伴隨著秦王子嬰白馬素車投降,煊赫一時的秦王朝,在農民戰爭中灰飛煙滅了。秦始皇所期望的萬世流傳的帝國基業,只存在了15個年頭,便在歷史上消失了。

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分析秦末農民戰爭的意義。(詳見課文)

四、楚漢之爭(公元前206年--前202年)

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突破難點。問題:劉邦項羽在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后,繼續高舉起義旗幟,直至推翻了秦王朝,但戰爭并未到此結束。劉邦項羽之間又進行了四年的楚漢之爭,最終劉邦獲勝,建立了漢朝。(請學生選講成語故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四面楚歌;霸王別姬。)

請同學們思考楚漢之爭與最初的農民起義相比,在目的上是否發生了變化?戰爭性質前后是否有變化?

小結:秦滅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始皇所創建的一套專制主義集權統治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秦過激過暴的統治,激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陳勝、吳廣的革命首倡精神在歷史上永放光芒。農民戰爭推翻了秦朝統治,為爭奪新的統治權,劉邦和項羽又進行了四年的楚漢之爭。最終劉邦獲勝,建立漢王朝。歷史上稱之為"西漢"。我們將在下節課學習西漢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