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0 17:58: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自然地理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自然地理學論文
自然地理學(physicalgeography)地理科學兩大分支學科體系之一。研究對象為地球表層,即自然地理環境(或人類自然環境),包括未經人類作用的天然環境和經人類作用后發生了變化的環境。自然地理學是把組成自然地理環境的各種要素相互聯系起來進行綜合研究,以闡明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各組成要素及其相互間的結構、功能、物質遷移、能量轉換、動態演變以及地域分異規律。按研究對象分為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和專門自然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亦即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對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進行系統的綜合研究,闡明其歷史形成、現代過程、類型特征地域分異和發展演化,包括古地理學、熱量水分平衡、化學地理、生物地理群落學(生態系統)等領域以及景觀學、土地學和區域自然地理學等。部門自然地理學以組成自然地理環境的各要素為研究對象,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植被地理學和動物地理學等。專門自然地理學則以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總體為對象,如冰川學、凍土學、沙漠學、沼澤學、湖泊學、海洋地理學以及極地和高山研究等。“自然地理”這一術語于17世紀中葉開始使用,到1765年,康德(I.Kant)在柯尼斯堡大學講授自然地理學,指出自然地理學是“自然的概括”。洪堡注意自然現象的地域結合,用比較地理學方法揭示自然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是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佩歇爾(O.Peschel)主張地理學應該尋求地球各部分相似的自然面貌和特點,找出它們發生學上的聯系,從而把自然地理學建成一門獨立的學科。自洪堡以后,自然地理學各分支學科發展迅速。許多地理學家以區域差異為核心,進行自然區劃及不同區域的地理考察研究;從“人地關系”出發,探討人類活動對自然地理環境的適應,并開展專題研究,著重探討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及對不利條件的控制。至20世紀30年代后,地理研究工作有離心分散的趨勢,跨越分支的綜合研究進展較慢。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格里哥里也夫(A.A.Grigoryev)和布迪科(M.I.Budyko)建立了以熱量、水分平衡為基礎的自然地帶周期律理論,綜合研究的傾向逐漸增強。50年代起竺可楨等在中國組織開展綜合科學考察和自然區劃工作,自然地理學和國家建設緊密結合發展較快。由于吸收了數學、物理學和化學的知識,各類實驗室和定位、半定位試驗站的建立,宏觀與微觀、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促進了自然地理環境形成過程的歷史研究和現代過程的綜合研究。60年代以來,隨著現代科學理論和方法的滲透,加強了自然地理的綜合研究。遙感技術與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數學模擬和數理統計方法的引入,促進了地理信息采集、處理、貯存和再現的革新以及各要素間相互聯系的研究,為地理環境結構的空間分布和時間演化提供整體性、系統性的分析工具和手段。70年代初,喬萊(R.J.Chorley)和肯尼迪(B.A.Kennedy)最早運用系統科學觀點,從系統結構、物能流通、系統平衡與調控等方面對自然地理系統進行初步的分析和整體綜合。隨后,索恰瓦(V.Sochava)提出“地理系統學說”,試圖從系統角度來構建現代自然地理學的理論和方法論框架,并強調從生態系統觀點進行綜合研究。當今世界由于人口劇增和經濟發展,面臨著土地、糧食、資源、環境和生態等全球性的重大問題。自然地理學研究的中心是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的相互作用,要加強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聯系,研究人類生態系統中人對自然界的作用及其反饋過程。重要的綜合性課題包括:現代自然地理過程;農業生產潛力與區域承載力;土地—人口系統;環境監測、影響評價及演變預報;自然區劃與區域開發整治;全球性環境演變等。
自然地理學課程改革論文
一、當前課程教學的不足
1.課程內容缺乏系統性
《自然地理學》具有較強的系統性,雖然多媒體教學相對普遍,但課件內容與課本內容脫節、課件表現形式豐富卻內涵不足等現象較多;其次,大部分高校更多注重學科內的學術性和理論性,課程之間內容重復,缺乏全面和系統的綜合研究,不能反映學科的最新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教學方式缺乏研究性
當前高校雖然在教學方式上做出了很大改革,但照本宣科、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普遍存在;教學內容基本以書本內容為主,很少對教材外相關知識進行討論;課時計劃沒有創新性,教學過程與教師本身的研究課題不相符,不利于教學的全面化,也缺乏研究性。
3.實踐教學缺乏創新性
論自然地理學教學更改與創新思索
摘要:文章從地球系統科學及全球變化研究的角度提出學科內綜合與知識融合是學科教學的發展趨勢,從素質教育理念與自然地理學新思維視角提出高等學校地理科學專業自然地理學教學觀念更新、內容整合與更新、方法改進、加強隊伍建設、優化培養方案是進行改革與創新的基本思路與途徑。
關鍵詞:自然地理學創新教學改革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自19世紀中葉洪堡與李特爾創立科學地理學到20世紀中葉,地理學經過了近百年的發展歷史。近代地理學在理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研究方法的變革卻相對落后。這個時期的自然地理學以分化為主,部門地理與區域地理成為主導方向,以肉眼觀察或借助簡單儀器觀測為主要調查手段,定性分析和簡單描述為重要表述方式。科學的自然地理學創立與地理大發現以來哥白尼的“日心說”、托馬斯伯內特的地球起源災變說等一系列理論的出現密不可分,也與李希霍芬、彭克、戴維斯、沃耶科夫、道庫恰耶夫等學者從不同側面對自然地理學有關問題進行探討密不可分。這些學者的觀點和成果構筑了自然地理學的分支學科,推動了近代自然地理學的發展。
20世紀中葉以來,地理學進入了現代地理學發展階段。隨著航空航天攝影和遙感技術在地理考察中的運用、定量方法的導入和發展,自然地理學研究方法發生了較大革新,但理論無重大突破,致使現代技術手段在自然地理學的許多領域里顯得無所作為,因此,理論突破及理論與方法的協調成為現代自然地理學的主要發展方向。人類對地球環境的影響已進入了全球環境時代,特別是20世紀中葉以來,人類社會面臨著人口、資源和全球環境變化等一系列問題,人類應怎樣面對這種自然變化是當前和未來自然地理學的一個重要課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些觸及到地球表層系統各個部分,關系到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的系列問題成了地理學的前沿學科領域。21世紀,地理學發展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要求高等院校的地理教學要從人地關系系統結構變化、知識經濟、素質教育的需求重新審視地理科學教育功能和價值,把可持續發展的理論作為地理學指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學科教學主要內容及觀點。自然地理學的教學要通過觀念更新、內容整合、方法革新,促進學科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新,為學生未來生活奠定基礎。
一、地理科學專業自然地理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1-3](一)課程分散,課程體系結構不合理,課程內容陳舊20世紀50年代以來,受地理學學科分化的影響,高等學校的自然地理學按照地球表層的自然要素分成一定門類,形成一系列課程。目前,高校地理科學專業自然地理學課程的結構類型有兩種,一種是分為部門自然地理學和綜合自然地理學等課程,各門單獨開出;一種是將所有自然地理學課程合并為一門課,稱為自然地理學。部門課程自成體系,注重學科內的學術性和理論性,課程之間內容重復,缺乏全面和系統的綜合研究,造成了部門課程與地理學的分離。合并為一門課,受課程內容容量的限制,不能充分反映學科的最新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全球變化問題、《21世紀議程》等一些地理學的熱點問題和新知識難以列入到大學的專業課程內容體系。
(二)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自然地理學教學的另一突出問題就是重視理論課程教學建設,而對實踐教學環節重視不夠。
自然地理學實習匯報材料
一、實習目的
1.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過程
2.了解石菊花、石筍、石鐘乳、石柱、石幔簾和邊石壩的形成條件和機制
3.溶洞形成相關地質現象的觀察和分析
二、實習內容
1.簡介
我國綜合自然地理研究進展分析論文
綜合自然地理學是自然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著重研究自然地理環境各組成要素間的物質能量關系,闡明自然地理環境的歷史形成、現代過程、類型結構、地域分異和發展演變。綜合自然地理學是在部門自然地理學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研究,同時也為高層次的綜合地理學提供基礎。綜合研究是發展自然地理學的最主要方向,也是帶動部門自然地理學最有效的途徑。
綜合研究有現代過程的研究和歷史過程的研究兩個互相關聯、互相補充的方面。地理環境中現代過程的綜合研究包括:地表熱量、水分的分布、轉化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化學元素在地理環境中的遷移過程;生物群落與其環境之間物質、能量的交換。景觀學和土地科學從類型結構角度對自然綜合體進行綜合研究,而自然區劃則從區域角度進行綜合研究。
在中國近現代地理學的發展歷程中,自然地理學的發展較之人文地理學更強一些。20世紀50年代以前,林超、黃秉維等就已從事自然地理的綜合研究工作,如黃秉維在30年代編撰了《自然地理原理》[1]和《中國地理》[2]等,周廷儒在30~40年代開創對歷史時期環境變化的研究。我國綜合自然地理學經歷了20世紀的初的西方近代地理學的傳入,又繼承了中國古代地理學的傳統。還受到原蘇聯地理學思想的深刻影響,與國家的經濟建設密切結合,形成和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綜合自然地理學,目前在科學之林中占居一席之地。50多年來,中國的綜合自然地理學研究在古地理學、綜合自然區劃、景觀學和土地科學、現代自然地理過程、區域自然地理等領域均取得了顯著進展。
1古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方向的古地理學,主要研究新生代以來的地理環境演變。此項研究遵循“將今論古”的現實主義原則,通過沉積、孢粉、同位素、冰芯、樹木年輪、考古和歷史文獻記載等多種分析手段獲取各種代用資料,對過去的地理環境進行復原。
我國古地理學研究是隨著近代地質學、近代自然地理學、近代氣候學等地球科學的出現而起步的。20世紀50年代后,古地理學研究得到了迅速發展。周廷儒于60年代初提出發展自然地理學的古地理方向,1962年在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系開設古地理學課程,隨后創建古地理研究室。《中國自然地理·古地理》[3]和《古地理學》[4],分別為國內古地理研究的第一部區域性與原理性專著。80年代后,他將自然景觀—受人類活動改變的文化景觀—未來景觀的預測聯成一體進行規律的探索,以期把握未來環境變遷的方向,引領中國環境變遷研究。7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上對過去全球變化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古地理學研究也獲得了重大進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竺可楨開創的基于考古和歷史文獻資料的氣候變化研究,劉東生、安芷生等領導的中國第四紀黃土及古季風研究[5],施雅風領導的中國東西部第四紀冰川研究[6]、以及全新世環境演變研究,汪品先等領導的中國海域第四紀環境演變研究,及其他大量區域環境演變研究[7~9]。青藏高原、第四紀黃土和考古與歷史文獻記載的研究是我國獨具特色的研究領域,主要研究新生代以來的地理環境演變,在國際上居領先地位,備受中外學者重視。
我國歷史地理學理論研究現狀分析論文
對歷史地理學科性質的討論,自20世紀30年代即已開始,“”以前曾進行過熱烈的討論①,至80年代初歷史地理學界對本學科的性質、任務和學科屬性等基本理論問題已經取得共識。不過學術討論一直延續到現在。大致說來,以往因學科剛剛確立而主要著重于對該學科的整體性討論,1990年以來則側重于各個分支學科的探索,呈現出百花爭艷的場景。
譚其驤1983年就已經指出:歷史地理作為一門學科雖已存在幾十年,但迄今尚未建立起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一個重要原因是各地區歷史地理研究還基本沒有開展起來,因此這門學科無論在縱的方面還是橫的方面都還有很多空白無法填補②。朱士光1999年指出:歷史地理學理論建設滯后,不僅湮沒消蝕了學科固有的理論光芒,還使學科屬性與歸依問題出現新的模糊認識,并且因學科今后發展的主導方向不明朗而影響到學科整體的順利發展。有鑒于此,朱士光倡議充分發揮歷史地理學科特點,注意吸取有關學科理論原理,采用先進技術手段,進一步抓好人地關系研究,應將研究對象時間下限延至當今,同時將研究內容擴大到包括對當前環境變遷動態的評估及對今后環境變遷趨勢的預測等方面③。下面分四個方面作一初步總結。
一、地理學的觀點
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整個人類歷史時期地理環境變遷及其規律,這個地理環境既指自然、也包括人文地理環境,所以歷史地理學就其學科性質而言,它是一門地理科學,是地理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就研究所依據的資料和方法而言,它又具有歷史學科的屬性。所以有人說歷史地理學“它是在兩個母體中孕育、發展起來的學科”④。
侯仁之最早闡明了歷史地理學是現代地理學一個組成部分的基本觀點。他著重說明歷史地理學與沿革地理學之間的本質區別,指出今天的地理不是自古以來就是如此,而是從以往不同時代的地理中發展演變而來的,今天地理上的一切現象都植根在過去的地理中,且有它發展演變的客觀規律存在,因此他系統地闡述了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任務、方法和意義,說明歷史地理學是現代地理學的向后延伸部分,其主要研究對象是人類歷史時期地理景觀的變化,主要工作不僅要復原過去的地理景觀,而且還要探求其發展演變的規律,闡明當前地理景觀的形成和特點⑤。
譚其驤、史念海兩位對侯仁之闡述的觀點均表示贊同。譚其驤承認:“就學科的性質而言,歷史地理學并不屬于歷史學,而是地理學的一個分支”⑥,“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歷史時期的地理”,“它是一門地理科學,是地理學的一個組成部分”⑦。史念海則認為:“以前歷史地理學還屬于歷史學的范疇,自然要運用治史的方法進行探索”,“既然是地理學的組成部分,就該兼用地理學的方法從事研究”⑧;曾明確地表示:“中國歷史地理學應該是屬于地理學的范疇,但也可以作為歷史學的輔助學科”⑨。他在別的論文中,系統而又概括地闡述了中國歷史地理學悠久的淵源及其發展過程,充分肯定了歷史地理工作者對國家建設所做出的成績,鼓勵大家繼續發揚歷史地理學有用于世的作用,以期這門學科不斷發展和壯大⑩。韓光輝回顧了中國、歐美、俄國歷史地理學發展的全過程,得出全世界歷史地理學發展均存在沿革地理研究、近代歷史地理和現代歷史地理學三個階段的結論(11),與侯仁之的觀點殊途同歸。
地學類實踐課程四個融入探討
摘要:“新農科”建設、“雙萬計劃”“互聯網+教育”為高校實踐教學改革帶來了挑戰和機遇。從華中農業大學地學類實踐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策略入手,探討如何在實踐課程教學中貫穿“四個融入”的理念,即在內容上融入科研進展,在方法上融入信息技術,在目標上融入課程思政,在載體上融入美育工作。探索改革地學類實踐教學的著力點,實現“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升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地學類實踐教學;融入;人才培養
2018年,教育部提出“新農科”建設,要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革現有的涉農專業,且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協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人才支撐[1]。2019年,教育部印發《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實施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經過3年左右時間,建成萬門左右國家級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質資源共享。“新農科”建設、“雙萬計劃”“互聯網+教育”為高校實踐教學改革帶來了挑戰和機遇。高等教育進入新時代,教學目標由能力、素養提升取代傳統知識傳授,教學理念上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高等教育創新迫在眉睫,實踐教學作為本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改革成效是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體現。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面向全校的農業資源與環境、地理信息科學、環境科學、生態學及環境生態工程5個專業開設了地質與地貌學實驗、自然地理學實驗、土壤與地質實習及自然地理學綜合實習4門地學類實踐課程。教學團隊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和學校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積極改革實踐教學模式,在實踐課程教學中貫穿“四個融入”的理念,即在內容上融入科研成果,在方法上融入信息技術,在目標上融入課程思政,在載體上融入美育工作,努力打造特色地學“金課”。
1內容上融入科研進展
2019年印發的《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提出“推動科研反哺教學”。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曾說:“教學沒有科研做底蘊,就是一種沒有觀點的教育”。西交利物浦大學在研究導向型教學上給其他高校很多啟示[2]。教學對科研具有促進作用,同時科研對教學具有引領作用。教師及時將最前沿的學術成果滲透到課堂中,促進系統知識與前沿進展有機融合,可以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質量。
認識礦物是地質與地貌學實驗、自然地理學實驗的重要內容之一,實驗課上講到碳酸鹽礦物白云石的成因時,通常是介紹幾種假說。2020年6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李超教授團隊解開了困擾地學界百年的“白云石之謎”[3]。教學團隊及時將這一重要進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引起了學生熱烈討論。在介紹金屬礦物赤鐵礦的應用時,介紹東北大學韓躍新教授團隊開發的先進選礦技術,該技術使含碳酸鹽鐵礦石以及鐵品位為15%~20%的排棄廢石成為可利用鐵礦資源,我國可利用鐵礦資源儲量增加數十億噸[4],由此引發學生關注國家需求。教學內容中及時引用同領域最新的、重大的科研成果,為課程內容注入“新鮮血液”,同時也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科學前沿,設計創新性實驗項目,促進課堂“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
當今農林學校教育與改革研討
農林類高校旅游地理學課程的地位
農林類高校開設旅游管理專業的目標是為了滿足森林旅游市場日益緊迫的用人需求,培養從事森林旅游規劃、森林旅游管理和森林資源保護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旅游地理學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是旅游資源課程體系的基礎和核心[3],它要為實現這個目標而服務。旅游地理學中的基本理論如可持續發展和地域分異規律為旅游企業的經營與管理和森林旅游資源的規劃與開發提供思想指導,其提倡的旅游地評價體系又為景區的規劃與開發提供切實可行的路徑[3]。總之,作為應用地理學范疇的旅游地理學學科,和農林類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其他專業課程一起,發揮農林院校生態旅游的優勢,使本專業畢業生在旅游人才市場上占據主動。
農林類高校旅游地理學教學內容探討
農林類高校旅游地理學的學科地位和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使得其教學內容不能僅限于旅游地理學課本,要對其內容進行一些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教學內容的經典化農林類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在招生時基本上采取文理兼招的方式,由于理科生在高中階段對地理了解的程度遠不如文科生,使得學生們的地理素養參差不齊。學生們對地理學知識的獲取基本上就來自于旅游地理學課程,這就使得旅游地理學的教學內容不能僅限于旅游方向。旅游地理學雖屬于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但與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都有密切的關系,兩者都是其形成和發展的前提[4]。因此,農林類高校旅游地理學課程的內容要增加自然、人文、經濟地理學中的經典理論,如自然地理學中的戴維斯侵蝕循環理論,人文地理學中的人地關系理論、區位理論以及經濟地理學中的空間優化和經濟要素對距離敏感性差異理論等。這些經典的理論是深刻學習旅游地理學的基礎,有助于學生地理思維和地理素養的培養,也對本專業的學生學好旅游資源學、旅游資源評價與開發、旅游規劃與開發等課程提供幫助。2.教學內容的技能化用人單位對高等院校本科畢業生的評價是理論知識方面強,而技能方面較弱。這就導致了用人單位把畢業生招進來之后不能立馬上崗,而是花大量的時間對其進行技能培訓,嚴重影響了公司或者單位的效益。技能較弱的畢業生注定是沒有市場競爭力的。這就需要在教學內容中增添技能方面的知識。對于旅游地理學來說技能的培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旅游資源分類與評價的技能、旅游規劃文本的寫作技能、旅游地理信息系統(TGIS)的操作技能。這三方面的技能是旅游規劃與管理人才必備的技能,缺一不可。教師把這三方面的知識貫穿在教學內容中,但是光靠講是不行的,學生對自己家鄉是非常了解的,可以讓學生們從自己的家鄉開始,對家鄉的旅游資源進行分類與評價、對旅游地進行規劃,然后可以讓學生對與學校有合作關系的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等進行調查分析與評價,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優選先,激勵學生不斷地增強自身的技能。
農林類高校旅游地理學教學方法探討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旅游地理學上課僅靠老師一張嘴、一支粉筆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對豐富多彩課堂的要求,而課堂上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更是讓教師疲憊學生反感,上課睡覺的機率加大,學生的聽課質量比較低。這種情況嚴重地制約了學生的專業素質發展,有待于對教學方法進行一些改革。1.教學方法的數字化現在有許多學校使用多媒體教學,但由于教師計算機水平的有限,只是簡單地把課本上的課程框架羅列在PPT上,本質上沒有什么大的改變,遠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應該倡導的是教學方法的數字化,所謂數字化就是將教學內容用多媒體和旅游地理信息系統(TGIS)等手段完美的表現出來,讓學生們既易懂又比較深刻。如在講中國旅游資源分區時,僅憑一張中國旅游資源分區表是無法講清楚的,將各個旅游帶典型的景觀用圖片的形式表現出來,很容易把關東文化、燕趙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等等區分開來,學生的印象也非常深刻。又如將旅游規劃的步驟用動畫的形式演示出來,其流程和內容一目了然,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講到旅游交通時,利用旅游地理信息系統中的網絡分析和緩沖區分析功能,可以對旅游景區的路線進行布局并對其帶來環境影響進行緩沖區分析,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上課的積極性。2.課堂的實地化傳統形式的教學地點是在教室或者實驗室,這種方式不利于旅游地理學課程的發展。旅游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體驗過程。課堂的實地化不同于旅游實習,現在高校的旅游實習其實是旅游,它不是課堂。農林類高校具有廣闊的試驗田,與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有著穩定的合作關系,把旅游地理學的課堂拓展到實地,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旅游地理學中旅游景觀構景機理的學習中,在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可以很容易地把地貌成景、生物成景、水體成景、歷史遺跡成景、建筑成景等講清楚,還可對景區內的旅游資源進行分類調查,并對森林公園內的旅游交通、旅游環境、旅游規劃進行評價,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措施,能充分地鍛煉學生的技能,對以后從事這方面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3.教學方法的討論化“自導自演”是傳統的教學形式,學生們始終是觀眾,兩者之間沒有互動,學生的意見很少反饋給教師。現在要提倡讓教師和學生“同導同演”,教師和學生既是導演和演員,同時又是觀眾,教師和學生完全互動,達到教學相長的目標。在教授旅游資源分類與評價課程時,教師把學生分成組,每組選取負責人(輪流當負責人),讓他們同時對學校所在城市的公園進行分類與評價,最后教師與同學們(以組為單位)來討論各組的完成質量,最后教師點評各組結果的優缺點,這樣學生們可以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技能方法。旅游地理學中的許多內容都可以用該方法進行教授,如旅游規劃文本的寫作、旅游線路的設計、旅游景區環境的評價等等。通過此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們在學習知識培養技能的同時增強自身的團隊和責任意識,這也是立身社會所必須具備的品質[5]。
地理景觀圖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定位圖與文聯系,生動講解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自然地理教材中的景觀圖不是獨立的,是為了對教材文本進行補充與說明而增加的信息,是為了更好地揭示教學難點和突出教學重點。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首先要準確定位景觀圖與教材內容之間的聯系,將其作為地理教學的有效補充,圖文并茂組織教學,從而為景觀圖作用的體現奠定基礎。有了準確的定位之后,教師要對景觀圖進行生動的講解,特別是要將景觀圖講得透徹、有趣,讓學生在觀察景觀圖以及聽取教師講解的過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在教學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內容時,教師可以針對教材中提供的“溫帶落葉闊葉林景觀”和“溫帶荒漠景觀”兩幅景觀圖進行生動描繪。可以在課前準備時搜集有關溫帶落葉闊葉林描繪的語段,以及溫帶沙漠景觀描寫的語句,用充滿感情的話語進行描述。這可以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較為直觀形象的感知,能夠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準確把握沿海向內陸地域分異規律。
二、抓住景觀圖特征,實現重難點的迅速突破
地理教材中的景觀圖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幫助,運用得當可以發揮較好的輔助功能,對教學難點的突破幫助較大。例如,教學有關西北干旱半干旱區東西差異等內容的時候,要想加深學生對從東向西地理地貌的直觀印象,僅憑口頭講解顯然蒼白乏力,學生對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以及荒漠這一逐步演化的景觀缺少感知印象。教師可以借助于教材中的景觀圖進行有效突破,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內蒙古草原景觀圖和西北荒漠景觀圖,兩者的對比較好地體現了視覺上的明顯差異。在觀察景觀圖形成直觀對比印象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景觀圖對學生進行引導,明白因為從東到西與太平洋越來越遠,降水量也就逐漸下降,導致這一地區從東向西呈現出典型的景觀差異。接下來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天山植被垂直分布的景觀圖,找出三個不同的植被帶,以景觀圖引導學生分析探究,從而總結出自然景觀的變化與海拔高度也有著直接的聯系,學生在景觀圖的幫助下有效突破了學習難點。在引導學生觀察景觀圖,結合點撥探究突破教學難點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提高使用方式的科學性程度。教師對景觀圖要區別對待,教學設計中要確定詳略或者是否需要重點講解。在教學手段上除了在教材上進行觀察外,還可以用多媒體進行投影演示,對相關的細節、重點進行放大,教學效果更佳。
三、仔細觀察景觀圖,訓練學生思維探究能力
高中生在自然地理學習中需要縝密的思維能力,以及學會深入思考與合作探究,從地理表象向揭示規律與本質特征深入。地理教材中的景觀圖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中內容的理解深度,提高思維的寬廣度與深刻性。這一過程中,教師既要重視對學生觀察分析景觀圖時的難點與重點進行引導,又要讓學生學會自己觀察與思考,嘗試運用地理基礎知識與掌握的技巧來總結和發掘其中蘊含的規律特征,尋找各種地理現象的成因,從而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例如在教學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喜馬拉雅山的景觀圖進行分析研究,相互討論喜馬拉雅山的狀態,以及形成的原因,著重從海拔高與板塊理論等角度入手進行分析。有了景觀圖的輔助,學生相互之間開展了交流探究,在教師的思維啟發下,能夠深刻理解“地殼運動與板塊構造”之間的關系,從地理表象深入到其形成規律。這既提高了學生地理知識點掌握的效果,又提升了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思維水平。
研究生專業思維與創新能力培養
摘要:在分析地理學研究生培養歷程及新形勢對地理學研究生培養新要求的基礎上,筆者指出地理學研究生培養存在培養體系不健全、地理學思維和能力培養不到位、理論與實踐結合不緊密等問題。提出面向“十四五”新任務,地理學研究生培養應完善培養體系,提升學科培養能力;面向新任務,提升基礎研究能力培養;面向社會應用,提升實踐應用能力培養。
關鍵詞:研究生培養;專業思維;創新能力;地理學
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制度以來,我國學位制度已經走過了40個年頭,研究生規模從小到大,研究生質量由弱到強。1978年研究生招生數量僅有10708人,到2019年研究生招收91.7萬人,增加了大約85倍。[1]隨著《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的實施,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仍將繼續擴大。《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要“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更加突出培養模式轉變,更加突出體制機制創新,更加突出結構調整優化,更加突出調動各方資源參與研究生教育的積極性,更加突出對外開放,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本強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關鍵支撐作用”。[2]近幾十年,地理學研究的新成果不斷涌現,新的地理學思想、方法、認識、觀點、發現層出不窮。[3]地理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為新時期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實施發揮著重大作用,從而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經發展做出更大貢獻。[4]面向即將到來的“十四五”規劃,針對新時期發展特點和任務,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解決制約研究生培養的桎梏,加強地理學研究生專業素質、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提升,不僅對優化新時期研究生教育結構與培養模式具有重要意義,[5]而且有助于解決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新問題。
一、中國地理學研究生培養歷程
中國近現代地理學起步較晚,在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期才逐漸興起。1921年,我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者竺可楨在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前身)開辦了第一個大學地理系,涵蓋地質、地理和氣象三個專業,開始培養地理人才。此后,胡煥庸、黃國璋、張其昀等于1929年共同在中央大學理學院創辦了地理學系,其后又陸續創辦了西北聯合大學、西安師范學院、浙江大學等學校地理系。特別是張其昀首次將教學與研究結合起來,并首創了地理學研究生培養制。此后,中國地理研究所——中國第一個專業地理研究機構于1940年在重慶創辦。這些院系專業、研究機構的開辦培養了地理學專業人才,但培養的地理學研究生數量極少,從1935年到1949年全國僅授予碩士學位200多人,沒有授予過博士學位。[6]新中國成立以后,地理學發展較快。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與調整,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于1952年起先后設立自然地理學專業及自然地理學的有關專業,培養了一大批青年地理工作者。自1979年恢復研究生招生以來,地理學及其分支專業碩士點、博士點以及博士后流動站的設立,加快了地理學各類研究人才的培養。[7]1981年11月26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達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名單,包括地理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8所,碩士授予單位22所。根據中國學信網專業目錄顯示,截至2019年地理學碩士培養單位共90所,地理學博士培養單位32所,基本上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同時為了加強地理學研究生的交流,2005年成立的中國地理學會全國地理學研究生聯合會(簡稱全國地研聯)和2006年創辦的全國地理學研究生學術年會,為廣大研究生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平臺。自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地理學開始從地理學院系名稱、專業名稱兩個方面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即“地理系大改名”“地理專業大合并”。[8]2000年,國家將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區域地理學、環境地學、地貌學、氣候學、古地理學、地圖學等地理學二級學科專業分類調整為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地圖學和地理信息系統三個二級學科,并將其中一些專業劃分到其他學科。這些改變和調整使得地理學向社會經濟發展要求轉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理學的發展和研究生的培養。
二、地理學研究生培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