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監管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0 10:00: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資產監管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資產監管論文:當代國企資產監管的思索
本文作者:周曉蕊工作單位:河北省國有資本運作研究策劃中心
縣級國資監管機構的工作情況。由于各縣(市、區)國有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國資監管機構設置上不盡一致,各市所轄縣級國資監管部門的職責履行情況參差不齊。大多數縣級國資監管機構主要開展了基礎性和技術性的工作:一是制定監管制度,奠定監管基礎。各縣(市、區)根據《企業國有資產法》和《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縣級實際,制定了相應的規定和辦法,使縣級國資監管不斷走向程序化和規范化。二是普遍開展了國資監管的基礎性工作。主要是進行產權登記、年度檢查,審核匯總企業會計報表和年度財務決算;審核、監督企業國有資產產權劃轉和轉讓交易,組織開展國有資產權屬界定、清產核資、資產評估等。
縣級經營性國有資產監管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特別是經過前幾年的大力度改制,目前相當一部分縣級國有企業處于經營效益不佳、歇業停業、瀕臨破產等非正常經營狀態。這就造成企業國有資產家底不清,國資基礎管理松懈,給國資監管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2.國有資產多頭管理、職能交叉問題突出。從全省看,縣級經營性國有資產一般由多個部門分割行使出資人職能,資產、人和事沒有實行集中統一監管,絕大多數分散在縣財政局、發改局等行業主管部門,而這些行業主管部門在不同程度地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投資決策等經營活動,但都難以對國有資產終極負責,形不成國資監管的體制優勢。3.國資監管機構和出資人職責尚未完全到位。除少數縣區設有相對獨立的國資監管機構外,大多數縣區都設在財政局等不同的部門。且多數國資監管部門主要從事產權登記、審核匯總報表和年度財務決算以及審核國有資產轉讓交易等事宜,未按國資監管法規的有關規定建立起明確的管資產與管人、管事相統一的出資人制度和經營業績考核體系,加之一些縣級國資監管隊伍素質弱,專業水平低,缺乏必備的監管本領,因而不能真正承擔起通過監管促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4.國資監管機構重監管、輕發展傾向嚴重。國資監管機構的重要職責是實現管資產與管人、管事相結合,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但在執行過程中,受舊體制的影響,絕大多數國資監管機構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單純實施國有資產的監管上,而對企業經濟運行、戰略規劃等涉及國資發展的問題研究不夠、指導不足。
進一步加強縣級國資監管工作的建議
1.規范縣級國資監管機構設置。可根據各地縣級國有經濟發展現狀和國資監管現狀區別對待:對縣級市、實力較強的縣和各類園區,可借鑒其他先進省市的做法單獨設立國資機構;其他縣(市、區)可在財政局內設立正科級國資監管機構,由縣(市、區)黨委、政府賦予其出資人代表職責,建立起監管和業績考核以及責任追究等制度,確保國資監管到位。2.理順市縣兩級國資監管機構的關系。認真貫徹國務院國資委2011年頒發的《地方國有資產監管工作指導監督辦法》(國務院國資委令第25號),進一步理順和加強市對縣的國資監管工作關系,加快完善監管體制,使縣域經營性國有資產得到有效監管。各設區市國資委要切實履行對縣級承擔經營性國有資產監管職責的機構進行指導監督的執法主體職責,通過召開會議、組織培訓、健全監管制度、執行統一的監管政策,確保縣級經營性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3.理順國資監管部門與其他行業主管部門的關系。各縣級黨委、政府應站在理順國資管理體制、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高度,堅定不移地支持當地國資監管機構切實履行出資人職責,實行管資產與管人、管事相結合,其他行業主管部門只負責行業管理。國資監管機構要主動加強與其他部門的銜接溝通,使國資監管工作得以順利進行。4.立足發展,做大做強縣域經濟。要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目標,就必須狠抓國有企業的發展。一是在觀念上,要打破就監管抓監管的傳統工作方式,把加強監管與促進發展結合起來,要主動為企業想辦法、解難題。二是在行動上,要深層次地研究和解決企業發展問題,引導和促進企業加強國有資產的整合利用,加大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進一步優化配置國有資源。同時加大企業與政府部門的協調力度,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供銷社資產監管調研報告
一、資產現狀
截止2010年12月底,我市供銷社系統縣(區)以上公司44家,基層社27家(含保牌企業)。資產總額4.33億元,其中流動資產2.41億元,非流動資產1.92億元;凈資產1.59億元,其中實收資本0.95億元;資產總額中有土地、建筑物1.96億元,占資產總額的45.26%;已登記的土地254270.22M2,其中:劃拔土地167785.05M2,出讓土地86485.17M2;未登記(在使用未確權)的土地76881.53M2,土地出讓都集中在市本級、區。
二、社有資產的監管體制
(一)社有資產運行模式
10年前我市供銷社系統先后對市、縣(區)直屬企業及基層社進行了產權制度改革及職工身份置換,明晰了社有資產的權屬。目前,社有資產主要有四大塊構成:一是新設企業對外投資形成的資產。二是產權制度改革時以凈資產形式出資的股權。三是以開放辦社等形式的參股、聯營資產。四是市、縣(區)社持有的資產。
(二)監管方式
改制企業資產監管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規范改制企業資產處置行為,確保國有集體資產不流失,切實保障廣大職工的基本權益,維護債權人的合法利益,促進改制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省、市有關政策規定,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本暫行辦法適用于全區范圍內原國有、集體企業經過改制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合作制企業和其他形式的改制企業(包括享受政府提供優惠政策進園區的企業)。
第三條區政府成立區改制企業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區監管會),由區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分別擔任主任、副主任,負責對全區改制企業資產監管工作的組織領導。
監管會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區監管辦),由區改革辦牽頭,抽調區財政、審計、經貿、建設、勞保、工商、公安等部門人員組成,負責監管改制企業列入監管范圍的資產。辦公室設在區改革辦。
區各改制企業歸口管理部門為改制企業資產監管的責任機關,在區監管會的領導下,具體負責做好改制企業資產的監管工作。
加強報業國有資產監管的對策
[摘要]:國務院頒布了《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為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報業應從清產核資、產權界定、嚴格評估、建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考核指標、強化會計監督、實行國有資產經營責任審計制、集中采購與招投標管理、完善無形資產管理、加強誠信教育等幾方面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監管,將報業做大做強!
[關鍵詞]:國有資產監管、保值增值考核指標、審計監督
2003年5月,國務院頒布了《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⑴該條例的公布,標志著國家對國有資產的監管已逐步納入法制化軌道。《條例》從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企業重大事項管理等幾個方面規范了對國有資產的管理。該條例也同樣適用于對報業的資產監管。
根據《條例》,“企業國有資產,是指國家對企業各種形式的投資和投資所形成的權益,以及依法認定為國家所有的其他權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和壯大國有經濟,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而目前,報業國有資產監管的手段還不夠完善,存在一些漏洞,給少數別有用心的人造成了可趁之機,致使國有資產流失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情況還較為嚴重:譬如筆者曾參加了對報社原辦公司的清理審計工作——報社曾在1992年—1994年全國興起大辦公司熱潮時,投資開辦了數十個下屬公司,但清理審計時卻發現,除僅一家公司盈利6萬元外,其余全部虧損,且訴訟纏身,凈虧損額加上法院扣劃損失共計348.28萬元;90年代斥資1000多萬元興建的九江新聞大廈被查明施工單位虛報造價,且至今閑置,不僅不能帶來任何效益,每年還要支出不菲的人員工資、管理費、養護費等;在審計中,還發現九江新聞培訓中心原主任侵吞公款,涉嫌經濟犯罪,已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從被審計期間看,在1990—2000年僅10年時間,國有資產流失金額便高達數百萬元之巨,而審計范圍還未全面鋪開。凡此種種,令人震驚。(注:引自江西日報社《審計報告》)由此可見,報業資產監管勢在必行。如何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條例》,搞好國有資產的監管工作,堵住國有資產流失的黑洞?筆者認為,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清產核資,搞好國有資產的登記工作
全面清查、核實國有資產。具體來說,就是對各類國有資產,包括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遞延資產以及其他資產等進行全面清查和登記,查清國有資產價值總額;對單位占用的國家資本,包括所有者權益和未分配利潤,要進行全面核實,以明晰國有資本金確切數額。這是一項基礎性工作,是搞好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前提。只有把這項基礎工作做好,才能掌握第一手的準確數據,才能為下一步實行規范化管理創造條件。譬如報社每年都舉辦類似“記者節”、“讀者節”、“某某論壇”之類的活動,經常收到諸如照相機、攝像機、手提電腦之類的贊助品,價值不菲,而這些贊助品并沒有履行嚴格的登記手續,結果被一些干部當作私人物品使用,甚至離職后都未交回,國有資產化公為私,造成流失。因此必須加強國有資產的清查工作,嚴格將其登記備案,以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數。如果國有資產所有者弄不清基本情況,掌握不了資產的真實狀況,要想實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是不可能的。
高校監管論文:議資產監管的目標和模式
本文作者:關偉孔然姚萍工作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以“集中管理”為紐帶,實現資產經營管理公司管資產與管人、管事三結合,理順資產經營管理公司與子公司的管理體制該股份制銀行對分支機構的負責人及副手實行集中任命和考核,對分支機構辦理的重大業務實行集中審批,這使得分支機構對各項任務指標能夠認真落實,對各項管理要求的反應速度快,銀行整體能夠步調一致地開展經營管理活動。這一層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國的國有資產改革。2002年11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提出把國有資產的監管作為一個系統來管理;2003年3月,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資委”)成立,結束了以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分屬企業工委、組織部、經貿委、財政廳、勞動廳等九大部委管理的局面,實現了權力、責任和義務的三統一,管資產與管人、管事的三結合,初步理順了國有資產的管理體制,為監管體系的建立和考核等提供了必要條件。高校雖已組建了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實現了對經營性資產的集中管理,但由于子公司,特別是經濟效益較好的子公司的成立時間往往早于資產經營管理公司,使得子公司高管人員仍由學校直接任命和考核、重大事項的審批仍遵守高校的決策程序等體制問題難以解決,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尚不能實現對子公司的人與事的管理,監管沒有產生實效。因此,要形成對子公司的有效監管,資產經營管理公司首先應能夠實現對子公司管理人員和重大事項的集中管理,其中管理人員的層級應至少到子公司的總經理和副總經理級人員,也可以實現對子公司各層級管理人員的任命和考核;對重大事項的集中管理,應避免子公司對重大事項的決策沿用高校的審批制度,而是統一集中到資產經營管理公司進行審批和決策。
以“財務監督”為主線,搭建資產監管平臺,開展財務內外部檢查,增強對高校經營性資產的監管力度該股份制銀行一向非常重視柜面操作的安全性和規范性,除自行開發了數據集中、權限控制嚴格的柜面操作系統外,還直接向分支機構派駐會計主管,并高頻率地對分支機構柜面業務進行檢查輔導。由于體制問題,高校資產經營管理公司難以實現將子公司的財務系統集中,資產經營管理公司若要加強對財務的監管力度,就要從人員、數據收集和檢查等方面著手。(1)委派財務總監或財務負責人向子公司委派財務總監或財務負責人,便于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加強對子公司經營管理活動的財務監督和控制,強化集團內部控制管理,同時也便于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及時掌握收集高校企業的財務信息。委派的財務總監或財務負責人應由資產經營管理公司負責任命、考核和發放工資。(2)加強對財務數據的收集,搭建資產監管平臺為便于監管和分析判斷高校子公司的經營狀況,資產經營管理公司應注重對子公司財務報表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可將歷年數據集中建立數據庫,并引入相對指標的計算公式,分析比較子公司某一時期或歷年同期的經營變化情況。在此基礎上,搭建資產監管平臺,采集企業的基本信息、重大項目信息、預算跟蹤數據、企業績效評價和人員任期考核等數據信息,提高資產監管的規范化和科學化。(3)開展內部審計、內部財務檢查有效的內部審計和財務檢查是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對子公司監督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定期的內部審計和財務檢查可以及時發現企業在內部控制、財務核算以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貪污腐敗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對公司的經營者能夠起到良好的保護促進作用,如美國“世通”公司30億美元虛假利潤造假案就是內部審計人員辛西亞與她的同伴查出來的。(4)完善外部審計的聘用制度目前,大部分公司都聘請外部審計單位對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年度審計,這種審計的目的是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發表意見。在實際工作中,資產經營管理公司還可以聘請外部審計單位對子公司在經營過程中以及賬務處理中是否存在舞弊、弄虛作假等行為進行審計。為保障外部審計的有效性,資產經營管理公司應建立完善的外部審計聘用制度,包括:一是在進行外部審計招標時,應考察外部審計單位的規模實力、人員組成、機構負責人及員工的誠信水平、在當地的影響等;二是對外部審計單位實行準入制度,即每年審計結束后,按照一定比例對被審計單位進行抽查。如果發現外部審計單位在審計過程中弄虛作假,對一些重要問題隱瞞不報,應永久性地取消其以后年度的審計資格。
以“考核”為手段,建立科學的企業業績考核指標體系,對子公司實行獎懲制度,合理分配利潤該股份制銀行對分支機構的考核非常系統,考核指標繁多且全部量化,每月、每季度和每年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指標考核,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獎勵,通過指標的考核權重引導分支機構的發展方向。在合理的考核與獎勵刺激下,該股份制銀行在較短時期內,成為股份制銀行業的領軍人物,多項指標領先同行業。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對子公司進行考核,可以有效落實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有利于實現監管目標,促進子公司按照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進行規范運作,降低企業發生腐敗的幾率。考核指標的制訂應注意以下事項:(1)原則性事項首先,考核指標的針對性要強,要對被考核者具有可控制性,指標體系簡單明了,同時要將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結合起來進行全面考核;其次,業績考核要符合可持續發展和全面發展的要求;再次,業績考核與獎懲掛鉤,考核制度與經營者收入全面結合,使考核結果直接與企業經營者收入掛鉤,在完成保值增值指標的前提下兌現基礎薪金和獎勵收入。(2)明細事項一是利潤分配和股權轉讓收入應進入資產經營管理公司核算,學校經營性資產監督機構根據核算后的凈利潤決定應分配給學校的紅利,資產經營管理公司下屬子公司分配的紅利不能直接支付給學校;二是企業占用學校投資外資源(房屋、在編人員、設備等)應與學校簽訂合同,合規支付租金、借調費用,涉及的費用應由企業直接向學校支付,不應由資產經營管理公司代收代付;三是學校向企業收取的管理費用要有具體內容,不能通收費用;四是企業與學校合作應簽訂合同,明確權利、義務和費用,學校向企業支付工程款和貨款時,不能與其他費用相抵充。
以“經濟效益”為導向,建立高校經營性資產的投入與退出循環機制除比照上述股份制銀行的監管方法外,資產經營管理公司還應建立經營性資產的投入與退出機制,合理配置高校經營性資產,提高資產的經濟效益。一是對于市場前景好、具有經營優勢的企業,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進行資本投入,將其做大做強;二是對于一些非優勢企業,通過出售、轉讓、退出等戰略退出方式進行結構調整,采取存量轉讓的方式減持股份,變現回收的資金回報學校或轉投其他企業;三是對于一般企業,采取控股或參股的方式設置股權;四是對于經濟規模小、經營業務停滯、連續虧損或經濟效益不好、無發展前景的企業,采取自然退出方式,在對其進行審計的基礎上關閉或停業;五是對于已經決定予以關閉的企業,由資產公司組建清算小組,按照有關法律程序對企業債權債務進行清算,堅決撤并。
資產監管財務快報系統設計研究
摘要:信息化建設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改革方向,當前的財務快報系統數據上報過程繁瑣、審核效率不高,不符合信息化需求。本文采用Java語言、B/S框架結合Orcale數據庫設計了財務快報系統。結合帆軟報表程序和PageOffice工具,實現了財務快報數據的自動計算、審核、圖表分析以及報告生成功能。該系統功能完善、人機交互便捷、性能卓越,滿足現代化財務管理的需求。
關鍵詞:財務快報系統;PageOffice工具;UML時序圖;MVC+Hibernat框架
現有的財務快報系統存在用戶上報財務數據效率低下、過程繁瑣等問題,按照國資委對財務管理提出的精細化、規范化以及科學化的要求,必須從新設計一套具有先進技術、先進設計理念以及先進架構的財務快報系統,以滿足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需求。
1系統總體設計
財務快報系統主要針對資產監管和用戶需求進行開發。該系統的開發使得傳統的資產數據人工采集轉變為數據實時采集,從而提高了資產監管效率。本系統采用MVC層級架構設計,B/S體系結構,使用JEECG智能開發平臺進行開發。系統后臺采用ajax連接、MVC+Hibernat框架,前臺使用Bootstrap框架,運用成熟的軟件設計技術進行開發。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基礎設施層:包括機房設施、存儲設施、網絡設備、服務器等,該層是本系統的基礎,為財務數據的計算、采集和存儲功能提供底層支撐。平臺支撐層:該層包括應用支撐和數據采集管理兩個部分。其中,應用支撐可為系統提供高效的應用和擴展集成,為系統提供可靠的支持環境和運行環境;數據采集管理平臺為本系統的數據采集單元,可將采集的資產數據經過校驗、審核后,報送至監管部門數據庫,以便提供查詢和決策。數據層:該層可按照財務數據統一指標將數據存儲到數據中心,為資產監管和系統提供數據支持。業務應用層:包括財務系統、融資擔保系統和數據中心,是在數據采集平臺和應用支撐平臺上搭建起來的業務管理層。用戶層:該層為用戶提供了良好的交互界面,是該系統所有功能的入口,提供財務快報系統與用戶交互的界面。
2系統功能結構設計
保險業增強資產負債監管舉措
資產負債匹配風險,主要指由于利率波動和通貨膨脹對資產和負債的影響程度不同,造成資產負債在總額和時間結構上存在缺口,導致保險業清償能力不足的風險。而資產負債管理則是針對保險業存在的資產負債匹配風險進行分析和控制,同時結合資產風險、定價風險及其他風險的相關性,在參考整個保險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下進行綜合分析,并達到預測和控制企業整體風險的目的,為企業總體目標提供決策依據。
在保險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其結構與一般企業是相同的,都是資金來源=資金占用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但其資產與負債方的具體構成卻有別于一般的企業,其中的各種準備金尤其是各種責任準備金成為保險企業資產負債表的主要項目。這是由保險業經營的特殊性所決定的,保險業所承擔的保險責任決定了其在將來必須做出償付,因此當前所收取的保費并不能成為其已實現的收益,而是必須按規定提取相應的準備金以備賠付之用。責任準備金的計提通常是按照賠付和保費收入等價原則,在給定的預定利率和出險概率的前提下得出的,因此責任準備金通常是確定的,并且各種責任準備金也成為了保險企業投資資金的主要來源。但保險事故的發生是隨機的,雖然可以估算其概率分布,可仍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同時市場利率的不斷變化和投保人投資意向的變化,以責任準備金維持未來償付的平衡關系可能被打破。保險業實際發生的償付資金流的不確定性同時也必定影響資產方的資金流向。因此我們不能僅僅通過資產負債的靜態平衡來衡量保險企業某個時點上的財務狀況,而是要動態地觀察和研究保險企業資產負債問題。
一、我國保險業資產負債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從外部環境來分析
(1)保險資金與資本市場弱對接。我國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深度融合與互動發展還受到很大的限制,從而導致保險業的資產負債管理缺乏充分的市場基礎,無法實現全面的風險分散。目前的投資結構也使得我國保險業的投資收益遠遠低于國際水平,在已經全面開放的國內保險市場上,投資收益的弱勢讓我國的保險業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同時,隨著經濟一體化的出現和保險業的不斷發展,我國保險業這種傳統保守的投資結構不但不能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反而加劇了保險資金的利率風險。
(2)投資環境受到限制,資金運用渠道狹窄。保險投資環境的限制與資金運用渠道的狹窄,導致保險業存在嚴重的資產負債匹配風險。我國目前保險業的資金大部分都流向了銀行業和國債市場。雖然這兩年,保險業的投資渠道得到不斷地擴展,并且可以直接進入A股市場進行股票交易。但監管部門同時也對保險業進入這些投資渠道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如保險業不能投資在過去12個月內漲幅超過100%的股票。同時,我國資本市場本身就發育得不完善,提供的金融產品的質量都不是很高。這造成了我國的保險資金在這些投資渠道找不到合適其資產負債特色的投資組合。
企業資產監管整體意見
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更好地履行出資人職責,規范工作程序,促進區管企業(指區管委確定的由區財政局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及控股企業,以下簡稱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根據《公司法》和《企業國有資產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要求,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企業國有資產基礎性監管工作
(一)區財政局依據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定位,依法對區管企業財務進行監督;區管企業依法享有財務自主權,對企業內部各項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進行有效的財務監督和控制。
(二)企業財務月報和年報制度。企業按照要求精心組織,嚴把質量關,確保數據準確、完整、真實、可靠,并做到按時上報。
(三)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年檢制度。企業要按照有關規定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產權狀況以及國有產權占有、變動、注銷等情況,于每年4月底前報區財政局進行登記,由區財政局建立產權檔案并進行年度檢查。
(四)企業國有資產評估管理工作。企業發生改制、分立、合并、破產、清算、產權轉讓、以非貨幣資產對外投資、股權比例變動、資產拍賣及其他影響國有權益的行為,要對相關企業進行財務審計和國有資產評估,評估結果需報區財政局核準或備案。參與企業改制審計和評估的中介機構一律通過公開招標確定。
高校固定資產監管
一、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固定資產是高校從事教學、科研、生產等各項工作的物質基礎,高校資產的使用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和科研工作發展的速度、質量。近幾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許多高校紛紛利用銀行貸款投資建設新校區,高校所擁有的固定資產大幅度增加。但是,如何進行科學的資源配置、提高投資效益,特別是如何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相關研究者對這些問題的研究還較為缺乏。多年來,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一直是高校管理的一個薄弱環節,存在著資產管理體制不順、機構不健全、管理基礎工作不夠規范、家底不清、賬物卡不符、使用效率不高等問題。在新形勢下加強和完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已是各個高校發展中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二、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現狀
目前,提高資產質量與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實現計劃管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加強監管檢查已成為固定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首要要求。由于管理要求的不斷細化,以及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本身的復雜性,一些基于歷史原因以及現有體制不完善之處而產生的問題逐步顯現出來。
(一)對固定資產管理思想意識淡薄、觀念落后、管理過程缺乏有機協調。我國高校大部分是公辦性質,屬于事業單位管理體制。高校的固定資產主要通過國家財政投資建設而成,長期以來高校無償地使用固定資產,不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也不需要進行成本核算,導致了高校對財務管理特別是固定資產管理和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人們頭腦中很難形成國有資產管理意識,這種思維定式是高校資產管理長期不被重視、人們頭腦中至今還被重錢輕物、重購置輕管理思想困擾的根本原因。忽視了對固定資產的管理,缺少固定資產的定期清查盤點制度,賬面反映的固定資產與實物不符,有賬無物、有物無賬的現象較多。造成賬實不符的原因:一是固定資產采購項目的計劃指標被挪用,形成固定資產虛列;二是利用賬外資金越權違規購建固定資產,但為逃避監管而不入固定資產賬或部分入賬;三是會計差錯,即已報廢、盤虧的固定資產未及時進行賬務處理。賬實不符問題來源于多年的積累,并未得到根除。其次,不少高校主要忙于學校的教學、科研和行政工作,忽視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導致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機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學性,從而造成高校普遍存在著重錢輕物、重購輕管、公物私用、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的現象,使固定資產難以發揮其在高校教學科研中應有的作用,影響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二)運行管理機制不健全,管理職責不明確,制度落實不到位。高校的固定資產種類繁多、數量大,使用部門不集中,財務部門很難進行認真的清查,只能通過報表加以控制,財務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的數據很少一致。比如:許多儀器設備的占有使用部門早已將其淘汰報廢,但因未履行報廢手續,財務和管理部門未能及時銷賬;各部門、院系自籌資金購建的固定資產,未納入學校的統一管理,這就造成“院系有實物,校方無記錄”的局面;有的資產已交付使用多日,但入賬手續仍未辦理完畢;管理人變更移交手續不完善,甚至不交接,其名下的物品也就隨時間延續而不知去向,導致資產總賬不符等等,使得固定資產存量不明,家底不清。
農村集體資產監管意見
根據市委八屆九次、區委四屆八次全會精神和滬府辦〔〕)3號文件的要求,為了進一步發揮農村集體資產在社會主義新郊區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結合我區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的實際情況,現就鎮、村兩級集體資產監督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一、鎮級集體資產監督管理
(一)集體資產經營管理組織
鎮集體資產的管理部門是鎮集體資產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鎮集資委”),鎮集資委作為出資人統一管理鎮級集體資產,每鎮可結合實際確定1—3家實體公司作為其營運機構。
(二)集體資產監督管理
1、投資規劃決策。在資產清理的基礎上,按照鎮“”規劃制定資產結構調整方案,實施資源優化配置。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資產處置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