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模式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2 12:05: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育人模式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舞蹈表演育人模式研究
摘要:舞蹈是人們內心情感的表達,是一種以情感為基礎,舞蹈表演為核心的藝術形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起到施教育人的作用。對綜合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實踐育人模式的探索,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為學生立足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表演能力。此外,通過全面認識舞蹈教學中實踐育人的重要性,探索出全新的實踐育人模式。
關鍵詞:舞蹈表演專業;實踐育人模式;特點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具有較高的表現力,主要是以情感為基礎的一種表達模式。我國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舞蹈表現力、舞蹈專業素養,而且在較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實踐育人效果。
一、高校舞蹈表演專業特點
1.舞蹈表演專業自身特點。我國綜合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與專業水平較高的藝術類高校相比,因學生自身條件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更應該明確教學目標。有學者認為,我國綜合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的主要特點是對傳統知識型人才有較大的挑戰,應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實現復合型舞蹈人才培養計劃,應當具備較高的活力、專業性以及創新實踐能力,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起到實踐育人的目標地方高校轉型發展人才培養機制改革,主要目標在于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在這一理念下,舞蹈表演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的構建中加入實踐性教學環節,以校本課程的形式將舞臺實踐表演、舞臺形象塑造、展演、比賽等納入課程結構體系中是培養符合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的客觀要求。2.舞蹈表演人才的社會需求特點。全國各大企業、事業、文藝團體、群藝館、企業藝術團等對舞蹈表演人才都有一定的需求,同時對舞蹈表演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也相對較高,需要接受社會的檢驗,并為社會所用,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高效舞蹈表演專業人才的自身價值。現階段,“高、精、強”的舞蹈專業生已漸漸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反之,精通“彈、跳、說、唱、編、導、寫、聲、光”等多能應用型人才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青睞。此外,我國綜合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主要是以技能為基礎,在較大程度上要適應社會發展需求,這就需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相關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實踐學習,以此滿足社會需求。
二、綜合類舞蹈表演專業實踐育人模式分析
職業本科高階育人模式研究
摘要:產教融合背景下的育人模式將外國的教育經驗和中國的實際狀況相結合。校內校外學習的建立,是以實踐為重點,既能把學生所學運用到實踐中,又能讓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通過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提高,不斷提高綜合實力。高階思維不是簡單的知識交流授受;而是讓學生在大腦中與原有知識發生聯結,梳理出關系類型,是一種綜合性、復雜性、創新性的思維,并能指向問題解決。中國的職業本科教育隨著時代的特點和中國的特色開始逐步發展。在發展的不同階段,應促進布局優化,以適應產業結構調整。職業本科院校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結構,深化企業合作,聯合企業培養高階人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將產教融合的教育模式融入我國職業本科教育,對時代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職業本科教育和企業的深入合作,培養在各個方面都能發展的高階人才。
1引言
產教融合是貫穿政府、企業、學校協調促進的模式。面對產業區域發展需要,要改善教育資源分配,加快育人體制調整,創新教育組織形式,促進教育與產業協調發展。產教融合以發展學生的低階思維為基礎,進而發展高階思維,以此體現育人的全過程。政府參與產教融合,加強政策指導,鼓勵企業試點,為校企合作建立長效機制。學校完善相應體系,改善了育人模式,促進職業本科教育的產業升級。但是,職業本科院校中課程體系不合理,學生學歷與職業資格證書不統一,理論與實踐不能結合。因此,很多職業本科院校要更好地實施產教融合的育人模式,促進企業和學校的持續發展,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
2產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養機制的形成
校企深度合作是深化產教融合的前提,政府、學校、企業的緊密結合是深化產教融合的基本途徑。
2.1校企合作機制促進人才培養機制的形成
旅游管理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思考
現階段,我國旅游業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可謂是求賢若渴,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人才成長的搖籃,需要切實加大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確保人才數量和質量都能符合新時期旅游業的發展要求,給我國旅游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增添助力。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構建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應用型本科院校應該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選擇合適的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為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保障,從而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社會職能的完美展現。
一、旅游管理專業實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現狀
應用型本科院校和企業在組織、作用、功能上都有著顯著的差異,應用型本科院校具有教學和科研職責,負責培養和輸送人才,企業的經營目標在于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推動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越來越注重人才的培養,借助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力量來培養和獲取人才能夠減少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增加企業中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數量,企業中人才類型也變得愈發多樣化,充實到企業的各個崗位之中,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助力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一般來說,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主要分為三種類型:1.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本科院校和企業經過一系列的交流和協商以后,了解到企業的人才需求,以此為依據制定針對性的人才培養計劃,在規定日期內將人才輸送到企業中,應用型本科院校和企業要簽署訂單合同,確保雙方的合法權益,并在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積極予以參與和支持,這樣應用型本科院校解決了學生就業問題,旅游企業也獲得了高素質、高水平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實現了雙方的互利共贏。2.分工合作模式。對于旅游企業來說,其具有應用型本科院校所沒有的場地和資源,在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可以與應用型本科院校起到互補的作用,即在校內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實踐、實習由旅游企業提供,讓學生能夠到旅游企業中進行充分的實習實訓,獲取最新的行業資訊信息,了解自己與企業崗位需求的實際差距,這將會讓學生在日后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中更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3.以應用型本科院校為主體的合作模式。若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資金實力雄厚,師資力量強大,在校內建設有實訓基地,那么其在校企合作中往往會占據主導地位,應用型本科院校將會充分利用好自身資源,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開展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相關培訓工作,促使學生能夠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進行實踐操作,還會讓學生分批到旅游企業進行實習,這種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備受青睞,縮短了學生成長成才的時間,取得的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中的常見問題
盡管校企合作的優勢眾多,能夠給應用型本科院校和企業帶來豐厚的利益回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和企業都能充分認識到校企合作的好處,經常會出現校企合作的形式化現象,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多個方面,歸結起來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企業沒有給應用型本科院校提供相應的實踐指導、資金支持等,應用型本科院校也沒有給企業提供技術服務,院校沒有建立完備的實習實訓的場地,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學習旅游管理專業知識,實踐操作能力遲遲得不到鍛煉,這違背了校企合作的初衷,學生的成才之路也遭遇了更多的波折。2.我國關于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和企業的行為缺乏有力的約束,致使校企合作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大,面臨的風險較高,不確定性很大,面臨違約和預期風險,院校和企業出于自身考慮不愿意進行深度長期合作,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亟待解決。3.旅游企業與應用型本科院校之間的溝通交流不暢。應用型本科院校不了解企業當前運用的技術、設備和管理,所教授的專業知識與企業經營管理實際情況嚴重脫節,學生在校學習的知識很難應用于企業崗位工作中,大大削弱了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針對性。4.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教師的專業知識豐富,實踐能力不強,無法給學生的實習實訓傳授有效的經驗,作出科學的指導,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人才培養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三、應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構建路徑
工商管理育人模式研究
一、第二課堂實踐育人環節解析
高校的第二課堂,即大學生在學校相關組織或教師的指導下,在第一課堂教學課時以外進行的、與第一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教育實踐活動,是高校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發展技能、增長見識、提高能力的平臺,是對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在形式上,以學術交流、主題實踐、文藝活動、學科競賽、創業園項目、實習實訓等為主。高校第二課堂受時空的限制較少,具有開放、靈活的特征,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第二課堂實踐育人環節作為第一課堂的重要補充,起到的是實踐育人的作用。通過讓學生參與具體的實踐,將第一課堂所學的知識轉化運用,從而檢驗知識學習效果,達到提升能力的目的。本文從意識培養、行為培養、能力培養三個方面對第二課堂的實踐育人環節進行分析。一是意識培養。計劃行為理論、自我效能理論等諸多理論已經證明,意識對行為的影響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的本質是靈魂的喚醒,是讓學生自覺實現從“他育”到“自育”的過程。在第二課堂實踐育人環節,意識培養與第一課堂一樣,放在首要位置。二是行為培養。行為一般為意識主導下的結果,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反饋促進意識的改變。行為培養是第二課堂實踐育人環節的根本。第二課堂的本質還是希望學生將頭腦中的意識真正落實到行動中來,即我們所說的具體實踐。三是能力培養。能力培養是第二課堂育人環節的落腳點。通過意識和行為培養,增加學生參與實踐的次數和質量,幫助學生從中習得實踐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方法,最終實現綜合能力提升的目的。
二、工商管理類第二課堂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實踐育人框架構建
(一)目標及主要措施。通過第二課堂的組織開展,實現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具體包括創新創業意識覺醒,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創新創業競賽成績的提高,創新創業實踐水平的增長。主要措施包括意識教育、專業訓練和實踐能力檢驗三個環節。其中意識教育是基礎,也是整個框架構建的基點。專業訓練是核心環節,必須嚴格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設計。實踐能力檢驗是保障,是論證第二課堂育人模式合理性的必要條件。(二)框架構建。在意識教育方面,首先傳統的正能量教育,即我們一般而言的思想引領的內容,要求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始終貫穿積極向上的教育,實現喚醒工程,使學生能夠從“他育”逐步走向“自育”,通過教育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給學生打上健康、向上的生命底色,讓學生明白使命和擔當,具有時代責任感。另一方面就是分層次開展創新創業意識的教育,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如在大一階段,以專業導論課為主,逐步引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在大二階段,以創新創業專題培訓為主,在大三階段,以創新創業實踐為主,在大四階段,以創新創業實戰為主。在專業訓練方面,主要目標是與第一課堂緊密銜接,將第一課堂所需要提升的知識點和能力延伸至第二課堂。一方面包括與各專業緊密對接的學科競賽活動,如沙盤模擬大賽(ERP)就是企業經營全過程的一個模擬,學生在其中能夠體會到經營決策的各個環節。市場調研分析大賽,即要求學生學會調查研究,掌握一線市場的真實情況。另外一方面就是與專業相關的活動,如管理沙龍、對話企業家等欄目。管理沙龍通過擬定管理類主題,開展形式多樣且學生喜聞樂見的沙龍。對話企業家以“面對面”訪談互動等形式,由企業家直面學生,交流真實的市場環境和從業經驗,讓學生能夠快速高效地掌握有效信息。在實踐能力檢驗方面,主要是通過第二課堂實踐環節鍛煉學生的能力,同時也敦促相關體制機制的健全與完善。學生鍛煉方面,可以通過實崗掛職鍛煉、暑期社會實踐、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訓練等方式。實崗掛職鍛煉是真正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專業崗位當中,讓學生以“社會人”的身份進行工作;暑期社會實踐往往結合專業特色服務地方,比如旅游專業“美麗廣西”系列活動,每年均由相關專業大學生在博士、教授的帶領下前往區內各鄉村開展旅游路線開發設計、旅游規劃等活動。通過系列第二課堂的實踐效果檢驗,同時也能夠促進人才培養方案的完善,以及構建相配套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及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措施、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等。總體框架如圖1所示。
三、工商管理類第二課堂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實踐育人模式實施效果
(一)學生思想意識。將思想意識培養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通過第二課堂組織思想政治、學術交流等講座75場,“管理沙龍”8次/年,“對話企業家”8次/年等平臺,組織開展畢業生晚會、十大歌手、舞蹈大賽、運動會等校園文化活動,將“感恩”“傳承”“文化”“進取”等主題融入其中,營造積極活躍的文化育人氛圍,學生對學院歸屬感有了很大的提升,創新創業意識強烈。近三年來,工商管理學院通過第二課堂積極開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在學生的學風、校園文化活動等方面均有體現,取得豐碩成果。31個班級為雙無班級,1個班級被評為區優秀班集體,10個班級被評為校級優秀班集體,147人獲得校級優秀學生干部稱號,320人榮獲校級三好學生榮譽,12人獲得國家獎學金,33人獲得政府獎學金,10人榮獲嘉和獎學金,41人獲得省級以上競賽榮譽。(二)學生專業能力。通過學科競賽的訓練,學生的專業能力明顯提高,企業經營沙盤模擬大賽、營銷策劃實戰大賽、市場調研大賽、旅游路線大賽、會展創意大賽5個學科類競賽活動成績顯著,獲2016年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國泰安杯”流通業創新實踐競賽暨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營銷模擬決策大賽大陸地區總決賽一等獎、“學創杯”2016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二等獎、“遠華杯”全國大學生會展創意大賽一等獎等82項榮譽。在首屆廣西大學生“互聯網+”大賽中獲得金獎,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訓練立項中數量位居全校之首。在此基礎上,學生自主成立的ERP協會更是形成了良性互動,通過社團活動將專業實踐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讓更多學生受益。(三)實踐成果。第二課堂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已經納入議事日程,將作為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重要方面予以考慮,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緊密結合的做法及建設效果也得到了認可,創新創業教育經費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互聯網+”大賽等競賽覆蓋面、受益面逐年提升。2017年大創項目申報數量達到250項,在全校的各類創新創業活動中數量、質量都是名列前茅。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形成“美麗廣西”旅游服務系列,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區重點團隊,活動開展有特色,切實做到服務地方,得到了主流媒體的報道。在專家、博士、老師們的帶領和指導下,會展專業立足廣西,積極服務中國—東盟博覽會,受到好評。旅游專業為基層旅游路線開發建言獻策,得到當地政府的肯定。營銷專業連續六年與蒙牛公司、娃哈哈公司、可口可樂公司、創維集團、新東方等企業合作打造營銷大賽,充分獲得了企業的肯定。可見,通過第二課堂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實踐育人模式實踐,工商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在創新創業的意識、行為、能力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提高,有利于他們畢業后的創業以及今后職業道路的選擇與發展。
中職德育快樂化育人模式探索
摘要:本文通過對促進中職德育課教師專業成長、構建中職快樂化德育課堂特色教學模式、構建中職德育快樂化第二課堂創新實踐模式的探索,提出構建“教師樂教,學生樂學、樂悟、樂提升”的中職德育快樂化育人模式的設想。
關鍵詞:德育課教師專業成長;德育快樂化;育人模式
近年來,中職德育教育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國家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見》(教職成〔2009〕11號)《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政策,強調加強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提高職業教育質量;而德育工作對于促進中職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促進中職學校內涵建設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提出構建中職德育快樂化育人模式的背景
1.德育快樂化的迫切性。中職學生作為未來新興勞動力大軍中的一員,關系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關系著我國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轉變,這要求他們既要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本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質。但病態時尚、落后文化甚至腐朽文化無孔不入地影響著中職學生,影響了他們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養成,使得越來越多的中職學生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方式愈加簡單、粗暴。要糾正這種偏差,迫切需要提高中職德育課的時效性,加強有針對性地快樂的德育教育,從而引起中職學生的共鳴,引導他們自覺自愿地改變提升,使德育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中職學生成為國家、企業需要的“德技雙馨”的技能型人才、工匠型人才,從而助推我國經濟社會的和諧、健康、有序發展。2.德育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性。中職德育課作為中職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能否有效、能否讓學生喜歡的關鍵在于中職德育課教師。作為學生的教育者、生活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中職德育課教師的專業成長,即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教學科研能力的不斷發展直接關系著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德育工作及學生的精神面貌、行為氣質、言談舉止、品行品德;關系著能否寓教于樂,讓中職德育課變得有趣、有用,得到學生的真正喜歡。
二、構建中職德育快樂化育人模式的主要途徑
三全育人理念高校管理育人模式分析
摘要:“管理育人”是三全育人十大育人體系之一,是推動其他育人體系良性運轉的基礎和保障。新時代的管理育人工作,不能簡單地將管理服務與之相提并論,也不能簡單地從管理職能出發思考,而應充分結合中國國情,構建黨治、法治、德治、技治、共治為一體的中國特色高校管理模式。“黨治”統籌協調促發展,“法治”治權治校穩秩序,“德治”感化教化養德行,“技治”科學快捷提效能,“共治”自治為基強共管。此外,高校應抓好管理育人的三個關鍵因素,即管理者的選任與使用、科學完善的規章制度、科技智能的管理設施及系統等,逐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學校治理格局,在管理中實現育人目標。
關鍵詞:三全育人;管理育人;學校管理;治理模式
“三全育人”是黨和國家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基本原則,“管理育人”是三全育人“十大育人”體系之一,是推動其他育人體系高質量、高效能運轉的基礎與保障。
一、管理育人“五治”模式探索
新時代的“管理育人”要充分結合中國國情,在實現“共建、共治、共享”中逐步體現和實現育人作用。其中,共建是前提,共治是過程,共享是目標。因此,實現“管理育人”要有平等互惠包容聚合的價值理念、共商共建共管共情的機制體制、大數據研判下的人力財力物力的統籌、清晰流暢的管理邊界和流程,以及生生、師生和家校協作意識及關系的深化等。簡而言之,即構建黨治、法治、德治、技治、共治為一體的中國特色高校管理模式,為實現管理育人提供保障、提質增效[4-6]。
(一)“黨治”育人,統籌協調促發展
校企全程合作育人模式分析
摘要:產教深度融合,加強校企合作是辦好現代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及必經之路,對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有重要意義。江蘇商貿職業學院物流專業不斷探索實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在新專業開設、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等過程中校企不斷磨合、調整,探尋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全程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而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必須滿足市場需求,切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對于處在經濟轉型升級、迅猛發展期,且自身處于改革創新的我國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加強校企合作,是提高職業教育質量、解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瓶頸”的關鍵措施,也成為大力發展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戰略選擇。江蘇商貿職業學院開設物流專業至今,始終堅持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不斷摸索實踐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一、高職物流專業校企合作育人不足之處
(一)前期參與度不夠
學校在開設新專業前,需要進行大量的調研工作,對目前社會及行業企業的需求做深入了解,再根據自身專業集群發展方向、師資隊伍力量、實驗實訓條件等綜合情況進行論證,進而確定選擇開設專業。在此過程中,學校往往會先根據國家職業教育專業目錄選擇某個專業,然后根據選定的專業設計相關調查問卷,并給相關熟悉的企業發送該調查問卷。但是,有些調查問卷內容是站在學校角度設定。例如,貴單位認為該專業應開設下列哪些課程?從學校的角度看,我們想了解所開專業需要哪些課程作為支撐,該專業學生需要學習哪些課程知識。從企業角度看,只知道該行業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該人員要能為企業做什么,該企業崗位需要什么樣的知識和技能,企業對學校的課程教學體系并不清楚。所以,企業只能從調查問卷的字面意思猜測所選課程項與相關知識技能的關聯性,或者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只要有用的課程都要開設,這樣的勾選調查結果勢必會對學校開設專業的后續規劃及科學合理造成影響。而在走訪調研、座談、論證會等情況下,企業也基本按照學校設定好的開設專業軌跡參與,給出學校已經選定專業相關的建議或意見。企業被動參與,只是學校專業開設論證環節的配角,后續該專業的學生培養及社會輸出與參與調研論證的企業無必然聯系或關聯。這就造成學校所開設的專業不一定是企業真正需要的專業,或者開設的專業方向偏離了企業需求。企業從一開始就沒有真正參與到學校專業開設研究工作中來,更無法指導及參與專業后續的建設和發展。
藝術教育人才培育模式
論文關鍵詞:藝術設計;教育;對策;展望
論文摘要:藝術教育的發展,對教育機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我們應當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藝術教育,將科學與人文知識作為藝術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立足當代教育與藝術實踐,建構科學可行的高等設計教育體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藝術人才培養創新模式。
藝術教育,就是通過有關的藝術專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傳授,通過專業能力、專業意識的培養,通過藝術專業方法、專業技能的訓練.以職業技能培養為目標的教育,是一種建立于感性與理性協調發展的人格教育的基礎之上,以人的創造素質與能力的培養為核心的教育。
一、藝術教育的目標培養
教育的目標培養或培養目標是教育最根本的方向問題。它可以分成總目標和具體目標。總目標是根據國家制定的教育方針來確定,這是綱領性的標志。但各類高校的藝術專業如何實現國家規定的教育總目標,目前教育界在認識方面不盡一致。對于高等教育自身來說,當務之急是調整和把握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培養的方式和途徑,努力使培養出來的人才符合和滿足社會的實際需要。在市場多元化的今天,對藝術人才和人員的需求也向多元化和多樣化發展。
二、如何培養創新思維的能力
新媒體線上線下融合育人模式
【摘要】伴隨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以及新媒體環境的創建發展,新媒體廣泛影響著高職院校大學生群體,新媒體以其開放性、及時性、便捷性和自由性逐漸被廣大學生所喜愛。高職院校是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的搖籃,必須轉變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模式,采用“線上線下融合”育人的教育模式,在深刻了解“線上線下融合”育人重要作用的基礎上,提高有效的“線上線下融合”育人策略,旨在構建高職院校育人新模式,不斷培育適應時展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院校;線上線下融合;育人模式
1引言
21世紀是全面的信息化時代,信息傳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主要表現為信息傳播內容豐富、信息搜索方式便捷、信息價值多樣以及信息應用廣泛等特征。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極大程度上豐富了高職院校的育人方式,調整了高職院校的育人結構,改變了高職院校的育人模式,深刻影響著高職院校育人工作。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需要注意高校育人工作是一個長久的建設過程,單憑新媒體技術必然不能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要結合傳統育人模式協發展,才能真正影響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政治意識和道德觀念。因此,在高職院校實行“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型育人方式,是順應時展趨勢的正確選擇,必須引起高校的重視和推廣。
2高職院校“線上線下融合”育人的必然性
2.1傳統線下育人模式的局限性。傳統的線下育人模式很大一部分是針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開展的,在新媒體環境下,單純采用傳統的線下育人模式是遠遠不能滿足時展要求和學生成長需要的。在傳統課堂中,教師占據教育的主導地位,“教師講、學生聽”的固有教學模式顯然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教師與學生難以建立和諧的發展關系。新媒體時代要求高校要及時更新教育育人理念,優化教學方式,采用多種育人方法,充分體現高校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2.2新型線上育人模式的優越性。新媒體時代的全面到來顛覆了傳統的教育理念,強調高開放思想、拓展思維。新型線上教育模式要求高職院校要全方位整合教育資源,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實現高校的育人目標。具體而言,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職業教育的就業導向更加明顯,因此,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要切實遵循市場就業導向、職業發展規律和學生的成長規律,只有在傳統線下育人模式的培育基礎上融入新型的線下育人模式,才能幫助高校走出校園、立足實踐,充分把握市場就業需求,了解職業發展需要,及時把控有效信息的更新進程,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高質量育人。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的實際發展情況,在高職院校中采用“線上線下融合”育人模式,既要重視傳統的課堂教育,又要利用信息技術開辟更多的發展渠道,收集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料,建立更加完善的育人體系,充分實現高校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式探究
摘要:在法學教育中,存在著“重教學、輕育人”現象。所以必須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野下,以“實踐育人”為載體將大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其中,建立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式,促進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員化、全程化。
關鍵詞:法學教育;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式
在新時代,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建立學工系統、教學系統、法律實務部門聯動的法學多元化實踐育人模式,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員育人,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一實踐育人的基本內涵
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人的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都是實踐的[1]。實踐育人既尊重教師的主導地位,也重視大大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不但遵循了思想政治工作規律,而且遵循了大學生成長規律。實踐育人是師生間平等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兼顧理論教育、實踐教育,堅持知行統一[2]。1.實踐育人的定位。實踐育人是大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是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抓手。實踐育人即是立德樹人。因此高校開展實踐育人工作,絕不能停留在教學與傳授技能層面。同時,又因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育人與理論教學具有同等重要。2.實踐育人的特征。一是實踐性,即以實踐鍛煉為育人的重要方式,強調大學生親身實踐,在實踐中獲得知識和成長。二是大學生是實踐主體,注重發揮大學生的自覺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三是系統性[3],實踐育人是現代教育理念、內容、模式、形式、方法相統一的系統,是學校與社會相融合的育人體系。四是開放性,實踐育人實現了從封閉教育向開放教育轉變,從校園教育走向社會教育轉變,實現了課堂與課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3.實踐育人的內容。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是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因此,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于立德樹人全程是實踐育人的主要內容。大力推進實踐創新教育,增強大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與社會責任感,也是實踐育人的重要內容。此外,實踐育人的內容應還包括科學制定實踐育人規劃,豐富實踐教學內容與形式,促進實踐教學方法全面改革,重點建設實踐育人隊伍、實踐教育基地,積極調動大大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4.實踐育人的形式。實踐教學、軍事訓練、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實踐育人的主要形式。在法學教育中,實踐教學包括創新創業、法律診所、模擬法庭、法律實習等教學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包括法律宣傳、法律援助、模擬法庭、志愿服務、辯論演講等實踐活動。軍事訓練包括國防教育、軍事理論、軍事實踐、軍事法紀等教育內容。5.實踐育人的方法。在方法論上,實踐育人應將理論學習、創新思維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堅持與專業學習、服務社會、創新創業和就業擇業相結合,注重學思踐悟。創新實踐育人方法,加大力度合作共建實踐教育基地,增加實踐教育投入,充分調動、整合社會各方資源,這也是實踐育人的重要方法,形成全社會的系統性的實踐育人。實踐育人具體方法包括觀察法、討論法、日志法、專題法、閱卷法等。
二實踐育人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