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感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2 01:30: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語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學生語感培養
一、對“在語文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這一新理念的理解
漢語言文字特別具有靈性。作為象形文字的漢字,以形表義、形神兼備。以漢字為載體的漢語,重意會不重規則,沒有分詞連寫,少有性、數、格的區別,語言凝練但意蘊豐厚,讀來抑揚頓挫、鏗鏘悅耳。由于漢語言文字的形象性、隱喻性、意會性和模糊性,學生學習語文,不僅要進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視整體感悟。
學生學習母語主要靠語感。學生學習母語,因為有早已具備的口語語感做基礎,有熟悉本國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為條件,身處母語環境、心受母語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語圖式早已內化為學生的心理結構。因此,學習母語不必從系統的語言知識和語法規則入手,而應重視對語文材料的積累、感悟,培養良好的語感。
從語感類別的角度看,語感教學策略主要包括:培養形象感的教學策略、培養情味感的教學策略、培養意蘊感的教學策略等。培養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學生頭腦中儲存的與文字相關的表象;倡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將語言轉化為形象鮮明的內心視象,使語言和生動的表象建立心理聯系。培養情味感,一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增加對課文背景及相關內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體驗教材的情感因素,發揮教師自身的情感傳導作用;三要引導學生在對課文的分析和朗讀中體驗作者的情感。
培養意蘊感,就是要引導學生體會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從語感生成的角度看,語感教學策略主要包括:反復誦讀、比較品評、潛心涵詠、切己體察、展開想象等。反復誦讀是培養語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強調對語言文字的直接的整體的領悟,這與語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較品評,是課堂語感教學的有效策略,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學生只有在不同詞語、不同句式、不同語序的比較當中,才能發現課文中語言運用的妙處,品評語言的意蘊和情味,從而培養語感。潛心涵詠,是一種在熟讀基礎上潛心專注的研讀策略,面對語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鑒賞玩味,掂量比較,獲得審美感、情味感、意蘊感等。切己體察,就是把眼前所讀的語言文字與自己的生活經驗、閱讀積淀相溝通,通過文字的橋梁,觸摸作者的心靈。語言文字符號本身沒有直接可感性,必須借助聯想和想象,化干癟枯燥的符號為形象鮮活的畫面;還可通過重組表象,創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這樣獲得的語感才是豐富深切的
二、在實踐中如何去落實“在語文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這一新理念
語感述評研究論文
近幾年來,尤其是1992年以來,語文教學研究形成了一個新的熱點、焦點,這就是關于語感的研究。就目前來看,研究集中在語感性質和語感地位及語感培養這三個方面,而以語感培養的研究為重點。本文即對近幾年來的語感研究作一初步的考察和評價。
一、關于語感性質
科學認識概念的本質屬性是研究的必要前提。對概念本質屬性的認識,集中的反映在對概念的定義上。語感這個概念,目前尚無統一的定義,有代表性的說法有如下幾種。
語感“是對言語內涵的一種直覺能力。”。[(1)]
語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統一的一種悟性,是一種理性直覺性,或者說是一種直接的理解。[(2)]
語感是長期的規范的語言運用和語言訓練中養成的一種帶有濃重經驗色彩的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領會語言文字的能力。[(3)]
語文語感能力培養論文
一、加強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眾所周知,語言是約定俗成的,語感是以感性認識為基礎的。語感的形成是過去的知識、經驗在心理結構中的積淀。只有博覽才能給大腦皮層形成多側面語言刺激,逐漸形成語感。語感敏銳的人,能很快地捕捉到文章豐富的內涵,還可以體味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妙處。
語感的能力,來自于讀書的積累。書讀多了,感覺自然靈敏,對語言材料理解和領悟的能力自然加強。語感豐富敏銳,便能通曉同一語言形式可以表達不同的思想內容,不同的語言形式也可表達同一思想內容,特定的語言環境下需要特定語言形式表達特定的思想內容。語感是聽說讀寫的核心,語文教育應該以積淀語感為目標。
與課堂閱讀不同,課外閱讀比較自由,可不拘形式,不受時間的控制,在自由放松的閱讀狀態下,對所讀對象更容易獲得全面的認識與整體的感悟。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博覽群書,這是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豐富學生的語感心理結構的最基礎的一步。
然而,僅僅局限于閱讀,那還是表層的,深層次的在于積累和運用語言材料。一本書讀完,對很多學生來說,只是“雨過地皮濕”,大腦皮層沒刻下深刻的印記。這就要求學生摘錄一些好的語句,經常閱讀。據外國語言學家統計,要記住一個英語單詞,至少要和它打4000次照面。要使學生記住所摘錄的優美語句,除了要求學生自己經常看看、背背外,教師可以利用早自習時間,讓學生朗讀自己摘錄的語句,也可叫學生出手抄報,將摘錄的優美語句分門別類地組合在一起,在班上展出。這種形式多樣的識記法,既有助于學生積累語言材料,也有助于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但積累只是手段,目的在于運用。在語文課本上,有很多寫景狀物的句子,可以叫學生用自己學到的語句來替換。也可以結合課文出一個小作文題,叫學生運用摘錄下的句子做口頭作文。至于每周的大小作文,教師更應鼓勵學生多多地運用摘錄下來的語句。經過這樣長期的積累與運用,學生的語感能力就大為加強。
二、注重吟詠誦讀
語感培養“三層次”
《語文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強調“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在總目標中又要求在閱讀方面注意“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然后在各個階段目標中再對此加以具體化,導向是很明確的。著名語言學家呂淑湘先生強調“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語感。”所謂語感,就是讀者或聽者通過聽人講話或閱讀直接感知語言,是學習、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一種敏銳感知力,也是一個人語文水平的重要標志。我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新的課程理念,從三個層次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感。
一、初級層次——感知、積累層次
初中語文課本中很多篇章,它們大多文質兼美,情文并茂,鼓勵學生讀背這些文章,是學生積累知識、豐富語感的很重要的途徑。
1、聽說結合,感知語感。聽和說是口語交際的兩個表現形式。“聽話是憑借語言、理解說話者所講的意思。聽的言語活動不是機械、被動地接受和簡單重復反映信息,而是積極主動思考,重組語言材料,創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過程。”可見,聽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應幫助學生端正聽的態度,培養學生多聽、會聽,在聽中積極感知。
聽是吸收,說是表達。說是對聽的檢驗。因此,聽后還須多說,讓學生經過大量的語言實踐,把聽到的語言材料中所蘊含的內容、意義說出來,以進一步鍛煉他們的感知。如此經常練習,學生的語感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2、讀寫結合,積累語感。閱讀是積累語感的有效途徑。多讀、熟讀、讀后深思,能有效地激發語感。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講的就是誦讀的效果。古時的私塾先生們就很看重誦讀,他們要求學生反復讀,仔細讀,做到熟讀成誦。“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便是對誦讀的評價。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誦讀中語調、節奏、語流反復刺激,便在學習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聲音映像”,這種內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語言流便自然而然地從記憶中溢出。在教學《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蘇教版初中第五冊)時,文中描寫岑參送別友人的重點詞句,先指導學生朗讀,讓他們推敲、品味、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生動準確,想象體會送別時的背景和情景,然后再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課文重點詩句,體會主人公觸景生情,吟詩抒情的感人情境,只有通過誦讀,學生能才悟出語言材料中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繽紛的景和感人肺腑的情。
學生的語感培養論文
1指導誦讀,感知內容
就語文本身來說,語言文字是形成思想感情的內容。就語文教學來講,只讓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去感受,指導學生憑借語言文字展開相象思維,使課文描述的人、事、景、物等在頭腦中浮現出來,產生真切的感受,進而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感受的最有效辦法就是誦讀。
我在聽一位老師教學《小音樂家楊科》時,先是通過有感情的范讀使學生受到感染。在朗讀楊科挨打時,重讀“瘦小”“睜大驚恐”。后來聽到“鞭打聲”“哭聲”“吵嚷聲”“狗叫聲”“燭光在窗戶里閃動,院子里鬧哄哄的”。朗讀隨之改成微微低聲,放慢速度;在讀“幾乎站也站不穩”時,表現出楊科那悲慘的遭遇。之后,教師并沒有做繁沉的講析,而是適當的指點,讓學生反復誦讀。學生邊讀邊體會,對課文的思想感情有了真切的感受。
2啟迪想象,領會意境
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能誘導學生進入課文所創設的特定意境中,那么,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必定是真切自然。怎樣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意境呢?請看一下我的一個教學片段:
師:抬頭眺望遠方,用盡力氣高喊著。聯系他高喊的內容,想象一下他望見了什么?
學生英語語感分析論文
摘要:多年來,我國英語教學普遍存在過分強調單詞記憶、語法講解、語言知識灌輸和語意分析,忽視了“語感”的培養。殊不知語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成敗。語感是人們直覺地感受和領悟語言的一種能力,培養語感能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它同時也是英語口語的核心。本文試圖從多角度分析如何通過引導學生用英語直接思維入手,在教學中滲透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提高學生英語文化素養,從而更好的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以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語感生活化教學文化背景直接思維
所謂語感(senseoflanguage)就是學習者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它包括對語言的感覺,領悟和直覺的把握。英語的語感就是人們對英語語言的感覺,它包括人們對英語語音感受、語意感受、語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們對英語語言的直接感知能力、生成能力,還包括對上下文提及的判斷能力。它是人們對英語語言的法則或語言組織方法的掌握和運用,是經過反復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經驗和體會。語感來自于語言實踐,又指導語言實踐,要學好英語,就應該具備良好的語感。良好的語感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獲得充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增強英語交際能力,而且又能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增強應試能力,并促使英語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在英語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的最高體現就是學生的語言直覺和語言習慣,而不是邏輯的訓練。“直覺是對情況的一種突如其來的頓悟或理解”。當學生在每說一句話時,都習慣用母語來思考,然后再翻譯成英語說出來時,這個過程已經違背了語言的本質。而我國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較晚,規范語言的積累比較少,并且由于語言環境的因素,經常受到漢語甚至地方言、俗語以及中文思維習慣的影響和干擾,所以,在英語表達過程中或多或少有一個中文→英文的翻譯的過程,讓人感到有一種中國味,缺乏英語語感。
正如葉圣陶先生說過的:“至于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語感之所以“最要緊”,是因為有了較強的語感,也就有了較強的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有了這個基本功,也就有了日常交際的能力了。語感對于語言學習者的重要性正如詩感之于詩人、樂感之于作曲家一樣,對促進英語學習聽、說、讀、寫基本技巧的提高和發展,起著神奇的推動作用。沒有良好的語感,任何一種語言都是難以學會、學好、學精的。一般認為,語感在整個語言能力結構中,處于一個基礎的核心的地位。綜合論者諸說,這種認識主要是基于下述基本認識:首先,語感是言語活動的必備前提條件。我們進行任何一種言語活動(包括語言學習)都必須以具有一定的語感能力為先決條件,否則根本無法參與任何一種言語活動。由此可見,語感是語言能力的基礎。其次,語感能力的高低決定語言能力的高低。最后,語感能力的高低決定語言審美能力的雅俗。審美教育要通過形成良好語感來完成,言語活動中的審美對象的感受、審美情感的誘發、審美能力的形成都必須基于語感。語言能力最高境界——語言審美能力的形成要以良好語感的形成為標志
學生對英語的感知能力是有很大差別的,這是因為實踐與練習機會不等,語感的深度與廣度不同。正如喬姆斯基所說:“后天經驗是決定語感的變量。”那么,在英語語感教學中,這個變量又由哪些因素決定呢?我們又如何才能在教學中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呢?
語感教學途徑分析論文
有人讀《白楊》,僅理解為是對一種高大挺拔的樹木的描寫,有人卻由此聯想到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具有堅強性格的人們;有人學《繁星》僅看到一幅海天星空圖,有人卻能融情于景,透過語言文字讀出作者淡淡的思鄉之情。這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讀者對語言文字感受能力的不同。可見,語感能力會直接影響閱讀效果。只有對語言文字有了敏銳的感受力,才能讀出文字所表達的深刻意義。
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有哪些有效途徑呢?通過自身教學的積累和他人經驗的借鑒,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語言文字的準確把握中產生語感在語文教學中,有時會出現脫離語言文字、進行架空分析或生搬字典釋義去理解詞語,造成分析不到位的情況。其實,文章中的詞語應區別對待,有的只要意會,有的需要簡單說明,而有的能揭示特點,具有語感作用,則需仔細揣摩,透徹分析,準確把握。例如《繁星》中能顯示海上繁星特點的詞“半明半昧”,就需要引導學生體會當時身處大海仰望星空的情境。教學時,我在學生自身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點撥,指出這里的“半”是指星星忽明忽暗,閃爍不定。陸地上雖然也能看到星在一閃一閃的,但海的上空氣流流動大,星光有時被遮住,所以一暗一明、一明一暗閃動得分外明顯。學生認識到這點,對語言運用的準確性也就有了感知。
對有些詞語,不僅要從個體上去分析,還要從語句、語段上整體把握,找到作者寫作的出發點。如《老水牛爺爺》中的一段外貌描寫是作者抓住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行的,顯得分外傳神。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了解“古銅色”,更要理解到這是一種健康的膚色,是老水牛爺爺經常參加勞動風吹日曬的結果。“聲音像洪鐘”不僅告訴我們他嗓門很大,更要認中體會到他的直爽與開朗。而整段的外貌描寫旨在展示一位身材魁梧、健壯爽朗的北方老漢的形象。學生理解深刻了,讀的時候,這一形象便會浮現于腦海之中,自然讀出語感來。
二、以激發情感來引發語感對于一些具體、生動能引起感情共鳴的課文,就要充分發揮形象和情感的感染、熏陶作用,使學生得到認識上的升華,美學上的享受,情感上的滿足,從而引發學生的語感。如《春蠶》結尾的教學,我這樣設計:①“又添了一些銀絲”為什么不說“又添了一些白發”?②這里包含什么感情?使學生理解:銀絲是美的,把白發比作銀絲是一種贊美,飽含著敬重。一個孩子竟能發現母親比過去多了一些銀絲,看得這么細,表現出對母親的由衷的敬愛。學生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就能與作者產生共鳴。這正是語感所包含的心理因素之一。
人的認識可以起整理、組織人的情感的作用。如教學《第一場雪》時,我將寫作背景與文尾的俗語、諺語結合起來,揭示出豐收在望,人們將能過上好日子,字里行間表達出作者關切國家、人民前途的喜悅之情。學生了解了這一點,讀起來特別起勁。所謂“知之深愛之切”就是這樣在認識的同時產生的情感,并由此而引發出語感的。
語感新思維研究論文
一、正本清源,準確界定語感內涵“語感”一詞,最早出現在夏丐尊的《我在國文科教授上最后的一信念》一文中,他主張“傳染語感于學生”。對什么是語感?他解釋說:“在語感敏銳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作紅色,‘夜’不但只解作晝的反對吧。‘田園’不但只講作種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見了‘新綠’二字,就會感到希望煥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氣概等等說不盡的情趣。見了‘落葉’二字,就會感到無常,寂寥等等說不盡的詩味吧。真的生活如此,真的文學也如此。”夏老的有關培養語感的主張一提出來就得到葉圣陶、呂淑湘等人的共鳴。特別是葉圣陶老先生,多次對語感作了深刻闡述,如,在《文藝作品的鑒賞》一文中他認為:“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辭的意義和情味,單靠翻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留意,得到真實的經驗。對于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的豐富的了解力,換句話說,對于語言文字才會有靈敏的感覺,這種感覺常叫做‘語感’。”在同一篇文章里,他繼續深入論述語感在鑒賞文學作品中的作用,“讀者看到的是寫在紙面或者印在紙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們的目的。”“必須驅遣我們的想象”,“從文字看出一幅圖畫”。有時,他還特意引用夏丐尊上述的一段話來印證自己對什么是語感的看法。呂淑湘則從語言的三要素出發,把語感分為“語義感、語法感、語音感”進行深入研究。夏、葉、呂等老一輩語文教育家的語感研究,對語感內涵、特征和語感實踐作了拓荒性的工作。以后研究時斷時續。研究集中在對傳統教學經驗的發掘。對語感及語感培養,大多放在語文能力培養中論述,少見專門論及語感。直到九十年代,語感研究掀起一個高潮,對語感性質、特征、培養作了大量研究,既有大量的研究論文、又有專著問世。研究領域也多有拓寬,如對什么是語感,有從哲學的角度加以界定的,如,“語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統一的一種悟性,是一種理性直覺性,或者說是一種直覺的理解。”(王尚文)有從心理學的角度加以界定的,如,“語感是對語言的準確而又靈敏的感受能力”,(楊炳輝)“是對言語內涵的一種直覺能力”。(余應源)有從教學論角度加以界定的,如,“語感是長期的規范的語言運用和語言訓練中養成的一種帶有濃重色彩的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領會語言文字的能力。”(李珊林)有從語言學的角度加以說明的,如,語感“是對語言隱含意義的一種深刻的直覺。”(李海林)“一方面,語感包括人對語言的結構模式和運用模式的掌握”,“另一方面,“語感還是一個語言反應機制。”(巢宗祺)綜觀不同時期對語感內涵的研究,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對語感的“感”,看法是比較一致的,“語感的基本語義是‘感’,即一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性直覺層面上的言語能力。”(潘新和)而對語感的“語”的認識,后來者的研究,離語感首倡者的初衷甚遠。從上述對“什么是語感”的例舉中可以體會到,后來者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把語感的“語”理解為一般的言語能力,而初期的研究特別是首倡者的研究,都把語感的“語”定位于特殊的言語能力,即“理解文學語言的能力”。只有在文學作品中,春雨、田園、新綠、落葉才會引起人們詩意的聯想;要是在說明文或議論文里,“春雨“就是春天的雨,“新綠”就是剛長出的草和樹葉的綠色,“落葉”就是從樹上掉下的葉子,又何必要有那么多的聯想,那么多的感慨?后來的研究者大都忽略了這一點,把語感泛化為一般意義上的語言能力,說語感就是對語言的敏銳感受力。正本清源,該是還“語感”廬山真面目的時候了:語感,是一種特殊的言語能力,是對文學語言的敏銳的感受力。直覺性、綜合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語感的主要特征。理解語感的文學意義,也就不難理解《語文課程標準》為什么把語感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了。葉圣陶、夏丐尊等老先生有著深厚的傳統文藝理論基礎,語感的提出和“意境”說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在我國古代文論中,非常重視“意境”的創設與欣賞。意境,就是“在重視個人感悟的同時,強調心象與物象的相互滲透,以構成特殊的情調,傳達出象外之旨。”“前人創設的意境,會引起后人相類似的心理體驗。這種心理體驗代代相傳,層層累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物象與情感之間相對穩定的結構關系。如“黃昏”勾起人們對時間的感慨,“月亮”激起人們對空間的遐想,“細雨”引發人們的禪思等。”(王正)語感,就是對這種“物象與情感之間相對穩定的結構關系”的直接感悟。培養語感,也就是培養感悟、體驗意境的能力,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培養理解和鑒賞文學的能力。二、認識到位,從語文素養認識語感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以下簡稱“新課標”),“語感”的地位大為提升。1999年以前歷次語文教學指導性文件(大綱、課標等)均未提及語感,2000年修訂大綱,在“教學建議”的閱讀條款中,開始提出要“培養語感”,新課標則把語感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前言”“課程目標”“實施建議”多次提到“語感”,如“培養語感”“形成良好的語感。”“……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語感。”“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等。語感地位的提升令人矚目,究其原因,是語感固有的文學意義、以及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的精華與“語文素養”的新理念的合拍。新課標的核心理念是培育語文素養。什么是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標準解讀》指出:1、“這基本的語文素養內涵是豐富的,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設計展開”;2、新課標還把課程目標三個維度的內容具體細化,“課程標準所提的語文素養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想觀念等內容。”無庸諱言,在語文素養的三維目標中,文學性是語文素養的重要特征,這不僅可以從新課標制定者的解讀體會出來,還可以從新課標實驗教材大量增加的文學作品得到佐證。語感的綜合性、情感性、形象性和語文素養的特征的高度吻合,從而使語感的地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三,尋求突破,研究要有新思維語感的培養是否有特殊的規律?還是根據語文素養的形成規律,在培育語文素養的過程中培養語感?筆者傾向于后者。既然語文素養包含語感,語感與語文素養就是特殊和一般的關系,因此,我們應該在培育語文素養的大框架下,探討語感和語感實踐。首先在理論上要有所突破,用理論引導實踐。(一)從哲學上突破,整合認識論與存在論的作用從文化意義上說,哲學可分為認識論哲學和存在論哲學。從解放至90年代,指導語文教學的一直是認識論哲學。認識論哲學是典型的“二元論”哲學,它的理論基礎是主體和客體的分離與對立。人是認識世界的主體,周圍的世界則是認識的客體,其基本的理論假設是事物有現象與本質,個別與普遍,具體與抽象,通過個別可以認識普遍,通過具體可以獲得抽象,通過感性可以升華為理性認識。具體到語文教學,其表現是以“作者為中心”或“以文本為中心”的讀解理論,側重的是理性的分析,如對一篇課文的閱讀,要通過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歸納中心內容和概括中心思想達到對課文的理解。日積月累,形成語文能力。無庸諱言,在認識論哲學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成果是顯著的,學生的語文能力是得到發展的,但弊端也是明顯的,主體性的缺失,情感的冷漠,價值觀的迷失都一一呈現出來。存在論哲學與認識論不同,存在論主張以人為本,認為世界唯一存在的是人,而不是物。“存在先于本質”,是存在論哲學的宣言。拿一篇文學作品來說,“本質”就是所表達的主旨。在認識文學作品的主旨之前,要調動生活積累和知識積累,還有情感的積累,經歷“文-象-意”的感知、體驗和理解的過程,這就是“存在”。這種閱讀過程就是“存在先于本質”。用存在論指導語文教學,其表現是“以讀者為中心”的讀解理論,讀者要通過感受、體驗、參與文本的創造,通過語言文字領會“韻外之意”,“言外之意”。如《惠崇春江晚景》,閱讀時看到的不僅是鄉村、桃花、江水、浮鴨,還有從“桃花”綻放想到春天已悄悄地來到了身邊,從鴨子下水想到春江水暖,從蔞蒿發芽想到河豚的溯江而上,因而從對一幅畫的有限景物的描述中感受到無限的春意,這就是“存在”,存在于語文實踐,存在于吟誦、想象和情感體驗之中。用存在論哲學指導語文教學,著重的是感悟、體驗,著重的是語文實踐的過程。在培育語文素養的過程中,我們要發揮認識論的指導作用,,引導學生了解文章主要寫什么情景,寫什么人物和故事,獲得文章所傳達的主要信息(抓住主要內容和體會思想,以及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忽視認識論的指導作用,忽視理性分析,對文章的理解就會失之膚淺。同時要發揮存在論哲學指導作用,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文章所蘊含的情感和韻味等。對后者,新課標有一段非常深刻的論述:“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審美情趣。”忽視存在論的指導作用,就難以接受人文性的熏陶,會導致主體性和人文性的缺失。在這方面,我們已有太多的教訓。整合認識論和存在論的指導作用,既有對文章的理性分析,又有感悟和體驗,能使語文教學進入一個新的境界,使學生在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的同時發展語文能力。偏重認識論或存在論,或者把二者割裂開來,都會導致語文教學出現嚴重偏差。(二)從心理學上突破,整合外顯學習與內隱學習在以往有關語感的研究中,有認為語感是可以培養的,也有認為語感是不能培養的。認為語感可以培養,是看到了建構主義的外顯學習對培養語感的作用,體會到語感也是可以建構的;認為語感沒有有效的辦法可以培養,是因為當時人們對內隱學習還毫無所知,不能解釋語感形成的某些機制。隨著心理學研究的深入,人們越來越相信語感是可以培養的。建構主義認為,一個人的學習過程是知識主動建構的過程。在知識建構過程中,既有外顯學習,又有內隱學習。認知建構主義的外顯學習理論,已有很長的歷史。我們可以用圖式、同化、順應來解釋外顯學習,“圖式”,就是動作、認知的結構或組織。它既是先天的,又是后天的,在后天的學習中或是同化或是順應,使圖式更加豐富,更加能適應事物的變化;所謂同化,就是把知識納入和吸收到認知結構中來;所謂順應,就是知識無法被同化時,主體認知結構主動進行調整、改造,以便在新的基礎上再來把握知識。比如閱讀一篇文章,首先是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大致寫些什么,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讀,思考每部分寫什么,再把各部分內容連起來想想,概括出主要內容,還要體會內容所表達的思想,以及體會課文是怎么表達思想的。像這種采用一定的程序來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習活動,就是外顯學習。在在外顯學習中,有的文章能順利地納入個體的認知系統中,這是同化;有的課文在表達上有它的特異性,不能順利納入個體的認知系統,就要主動調整認知結構,以適應對文章的理解,這就是順應。在外顯學習的同化或順應過程中,分析、綜合、比較等邏輯思維起著主要作用。平時所說的“語文學習要以培養思維能力為核心”,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能培育語感的外顯學習的指導方法,已有豐富的成熟的經驗可資借鑒。如發掘培養語感的言語材料的著眼點有:(1)言外之意蘊含豐富處;(2)感情抒發強烈濃郁處;(3)表達描寫突破常規處;(4)遣詞造句準確精妙處;(5)出自省略開展想象處。方法有:加強詞句揣摩,在比較中理解;誘發形象思維,在品味言語中想象;加強與生活的聯系,在還原生活中領會;加強文化修養,使對言語的理解有更廣闊的背景等等。建構主義的內隱學習,是指人們并沒有意識到也無法意識到控制他們的規則中,但卻學會了某些規則。內隱學習,也有圖式、同化、順應,只是如何同化或順應,至今尚未明白其中機制,因此才叫做是內隱的。語感的直覺性、整體性和內隱學習自動性與無意識性等有著高度的正相關。在內隱學習中培養語感,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鑒呢?1、吟誦、美讀。在培養語感的諸多方法中,大家都推崇朗讀的作用。用內隱學習理論理解朗讀的作用,會增強朗讀指導的自覺性。葉圣陶老先生十分推崇美讀(相當現在所說的“有感情朗讀”),他老人家認為:“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起來”,“激昂處還他于激昂,委婉處還他于委婉”,還說,倘“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心靈相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是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獲。”美讀可以培養語感,是內隱學習的機制在起作用。在一遍又一遍的吟誦、美讀中,不僅理解了文本的意思,包括難以言傳的文章的韻味,而且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同類文章的閱讀方法。2背誦,既是外顯學習,如可按一定的方法熟記;同時也是內隱學習,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熟記的言語材料的語言規律。美國的心理學家有個實驗,可以用來理解背誦對培養語感的作用。實驗1:讓象棋大師和初學象棋者分別用5秒鐘的時間記憶棋盤上的棋子的位置(第一次棋子在棋盤上的位置是隨機擺放的,沒有規律),然后讓他們憑記憶,分別在棋盤上復現棋子的位置,兩者成績差不多;實驗2:仍然是讓他們用5秒鐘的時間記憶棋盤上的棋子(第二次實驗,棋子的位置是在實際下過的棋的棋盤上的位置),再復現棋子的位置,前者的成績是后者的4倍。為什么兩次實驗,兩者差別那么大?原因是象棋大師熟記過幾千盤棋譜。對隨機擺放的棋子,他無跡可尋,成績當然與新手毫無二致;但對棋子在實際下過的棋棋盤上的位置,他可以憑感覺(棋感)記下來,成績當然勝出新手好多。語感,同樣的道理,有的人能夠在閱讀新的文章時,迅速產生遷移,展開聯想,深刻領會文章的題中之義,甚至是言外之義,憑的就是熟記的幾百上千個語句、語段或篇章的語言材料。文學的特點在于“陌生化”,即使是同樣的題材,表現同樣的思想,也要寫得和別人不一樣。如,同樣是表現珍惜時間這一主旨,朱自清的《匆匆》與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在材料的選擇上,在表現手法、行文風格是絕然不同的。要讓熟記的言語材料在培養語感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所熟記的語句、語段、或篇章,都應具陌生化的特點,都是現實世界或心中所有而筆下所無。這樣的言語材料積累多了,原有的言語圖式豐富了,對言語的感覺自然敏銳了。因此,運用內隱學習理論指導語感的培養,要特別重視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摘抄的作用,言語材料內容、風格要多樣化。心理學的研究還說明,外顯學習與內隱學習不是絕然分開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存在著“協同效應”。在外顯學習過程中,適當地讓學生靜思默想,或者在內隱學習時,對學習方法給予適當的提示,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腦科學上突破,平衡左右腦功能腦科學研究說明,人的左右腦存在功能差異。如在認識方面,左右腦各自的功能和工作方式如下:左腦右腦語言的拼音的順序的分析的邏輯的節奏的非語言的全盤的綜合的完形的空間和旋轉的此外,研究還說明正常人左右腦信息加工的不同:1、左右腦的聽覺加工的差異:左腦對快速變化的聲音有著特異敏感能力。2、左右腦視覺加工的差別,大多數的研究證明,文字的材料呈現在右視野容易認識,即說明左腦在這方面的優越性。而非文字材料呈現在左視野則比較容易辨認。3、左右腦對情緒的差別,研究說明用右腦看世界是悲觀的。4、左右腦在分析和整體認知方面的差異,研究說明左腦的工作方式是分析的,右腦的工作方式是重視信息的整體性質的。長期以來的語文教學,側重于語言分析,比較充分利用的是左腦的功能,對右腦的的開發則嚴重不足。根據生理機能是“用進廢退”,右腦的閑置,使語感的培養更為艱辛。因此,要平衡左右腦的功能,首先必須開發右腦的潛能。方法有:1、有意識的讓閱讀材料進入左視野。如,定期調整學生的座位,左排、右排、中間的座位輪流坐,使黑板上的字都有機會首先進入學生的左視野。提醒學生閱讀時頭部稍微向右側,讓閱讀材料進入左視野等,都有利于學生的右腦思維。2、閱讀時用中等稍慢的語速朗讀,有意識的抑制左腦思維,激活右腦思維。3、引導聯系生活,或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引導想象,激活右腦。4、教學中老師要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接受作品的情感熏陶。其次,仍然要有言語分析,不能因噎廢食,要引導學生通過對詞句的分析、比較,對段、篇的分析、歸納概括,讓學生掌握語言規律。在開發右腦的同時,仍然對左腦進行有效的訓練。左右腦的協調,既能在掌握語言規律中培養語感,又能在對言語的直覺感悟中培養語感,提高語感培養的效率。總之,語感研究是個老課題,又是個嶄新的課題。說它新,是因為新課標賦予它新任務,還因為它還有很多規律未被認識。因此,我們的研究要有新思維,尋求新突破,讓語感研究、語感教學為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發揮更大的作用。參考文獻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2、《<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語文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寫巢宗祺雷實陸志平主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3、《20世紀中國小學語文教育叢書》林治金主編青島出版社2001、94、《生理心理學》邵郊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5、《悟與靈感》王正著上海社會科學院2003、86、《文藝學與語文教育》王紀人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7、《教會學生思維》郅庭瑾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28、《語文教學改革的哲學思考》董慶炳《語文建設》2003、89、《論“培養語感”的理論基礎》楊金鑫《教育探索》2002、410、《培養學生語感的探索》方利民《江西教育》2001、1-2001、211、《葉圣陶論語感》李亞英
培養語感,從朗讀訓練入手
語感能力是語文能力的核心,語感訓練是語文教學研究中一個歷久而彌新的課題。呂叔湘先生指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對學生語感的培養。如何使學生具有敏銳的語言感受力,隨著語文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這個問題越來越受到語文教學界的重視。本文想就對語感的認識和培養問題,談一點看法。
(一)通過朗讀、揣摩,培養語感。
現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學作品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和編排的,注意到知識的系統性和科學性,有著生動活潑的語氣、節奏、句式、格調,蘊含著作者的情感意旨。并還有許多聲像教材是由有經驗的的人朗讀、播講,語音標準,語言規范,為學生提供了最優良,最規范的學習樣板,使學生能寓緊張的學習于輕松愉悅的氣氛之中,其效果不是傳統的教學手段可以比擬的。因此,在語文課的教學中,應提倡讓學生反復朗讀,通過朗讀、揣摩,來培養學生的語感。用美學老人朱光潛的話說就是“把數量不多的好詩文熟讀成誦,反復吟詠,仔細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確切意義,還要推敲出全篇的氣勢脈絡和聲音節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動筆時,于無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氣勢。”朱老先生這段精辟的描述,便是朗讀、揣摩的實質。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材有許多內涵豐富的精美的文章,如《三味書屋》、《》、《小珊迪》、《觀潮》、《古詩兩首》、《爬山虎的腳》、《桂林山水》、《鳥的天堂》等。教學中,應安排較多的時間,利用聲像教材指導學生表情、有節奏地潛心誦讀,因聲求氣,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變化和語言的音韻變化中,悟出僅憑語言分析難以真切理解的內涵。
在指導學生誦讀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做到一個明確,一個調動。明確怎樣的語言適宜于培養怎樣的語感。一般說來,構成畫面的語言適宜培養形象感;含意深刻,寓意豐富的語言適當培養意蘊感;對話、獨白式的語言適宜培養情趣感。還要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擴大視讀廣度,培養學生將作品中的語言文字化為自己的言談,自己的寫作詞匯。這也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基本方式。
(二)通過朗讀與激發想象有機結合,誘發語感。
培育學生英語語感的方法
目前,隨著小學英語新課程的改革,人們更加強調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但實際上,能開口說出流利標準的英語的學生并不多,即使有少數的學生能說幾句,也缺少英語語言的原汁原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語感。針對這種現象,作為我們教師就必須抓緊,在啟蒙階段注重對學生語感的培養。
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言有敏銳的感覺。”一般說來,學習語言越早越好。兒童的思維比較單純,聽覺敏銳,模仿力強,心理障礙與怕羞感較少,正是獲得語感的最佳時期。我們教師就充分利用這一時期,加強語感訓練和培養,以激發學生學外語的興趣,提高語言交際能力。
那么什么是語感呢?所謂語感是人對語言的領悟感應能力,是語言訓練到熟能生巧的表現。它包括人們對英語的語音感受、語意感受、語言精感色彩的感受等。語感的形成是聽、說、讀的反復實踐,日積月累而形成語言實踐中自然而形成的。
語感強的人理解力強,聽別人說話抓得住要領,語言表達流暢得體,反應迅速,表現出來就是外語學習的高效率。英語的語感對英語教學和英語的運用起著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有效訓練培養語感呢?我以為不妨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大量閱讀、反復朗讀、背誦、大膽模仿。
學習任何語言都需要大量閱讀。學習英語也需要大量閱讀。英語學得好的人,一般說來,都讀過相當數量的書;反之,只有讀得比較多的人,才能真正學好英語。這個道理雖然簡單,但不少學英語的人卻未必明白。很多人都熱衷于做題目,以為這是學習英語的正確途徑。結果做的練習冊一本又一本,試卷一套又一套,做得頭昏眼花,興趣全無,英語水平卻并沒有實質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