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消費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7 20:13: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療消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醫療消費論文:新時期醫療消費的狀況辨析
本文作者:胡希家徐蕓徐盛鑫葉向明工作單位:衛生經濟研究雜志社
醫療保健居民有效消費不足
當前,“看病貴”已成為社會熱點和焦點,“看病貴”反映的就是居民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增幅過快、水平過高。醫療保健居民消費增長快盡管當前我國醫療保健消費總體水平不高,但是醫療保健居民消費卻增長很快。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的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15%~30%左右,高于發達國家13%的增長率[6]。醫療保健消費的快速增加,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身體健康的關注程度在不斷提高,在身體健康方面的投資意愿在日益增強。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占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上升1991~2006年,我國居民生活消費的8項支出構成排序發生了明顯變化,食品支出雖然仍位居第一,但比重已快速下降(下降18.04個百分點),醫療保健支出所占比重快速增長,從1991年的2.21%上升到2006年的7.14%,上升了4.93個百分點,見表1。醫療保健消費人均支出居各類消費性支出增幅之首1998~2007年,我國城鄉居民醫療保健消費人均支出從205.16元增長到699.09元,增長了2.4倍,年均增長速度14.59%,成為居民消費增長的“領頭羊”,見表2。居民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增長1998~2007年,我國城鄉居民醫療保健消費人均支出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4.59%,超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長速度(10.92%),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從3.78%提高到5.07%,提高了1.29個百分點,特別是城鎮低收入家庭,醫療保健消費增速明顯超過其收入增長幅度,低收入居民家庭醫療消費占生活消費份額過大,影響生活質量的提高。對于可支配收入水平較低的城鎮居民家庭,由于醫療消費支出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且低收入居民家庭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的增長高于消費性支出的增長,導致收入越低的居民家庭醫療消費支出擠占正常消費的情況越嚴重[7],不僅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而且導致醫療消費支出壓力增大,形成惡性循環,見表居民對醫療保健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量的急劇增長外,城鄉居民對醫療保健服務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樣化。為此,大多數醫療機構都開設了特需門診及特需病房、添置了先進的設備儀器、建立了各式各樣的專科治療中心、增加了檢查治療的項目、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為廣大病人提供更加高水平、高質量的服務。居民對基本醫療的有效消費不足盡管當前醫療保健居民消費支出增長快、要求高,但居民對基本醫療的有效消費卻仍顯不足。全國衛生服務調查顯示,1998年我國居民兩周未就診率為38.5%,2003年提高到48.9%,2008年回落至37.6%;其中2003年農民的兩周未就診率達到45.8%,兩周未住院率超過30%,31.4%的農民有病采取“自我醫療”的方式[8]。居民兩周未就診率、未住院率較高,顯示基本醫療的有效消費不足。
醫療保健公共消費低對其他消費產生了“擠出效應”
我國醫療保健公共消費一直都處于較低水平,近年來甚至有下降趨勢,這也間接導致了我國醫療保健居民消費比重的提高。醫療保健公共消費在醫療保健消費中的比重偏低醫療保健公共消費包括政府衛生支出和社會衛生支出。據衛生總費用核算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衛生總費用19980.4億元,其中政府衛生支出5732.5億元(占28.69%),社會衛生支出7196.6億元(占36.02%),兩者合計占64.71%[8]??梢姡陙黼S著我國政府衛生投入的增加和各項醫療保健制度的完善,醫療保健公共消費有所提高,但在衛生總費用中所占比重卻仍然較低,遠低于OECD國家,如加拿大(70.5%)、芬蘭(75.1%),甚至低于部分中低收入國家,如阿根廷(71.3%)、古巴(85.5%)、泰國(74.3%)(以上均為2008年數據)。醫療保健公共消費不足,對居民其他方面的消費產生了“擠出效應”通過與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消費結構的對比發現,相同收入水平下,由于我國政府在過去數年中對教育、醫療等社會發展事業的財政投入不足,我國城鄉居民用于醫療保健的支出比重分別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8個和1.45個百分點[9]。有研究顯示,2005年,我國城鄉居民用于教育和醫療的額外支出對其他商品和服務消費產生的擠出效應達到5810.7億元,以此推算,如果政府在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到位(5810.7億元約占當年財政支出的17.2%),城鄉居民用于教育和醫療的支出比重得以降低至世界平均水平,我國居民消費率可以從目前的38.2%提高到41.3%,最終消費率可由目前的52.1%提高到55.2%,比目前水平高出3.1個百分點[9]。
保健品和特需醫療市場
醫療保健消費能力調查及影響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吉林省城鎮居民醫療保健消費情況及影響因素,為提高吉林省醫療保健消費水平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為有關部門制定醫療保健產品相關政策提供借鑒。方法:采用隨機抽樣,以問卷的形式實地調查,通過SPSS22.0及Ex⁃cel2016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與結論:吉林省城鎮居民醫療保健消費行為主要與居民的文化程度、健康狀況和收入有關。居民自身,生產、經營以及醫療保健服務等相關企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均應該加強自身的職責。
關鍵詞:城鎮居民;醫療保健消費;影響因素
醫療保健消費是為了滿足個人生理、心理的保健需要購買醫療、保健產品的行為和活動[1]。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醫療保健產品及醫療保健服務應用而生,居民對自身健康狀況的關注度也與日俱增,由此醫療保健消費水平也隨之上漲。有關數據顯示2008年⁃2018年,吉林省城鎮居民家庭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從914.47元增長到2469.20元,在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中的占比從9.40%增長到了11.02%。據國內外有關學者研究,醫療保健消費行為受居民的收入水平、人口年齡結構、文化水平、性別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為全面了解影響吉林省城鎮居民醫療保健消費的因素,本研究將結合前人的研究,通過對吉林省城鎮居民醫療保健產品消費能力進行詳細的調查,并對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在找出影響居民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的同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從而引導居民健康消費,為推動吉林省健康產業經濟的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為有關部門制定醫療保健產品相關政策提供借鑒。
1現狀調查
通過對吉林省城鎮居民進行簡單隨機抽樣,共抽取600位居民并對其進行問卷發放以及訪問,最終收回有效問卷578份。通過調查發現居民醫療保健消費行為主要具有以下特點:(1)醫療保健產品使用頻率高。在所有調查者中,1522%的調查對象表示,長期使用醫療保健產品;47.4%的城鎮居民表示,偶爾使用醫療保健產品,而其余37.37%的城鎮居民則表示基本不用醫療保健產品。(2)消費支出水平較高。在每月平均用于醫療保健消費的調查中,花費100~299元的城鎮居民最多,比例達3599%;其次是消費0~99元及以下的城鎮居民;而消費300及元以上的三項合計占比29.24%。(3)信息來源多元化。城鎮居民獲取醫療保健信息的途徑主要以網絡、親戚朋友和醫生、藥師推薦為主,人次分別為234人次、232人次和232人次;通過電視廣告和報紙雜志獲取信息的相對較少。(4)消費渠道多樣化。在購買醫療保健產品方面,403%的城鎮居民是通過藥店;40.5%的城鎮居民是通過醫院;選擇在醫療保健產品專營店購買醫療保健產品的城鎮居民有38.6%;27.1%的城鎮居民選擇在超市、網絡以及其他方式購買的醫療保健產品。(5)產品功能需求多樣化。通過調查發現居民對各種功能的醫療保健產品均有需求,如:免疫調節、延緩衰老、改善記憶、抗疲勞、美容、各種疾病預防和輔助治療等,其中對免疫調節的需求最大,40.5%購買過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醫療保健產品。
2影響因素分析
家庭醫療消費水平影響分析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在社會保險機制中,由于存在不同的起付線和共付比例設計,并受到經濟水平、健康狀況等群體差異的影響,不同的參保人對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存在差異,很可能導致經濟水平較低的人群得不到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而經濟狀況較好的人群則過度享有醫療衛生服務。保險機制設計存在的弊端導致國民不能公平享有醫療衛生服務。近幾年來,國家的醫療衛生事業逐步發展,社會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建立健全。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是在政府的作用下,通過實施一系列的福利政策,從而保障國民健康水平的社會公益事業。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使得國民的醫療衛生需求成為政府制定衛生政策和計劃的出發點。當前,中國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為主的三大社會醫療保險體系基本建立,國家的醫療衛生政策旨在進一步建立一套多層次的全民醫療健康服務保障體系,以滿足國民獲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權利,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然而,在社會醫療保障體系逐步完善,社會醫療保險的覆蓋面不斷擴大的同時,醫療費用也在急速攀升。不難想象,醫療費用的急劇攀升導致居民“看病貴”,嚴重制約了國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大量的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在城市中,不同戶籍的居民之間經濟狀況存在差異,使得家庭醫療需求和醫療消費具有差別,面對急劇增長的醫療衛生費用,貧困家庭承擔著更高的疾病風險和經濟負擔?;谝陨媳尘?,以醫療保險和貧困因素為研究視角,分析社會醫療保險和貧困因素對家庭醫療消費的影響,特別是探索醫療保險在影響家庭醫療消費絕對和相對醫療支出方面的作用機制,以及這種影響在不同人群中的穩健性,為完善國家的社會醫療保險體系建設,推動醫療衛生領域的公平,保障國民健康水平提供了解釋。
二、文獻綜述
醫療費用的增長不僅是當前中國所面臨的問題,更是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的問題。早在1990年,PaulJ.Feldstein研究了美國醫療費用的發展趨勢,發現當年的醫療支出比上年增長了11%,而同期的GNP僅增加了7%,并指出醫療費用持續以高于GNP的增長速度在增長[1](P1-3)。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市場化轉型和發展,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逐步推行,針對醫療衛生領域出現的問題,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和矛盾,醫療費用的急劇攀升是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所面臨的主要矛盾之一?!白愿母镩_放以來,中國的GDP年平均增長率為9.7%,而醫療費用的增長率為18%,較GDP的增長,醫療費用的增長幅度是GDP的近兩倍”[2]。不斷增長的醫療費用會產生一系列的負面效應,例如,高額的醫療費用是“因病致貧”的主要原因,尤其對于農村居民,由于經濟困難看不起病,應就診而未就診的人數較多,致使他們的基本醫療需求得不到滿足[3];從醫療費用對醫療選擇的影響來看,醫療費用升高,降低了醫療選擇的可能性[4]。因此,對家庭醫療消費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具有一定的緊迫性和現實意義。當前國內外學者對健康問題的研究范圍日趨廣泛。首先,健康對人與社會具有效用。健康是人力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發展的基本需求[5][6][7]。對于個人和家庭來說,良好的健康狀態能夠幫助人們有效地投入生產生活,對提高收入和增進福利具有重要的作用[8][9](P24)。對于社會而言,國民健康與社會生產力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其次,健康具有風險。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是一段長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將會面臨各種諸如環境、行為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由于這些影響因素是復雜多變的,使得人類健康具有動態性,從而衍生健康風險[10](P4)。伴隨著健康風險產生,遭受疾病的社會人群產生心理和生理的雙重病痛,勞動能力下降,為了緩解和恢復健康,不得不承擔由健康風險帶來的疾病經濟負擔。疾病經濟負擔將會帶來患病人群的經濟消耗和社會經濟損失[11](P259-260)?;谏鲜鲈颍斜匾ㄟ^政府和個人的共同作用進行健康投資,從而改善國民健康狀況,增進個人的人力資本,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世界銀行較早地對健康投資進行了研究,從政府責任的角度提出各國政府應制定相關措施改善衛生狀況[12]。高夢滔、姚洋從家庭內部資源分配的角度出發,研究了家庭內部成員健康投資的導向和責任[13]??梢姡蛡€人都具有健康投資的責任。社會保險機制的建立是政府健康投資的方式之一,家庭的健康投資需要家庭醫療消費產出,但貧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束縛家庭醫療消費。醫療保險、貧困因素以及家庭醫療消費之間存在相關關系,以下就三者的研究現狀擇要述之。從醫療保險效用的視角出發,學者們的研究存在正反兩種觀點。一部分學者持正面的觀點,認為醫療保險一方面能夠有效降低醫療服務價格,提高居民的醫療消費水平,增進居民的醫療保健需求和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同時對提高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體的醫療服務利用率具有顯著作用;另一方面,作為醫療支出風險平滑的財務機制,醫療保險的費用分擔制度有效降低了醫療支出,減輕了低收入群體的醫療負擔,對群體差異的人群發揮了分散風險的功能[14][15][16][4][17][18]。持負面觀點的代表學者解堊通過研究發現醫療保險的補償并沒有減輕城鄉患病家庭的貧困狀況,反之增加了貧困家庭的醫療消費負擔,貧困群體的醫療費用支出超過收入比例的增加,醫療保險對中國城鄉家庭具有反貧困效應[19]。此外,醫療保險成為擴大醫療衛生服務利用不平等的約束條件,與對醫療衛生服務存在更多需求的窮人相比,富人消耗了絕大多數醫療衛生服務資源,使得窮人陷入“疾?。毨В膊 钡膼盒匝h之中[20][21](P12-24)[22]。醫療保險設立的作用在于分擔風險,互助共濟,從而保障正常的生產生活,維護社會安定。然而,對于經濟貧困的人群來說,醫療保險是否真正起到了分散風險的作用呢?在農村地區,農村居民的消費行為總體呈下降趨勢,而醫療消費則呈反向趨勢不斷上升,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醫療消費支出比例較高,同時“廣覆蓋、低保障”的醫療保險難以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增長,透視出醫療費用持續增長給居民帶來了較大的疾病經濟負擔,醫療保險遠遠不能滿足居民的醫療需求[16][23][24]。解堊通過實證分析發現,在醫療保險補償以后,醫療保險對城鄉家庭的貧困狀況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并且對城鄉家庭的減貧作用存在差異,對城市家庭的減貧程度高于農村。但這種緩解并不顯著,醫療保險對降低家庭的醫療支出,緩解貧困具有微弱的作用[19]。綜合以上研究,針對家庭醫療消費影響因素及其結構變化的爭論,文章將探索分析三個問題:第一,醫療保險制度對家庭醫療消費有何影響,是否顯著改變家庭消費結構;第二,經濟狀況,尤其是貧困因素對家庭醫療消費是否具有顯著的約束性;第三,醫療保險和貧困的聯合作用是否顯著影響家庭醫療消費結構,將會產生哪些影響。
三、假設、數據、變量與模型
(一)研究假設
醫療保險對家庭消費的影響
摘要:伴隨近些年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提升,以及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轉變,使得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依靠促進國內消費來擴大內部需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自身經濟水平的提升。社會保障作為一種能夠促進消費的有效手段,本文以社保中的醫療保險為例,就其對城鎮居民基本家庭消費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家庭消費
1基本醫療保險對居民家庭消費觀念和行為的影響
通過對相關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可以發現,在我國的城鎮地區,擁有基本醫療保險的居民其日常生活過程中家庭總的消費支出要高于沒有醫療保險家庭百分之六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在城鎮地區的設定與實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家庭總體消費水平的提升。其次,在對家庭醫療消費支出的調查分析后發現,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的提出對居民該家庭消費行為和支出數據的影響較小;對城鎮地區居民的就診觀念的行為基本不會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此外,在調查分析醫療保險對非醫療家庭消費的影響后發現,在控制好家庭成員身體健康等其他變量情況后,參與城鎮醫療保險的家庭在此方面的支出相對較高,所以,醫療保險對家庭在此方面的消費支出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政策制度方面的建議
2.1完善基層醫療保險機制
醫療保健論文:擴大醫療保健消費的現實意義
本文作者:葉向明徐蕓徐盛鑫胡希家工作單位:浙江衛生經濟研究雜志社
擴大醫療保健消費的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貴、看病難”問題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眾所周知,醫療經濟負擔是指居民就醫自付醫療費用給居民帶來的直接經濟影響。從上述分析可知,醫療服務消費包括基本醫療消費和特需醫療消費?;踞t療消費屬于自發消費,價格彈性較小,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特需醫療消費屬于引導消費,價格彈性較大,在生活中可有可無。試想,居民在收入不高的情況下,根本不會浪費金錢在點名手術、住高檔病房和購保健產品上;同時,即使居民收入較高,也不會過度消費特需醫療服務,使自己陷入貧困境地。因此,讓居民感覺有醫療經濟負擔的主要是基本醫療消費。消費經濟學理論認為,公共消費對居民消費具有“擠入效應”和“擠出效應”。在一些領域,公共消費和居民消費具有此消彼長的替代關系。也就是說,如果政府的公共消費上升,居民將大量替換出用于教育、醫療等方面的開支,并將其轉化為其他方面的消費,居民的消費由此擴張,產生消費的“擠入效應”[2];如果政府的公共消費不足,那么對居民來說,將在教育、醫療等方面花費更多,其他方面的消費就會被迫減少,表現為對居民消費的“擠出效應”。當前,由于公共消費不足而導致對居民消費產生“擠出效應”已是一個客觀事實。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居民看病費用主要由自己負擔,導致醫療經濟負擔沉重。擴大醫療保健消費主要是通過擴大醫療保健公共消費,加大政府對預防服務領域的投入,使居民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從而從根本上減少居民就醫費用支出;同時加大政府對基本醫療服務的投入,完善醫療保險體系,以更加優惠的措施甚至免費向社會全體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從而減少居民在基本醫療消費方面的個人支付。反過來,基本醫療服務價格下降,可以釋放由于支付能力不足而壓抑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使基本醫療消費總量增加。同時,居民用于基本醫療消費的個人支出減少,可以通過培育新的醫療保健消費熱點,將其轉化為特需醫療消費、保健服務消費,產生醫療保健消費的“擠入效應”,從而擴大醫療保健消費。因此,擴大醫療保健消費可以減輕居民醫療經濟負擔,而居民醫療經濟負擔減輕又可促進醫療保健消費的擴大,兩者并不矛盾,且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醫療保健消費對社會經濟的貢獻投資、出口、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擴大醫療保健消費對社會經濟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對社會經濟有直接拉動作用,同時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二是提高勞動力身體素質,間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三是消除疾病隱患,減少疾病經濟損失。直接拉動經濟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的《中國服務業發展報告》顯示[3],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深等因素推動,預計“十二五”期末,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到47%左右,超過工業成為經濟增長最大貢獻力量,屆時中國將迎來一個“服務經濟時代”。醫療保健服務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醫療保健行業從業人員的勞動,可以直接拉動GDP增長。目前,我國衛生總費用占GDP的5%左右,在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中處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僅低于OECD國家,而且低于巴西、古巴、越南、印度等發展中國家[4]。同時,我國人口占世界的22%,但是衛生總費用占世界衛生總費用僅2%,因此我國醫療保健消費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根據國外的發展經驗,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保健消費將會不斷升級,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會不斷提升(發達國家的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例普遍高于發展中國家),對社會經濟的直接拉動作用也會大大增強。
間接促進經濟發展內生增長理論認為,人力資本是導致地區經濟增長的原因,健康是人力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療保健消費的增加會提高就業人員的健康水平,提高其勞動效率,從而促進經濟增長。1993年世界銀行在研究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數據后提出,良好的健康狀況可以提高個人的經濟生產率,提高各國的經濟增長率[5]。伊羅(Arora)運用9個發達國家100~125年的62個健康相關時間序列考察了健康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發現健康和人均收入之間的關系非常相關,由健康相關變量導致的增長在26%~40%之間[6]。世界銀行1995年采用的國民財務測量方法將國民財富分為三類:一是物質資本,二是自然資本,三是人力資本。根據世界銀行對192個國家的評估,物質資本占國民財富的比重為16%;自然資本占20%;人力資本占64%。德國、日本、瑞士等高收入國家,人力資本占國民財務比重的80%左右。擴大醫療保健消費,就是增加人力資本投資,提高勞動力資源素質,保證有更多、更好的勞動力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從而增加整個國民財富,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有學者估計,1950~1982年,我國人口平均期望壽命從35年增加到69年,由此可創造經濟價值24730億元左右,平均每年大約773億元,相當于GNP的22%[7]。2.2.3減少疾病經濟損失疾病經濟損失不僅包括看病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而且包括患病人員工作效率下降及其他行業需求萎縮導致的間接經濟損失。例如,2003年暴發的非典疫情對我國的經濟影響非常嚴重,不僅對旅游、餐飲、交通、娛樂等行業帶來致命沖擊,而且對多數產業部門也帶來不利影響。據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教授估計,非典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在0.3~1.0%[8]。又如,我國艾滋病等傳染病的流行形勢也非常嚴峻,對經濟持續增長產生重要的負面影響,據蘭德公司估計,艾滋病等各類傳染病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在1.8%~2.25%之間[9]。另外,日益增多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癌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也將對我國的經濟增長和人力損失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擴大醫療保健消費可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阻止疾病傳播和惡性轉歸,從而達到減少疾病經濟損失的目的?!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面提供,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努力實現全體人民病有所醫?!痹谡U暇用窕踞t療的背景下,鼓勵在經濟上尚有“余力”的居民投資健康,擴大醫療保健消費,不僅可以減少政府在非基本醫療方面的負擔,從而在政府財力有限的情況下,有更多財力來保障居民的基本醫療,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而且可以提高居民整體健康水平,促進社會經濟穩步發展,從而保證政府有更多財力投入到醫療衛生行業中,形成良性循環。因此,當前擴大醫療保健消費是與時俱進,國家應切實出臺相關措施,鼓勵居民投資健康。
農村老年人醫療消費研究論文
摘要:通過對老齡化程度較高的江蘇省的實地調查,利用兩部模型法對農村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老年人口特有的生理特征和疾病模式決定了老年人群擁有更大的健康風險和更多的醫療消費需求,老年人的個人和家庭特征、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疾病的嚴重程度、參加合作醫療的情況和醫療服務的質量等因素對農村老年人口醫療消費起著決定作用。
關鍵詞:老齡化;醫療消費;就診決策;醫療支出
Abstract:ThispapermakesafieldsurveyofJiangsuprovincewheretheagingextentishighandanalysesthemedicalconsumptionoftheoldpeopleintheruralareaontheTwopartModel.Theresultshowsthatthephysiologicalfeaturesanddiseasemodesofoldpeoplemakethemfacewithmorehealthrisksandneedmoremedicalconsumption.Also,theindividualandfamilysituations,income,health,theseverityofillnessesandthequalityofmedicalservicehavedecisiveinfluencesupontheoldpeople’smedicalconsumptionintheruralarea.
Keywords:aging;medicalconsumption;decisiontoseeadoctor;medicalcareexpenditure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中國老齡化速度居世界首位,伴隨著老年人口規模日益龐大和老齡化速度快速提高,社會在養老保障、老人福利設施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等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江蘇是全國較早進入老齡社會的省份之一,根據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2006年,全國老年人口撫養比①為12.72%,江蘇省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4.95%,名列全國第4,其中,農村老年撫養比達到17.83%,高出城市6.16%。農村老齡化速度快于城鎮的原因在于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過程中,轉移的主要對象是年輕人,農村和城市的年齡結構也因此發生了變化。20世紀7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健康老齡化”的概念,強調人在進入老年階段后應繼續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況。因此,在老齡化的背景下探討農村老齡人口這一特殊群體醫療服務的消費具有重要意義。
城鄉老年人醫療消費及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論文為了了解影響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的多層次原因,并據此對老年人醫療消費改善提供針對性的建議,隨機抽取泰州市海陵區416名常住老年人,進行醫療消費行為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同時采用SPSS軟件進行描述分析、卡方檢驗等分析。結果顯示,泰州市海陵區老年人去醫療機構就診占60.6%,去藥店買藥占34.4%,先不治療占5%。卡方檢驗結果顯示影響因素主要有戶籍、年齡、收入以及受教育水平、市場環境。因此,泰州市海陵區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以去醫療機構就診為主,醫療消費行為主要受戶籍、年齡、收入、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較差,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較多,對醫療保健的需求較大,應大力發展老年醫療服務行業,提高老年醫療資源的有效供給。
關鍵詞:泰州市;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影響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質量都明顯提高。然而經濟新常態下,在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人口老齡化的程度也在不斷增強,于是,我國發展正面臨著一個突出問題———老年人醫療消費的需求不足。根據《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表明,老年人的潛在醫療消費需求量很大,市場潛力巨大,因此迫切需要對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的現狀、特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研究。醫療消費行為是消費者為了滿足個人或家庭的健康需要,通過醫療市場而獲得的,使用醫療物質資料和醫療服務資料的心理和行為活動,與一般消費行為相比較,醫療消費行為反映的是居民對健康的需求,雖然遵循消費者由需求到動機再到行為的消費者行為規律,但醫療消費行為還具有一些特殊性。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的特征,分析其影響因素,改善老年人的就醫環境。
一、資料來源與方法
(一)研究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泰州市海陵區老年人醫療消費的現狀;探討泰州市海陵區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的表現及其特征;泰州市海陵區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變化的影響因素。以此提出促進泰州市海陵區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健康快速發展的措施及政策建議。(二)研究方法。1.文獻法。通過瀏覽國內外大型數據庫有關數據以及政府網站的相關信息,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了解已有的成果和經驗,為本文的撰寫提供參考依據。2.問卷調查法。2019年5—7月,通過網上發放調查問卷以及面對面詢問的方式對泰州市海陵區老年人進行隨機抽樣調查,獲取相關信息資料,再通過對調查對象的定量分析比較,用于本研究。共發出問卷450份,回收有效問卷41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2.4%,調查問卷通過信效度檢驗顯示可接受,見表1、2。3.統計學方法。用Excel2019建立數據庫,錄入數據,所有數據經SPSS20.0進行統計分析。將調查數據錄入SPSS,利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檢驗等研究方法對數據進行統計描述與分析,以P小于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調查結果
農村老年人醫療消費研究論文
摘要:通過對老齡化程度較高的江蘇省的實地調查,利用兩部模型法對農村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老年人口特有的生理特征和疾病模式決定了老年人群擁有更大的健康風險和更多的醫療消費需求,老年人的個人和家庭特征、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疾病的嚴重程度、參加合作醫療的情況和醫療服務的質量等因素對農村老年人口醫療消費起著決定作用。
關鍵詞:老齡化;醫療消費;就診決策;醫療支出
Abstract:ThispapermakesafieldsurveyofJiangsuprovincewheretheagingextentishighandanalysesthemedicalconsumptionoftheoldpeopleintheruralareaontheTwopartModel.Theresultshowsthatthephysiologicalfeaturesanddiseasemodesofoldpeoplemakethemfacewithmorehealthrisksandneedmoremedicalconsumption.Also,theindividualandfamilysituations,income,health,theseverityofillnessesandthequalityofmedicalservicehavedecisiveinfluencesupontheoldpeople’smedicalconsumptionintheruralarea.
Keywords:aging;medicalconsumption;decisiontoseeadoctor;medicalcareexpenditure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中國老齡化速度居世界首位,伴隨著老年人口規模日益龐大和老齡化速度快速提高,社會在養老保障、老人福利設施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等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江蘇是全國較早進入老齡社會的省份之一,根據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2006年,全國老年人口撫養比①為12.72%,江蘇省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4.95%,名列全國第4,其中,農村老年撫養比達到17.83%,高出城市6.16%。農村老齡化速度快于城鎮的原因在于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過程中,轉移的主要對象是年輕人,農村和城市的年齡結構也因此發生了變化。20世紀7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健康老齡化”的概念,強調人在進入老年階段后應繼續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況。因此,在老齡化的背景下探討農村老齡人口這一特殊群體醫療服務的消費具有重要意義。
農村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研究論文
摘要:通過對老齡化程度較高的江蘇省的實地調查,利用兩部模型法對農村老年人醫療消費行為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老年人口特有的生理特征和疾病模式決定了老年人群擁有更大的健康風險和更多的醫療消費需求,老年人的個人和家庭特征、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疾病的嚴重程度、參加合作醫療的情況和醫療服務的質量等因素對農村老年人口醫療消費起著決定作用。
關鍵詞:老齡化;醫療消費;就診決策;醫療支出
Abstract:ThispapermakesafieldsurveyofJiangsuprovincewheretheagingextentishighandanalysesthemedicalconsumptionoftheoldpeopleintheruralareaontheTwopartModel.Theresultshowsthatthephysiologicalfeaturesanddiseasemodesofoldpeoplemakethemfacewithmorehealthrisksandneedmoremedicalconsumption.Also,theindividualandfamilysituations,income,health,theseverityofillnessesandthequalityofmedicalservicehavedecisiveinfluencesupontheoldpeople’smedicalconsumptionintheruralarea.
Keywords:aging;medicalconsumption;decisiontoseeadoctor;medicalcareexpenditure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中國老齡化速度居世界首位,伴隨著老年人口規模日益龐大和老齡化速度快速提高,社會在養老保障、老人福利設施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等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江蘇是全國較早進入老齡社會的省份之一,根據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數據,2006年,全國老年人口撫養比①為12.72%,江蘇省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4.95%,名列全國第4,其中,農村老年撫養比達到17.83%,高出城市6.16%。農村老齡化速度快于城鎮的原因在于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過程中,轉移的主要對象是年輕人,農村和城市的年齡結構也因此發生了變化。20世紀7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健康老齡化”的概念,強調人在進入老年階段后應繼續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況。因此,在老齡化的背景下探討農村老齡人口這一特殊群體醫療服務的消費具有重要意義。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消費的影響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務院2007年頒布了《關于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標志著我國基本醫療保險體系的初步形成。在現代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了購買保險來規避風險。醫療保險是居民為健康的投資。那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城鎮家庭消費有什么樣的影響,本文簡要探討了現階段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發展現狀,分析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消費的影響。
關鍵詞: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家庭消費;預防性儲蓄
居民家庭消費的基本類型依然是以傳統的消費類型為主,盡管從2001年進入世界貿易之后,我國開始了經濟的轉型發展,也鼓勵居民的預支消費,但是成效基本上不太明顯。國家經濟的發展轉型會直接影響到居民的消費情況。從1990年到2007年之間,中國城鎮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在逐年的提高,但是城鎮居民消費與總體收入之比卻在逐年的下降。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中國儲蓄率居高不下。在我國,高儲蓄低消費的狀態是長期以來沒有改變的情況,形成這種經濟消費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城鄉收入差距較大、收入的不穩定性、傳統消費的影響、以及金融投資渠道的缺乏和投資風險高等。據調查顯示,上個世紀80年代中更主要的是醫療保險、教育基金等社會福利體系增加了居民未來的不確定性。因此,建立穩定的基本醫療體系能夠減少居民對不穩定性的擔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居民對醫療消費的負擔,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居民家庭消費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本文結合現階段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現狀和居民消費觀,談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家庭消費的影響。
一、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發展現狀
1.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概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面向不屬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的一項保險制度,重點保障非從業居民的大病醫療水平,主要是家庭繳費為主,政府給予一定的補助,居民按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金,享受相應的保險待遇。這是一項改善民生的保險制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一直都是政府致力在做的事,加快醫療保障體系也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需求。
2.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發展的現狀。任何一項制度都是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也是這樣。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實施中還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如:一是城鎮居民的界定范圍模糊,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忽視掉一些群體的利益;二是制度覆蓋未能實現應保盡保,也就是說由于對群體的界定不明確,導致在居民醫療基本保險的地區沒有實現應有人員的參保。三是基金風險控制和監管能力不足,有待提高。在醫療保險參保情況下,什么可以報什么不可以報未明確,在實際的實施中也存在不報、多報、漏報等情況,居民的利益得不到維護。在這種情況下要努力做到:明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面向的群體,確定或者擴大醫保報銷范圍和比例,改革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完善、改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