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轉變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3 20:09:2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新轉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新聞傳播轉變
一、問題的提出:焦點訪談節目的現象,背后隱藏的意義
1994年4月1日,中央電視臺開辦了一個以深度報道為主的新聞評論性節目--《焦點訪談》,這種批評性報道以其獨特的視角和風格,把視點投向于大眾最為關心的各種熱點、難點和疑點問題,矛頭直指貪官污吏和不法分子,在社會上掀起了極大的反響。、李鵬、朱基、、李嵐清五位領導人曾親自過問《焦點訪談》反映的問題,并督促查辦;李鵬、朱基也先后視察《焦點訪談》并題詞。而普通民眾則把《焦點訪談》視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據統計,每晚收看這個欄目的觀眾多達三億,每天有數千觀眾通過電話、傳真等形式提供線索、反映情況,數百人在電視臺東門排著長隊要求上訪。在社會各方面的關注下,《焦點訪談》的社會影響力迅速擴大。1998年4月以來,《焦點訪談》播出的很多節目都有了整改反饋,違紀者受到了懲處,以致一個行業、一個地區的工作狀況往往由于《焦點訪談》的報道而得到了改進,甚至一些執法部門的工作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它的影響,面向群眾進行了修正規范。一個電視欄目能如此深刻地影響到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其范圍之廣、影響之深在中國電視業發展史上還是首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焦點訪談》在整個新聞界樹起了一面旗幟,《美國之音》則將它稱之為中國百姓的“回聲”,而境外的媒體雖然對《焦點訪談》的出現和地位感到費解,但仍認為它的誕生意味著中國電視業的一場革命。一時間,不少電視臺也紛紛辦起了類似的節目,直面各種社會問題,有人將其稱為“《焦點訪談》現象”。
現象的表面是中國新聞傳播的輿論監督職能正在迅速崛起,中國新聞傳媒正逐漸獲得少受行政權力干涉的相對獨立的監督權,有人將其類比為西方的“第四種權力”,但是中國新聞無論就其性質還是機構設置來講,都并未改變其作為黨和政府的宣傳部門發揮“喉舌”作用的社會定位。所謂的“第四種權力”的說法也就自然缺乏了相應的依據。那么,在性質和建制并未改變的前提下,為什么會出現《焦點訪談》式的批評性節目?它與我國社會變遷有哪些關系?中國新聞傳媒發生了哪些變化?何以發生如此顯著的變化?社會在結構上為新聞傳媒的變化提供了哪些條件?《焦點訪談》式的新聞傳媒進一步發展的前景如何?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課題。本文擬就這些方面進行一些初步的研究。
二、《焦點訪談》的產生背景是應社會轉變而產生的
施拉姆曾指出:“在為國家發展服務時,大眾傳播媒介是社會變革的代言者。他們所能幫助完成的是這一類社會變革:即向新的世俗行為,有時是向新的社會關系的過渡。在這類行為變革的背后,必定存在著觀念、信仰、技術以及社會規范的實質性變化?!币虼藢Α督裹c訪談》現象透出的中國新聞傳媒輿論監督放大這一社會現象也決不應局限于中國傳媒業自身發展,還應放置于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下思考。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的變革,在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過程中,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非常深刻的變化:經濟體制改革促進了中國社會結構由總體性社會向分化性社會的轉變;國家對資源控制的弱化以及的解體,城市企業的純經濟性加強,使中國行政性整合能力下降;國家與組織的關系也發生了轉變,組織已不是國家的“部件”而是具有獨立性的“整體”;此外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的區域型格局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地方成為利益主體,地區差異性增強……舊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中國新聞傳媒體制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腳步,新的新聞傳播樣式也就應運而生?!督裹c訪談》正是在這樣一個復雜的背景下產生并脫穎而出的。
商行革新績效監管的轉變
近年來,從職能制向事業部制轉變已經成為國內大多數商業銀行組織架構變革的趨勢。在變革中,商業銀行的組織機構、業務流程和經營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原有績效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當前形勢,必須進行相應轉變。
1商業銀行績效管理的含義
商業銀行績效管理是對商業銀行績效實現過程中各種要素的管理,是服務于商業銀行戰略目標的管理活動。具體來講,是指商業銀行的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達到本行戰略目標而共同參與的績效計劃制定、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結果應用及績效目標提升持續循環的過程。
2大多數國內商業銀行在績效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2.1管理者認識不足、理解片面第一,國內大多數商業銀行管理者往往簡單地將績效管理等同于績效考評,認為設計考評表,量化考評指標,確立考評標準,兌現考評獎金,就是績效管理工作的全部,這樣理解是不全面的,這僅僅是績效管理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第二,銀行管理者對績效考評結果的應用往往體現在與工資、獎金的掛鉤上,激勵手段過于單一,導致管理者與員工形成績效管理就是漲工資或減工資,將績效管理等同于薪酬管理。第三,目前國內大多數商業銀行在績效管理過程當中,普遍忽視員工參與,造成員工對績效管理體系知之甚少,考核也僅是員工被動接受。這種簡單的、片面的、單向的績效管理,必然使得員工內心產生疑慮和抵觸情緒,認為績效管理是管理者單方面對自己實施的管理與約束,進而在實際工作中消極應付甚至排斥。第四,在績效管理過程中,管理者缺乏對員工的輔導和信息反饋渠道不暢,員工只知道獎懲卻不知曉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只得到眼前的獎懲卻難以在工作中取得進步,久而久之將挫傷員工的積極性。
2.2在職能制組織架構下,商業銀行績效管理體系存在與戰略目標相脫節的現象當前,商業銀行各職能部門的績效目標不是依從于戰略目標,而是根據各部門的工作內容、工作性質,結合各自的任務制定的。各職能部門在績效考核中更多地考慮本部門利益而忽視銀行整體利益,由于各部門工作性質和內容的不同,不能有效地落實和反映銀行整體經營戰略與中長期經營發展目標,績效考評與銀行戰略目標相脫節,銀行整體的組織績效降低,不利于商業銀行戰略目標的實現。
經濟轉變論文:技創新在經濟轉變的作用透析
本文作者:唐龍工作單位:重慶科技學院
發明、創新和技術進步促進經濟增長的傳導機制
發明、創新和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歷來是增長經濟學家研究的熱點問題。在早期經典理論經濟學中,發明、創新和技術進步主要是通過移動生產函數或者生產可能性曲線促進經濟增長;其傳導機制通常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創造新產品和新工藝的發明,把發明轉化為商業應用的創新,以及把創新擴散到整個經濟社會(新帕爾格雷夫經學大詞典,1996)。[9]理論界通過經濟增長核算發現全要素生產率是經濟增長最核心的根源,由此對技術進步和創新研究的興趣高漲。哈羅德———多馬經濟增長模型和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將技術進步作為外生因素,通過總量生產函數將其納入經濟系統,闡述了技術進步是經濟長期持續增長的原因,使經濟增長模型對各國經濟增長的現實變得更加有解釋力。但是,這些經濟模型在以下幾方面受到學術界廣泛的爭論。一是技術進步的簡單概念是被塞進總量生產函數作為一項來分析的,包含一切導致生產函數移動的要素。這種說法過于籠統,無法準確描述技術進步的原因,易忽略現實技術進步的某些重要方面。二是把技術進步作為外生變量,絲毫不依賴資本積累和經濟體系內的其他變量,使技術進步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三是技術進步無需成本,與現實經濟中技術進步需要大量研發投入、高額技術轉化成本的事實不符。四是為使穩定增長成為可能,技術進步采取哈羅德中性技術進步的假定,但卻不能解釋是什么理由以及依靠什么機制使得技術進步正好是哈羅德中性的。基于上述列舉的諸多原因,以一個不變比率進行的非物化技術進步概念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解釋,需要提出更為成熟的經濟增長模型。理論界一條重要的研究思路是將技術進步促進經濟增長的傳導機制由外生因素到內生因素轉變。技術進步內生化經濟增長模型主要試圖解釋發明和創新的速率與偏向內在地由經濟系統決定,基本沿三條路徑展開研究。一條路徑是進一步拓展生產要素的內涵,將技術進步物化到生產要素中,通過“有效生產要素”的概念改變先前生產函數關于生產要素性質的某些假定,使經濟持續增長成為可能,如時期性經濟增長模型(Solow,R.M.1960)。[10]該模型認為,新的投資是新思想的傳導機制,提高新投資的比率會影響技術進步的速率;其邏輯傳導路徑是資本形成→工業設備的現代化→技術進步→經濟增長。這種新投資的比率影響技術進步速率的內生化思路重新肯定了經濟增長過程中資本積累的重要性,并為測度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相對貢獻提供了新依據。人力資本模型是將技術進步物化到勞動力生產要素的另一嘗試,通過對人力資本投資改進人口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Schultz,TheodoreW.,1961)。[11]第二條路徑是將知識和技術作為一個獨立的生產要素變量納入生產函數,通過建立多部門經濟增長模型,將知識的外溢效應與傳統生產要素的邊際生產力遞減規律有效地統一起來,仍然在完全競爭均衡的基本分析框架下解釋經濟持續增長的原因。這種內生化技術變化的思路最早由宇澤弘文嘗試(Uzawa,H.,1962,1963),[12]后由以羅默、盧卡斯和格羅斯曼等為代表的新增長理論家繼承和發展。第三條路徑是提出一些新的生產函數來代替總量生產函數對技術進步的刻畫。如技術進步函數(Kaldor,N.1955,1962)與創新可能性邊界(Kennedy,C.1962,1964,1966)兩種經濟模型一改先前將資本積累與技術進步分開描述的不足,闡述了要素積累率與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進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要素積累率對技術進步偏向的影響。但是,技術進步的原因與速度在這些模型中仍然沒有得到清楚的說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方面,理論界沿著技術進步和創新內生化的機制將研究繼續深化。羅默從知識積累產生于資本積累的角度(Romer,PaulM.1986)、[13]盧卡斯(Lucas,RobertE,Jr.1988)[14]從人力資本積累的外部效應角度進一步深化了技術進步內生化機制。以羅默的第二代模型為起點,新增長理論家開始引入成本的概念直面研究知識積累和創新的來源及傳導機制,指出只要創新的收益大于研發成本、創新的溢出效應足夠大,經濟增長就能自我維持。另一方面,理論界進一步拓展了技術進步的表現形式,打破了完全競爭均衡的傳統分析框架,將產品品種增加和質量升級納入技術進步的表現形式,嘗試在壟斷競爭的新經濟環境下,注意非均衡動態路徑,引入研發投入、“創造性破壞”、行業領先者等因素分析經濟增長根源和傳導機制,得到了許多對中國以科技創新支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更有指導意義的研究結論。
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支撐的績效評價
早期西方經典理論以經濟增長為主題,按全要素增長率作為劃分經濟增長方式類型的標準,認為如果全要素生產率(TFP)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度在50%以下,基本屬于粗放型的經濟增長;達到和超過50%,則屬于集約型經濟增長。[15]20世紀50年代以來,西方經濟學界發表了一系列論文、書籍和專著,試圖或簡或繁地計量技術進步對形形色色國家經濟增長的貢獻。索洛余值法確立了早期經濟增長核算的基本分析框架,該方法將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視為技術進步,對美國1909~1949年的經濟增長情況進行了實證測度,得出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主要源泉的結論(Solow,R.M.1957)。[16]這種測度結論的準確性在20世紀60年代以后逐漸在兩方面受到經濟學家的質疑:一是將余值部分全部歸為技術進步因素,排除了其他因素影響,夸大了技術進步的作用;二是將資本投入和勞動投入視為同質的假定既不符合實際情況,也忽視了要素投入結構和質量的改善對經濟增長貢獻度的衡量。對此,學術界持續地改進了以全要素生產率衡量技術進步的精準度。如丹尼森將知識的進展從全要素生產率中單列出來,并從總量層面上考慮了勞動投入的多樣性,從而極大地縮小了經濟增長中不能直接由實證測度因素所解釋部分的大小,并細化了勞動投入對經濟增長貢獻的認識(Denison,E.F,1962)。[17]喬根森在丹尼森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經濟增長因素中資本投入因素的多樣性,并落腳在各產業部門而不是總量生產函數的層次上分析經濟增長的源泉,從而進一步縮小了“余值”的范圍(Jorgenson,D.W.,1967)。[18]20世紀9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經濟增長在多大程度上歸因于全要素生產率的改進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歸因于投入的增長都依賴于構造投入度量的方法。于是,一部分學者在進行經濟增長核算分析時,嘗試對不同國家生產率與投資(Grossman,GeneM.andElhananHelpman.,1994)[19]以及生產率與人均收入之間(Islam,Nazrul.,1995;Klenow,peterJ.andAndresRodriguez-Clare.,1997)[20][21]的關系進行實證測度,以期對影響全要素增長率的因素進行更深入地研究。27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學者反對將全要素生產率作為對技術變化的度量(K.I.CarlawandLipsey,R.G,2002,2003),[22]認為因為大量技術變化涉及資源有成本地向研究和發現活動配置,這些資源僅得到正?;貓?,當技術被發現且實施時,技術變化的價值轉化為投入成本,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應該為零。還有一些學者從更廣泛的角度,如全球創新指標(Stella.Liu,2011)和衡量地區(TimothyF.Slaper,2010)、一個城市(MichaelR.Bloomberg,2010)或一個行業創新能力指標體系(DavidJ.Spielman,2011)對科技創新支撐經濟增長的力度進行了實證研究。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進一步開闊了研究科技創新支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績效評價視野??偟膩碚f,盡管全要素生產率作為技術進步與創新的近似度量還存在一些質疑甚至爭議,但將之作為衡量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和劃分經濟增長方式的判斷標準仍是一個有較高認可度的指標;不過,理論界還需要結合最新的研究成果進一步完善與之相關的績效評價。
發明、創新和技術進步的原因
技術革新與藝術理念轉變
引言“技術”在詞源學上指的是系統地處理事物和對象,是那些為了滿足人類需求而對物質世界產生改變的活動。在17世紀指的是人工構成物或對發明的系統講述,19世紀幾乎與“應用科學”同義。在本文中,這一術語的含義擴展到包括這些活動的結果的范疇。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任何一種技術,就像人的生活本身一樣,包含著人的群體甚至社會成員之間常規性的、經常的合作?!保?]25以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為界,可以劃分為三個時代,這就是工業革命前的前技術時代、工業革命時期的技術時代和信息革命后的后技術時代。在這三個不同的技術時代,藝術表現出了不同的世界秩序。這個過程可以簡化為:掙扎———反抗———分化———明確———找回自我———秩序———確定自我。藝術中世界秩序可以分為人與人之間的秩序、人與自然的秩序以及自然內在秩序三種,其中前兩種秩序可以歸為倫理秩序。倫理秩序又可以分為神性秩序和世俗秩序,伴隨著技術與藝術發展,人類經過六次覺醒,不斷對世界秩序進行重組,神性秩序和世俗秩序出現兩極性和周期性特征。
一、前技術時代藝術中的神性秩序
(一)藝術是認知之母
從史前人類開始一直到公元16世紀,藝術中反映的世界秩序一直是神性秩序。這種神性秩序,在不同的地區表現為對不同的崇拜對象,表現的形式也不同。但無論崇拜的是何種神,都集中表現在對生命與生殖延續意義上的敬畏。從人類制造工具的那一時刻起,至少在意識上已經形成了對待制品形象上的先見或者概念上的明確———即概念區別力與形態感知力,已經具備了亞里士多德對藝術的定義———“在用物質來實現以前存在于其結果中的概念組成”的意義上的藝術家[1]10。視覺形態感知力是意識和概念形成的決定性因素,當這兩種能力以多極性和逐級式的漸進衍化開后,發展為思維、語言、文字、數字后,借助概念差別和抽象的邏輯推理,人類來準確地描繪對象的特性、差異、統一性和多樣性?!罢墙柚诿Q和數字,人類的理解能力終于可以制服世界了。”[2]58史前藝術的輝煌期在于公元前4萬年至公元前1萬年克羅馬農人和馬格德林人創造的洞穴藝術,它占據了人類開創藝術以來2/3的時間。這些藝術形式表明人類從“雕塑—減法思維”發展為“圖畫—加法思維”,是人類有意識地將觀念以具體的形象“固化”下來、追求永恒的見證。洞穴巖畫藝術已經體現出明確的分工與協作。秩序的雛形最早表現為城市與神廟———公元前9000年耶利哥和沙塔爾休于,誕生了宗教組織和文字,這是實現有序控制的重要手段,自從產生了文字,人類就踏入了文明社會。大約在公元前4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后期人類就開始科學觀測月亮的運行規律和周期,證據就是幾千塊雕刻過的馴鹿和猛犸骨片。從地中海諸島到大西洋沿岸,散落著龐大的巨石陣,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英格蘭西南部索爾茲伯里的曠野上的史前巨石陣。“如今,所有的學者都同意巨石陣是一個重要的儀式中心和祭祀場所,而且是由居住在索爾茲伯里平原上的人建造的。它的結構所體現出來的對天文學知識的運用,表明它的作用是新石器時代的人們的一個宗教活動中心,用來祭祀太陽和月亮,構成一種地區性日歷(regionalcalendar)?!保?]誤差不超過一天。這個巨石陣,建造于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長達1600年。這顯示了史前人類對彌漫在他們頭頂上的外部世界的秘密的終極探索,追尋世界的真實和永恒———秩序。范德瓦敦(B.L.VanderWaerden)于1983年發表的一部題為《古代文明中的幾何學和代數學》中提出三個新發現,最后一個發現是“能夠證明,史前巨石建筑運用了畢達哥拉斯三角形”。古希臘幾何學、天文學并不是空穴來風,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源頭,當然還要歸功于埃及、古巴比倫以及位于小亞細亞的米利都學派的成就。數學、天文、宗教都統一在這個巨大的藝術體量中,可以說藝術是認知之母。所以,斯賓格勒談道:“每一個倫理體系,不論在源頭上是宗教的還是哲學的,都與偉大的藝術尤其是建筑藝術有關?!保?]344
(二)地中海主義
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這三個帝國都以地中海為中心,向歐亞非三大洲擴展,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它們的藝術有著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對世界強烈的征服欲望、對神性秩序的天然依賴、對永恒意義的絕對追求以及對真實性的不懈探索。希臘古典時期涌現出一大批探索自然秩序的自然哲學家。如畢達哥拉斯通過數學(的和諧)來確定宇宙運行秩序;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規劃了一個完美的政治秩序;米利都學派力圖從自然秩序中追究萬物的共同本原,普羅泰戈拉的名言———“我尋找過我自己”、“人是萬物的尺度”,則確立了衡量人在自然秩序中的地位和標準。世界秩序體現在宗教的倫理秩序上———特別是奧林匹亞新神譜上。作為衍生,公共性也是他們的重要原則,但這種公共性是依附在神性秩序下的。這三大帝國的文明滋生出的優越感和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地中海主義。埃及人的心靈中只有未來,沒有過去和現在,“現在”只是連接未來的一個臨時邊界。藝術對未來的關切表現在石雕像、木乃伊、金字塔、嚴密的行政制度上,他們的“卡”通過肖像雕塑變成永恒,被認為是可以通過一種超越性的酷似而與死者相關聯。金字塔呈現出強烈的幾何化象征主義,尖頂被認為是與神交流的點。古埃及的壁畫藝術屬于類概念藝術———圖像語義,是一種“數—總和”的關系,呈現出清晰的視覺秩序。它只關注藝術意義的準確傳達,正是這種神性秩序制約了古埃及3000年藝術形式自始至終不變,他們追求的是一種印象性的永恒,是純粹的印象主義者。古埃及對強大體量和神性的熱衷被古希臘人繼承下來,同樣,對于古埃及雕刻技術的依賴一直到古典時期才徹底擺脫,強調真實再現。在希臘人的世界意識中,一切的歷史經驗都會變成特定的瞬時的“現在”,沒有時間性、運動性和神話式的背景。一切都豪無保留地沉浸在自然這一切片上,所以現實主義在于真實地再現,以取得與自然秩序一致的真實。而奧林匹亞諸神賦予他們理想主義色彩,英雄貴族的傳說是聯系他們與古代的唯一精神線索,實際上現實與古代實踐并沒有多大的聯系,他們更多的是沉迷與自我幻想。在現實主義的基礎上添加了諸神的理想化色彩,就是浪漫主義。這種英雄貴族主義情節,在古羅馬那里得到發揚光大。維吉爾在《埃涅伊特》中談到埃涅阿斯死去的父親這樣訓誡這位英雄:“鑄造青銅像,我們也許不如別人那般栩栩如生。雕塑大理石像,我們也許做不到別人那般逼真……但是,羅馬人,你們要記住,你們擁有統治世間其他民族的力量———羅馬的藝術應該是將和平強加于人的藝術,是實施法治的藝術,是給戰敗者以寬恕、使傲慢者屈服的藝術。”[4]羅馬的藝術深刻體現了這種身份認同,秩序是通過藝術來體現的。羅馬的等級秩序森嚴,但是允許通過個人努力來活動不同的等級。事實上,羅馬社會的宗教主要是希臘化文學的產物,一些宗教在人們意識中逐漸消失。
說新聞與新聞播報模式轉變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隨著媒體技術、新聞理念的不斷發展和受眾審美水平的提升,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樣態正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新聞播音風格也形成了多樣化建構。近年來,“說新聞”的形式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一時占據了電臺、電視臺各檔新聞節目的重要位置。本文簡述“說新聞”的產生及其特點,分析比較“播”和“說”兩種新聞播報樣態的異同,并就時下“說新聞節目存在的問題加以初步的探討。
一、“說新聞”的出現
我國境內第一個用平實的語言來說新聞的,首先是陳魯豫和她的《鳳凰早班車》。在《鳳凰早班車》中,陳魯豫通過前期認真的準備,形成爛熟于胸的腹稿,結合早間新聞節目服務性、實用性的特點,以自信干練、輕松時尚的狀態,采用播說結合的方式,胸有成竹地即興表達,評說時事。在《鳳凰早班車》中,新聞的播報不再是以往照本宣科地“播”,而是清新灑脫地“說”,從而實現了兩個突出的轉變:把新聞“播音員”變為新聞“主持人”;把新聞播報樣態從“播”變為“說”。陳魯豫及其《鳳凰早班車》的“說新聞”樣態具有幾個鮮明的特色和效益:一是口語化的播報,主持人使用街頭巷尾普通老百姓日常習慣所用的口頭語點評新聞事件,在語言的表述上更具講述感,也更有“人情味”,是真誠地在與觀眾進行溝通交流,這很容易吸引受眾的注意,引起他們的共鳴;二是語言表達到位,主持人有較強的思維反應能力和即興評述能力,表達即時、到位,并且一氣呵成,還能給觀眾們隨意、自然的感覺,語氣的感情色彩恰到好處,分量也拿捏得很準確,貼近觀眾,貼近生活,而且語勢連貫富于變化,語言流暢;三是評論張弛有度,主持人能夠就某一個新聞事件,從不同的角度,做恰當的評論,在陳述各家意見的同時也要表達自己的觀點,既能感性地說出老百姓的心里話,也能帶給觀眾理性的思考。陳魯豫及其《鳳凰早班車》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受其影響,加之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內廣播電視新聞的播講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新聞表達的內容更加豐富、更加鮮活,從國家大事到市井百態,從明星事件到茶米油鹽,多角度、多層次地反映百姓生活,說百姓關心的事成為新聞宣傳的重要任務。新聞面向人民、面向社會,新聞傳播平民化也就成了現今新聞傳播的一大特點?!罢f新聞”以平實的語調,貼近生活的表達,使沉寂了多年的新聞播出方式有了新的聲音?!罢f新聞”作為自然的語言傳播樣式逐漸滲透到大眾傳播的領域??v觀全國各地的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說新聞”這種樣態之下衍生的新的分支——“方言說新聞”。不少地方電視臺紛紛開辦以本地方言“說新聞”的欄目,一時間成燎原之勢,席卷全國。如浙江一地,杭州有《阿六頭說新聞》,紹興有《紹興師爺說新聞》等。此類方言新聞節目,由于具有獨特的受眾定位(當地的中老年觀眾尤其是文化層次相對較低的民眾),滿足當地受眾的心理需求,極富平民化色彩,以親切、詼諧、犀利的風格與觀眾作對等的交流,力圖使觀眾通過收看節目,得到一種情感上的歸屬和滿足。《阿六頭說新聞》、《紹興師爺說新聞》等開播至今已有多個年頭,經久不衰。
二、兩種不同的新聞播報樣態
新聞播報樣態指的是:新聞節目播音員、主持人針對不同類型的新聞稿件,采用不同的播講方式所表現出來不同的新聞播報語言樣態。播新聞和說新聞本質上都屬于新聞播音,但卻是新聞播音的兩個不同的播報樣態。“播”新聞是我國新聞類節目長期以來所沿用的一種播報方式,最具有代表性是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和報紙摘要》、各省市臺的《新聞聯播》等。這種宣讀式的新聞播報樣態,一直沿用了幾十年,是一種較為受眾認可的新聞語言傳播方式。“播”這種新聞播報樣態的主要特點是:創作所依據的是新聞稿件,一切建立在書面稿件的基礎上,表現為語音規范、語言書卷化、語體結構嚴謹,既不依賴語境,也不強化“播音”的個性。這種語言傳播樣式有著語言規范、準確清晰、莊重大氣、穩健有力等優點,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點。例如播音員播報新聞是在讀別人的稿子,見字出聲,缺乏情感,盡管眼睛看著觀眾,但大部分的注意力還是處在提示器的內容提示上,這就使得這種播報形式缺少了吸引力和親近感,使播音員與受眾的心理距離較遠,交流感不強。當代社會瞬息萬變,對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聞播出次數增多,播出容量加大,播出形式多樣,從整點新聞到滾動新聞,從錄播新聞到現場直播等。廣播電視新聞的語言傳播方式在不斷地演變、革新,在這樣一種形勢下,講述式、談話式的“說”新聞應運而生?!罢f”與“播”的區別,主要在于一個有稿一個無稿,一個是照著稿子念,一個是用自己的理解說?!罢f”新聞可以沒有稿件依據,但有提綱,表現為語言口語化、語體結構松散、樣態不受限制,對語境的依賴性非常強。具有在人際交流中的傳播優勢:克服了單純的“播”在語言樣式上的呆板性,有利于發揮新聞主播的親和力、風格個性來吸引受眾,使新聞節目具有了較強的平民性、感染性和開放性??傊?,新聞節目的內容形式是適應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新聞播音也應該隨之調整。無論是“播”還是“說”都只是一種形式,其目的都在于傳播信息、傳遞稿件的實質內容?!安ァ焙汀罢f”各有特點、各有所長、各有所用,完全可以互補。針對不同類型的消息、稿件,可以采用不同的播講方式,在不同的時段、不同受眾群體中收到最佳的傳播效果。例如,時政類、綜合類的消息可以采用播報的形式,以確保其權威性、嚴肅性;社會新聞則可以采用“說新聞”的方式,以拉近和受眾之間的心理距離。《新聞聯播》這樣莊重嚴肅的新聞內容可以采用播報的方式,而《晚間新聞》、《早間新聞》以及各類新聞專題則更適于采用說、播結合的“講述”語態,以求親切、自然、穩健、灑脫。“播”和“說”兩種樣態都要不斷總結經驗,取長補短,適時改進,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受眾需求。
三、“說新聞”應注意的問題
如何轉變用水觀念創新發展新模式
明天我們將迎來第十四屆“世界水日”和第“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水與文化”。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開展“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轉變用水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水資源工作成效顯著,但水資源形勢依然嚴峻
水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水利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解決水資源問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水利事業取得巨大成就,有效應對了洪澇干旱等災害,基本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求,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了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也為生態和環境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是,必須看到,我國水資源短缺、洪澇災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水問題仍然相當嚴重,并呈現出四個明顯特征:一是水資源短缺與用水浪費并存。正常年份全國每年缺水量近400億立方米,北方地區尤甚。同時,我國許多地方用水結構不合理,浪費嚴重,用水效率低,效益較差。二是防洪能力總體提高與洪水風險不斷加大并存。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大江大河綜合防洪減災體系,主要江河具備了防御上世紀50年代以來最大洪水的能力。但是,人水爭地矛盾突出,洪水高風險區域與人口高密度區域、經濟財富集中區域相互重合,洪澇災害仍然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三是水生態和環境狀況局部好轉,但整體形勢嚴峻的狀況依然沒有改變。全國污水排放總量仍在逐年上升,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水土流失量大面廣的問題仍然突出。四是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相比,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后。有3.2億農村人口沒能喝上潔凈水,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薄弱。
造成這種嚴峻形勢,有客觀的原因,也有人為的因素。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水土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布局不相匹配,是我國的基本水情。同時,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不合理的人類活動,進一步加劇了我國水資源問題的嚴重程度,也加大了這些問題的解決難度。這表明水利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不協調,一方面水利不適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長期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也不適應水資源和水環境條件。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樹立科學的治水理念
新課改教師角色轉變論文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下,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從事基礎教育的小學教師更倍受關注和重視,其中教師的角色轉變問題更是被推到了改革的前沿。作為一名從事小學教育的教師,在這場改革中要逐步實現自身的角色轉變,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教師;角色轉變。
傳統定義的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社會高速發展,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
,傳道、授業、解惑”只是作為教師的最基本要求了。特別在當前新課程改革中,在這場教育的重組活動中,作為最活躍的因素,這場變革中的核心人物———教師的角色轉變問題越來越多的受到關注和重視。而作為從事基礎教育的小學教師的角色轉變問題更是被推到了這場改革的前沿,這幾年通過每位從事小學教育的教師的不斷實踐和探索,新課程改革對教師角色轉變要求的理念和宗旨已經在具體的教師的教育教學中得到了體現和應用。
小學教師角色轉變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主要有如下轉變:
一、小學教師逐步成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組織者對小學教師來說,是否能夠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成長環境,比自身的學識是否淵博更為重要。小學教師不再像維持紀律、不斷施加壓力的監工,給學生以壓力和刻板的說教,而是逐步營造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氛圍,創設出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當然,寬松并非不要課堂秩序,不要學校管理準則和行為規范,在目前新課改還沒有完善的情況下,教師仍然要發揮好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隨時把握駕馭課堂各個活動的環節,保證課堂的良好秩序,提高教學效果。教師作為組織者,要在營造寬松愉悅環境的同時,培養學生成為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
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原因思考
摘要:改革開放使中國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和成就,逐步解決了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的社會主要矛盾,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的改革滿足了人民對物質文化的追求,進而開始對民主、安全、環境等精神層面的追求有了更高層次的期待,所以黨的十九大認為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變,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判斷符合人民需求、中國實際、符合現實國情,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主要矛盾;轉變;物質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要
1社會主要矛盾的概述
中共八大,黨和國家立足我國現實國情,提出我國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判斷無疑是正確的、符合當時國家發展實際和現狀的。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又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做了清晰規范的表述,認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之后黨的十二大直至十八大都沿用了這個關于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認為我國當前并且很長一段時間將處在這個矛盾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國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伴隨的新問題就是人民對物質文化的需要更加突出和急需,但是我國實際的生產力水平還處于較低的階段,不能滿足人民新的需要,新的期待,由此便產生了矛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路線,這表明黨中央非常重視這一主要矛盾,積極發展生產力,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力求社會生產力與人民需求相匹配,增加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2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原因探究
2.1政治原因
新課程轉變學生管理論文
一、為什么要致力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自然成為這場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
學習方式較之于學習方法是更為上位的東西,二者類似戰略與戰術的關系:學習方式相對穩定,學習方法相對靈活,學習方式不僅包括相對的學習方法及其關系,而且涉及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態度、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和心靈力量。所以,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促進學生發展更具有戰略性的意義。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當前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單一、被動和陳舊的學習方式,已經成為影響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推進的一大障礙。試想,如果一個在學校中度過9年或12年學習生活的孩子,整天處于被動地應付、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復之中,對于所學的內容總是生吞活剝、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們怎么能夠想像和指望他會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如何能夠具有創新的精神和創新的能力,能夠成為幸福生活的創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設者?
轉變學習方式究競意味著什么?
傳統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這種他主性、被動性的學習狀態,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這是學習觀的根本變革,學習不是一種異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種發自內在的精神解放運動?;诖耍敬握n程改革提倡以弘揚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的自主學習。
自主創新與經濟增長的轉變
本文作者:秦殿軍萬娟工作單位: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這既是對我們黨關于經濟建設的指導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也是針對當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突出問題提出來的。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從2003年到2004年明顯加快,2003年達到9.1%,2004年達到9.5%,經濟發展整體形勢良好。但是國民經濟仍然沒有擺脫長期以來存在的粗放型增長模式。要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我們仍然需要進一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1經濟增長方式的內涵
早在十四屆五中全會,中央就提出了兩個根本性轉變,一是計劃經濟要向市場經濟轉變,二是經濟增長方式要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雖然我國的經濟連年保持高速增長,但是,這種經濟增長只是低層次的總量增長,我們的經濟增長方式還需要進一步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基本上是根據經濟增長的源泉不同來劃分的。經濟增長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要素投入的增長,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如果經濟增長主要靠要素投入的增長來推動,則可稱之為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如果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則可稱之為集約型增長方式。經濟增長理論一般用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來概括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經濟發展的實踐和理論研究均表明,在相同的生產要素投入中可能獲得不同的經濟增長率。新古典增長理論用全要素生產率來說明這種相同的要素投入所產生的不同的生產率狀況。全要素生產率指標可以說是評價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評價指標,影響全要素生產率的決定性因素是技術進步、要素質量的提高、管理創新。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便成為集約型增長方式的基本內涵。
2現階段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國際經驗和理論年分析告訴我們,經濟高速增長的核心在于增長率提高的推動作用,現在這個時期的增長率中,一般40%左右的增長率不是通過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來支持,而是依靠綜合要素生產率來取得的。從我國經濟的具體情況看,近兩年的高速增長主要是由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行業的資本和勞動力的投資過快增長支撐起來的,如鋼鐵、水泥、電解鋁、房地產。2003年這四個行業的投資增長80%到一倍以上,2004年的增長速度有所降低,但是仍然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這種不可持續的增長帶來了能源原材料供給和運力的緊張等一系列問題。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階段時面臨的現實問題,進一步增加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