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經濟報道走轉改策略

時間:2022-05-30 03:16:00

導語:電視新聞經濟報道走轉改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視新聞經濟報道走轉改策略

“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是近來中央在新聞宣傳戰線的一項重大舉措,廣大新聞工作者聞風而動,上高原、下礦井、走邊疆、進深山,一大批生動鮮活的新聞,洋溢著泥土的芬芳,裹挾著海島的風雨,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報紙的版面上、電視的熒屏里、廣播的電波中。各級黨委政府對這一活動高度重視,一大批在基層長期得不到重視而又關系到群眾實際生活的問題,因為記者的報道而得到了妥善解決。廣大讀者和觀眾對“走轉改”活動真心擁護、擊節稱贊。我們有理由相信,“走轉改”決不是一項短期的活動,而是我們黨改進和加強宣傳思想工作的一項重要而長期的指導性方針,對新聞領域落實科學發展觀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新聞領域的各條戰線,都在以“走轉改”為指針來指導工作,傳播理論的研究人員更要緊跟時代步伐,從理論上深入研究“走轉改”如何在各類媒體的各種欄目、體裁中的應用問題。本文將著重探討在電視經濟中報道如何加強“走轉改”。

一、加強和改進電視新聞經濟報道符合“走轉改”的精神實質

“走轉改”要求新聞媒體以更扎實的作風,更加注重深入基層,用更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為廣大觀眾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和精神食糧,最終目的是更好地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我國正處于人均GDP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的關鍵階段,從國際上的普遍規律來看,一些國家在這一階段遭遇了“中等收入陷阱”,在社會轉型中經濟利益的調整引發了社會的不穩定,反過來影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導致國家陷入了長期的社會的動蕩和發展停滯。當前,我國仍處于難得的戰略機遇期內,但是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一些社會矛盾也在不斷凸現,在這種宏觀背景下,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必然要解決許多深層次矛盾,這涉及各方面的經濟利益主體。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既為群眾所關注,又為政府所重視。這要求新聞媒體能夠見微知著,洞若觀火,釋疑解惑。經濟工作是黨的中心工作,又與社會各階層利益訴求息息相關,所以,無論是從電視媒體職責還是從受眾需要角度,都需要按照“走轉改”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經濟新聞報道。其重點是加強經濟報道的比重,改進經濟報道總體來說枯燥乏味的現狀。據統計,到2010年底,我國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97.62%,雖然互聯網等新媒體發展迅速,但是電視從家庭普及率、人均收看時間來看,仍是無可辯駁的第一媒體,是黨和政府在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的主陣地。而當前電視臺尤其是地方電視臺的時政、財經類欄目比例明顯比較偏低,電視劇、綜藝娛樂、婚戀交友等節目比例過高,“泛娛樂化”傾向比較嚴重。可以說,加強和改進財經報道,也是關注現實生活,抑制過度娛樂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當前地方電視臺的經濟類節目內容和表現形式單一,一些欄目的文風存在偏差,亟待用“走轉改”的措施加以改進

從全國各級電視臺的頻道欄目設置情況來看,除中央電視臺設置了專門的財經頻道以外,各衛視經濟類欄目比較少,一些不上星的系列頻道雖有冠以財經之名的,但實際上存在“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仍以播出電視劇和其他娛樂節目為主,僅輔以少量的股市信息、電視購物等節目。就在這為數不多的經濟新聞和經濟專題欄目的內容和表現形勢也還存在不少問題,具體表現為:

(一)、經濟類新聞流于一般性工作報道,內容枯燥。在一些省級衛視地方新聞聯播中,經濟類新聞還是占一定比重的。一些記者也做到了盡量深入基層,采播了不少來自一線的新聞。但由于經濟新聞所報道的事物本身,往往就不像社會新聞、文體新聞那樣鮮活靈動,記者如果“改文風”的主動意識不強或新聞業務水準不高,則鏡頭畫面和口播稿件就往往容易流于單調枯燥。當前在經濟新聞中還仍然普遍地有把“經濟報道”簡單地等同于“經濟工作報道”的傾向。具體表現為,許多經濟新聞,或羅列數字,或只滿足于對“一廠一店”一般性“經驗”報道,觀察視角也往往是企業視角而非受眾視角。而這些一般性工作報道與群眾生活關聯性差,受眾對此的關注度當然也就很低。這都是亟待需要在“走轉改”活動中大力加以改進的。

(二)、一些地方臺的財經類欄目軟廣告化,模糊了新聞欄目和廣告的界限,需要在“轉作風”中予以改正。近年來,一些地方電視臺新辦了房地產、汽車、理財等專業財經欄目。這種欄目中,新聞與廣告的界限十分模糊。往往存在“誰花錢就播誰、誰花錢說誰好”的傾向,甚至存在“誰不花錢就對誰進行輿論監督”的情況。傾向性觀點一經出鏡記者和主持人播出,使受眾難以分清哪些是電視臺的觀點,哪些是企業的觀點,這與我國廣告不得以新聞形式出現的管理規范是相悖的。這類情況也是需要在“轉作風”中加以認真整改的。

(三)、一些經濟欄目缺乏群眾視角,文風亟待改進。在有的訪談和對話欄目中,過于強調被采訪對象的權威性和內容的專業性,內容和形式都不易為群眾所接受,這一情況在有全國影響的權威財經頻道中表現比較突出。在一些欄目中,適當采訪一些國際知名的經濟學家,請他們以國際前沿視角來詮釋當前國內國際的經濟熱點現象是完全必要的,但應避免以追求采訪對象中所謂國際經濟權威人士的層次和數量為目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一些經濟類節目中,外國專家用各自母語長篇大論、侃侃而談,但其中一些在國際組織擔任要職的權威人士,在談到中國經濟時,并不比身在其中的中國人感受來的真切,觀點有時也遠離客觀實際。這類節目如果占一個頻道的比例過大,則無論其形式還是內容都是不符合廣大受眾的收視習慣的,也是明顯不符合“走轉改”精神的。在一些地方臺播出的一些經濟講堂類欄目還有將電視這種大眾傳媒學術化的傾向,動輒“囚徒困境”、“邊際效應”,言必稱彼得•得魯克、蒙代爾、納什,這也是需要認真加以改進的。

三、如何更好地在經濟報道中體現“走轉改”原則

(一)、在“走基層”的過程中,不但做時代的見證者,更要勇于做生活的干預者和創造者,關注和解決群眾生活的實際問題。西方傳播學有的流派認為,記者只應做生活的忠實記錄者。而我們認為,社會主義的新聞工作者就是要胸懷大局、不忘宗旨,勇于融入生活、干預生活。要注意避免以自然主義的態度獵取生活陰暗面的傾向。一些媒體響應了“走轉改”的號召,派出了大量的記者,采取“體驗式采訪”的手法,反映了邊遠地區群眾的一些生活狀態,這與原來大量記者整天泡會議扒材料相比,確實是一種巨大的進步。但是,隨著“走轉改”活動向縱深發展,這種體驗式采訪如果僅僅停留于記錄,滿足于“白描”,而沒有更充分的新聞價值做支撐,沒有對群眾生活的改善形成積極的促進和影響,那還不能算是很好地落實了“走轉改”的精髓。在干預經濟生活方面,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做出了很好的表率。2011年,全國通脹壓力很大,蔬菜價格一度飆升,一些地方媒體滿足于跑跑市場、報報現象。央視財經頻道則派出多路記者,從田間地頭到物流中轉,從批發市場到超市柜臺,多視角全程系列報道,不但反映了菜農的艱辛,消費者的意見,更發現了蔬菜流通環節存在高速公路收費過高,批發市場的“進場費”、超市“進店費”占價格比重過大等大量實際問題。該專題新聞一經播出,在全國引起廣泛反響,各部門高度重視,交通部增設了鮮活農產品的“綠色通道”,加大了對公路亂罰款的整治力度;商務部提出了降低“進場費”、“進店費”,實行“農超對接”等具體措施,這些措施的實行,有效地降低了流通成本,為農民和消費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二)、要注重新聞表現手法的推陳出新、深入淺出,切實在“改文風”上下功夫。越是要解讀枯燥的道理,記者就越要考慮受眾的接受能力和宣傳效果。換句話說,能不能把一件深奧枯燥的事說得大家都能聽明白、愿意聽,恰恰考驗記者的功力所在。在此方面名記者們不乏成功之作,《經濟日報》副總編輯詹國樞的一篇《從煮餃子說到規模經濟》可以說是這方面的范例,雖然是平面媒體的例子,但對電視財經新聞也頗有可資借鑒之處:“朋友,如果我向你提一個要求:請幫我煮一個餃子,地道的‘三鮮餃子’,但不要多,只煮一個。您一定會說,別開玩笑了,要吃,咱就好好下一鍋,只煮一個,誰那么傻?是的,即使只煮一個餃子,也得買菜、剁餡、搟皮兒、包餡、燒水、下餃子,一道程序不能少,餃子雖然還是那個餃子,‘成本’恐怕就高得令人咋舌了。但是朋友,您可知道,在咱們的一些地區、一些企業,還正干著‘只煮一個餃子’的傻事兒呢!”其實,“規模經濟”還是個比較專業的經濟學概念,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往往會從管理成本、交易成本的角度去解讀,其效果就容易是自己以為是說明白了,可是讀者看不懂或不愿意往下看。而本文選擇“煮餃子”這個人人都懂的,很生活化的事例,一下子就道出了“規模經濟”的本質,看似信手拈來,實則獨運匠心。看來,轉文風不但要求記者有“轉”的決心,更要求記者對生活的積累和對事物的深刻理解,并在表現形式中多用類比、故事、細節等手法,這樣才能在財經報道中做到化艱深為淺近。

(三)、記者在“轉作風”中還要淬煉嚴謹審慎,對新聞事實負責,對觀眾負責,對報道對象負責的新聞作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受多種因素影響,經濟事務是十分復雜和難以準確預測的,這要求財經記者要多報道事實,用鏡頭說話,把事實原滋原味的反映給觀眾。審慎闡述觀點,防止濫用媒體所賦予的影響力,讓觀眾自己做出判斷。必須展現媒體觀點時,應集思廣益,并適當留有余地。當下一些記者為追求收視率,喜歡在鏡頭前樹立自己的個性,頗有“鐵口直斷”、“一槌定音”之風,但在經濟領域,一些當時看起來一定是對的事情,放在更長的歷史階段里,很有可能就是錯誤的。這要求記者必須養成辯證、公允、全面認識問題的從業作風。在這方面,有一個案例很能說明問題。若干年前,一個汽車大省的電視臺搞了一個系列經濟報道,叫“三口樂的風波”,報道了省內的一個“發明家”,發明了一種叫“三口樂”的轎車,幾次到位于該省的一家特大型汽車企業推介自己的發明。可是那個企業決定不予上馬,最后,墻里開花墻外香,“發明家”被外省企業家重金禮聘,許以住房,節目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當時很多省內觀眾痛恨這個大企業的對市場的麻木不仁,致使“好項目”“肥水流了外人田”,企業也感受到了很大的輿論壓力。這一報道獲得了當年全國廣播電視類好新聞的一等獎。可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歷史證明,這篇當時看來與事實并無出入的報道實際上它傳遞的傾向性和觀點是錯誤的——現在,沒看到哪個街道跑著什么“三口樂”,可當年拒絕那個“發明家”的大廠,隨之生產的一個家轎品種連續多年蟬聯全國轎車單品銷量冠軍。如果當時哪個廠頂不住輿論的壓力,上了“三口樂”這個品種,恐怕損失起碼要數以億計了。該案例表明,經濟記者要“轉作風”,就要既能當雜家,又能當行家,對新聞素材的取舍和駕馭要有自己的主心骨。既要有風風火火的實干精神,又要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相信,隨著“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新聞隊伍中將涌現出一大批具備群眾觀點、群眾立場,作風扎實、職業道德高尚,文風清新樸實、生動鮮活的優秀記者。熒屏中的經濟新聞也將出現更多抓住改革開放關鍵點,回應人民群眾關注點的優秀新聞作品,以不斷推動經濟建設和民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