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鄉財政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9 14:04: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縣鄉財政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縣鄉財政困難調研報告
“國家財政蒸蒸日上,省級財政穩穩當當,市級財政搖搖晃晃,縣級財政哭爹叫娘,鄉級財政精精光光?!边@是在社會上流傳甚廣的一句話,它形象地描繪出了當前欠發達地區縣鄉財政的窘境。這幾年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收入雖然逐年迅速增長,但基層財政仍然吃緊。盡管中央不斷加大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但是基層財政依然困難重重,在西部地區尤其突出??h鄉財政如何走出困境,做大財政“蛋糕”,本文以覃塘區為例,對當前我市縣鄉財政困難的緩解之策作一些探討。
一、縣鄉財政困難狀況
覃塘區成立于20**年,是一個縣級行政區。全區共轄10個鄉鎮,總人口55萬,其中農業人口52萬,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區。20**年,全區財政收入11331萬元,財政供養人數9200多人,屬典型的“吃飯”財政。20**年農村稅費改革后,覃塘區財政困難狀況日漸加劇。突出表現在:
1、基層政權運轉和工資發放困難,一些津貼、補貼無法發放。基層政府運轉艱難主要體現在公用經費嚴重不足。由于財力所限,“吃飯”都成了問題,許多基層全額預算管理單位的辦公經費在基層預算中被不斷削減,辦公經費標準不斷降低;差額預算管理單位被逐步推向市場,只是保留了小部分財政撥款。20**年,覃塘區區直單位按平均每人每月200元,鄉鎮按平均每人每月150元的標準安排公用經費。在不允許拖欠工資的硬性規定下,干部職工工資基本上能夠按時足額發放。但是一些津貼、補貼無法發放,涉及干部職工福利的一些政策無法實施。如作為職工住房基本保障的住房公積金制度,覃塘區因為財力困難,目前還無法實施。
2、基層財政赤字嚴重,財政資金周轉困難。目前,我市相當縣區、鄉鎮財政出現赤字,尤其是鄉鎮一級,整體賬面上雖然表現為結余,但實際上卻是赤字,主要是基于各方面的考慮,把一些實際已經發生的支出作掛帳處理,不列入當年支出,以求預算收支平衡。財政資金周轉基本上依賴上級財政調度資金維持運轉,同時欠撥??钶^嚴重,有時依靠借款維持正常運轉。
3、縣鄉政府負債問題嚴重,基層財政風險不斷累積。由于歷史原因,加上不能按期歸還債務,財政負債沉重。20**年末,覃塘區各級政府債務余額將近2億元,其中,解決地方金融風險專項借款4269萬元,教育“兩基”欠款2596萬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負債2000多萬元,這些沉重的債務,進一步加劇了財政收支矛盾。
縣鄉財政改革調研材料
*縣地處淮北平原,轄19個鄉鎮、辦事處、場?,F有人口126萬,耕地180萬畝,是典型的農業大縣。農村稅費改革前,鄉鎮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于農業稅,隨著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農村稅費改革的不斷深入,鄉鎮財政管理職能發生了很大變化,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如鄉鎮債務負擔過重、財政困難。20*年我縣成立鄉鎮會計核算中心,按照“票據統管、采購統辦、集中收付、賬戶統設、預算共編”取消鄉鎮機關、事業單位一切收支賬戶,鄉鎮所有預算內收入、非稅收入、上繳縣級國庫,所有支出由縣鄉鎮核算中心根據支出性質按規定辦理支出。在不改變鄉鎮資金所有權、審批權、使用權的前提下,對鄉鎮財政性資金實行集中管理。
一、鄉財縣管改革的主要成效有哪些?
*縣實行“鄉財縣管”后的主要成效:
(一)規范了收入征管,挖掘了收入潛力。實行“鄉財縣管”,不僅規范了農村稅費改革后的稅收征管,而且有效遏制鄉鎮財政支出需求的膨脹,明顯減少了鄉鎮不合理不合規的支出,從根本上治理了亂收費,減輕了農民負擔,進一步鞏固了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同時,通過加強賬戶、票據的管理,實施綜合財政預算,將“票款同行”、“以票管稅(費)”、“收支兩條線”管理落到實處,既從源頭上杜絕了亂收費、亂攤派現象的發生,又有效防止了鄉鎮截留挪用、坐收坐支和濫收濫支。在此基礎上,通過實施綜合預算,統籌安排鄉鎮預算內外財力,有效保證了鄉鎮的基本支出需要。
(二)加強了支出管理,確保了工資發放和正常運轉的資金需要。通過實行“鄉財縣管”,使公共財政支出改革進一步延伸到鄉鎮,在鄉鎮初步建立了符合公共財政體制要求的財政管理框架。通過制定統一的支出范圍、統一的定額標準、統一的財務核算制度,加強了支出管理,規范了支出行為,鄉鎮支出有據可依,財務核算規范透明,審批制度約束有力。支出應嚴格按照“保工資、保運轉、保重點”的順序合理安排支出,保障鄉鎮工資正常發放,杜絕出現拖欠工資的現象。實行鄉財縣管后,在加強支出管理的同時,嚴格控制鄉鎮財政供給人員,鄉鎮不僅不能隨意進人,還對原有的不在編人員進行了清理清退,清退人員財政一律不再供給。
(三)有效遏制了鄉鎮債務,緩解了鄉鎮財政困難。鄉鎮財政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債務負擔太重、窟窿太大。實行“鄉財縣管”后,鄉鎮不能隨意舉債,有效扎住了鄉鎮“舉債”的口子。改革后,通過徹底清查鄉鎮債務,對鄉鎮債務“先剎車、后消腫”,遏制債務膨脹。
縣鄉財政所事跡
局把這一工作作為減輕農民負擔的重大事情來抓,農村稅費改革方面。精心組織,局領導帶領全局干部職工深入鄉村和農戶調查,解決實際問題,制定可行方案,切實減輕農戶負擔,全縣共減輕農民負擔萬元,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局領導深入調查研究,改進木材特產稅征管方法,實行稅費掛鉤征收,每年比原來增加稅收0多萬元。通過深化財政改革,規范財政支出管理,年、年兩年里,縣本級財政消赤減債萬元,年3年鄉鎮財政消赤減債萬元。
財政局領導班子,幾年來。帶領全縣財政系統干部職工,認真貫徹落實“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堅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愛崗敬業,大力推行財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不時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狠抓黨風廉政建設,使我縣財政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年以來,連續五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雙文明目標管理先進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團結奮進齊舉力優勝劣汰競風流
行使著縣鄉兩級政府“管家”職責,縣財政系統有干部職工多人。擔負著生財、聚財、用財的使命。工作的好與壞,直接關系縣鄉機關運轉與社會穩定發展進步。為了不負人民的重托,局領導從加強自身建設入手,從我做起,勇于開拓、廉政勤政,弘揚正氣,把帶出一支懂管理、廉潔勤政的過硬財政隊伍。局班子以團結、民主、實干、進取”為建設目標,通過抓住思想教育,采取上黨課、組織學習討論、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等多種形式,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思想政治覺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開展“領導干部如何搞好班子團結,如何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如何開拓進取,怎樣廉政、勤政”等一系列專題討論,加強班子成員黨性教育,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提高班子的整體戰斗能力。局長處處模范帶頭。財政局的班子建設中,講大局、講團結、講民主、講真誠,從自身做起。處處注意團結同志,與大家坦誠相待,不搞一言堂,堅持群言堂,凡是財政改革、人事、基建等大事,集體討論決定,不搞一言堂,班子里民主空氣濃,班子成員都以工作為重,以大局為重,以團結為重,既分工又協作,依照各自分工,做好本職工作。同時,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使班子具有堅強的凝聚力、整合力、戰斗力。同時,狠抓中層骨干隊伍的建設。局里制定了崗位責任制、考核、輪崗、末位淘汰制、任前戒勉談話制、離崗審計制等監督制約機制,通過進行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檢查,促使各項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實。僅年全局受到縣以上各級懲處的就有人次。同志還被授予“財政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鎮財政所被評為全省先進財政所。
率先垂范倡廉政堵塞漏洞強管理
就尤為重要。要帶出一支高效廉潔的隊伍,打鐵先要本身硬,關鍵在于領導班子。如何對待手中掌管的錢?局里制定了財政干部的五不”原則,即:近財不沾,近財不貪,財政工作性質特殊每天與資金往來打交道。加強隊伍廉政建設。近財心不亂,近財手不伸,近財嘴不饞。局里成立廉政領導班子,大力開展“艱苦奮斗,廉潔從政”主題教育活動,建議財政干部要“做事上進,做人干凈,群眾滿意,領導放心”并以局里的先進人物陳志欒等人為榜樣,進行對照,找差距。同時,運用局里違紀違規的反面例子,進行教育,敲警鐘,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使人人樹立廉政為民觀念。局領導帶頭嚴格要求自己,帶頭遵守,處處以身作則,做廉政勤政的表率。局機關建立了考勤登記、查崗制度,局領導率先垂范,從自身做起。為了節約開支,局里對公費報銷的電話實行“總量控制,分解到崗,限額報銷,超支自負,節余歸公,定期公布”幾年來,局領導無一人超標報銷電話費,每年局機關節約電話費多元;對車輛管理實行用油定量管理,按出車里程供油,私事用車照章按里程計價,先交費,再派車。局領導還帶頭取消了坐單位車輛到市區和縣內下鄉出差的市內交通費和途中補助。為了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局對工程建筑和招待費實行了嚴格的監管。去年局里新修了一棟辦公大樓,基建工程和辦公用具購置從頭至尾,實行集體民主決定,嚴格按合同辦事,七個局領導,無人吃施工隊和商家一餐飯。確定會議室裝修過程中,有一裝修隊給分管工程的局一個紅包,當即予以拒絕。后來,裝修工程通過招標,節約資金余萬元。公款接待方面,凡開支一律由辦公室核實開具接待開餐證明單,實行對口接待,無關人員一律不參加,對沒有開具接待開具證明單和逾越規定時間報帳的費用,一律不予報銷。局長更是嚴以律己,帶頭垂范,有人稱他為“某鄉一財政所長的親屬求他辦事,事后到家中放下一個紅包就走了沒有其他人知道,還是把錢交給局紀檢組,退還給了當事人。局班子堅持每月集體學習一次,半年過一次民主生活會,會上,每人都要匯報廉政勤政情況,領導們互相還要提意見、建議,負責廉政工作的局領導和監察的紀檢領導,要反饋群眾意見,敲警鐘,教育在前,防患于未然。
加強國內縣鄉財政收支能力思索
近年來,中國縣鄉財政困難較大,已經成為妨礙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隱患??h鄉財政能否走出困境,關系到中國公共財政的振興和國家政權的穩定,關系到中國經濟能否快速健康發展,關系到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如期實現。
一、中國縣鄉財政收支的現狀
1.縣鄉財政負擔沉重
在地方財政層面上,縣鄉財政作為國家財政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基層政府籌集資金、分配財力,保證基層政權運轉的重要職能,縣鄉兩級政府擔負著為占全國大多數的農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職責,包括一般行政管理、農村義務教育、社會福利、公共安全、支持農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1999年以來,中國先后四次出臺政策上調了干部職工工資,同時按照政策規定,農業、科技、教育支出要求按超出同期財政增長比例增加,使縣鄉財政中農業、科技、教育支出基數越滾越大。此外,雖然大多數的三農支出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擔的,且近幾年國家財政用于三農資金的比重逐年提高,但地方財政仍然需要配套負擔了支農支出中的大部分份額,其中在很多支出項目中,地方的負擔比例要高于中央,這也客觀上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壓力。
2.縣鄉財政自有財力不足
縣鄉財政來源單一,第一產業農業的比重較大,在實行稅費改革后全國許多縣鄉明顯感覺到財政收入緊張。目前中國許多縣域經濟缺少充滿活力、市場前景廣闊的支柱產業,民營經濟比重低,經濟增長緩慢,經濟總量小,財政收入以農業收入為主,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縣鄉財政收入總量必然減少。在鄉(鎮)財政收入中農業稅收入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越是財政困難的地方,農業稅占的比重越大。在中國取消農業稅和除煙葉以外的契稅后,縣鄉的財政收入情況更加緊張。大部分鄉鎮的財政收入只有幾十萬,乃至十幾萬,主要靠上級財政轉移支付過日子。
縣鄉財政風險及其防范機制研究
縣鄉是我國農村的基層單位在今后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縣鄉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但是近年來縣鄉財政風險問題的凸顯及其嚴峻化已經成為妨礙縣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或隱患。因此本報告將對縣鄉財政風險的現狀、成因、影響和防范機制問題進行研究以期能夠對促進縣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思路。
一、縣鄉財政風險的現狀與負面影響
對于財政風險不同的研究者通常從不同的角度給予其不同的具體界定。但我認為迄今為止劉尚希的定義較為全面而又簡潔地概括了財政風險的本質。根據這個定義所謂財政風險是指“政府擁有的公共資源不足以履行其應承擔的支出責任和義務以至于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受到損害的可能性?!睋丝梢酝普撠斦L險并非單純的財政部門風險而是政府和整個社會經濟系統最終面臨的公共風險。財政風險與財政困難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財政困難是針對現實的具有確定性而財政風險是指向未來的具有不確定性?,F實的財政困難如果不消除就會轉化為未來的財政風險。但是當前乃至今后的政府政策和政府行為、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甚至自然條件的變化都會影響未來的財政風險。對于財政風險可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財政風險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是債務風險即財政缺乏清償能力是財政風險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劉立峰。財政風險一般具有體系性、隱蔽性和不確定性三重特點。
當前在我國大多數地區特別是欠發達地區縣鄉財政風險問題較重且呈日趨加重之勢。主要表現是一縣鄉政府的負債種類繁多、規模較大且有不斷擴張之勢呈現負債問題嚴重化和隱性負債顯性化、或有負債直接化并存發展的特征。特別是近年來縣級財政的赤字面不斷擴大鄉鎮負債普遍化的趨勢已在縣市級迅速蔓延。二縣鄉財政的增收渠道不暢財政收入的增長趕不上財政支出的擴大導致其債務清償能力的增長比較緩慢財政收支缺口不斷擴大負債規模遠遠超出可用財力。
從大量文獻研究和筆者的相關調查來看日趨嚴重的縣鄉財政風險問題已經并將繼續產生以下負面影響。一影響縣鄉政府的正常運轉甚至導致縣鄉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工作陷入惡性循環。二妨礙農村公共品有效供給的增加甚至形成政府運轉支出擠占公共建設支出、農村公共品供給只能依賴借債或罰款的局面。三削弱縣鄉財政的支農能力導致實際的財政支農只能依靠中央和省級財政影響財政支農的宏觀效果。四助長縣鄉政府的“地方政府公司主義”傾向蓄積妨礙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隱患。五影響農村稅費改革、取消農林特產稅等中央惠民政策的可持續性加劇近期和長遠的農村穩定問題。
二、縣鄉財民風險的成因
縣鄉財政風險及其防范機制研究
縣鄉是我國農村的基層單位,在今后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縣鄉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但是,近年來,縣鄉財政風險問題的凸顯及其嚴峻化,已經成為妨礙縣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或隱患。因此,本報告將對縣鄉財政風險的現狀、成因、影響和防范機制問題進行研究,以期能夠對促進縣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思路。
一、縣鄉財政風險的現狀與負面影響
對于財政風險,不同的研究者通常從不同的角度,給予其不同的具體界定。但我認為,迄今為止,劉尚希(2003)的定義較為全面而又簡潔地概括了財政風險的本質。根據這個定義,所謂財政風險,是指“政府擁有的公共資源不足以履行其應承擔的支出責任和義務,以至于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受到損害的可能性。”據此可以推論,財政風險并非單純的財政部門風險,而是政府和整個社會經濟系統最終面臨的公共風險。財政風險與財政困難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財政困難是針對現實的,具有確定性;而財政風險是指向未來的,具有不確定性?,F實的財政困難如果不消除,就會轉化為未來的財政風險。但是,當前乃至今后的政府政策和政府行為、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甚至自然條件的變化,都會影響未來的財政風險。對于財政風險,可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財政風險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是,債務風險即財政缺乏清償能力是財政風險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劉立峰,2002)。財政風險一般具有體系性、隱蔽性和不確定性三重特點。
當前,在我國大多數地區,特別是欠發達地區,縣鄉財政風險問題較重且呈日趨加重之勢。主要表現是:(1)縣鄉政府的負債種類繁多、規模較大,且有不斷擴張之勢,呈現負債問題嚴重化和隱性負債顯性化、或有負債直接化并存發展的特征。特別是近年來縣級財政的赤字面不斷擴大,鄉鎮負債普遍化的趨勢已在縣市級迅速蔓延。(2)縣鄉財政的增收渠道不暢,財政收入的增長趕不上財政支出的擴大,導致其債務清償能力的增長比較緩慢,財政收支缺口不斷擴大,負債規模遠遠超出可用財力。
從大量文獻研究和筆者的相關調查來看,日趨嚴重的縣鄉財政風險問題,已經并將繼續產生以下負面影響。(1)影響縣鄉政府的正常運轉,甚至導致縣鄉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工作陷入惡性循環。(2)妨礙農村公共品有效供給的增加,甚至形成政府運轉支出擠占公共建設支出、農村公共品供給只能依賴借債或罰款的局面。(3)削弱縣鄉財政的支農能力,導致實際的財政支農只能依靠中央和省級財政,影響財政支農的宏觀效果。(4)助長縣鄉政府的“地方政府公司主義”傾向,蓄積妨礙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隱患。(5)影響農村稅費改革、取消農林特產稅等中央惠民政策的可持續性,加劇近期和長遠的農村穩定問題。
二、縣鄉財民風險的成因
縣鄉財政困難問題報告
國務院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從今年起,除煙葉外,取消農業特產稅,逐步降低農業稅稅率,平均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五年內取消農業稅。”這項政策充分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9億農民的關愛和解決“三農”問題的決心,各地農民為之歡欣鼓舞。廢除幾千年來的農業稅制傳統,從根本上破解了“黃宗羲定律”,對此,社會各界都曾予以高度評價。
但是,取消農業稅之后會帶來一系列經濟問題。比如:取消農業稅之后,原來搭在農業稅上的收費是否應該取消?如果所有的稅負(包括收費)都取消的話,中國9億農民還要不要承擔稅負?本來困難就較多的縣鄉財政,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縣鄉財政今后怎么辦?總之,取消農業稅這項政策出臺后需要經濟理論界迅速回答由此帶來的相關問題,也需要政府部門的其他許多配套改革迅速跟上,否則取消農業稅政策的初衷能否實現是令人懷疑的。為此,我們就取消農業稅后的縣鄉財政困難問題進行一些討論,以其拋磚引玉,求教于同仁。
一、取消農業稅將使縣鄉財政“難上加難”
1.實施分稅制財政體制后的縣鄉財政本來就較為困難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實施分稅制財政體制以后,我國縣鄉財政收支規模在不斷擴大,縣鄉財政運行普遍較為困難,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縣鄉財政則更為困難。據有關部門統計,**年和**年,全國欠發工資縣分別達到779個和797個,出現欠發工資的縣涉及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年全國鄉鎮本級預算收入1051億元,平均每個鄉鎮預算收入231萬元;同年,全國鄉鎮政府負債總額達到1081億元,平均每個鄉鎮負債238萬元。①「何成軍:《縣鄉財政困難:現狀、成因、出路》,載《中國農村經濟》,**年第2期。」由于《預算法》規定,地方政府不允許出現財政赤字,不能舉借債務,所以,一些縣雖賬面無赤字,卻普遍存在巨大的隱性赤字,即以當年應付未付的各種支出拖欠,或以負債、寅吃卯糧等形式存在的赤字。因此,實際發生赤字縣、鄉的數量和赤字規模可能會更大。
實施分稅制財政體制以來的縣鄉財政運行普遍較為困難的原因,當然是與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密不可分的,除此之外,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一是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使事權有所下移,財權有所上劃。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統計,**年,全國財政收入1134萬億元,其中,中央占51%,省級占10%,地(市)級占17%,而有著2千多個縣級財政、4萬多個鄉級財政的兩級財政收入共計僅占22%.①「李茂生,陳昌盛:《中國:農民減負、縣鄉財政解困的財政對策》,載《財貿經濟》,**年第1期?!沟?,縣鄉兩級政府卻承擔著義務教育、基層醫療衛生事業、農業基礎設施、城鎮社會保障等剛性很強的事權。由此可見,縣鄉兩級政府事權與財權的不統一是比較嚴重的。二是轉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分稅制財政體制要求有比較完善的轉移支付制度與之配套來矯正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不均等,以保證最低公共產品和服務的需要,為縣鄉經濟發展創造條件。分稅制改革以來,轉移支付制度從無到有,比重不斷提高,顯示了中央財政的均衡調控能力增強,但與分稅制財政體制下公共產品和服務均等化的目標相比仍很不夠。轉移支付制度中沿用的基數法對于中西部以農業為主的縣鄉極為不利,單一的專項補助形式在整個轉移支付中的比重也太大。并且,轉移支付的法制化、透明度、規范性也不夠。這種不健全的轉移支付制度使得一部分縣鄉政府花較多的精力跑關系要錢,造成“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使轉移支付出現不公平,挫傷另一部分縣鄉政府的積極性,加劇了縣鄉財政的困難。三是近幾年來的農村稅費改革使一些縣鄉財政收入減少。近幾年來,中央為了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解決“三農”問題,進行了農村稅費改革試點。農村稅費改革真正減輕了農民負擔,但加重了一些主要靠農業稅費為經濟支撐的縣鄉財政的困難。四是縣域經濟發展緩慢制約縣鄉財源的擴大。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受宏觀經濟大背景的影響,不少縣域經濟中的小工業生產被淘汰,農村經濟發展也乏力,致使一些縣鄉財源不增反減,財政收入難以增長。五是財政供養人員過度膨脹,致使一些縣鄉財政成為“吃飯”財政,甚至“吃飯”難保。
縣鄉財政分稅制研究論文
摘要:面對如何解決取消農業稅新形勢下縣鄉財政困難的問題,國內學術界目前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應該通過繼續貫徹、完善省以下分稅制來解決,另一種則強調要“因地制宜”而不能統一化地實行省以下的分稅制。本文對這兩種觀點進行了比較和評述,澄清兩者的一些實質性分歧所在,并進一步探討面對財政困難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究竟應該走什么樣的道路。
關鍵詞:縣鄉財政困難;省以下分稅制;事權;財權;財力
Abstract:howtoresolvethefaceoftheabolitionofagriculturaltaxinthenewsituationoffinancialdifficultiesincountiesandtownships,thecurrentdomesticacademiathereweretwodifferentpointsofview,aviewthatshouldcontinuetoimplementandimprovethetaxsystembelowtheprovincialleveltoaddress,andtheotherstressesTo"localconditions"andcannotbeunifiedintheprovincefollowingtheimplementationofthetaxsystem.Inthispaper,thesetwoviewsarecomparedandcomments,bothtoclarifysomeofthesubstantivedifferencesandtofurtherexplorethefaceofthefinancialdifficultiesofcountyandtownshipfinancialsystemreformshouldgo,whatkindofroad.
Keywords:financialdifficultiesofcountiesandtownships;taxsystembelowtheprovinciallevel;powers;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financial
前言
我國近年來縣鄉財政困難的現象已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在2006年全面取消農業稅后,縣鄉財政運行困難的局面更加嚴重,特別是中西部地區以農業為主的縣鄉財政更是到了“寸步難行”的地步。在全面取消農業稅的新形勢下如何應對縣鄉財政困難,財經理論界做了大量的研討,其中最核心的爭論焦點是為解決縣鄉財政困難,對省以下分稅制還要不要貫徹的問題。近期,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的幾位學者——賈康和劉尚希等在《中國改革》等期刊中發表的幾篇論文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觀點,具有典型性,他們把對這個問題的討論推向了一個新高潮。本文就將以這些研究為基礎,對這幾位學者的不同觀點進行總結、比較、評述,并進一步深入分析面對縣鄉財政困難分稅制改革究竟應該走向何處。
試議縣鄉財政監管的問題及辦法
一、縣鄉財政監督工作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縣鄉財政監督主體弱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機構編制不健全,在縣鄉一級,很少有獨立的財政監督專職機構,一般財政監督機構和其他機構合并辦公,因此使得責任心不強,監督工作大受影響。二是人員不足??h鄉財政部門基本沒有配備專職的財政監督人員,自身財政部門都是一人多崗現象,很難在配備專職財政監督人員。三是自身素質低,沒有經過專門的正規財政知識培訓。
(二)縣鄉財政監督制度障礙。我國縣鄉財政監督管理制度障礙的主要表現在:第一,當前我國的法律體系中缺乏一部較為完整,較為系統的財政監督管理制度?,F今我國并不存在一部法律,對財政部門的監督主體、對象、內容及職責等作出解釋,也沒有對縣鄉財政監督作出相關規定。第二,在當前的法律法規制度中,很少涉及到財政監督的部分。
(三)縣鄉財政監督面臨的工作壓力較大。當前我國的縣鄉財政監督管理體制中存在較大的工作壓力,主要在于:第一,縣鄉財政的資金來源較廣,項目數量較多,涉及的范圍較廣,因此財政監督管理的程序環節較多,管理鏈條很長。第二,縣鄉財政監督管理人員較少,工作壓力較大。
(四)縣鄉財政監督管理的保障力度不夠。目前縣鄉財政監管保障不力主要體現在:第一,很多地區縣鄉的財政信息系統并沒有完全建立,縣鄉財政的網絡系統硬件較差,軟件系統不兼容,信息管理水平很差,人員使用水平較低。第二,財政監督管理體系中,目前縣鄉財政使用的仍舊是紙質手段,并采用人工手工錄入,網絡使用率低。
二、強化當前我國縣鄉財政監管的對策思考
縣鄉財政發展論文
1縣鄉財政困難的主要表現
(1)財政包袱沉重,潛在風險較大,縣鄉財政難以滿足公共服務需要。
分稅制改革以后,中央加大力度,加強財政稅收法制建設,努力提高中央財政的兩個比重,導致地方可調控能力減弱,特別是貧困地區財政更加困難,缺乏最低限度的公共支出保障。一是人均收支水平非常低,財政仍然是“吃飯財政”;二是基礎設施特別是教育交通、文化設施等公共產品投入嚴重不足;三是歷史負債對財政造成巨大壓力,在“吃飯財政”下公共基礎設施的投入只能靠融資,地方財政難以滿足公共服務的需要。
(2)財權與事權劃分不清,財政收支責任不對等。
目前的財政體制由上級政府單方面決定,上級政府存在自我擴大財權的便利,下級政府居于被動地位。事實上,縣鄉級政府是政策的最終執行者,一方面承擔了龐大的事權,另一方面還要承擔比發達地區更多的公共基礎建設公共社保。公共教育等歷史上由于財力所限而未能承擔起的公共支出任務,任務繁重,矛盾錯綜復雜,龐大的事權與現行財權和相應的財力極不對等。
(3)財政轉移支付不科學、不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