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視域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7 02:57: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雙重視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雙重視域與文化研究論文
一面碩大的玻璃嵌在墻上;十余只斑斕的熱帶魚浮游在玻璃背后,賞心悅目。許多人的心目中,"賞心悅目"就是熱帶魚飼養的意義--這還能有什么疑義?可是,不久之后,一個面積相當的電子屏幕代替了嵌在墻上的玻璃,屏幕之中顯現的熱帶魚、水草和一串串水泡均是電子影像;某種程度上,電子影像甚至比真實的熱帶魚還要生動。對于現今的數碼成像技術,這不過一個微不足道的游戲。這時,人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僅僅企求賞心悅目,插上電源就夠了,一切繁瑣的事務均可以徹底免除。然而,如果電子影像不會生病或者突然死亡,也不會惹人憐愛或者傷心悲慟,這是否預示了另一個怪異的前景:電子影像是否正在篡改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自然對話?自然是否正在迅速地退后甚至消失?如果生存于愈來愈密集的人工符號之中,人類的命運是什么?這些問題的壓力甚至會迫使人們重新想一想:熱帶魚的飼養是否還存在另外一些意義?
這是一個小小的例子。但是,這個例子喻示了一個重要事實的浮現:電子技術成為一系列新型大眾傳播媒介的催生婆,這些傳播媒介形成的沖擊波正在打開生活的種種傳統界限,重新書寫一批著名范疇的涵義,諸如自然與文化,虛構與現實,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科學與神話,生與死,遠與近,進步與落后,權力與民主,財富與貧窮,如此等等。一批傳統界限的消失產生了一系列亦真亦幻的恍惚之感。對于親眼目睹電子傳播媒介歷史演變的人說來,技術與自然之間的分界依然清晰可辯;可是,如果下一代人心目之中的電話機或者電視機如同窗外樹木一樣"自然",與生俱來,那么,二者不都是他們所置身的"現實"嗎?
迄今為止,電子傳播媒介已經積累了一大批意味深長的問題:電影給人們的視覺開啟了什么?電影工業昭示了文化生產方式的哪些根本改變?城市人口每日耗費幾個小時的觀看電視節目?電視與教育、書籍以及兒童成長之間如何產生聯系?中等發達國家的電話普及率是多少?移動電話改變了哪些生活觀念?計算機聯網為金融活動帶來了什么?網絡精英是哪一代人的偶象?如何利用互聯網從事政治競選和商業信息?詳盡地搜集種種統計數據之后,人們驚訝地發現,電子傳播媒介已經進駐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并且形成一個巨大的網絡。這個網絡正在對社會的經濟、文化和行政組織產生深刻的改造。種種傳統儀式--例如,政治或者宗教聚會,師生授受的教育形式以及活躍在一個個村落的社戲--正在被電波、電纜、芯片和集成電路所摧毀。技術的力量正在清除這些文化儀式擁有的象征符號。麥克盧漢認為,媒介是人類身體的延伸;如果人類的身體因為媒介的配置而發生變異,如果人與機器的結合體正在形成某種新型的單元,那么,這種身體與機器組織的社會必將放大和引申上述的種種變異。新技術的內化與文化的轉型同時發生。一些理論家甚至主張按照生物學的原則理解機械,某些機械正在跨越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界限。馬克·波斯特認為:"人類對于身體的機器復制過程已經到達這一時刻:人類正在以電腦和一般意義上的電子媒介交流系統對人腦進行一點一點的復制。一種智能性的機械身體如今已成為工業、科技和大學圈內許多人士夢寐以求之物。"這時,機械、電子技術與主體建構之間復雜的聯系必須得到正視。(1)電子傳播媒介對于主體的形成是一個無可回避的問題。這個意義上,正面提出和闡述"電子文化"這個概念已經時機成熟。相對于印刷文化和紙張的社會,電子傳播媒介是否誕生了另一種文明?如果說,種種歷史湮久的遺址和古老的典籍還如此引人注目,那么,無論如何,人們沒有理由對于即將進入的另一種文明視若無睹。
在大多數人那里,電子傳播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視為一種進步的標志。這不僅因為電影、廣播、電視或者互聯網相繼為大眾的日常現實制造了巨大的快樂;更為重要的是,新型傳播媒介的問世往往是與進一步的民主和開放聯系在一起的。歷史證明,媒介的壟斷時常導致符號的壟斷;反之,符號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相對于報紙,電視顯然提供了一個遠為廣泛的公共空間。不同的性別、年齡、文化階層都可能圍繞電視形成種種共同體。電視分別被視為稱職的安慰者、孤獨者的伴侶、新聞中心或者良師益友。盡管如此,許多人仍然抱怨電視是一種單向的發射。電視仍然壟斷了信息的收集、組織、編輯、詮釋和。因此,計算機互聯網的出現再度激動了人們。許多人看到,計算機互聯網正在將這些權力歸還大眾。互聯網是無中心、無權威的。互聯網不僅最大限度地敞開了門戶,而且,互聯網的特征是大眾與傳播媒介的互動。
所以,人們對于解放之中所包含的另一些新型的隱蔽枷鎖不易察覺。人們往往忽略了,電子傳播媒介的強大功能之中存在強大的控制。的確,電視是一扇觀察世界的窗口,這扇窗口正在向人們展示無邊無際的經驗,人們仿佛從這個窗口躍入一個不同尋常的天地;然而,如果人們察覺到,如此之多的人面對的是同一扇窗口之中的相同景象,那么,人們就會意識到這個窗口隱藏的另一種威力。無論是呼吁、召喚、勸誡還是發號施令,電視的符號體系和傳播范圍都是無可匹敵的。如果說電視發射臺的部分權威來自機械的力量,那么,互聯網的無中心網絡結構--互聯網的進出路徑是分散的--同樣得到了強大的技術支持,網絡似乎是一個自由出入的空間。海關、邊防線、國界、遼闊的海域和崇山峻嶺--這些傳統的空間柵欄對于互聯網已經失效。民族國家賴以劃定的地理界限正在被漫不經心地跨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技術知識和語種突然顯示了比地理位置遠為重要的意義。沒有一定軟件知識和技術的人無法在網絡之中自如地馳騁,計算機程序的編寫者已經事先指定了人們所能馳騁的范圍;另一方面,英語是網絡空間的通行語種--不諳英語的人進入網絡之后常常空手而歸。換言之,只有受過良好教育和通曉英語的人才能更多地享有網絡所提供的種種優惠。人們無法想象,一個文盲可以利用網絡制造不凡的機遇。這個意義上,網絡提供的自由是以享有某些社會條件為前提。這即是另一種新型的限制。因此,在我看來,必須在雙重視域之中考察電子傳播媒介的意義:電子傳播媒介的誕生既帶來了一種解放,又制造了一種控制;既預示了一種潛在的民主,又剝奪了某些自由;既展開了一個新的地平線,又限定了新的活動區域--雙重視域的意義在于,人們的考察既包含了肯定,又提出了批判;既充當伯明翰學派的子弟,又扮演法蘭克福學派的傳人。也許,人們沒有必要急于確定一個結論,一個肯定或者否定電子傳播媒介的評價。人們需要的是分析和展開,從而看到哪些方面呈現為一種解放,哪些方面又呈現為一種控制。許多時候,電子傳播媒介考察的雙重視域幾乎同時開啟。如同人們意識到的那樣,多數電子傳播媒介不是逐漸從民主轉向保守,從開放轉向封閉,或者將局部的微型解放納入總體性的權威體系;在我看來,二者之間基本不存在某種辯證的轉換。電子傳播媒介的解放和控制幾乎是同時發生的,解放和控制均與電子傳播媒介的技術特征聯系在一起。電視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如果電視臺沒有如此強大的發射功率,電視又怎么能得到如此之多?壑詰撓蕩鰨苛硪環矯媯綣縭猶ㄔ誦械姆延貌皇僑绱酥擼愀嬪逃衷趺茨莧绱斯婺5匕課幕Γ枚ǖ縭詠諛康娜の叮踔臉淶蔽ㄒ壞牟鎂觶?BR>這提示人們充分地關注電子傳播媒介的性質。這時,人們迅速地想到了麥克盧漢的著名論點:媒介即信息。媒介傳播什么內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的性質所傳送的信息。機械的意義不在于機械本身,而在于機械如何為人類所使用。麥克盧漢在這個意義上反復地闡述了印刷術與電子傳播媒介的意義,例如,"電力時代生活中的新結構和新形貌,越來越多地與機械時代陳舊、線性和切割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相沖突。"電子傳播媒介甚至改變了傳統的擴張式社會組織模式而產生了彼此糾纏和相互擁擠的內向性"爆炸"。(2)所以,技術程序的意義是決定性的,不同的傳播媒介將會改變既有的信息。鮑德里拉形象地闡釋了麥克盧漢的觀點:"鐵路帶來的’信息’,并非它運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種世界觀、一種新的結合狀態,等等。電視帶來的’信息’,并非它傳送的畫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關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團傳統結構的改變。"(3)
雖然麥克盧漢的論點曾經遭受異議,但是,媒介的性質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人們至少必須意識到電子傳播媒介與葛蘭西所說的文化霸權之間的關系。所以,J·希利斯·米勒在麥克盧漢論點之上進一步說:"媒體的變化將改變信息。換個方式說,’媒體就是意識形態’。"J·希利斯·米勒認為,阿爾都塞所說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包括了出版、無線電和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新的電傳技術現在生產出用以取代所有這些的新形式。這些新媒體--電影、電視、因特網--并不僅僅是以未被改變的形式傳播意識形態或真實內容的被改動的母體。它們構成它們所’輸送’的內容,并任意把那個’內容’改造成該媒體本身所強加的信息的表達。"(4)J·希利斯·米勒察覺到,電子傳播媒介不僅決定性地改變了日常生活的肌理,而且大規模侵入政治生活、社區生活和社會生活。"對于現代性和后現代性、民族主義和國際主義、抵制全球金融資本主義霸權的各種手段、意識形態、大學、性別、種族和階級等所有那些問題都由于我的這樣一個信念而曲折地表達出來,即新傳媒技術是所有這些領域的決定性因素。"
雙重視域文化管理論文
一面碩大的玻璃嵌在墻上;十余只斑斕的熱帶魚浮游在玻璃背后,賞心悅目。許多人的心目中,"賞心悅目"就是熱帶魚飼養的意義--這還能有什么疑義?可是,不久之后,一個面積相當的電子屏幕代替了嵌在墻上的玻璃,屏幕之中顯現的熱帶魚、水草和一串串水泡均是電子影像;某種程度上,電子影像甚至比真實的熱帶魚還要生動。對于現今的數碼成像技術,這不過一個微不足道的游戲。這時,人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僅僅企求賞心悅目,插上電源就夠了,一切繁瑣的事務均可以徹底免除。然而,如果電子影像不會生病或者突然死亡,也不會惹人憐愛或者傷心悲慟,這是否預示了另一個怪異的前景:電子影像是否正在篡改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自然對話?自然是否正在迅速地退后甚至消失?如果生存于愈來愈密集的人工符號之中,人類的命運是什么?這些問題的壓力甚至會迫使人們重新想一想:熱帶魚的飼養是否還存在另外一些意義?
這是一個小小的例子。但是,這個例子喻示了一個重要事實的浮現:電子技術成為一系列新型大眾傳播媒介的催生婆,這些傳播媒介形成的沖擊波正在打開生活的種種傳統界限,重新書寫一批著名范疇的涵義,諸如自然與文化,虛構與現實,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科學與神話,生與死,遠與近,進步與落后,權力與民主,財富與貧窮,如此等等。一批傳統界限的消失產生了一系列亦真亦幻的恍惚之感。對于親眼目睹電子傳播媒介歷史演變的人說來,技術與自然之間的分界依然清晰可辯;可是,如果下一代人心目之中的電話機或者電視機如同窗外樹木一樣"自然",與生俱來,那么,二者不都是他們所置身的"現實"嗎?
迄今為止,電子傳播媒介已經積累了一大批意味深長的問題:電影給人們的視覺開啟了什么?電影工業昭示了文化生產方式的哪些根本改變?城市人口每日耗費幾個小時的觀看電視節目?電視與教育、書籍以及兒童成長之間如何產生聯系?中等發達國家的電話普及率是多少?移動電話改變了哪些生活觀念?計算機聯網為金融活動帶來了什么?網絡精英是哪一代人的偶象?如何利用互聯網從事政治競選和商業信息?詳盡地搜集種種統計數據之后,人們驚訝地發現,電子傳播媒介已經進駐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并且形成一個巨大的網絡。這個網絡正在對社會的經濟、文化和行政組織產生深刻的改造。種種傳統儀式--例如,政治或者宗教聚會,師生授受的教育形式以及活躍在一個個村落的社戲--正在被電波、電纜、芯片和集成電路所摧毀。技術的力量正在清除這些文化儀式擁有的象征符號。麥克盧漢認為,媒介是人類身體的延伸;如果人類的身體因為媒介的配置而發生變異,如果人與機器的結合體正在形成某種新型的單元,那么,這種身體與機器組織的社會必將放大和引申上述的種種變異。新技術的內化與文化的轉型同時發生。一些理論家甚至主張按照生物學的原則理解機械,某些機械正在跨越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界限。馬克·波斯特認為:"人類對于身體的機器復制過程已經到達這一時刻:人類正在以電腦和一般意義上的電子媒介交流系統對人腦進行一點一點的復制。一種智能性的機械身體如今已成為工業、科技和大學圈內許多人士夢寐以求之物。"這時,機械、電子技術與主體建構之間復雜的聯系必須得到正視。(1)電子傳播媒介對于主體的形成是一個無可回避的問題。這個意義上,正面提出和闡述"電子文化"這個概念已經時機成熟。相對于印刷文化和紙張的社會,電子傳播媒介是否誕生了另一種文明?如果說,種種歷史湮久的遺址和古老的典籍還如此引人注目,那么,無論如何,人們沒有理由對于即將進入的另一種文明視若無睹。
在大多數人那里,電子傳播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視為一種進步的標志。這不僅因為電影、廣播、電視或者互聯網相繼為大眾的日常現實制造了巨大的快樂;更為重要的是,新型傳播媒介的問世往往是與進一步的民主和開放聯系在一起的。歷史證明,媒介的壟斷時常導致符號的壟斷;反之,符號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相對于報紙,電視顯然提供了一個遠為廣泛的公共空間。不同的性別、年齡、文化階層都可能圍繞電視形成種種共同體。電視分別被視為稱職的安慰者、孤獨者的伴侶、新聞中心或者良師益友。盡管如此,許多人仍然抱怨電視是一種單向的發射。電視仍然壟斷了信息的收集、組織、編輯、詮釋和。因此,計算機互聯網的出現再度激動了人們。許多人看到,計算機互聯網正在將這些權力歸還大眾。互聯網是無中心、無權威的。互聯網不僅最大限度地敞開了門戶,而且,互聯網的特征是大眾與傳播媒介的互動。
所以,人們對于解放之中所包含的另一些新型的隱蔽枷鎖不易察覺。人們往往忽略了,電子傳播媒介的強大功能之中存在強大的控制。的確,電視是一扇觀察世界的窗口,這扇窗口正在向人們展示無邊無際的經驗,人們仿佛從這個窗口躍入一個不同尋常的天地;然而,如果人們察覺到,如此之多的人面對的是同一扇窗口之中的相同景象,那么,人們就會意識到這個窗口隱藏的另一種威力。無論是呼吁、召喚、勸誡還是發號施令,電視的符號體系和傳播范圍都是無可匹敵的。如果說電視發射臺的部分權威來自機械的力量,那么,互聯網的無中心網絡結構--互聯網的進出路徑是分散的--同樣得到了強大的技術支持,網絡似乎是一個自由出入的空間。海關、邊防線、國界、遼闊的海域和崇山峻嶺--這些傳統的空間柵欄對于互聯網已經失效。民族國家賴以劃定的地理界限正在被漫不經心地跨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技術知識和語種突然顯示了比地理位置遠為重要的意義。沒有一定軟件知識和技術的人無法在網絡之中自如地馳騁,計算機程序的編寫者已經事先指定了人們所能馳騁的范圍;另一方面,英語是網絡空間的通行語種--不諳英語的人進入網絡之后常常空手而歸。換言之,只有受過良好教育和通曉英語的人才能更多地享有網絡所提供的種種優惠。人們無法想象,一個文盲可以利用網絡制造不凡的機遇。這個意義上,網絡提供的自由是以享有某些社會條件為前提。這即是另一種新型的限制。因此,在我看來,必須在雙重視域之中考察電子傳播媒介的意義:電子傳播媒介的誕生既帶來了一種解放,又制造了一種控制;既預示了一種潛在的民主,又剝奪了某些自由;既展開了一個新的地平線,又限定了新的活動區域--雙重視域的意義在于,人們的考察既包含了肯定,又提出了批判;既充當伯明翰學派的子弟,又扮演法蘭克福學派的傳人。也許,人們沒有必要急于確定一個結論,一個肯定或者否定電子傳播媒介的評價。人們需要的是分析和展開,從而看到哪些方面呈現為一種解放,哪些方面又呈現為一種控制。許多時候,電子傳播媒介考察的雙重視域幾乎同時開啟。如同人們意識到的那樣,多數電子傳播媒介不是逐漸從民主轉向保守,從開放轉向封閉,或者將局部的微型解放納入總體性的權威體系;在我看來,二者之間基本不存在某種辯證的轉換。電子傳播媒介的解放和控制幾乎是同時發生的,解放和控制均與電子傳播媒介的技術特征聯系在一起。電視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如果電視臺沒有如此強大的發射功率,電視又怎么能得到如此之多觀眾的擁戴?另一方面,如果電視臺運行的費用不是如此之高,廣告商又怎么能如此規模地包攬文化權力,裁定電視節目的趣味,甚至充當唯一的裁決?
這提示人們充分地關注電子傳播媒介的性質。這時,人們迅速地想到了麥克盧漢的著名論點:媒介即信息。媒介傳播什么內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的性質所傳送的信息。機械的意義不在于機械本身,而在于機械如何為人類所使用。麥克盧漢在這個意義上反復地闡述了印刷術與電子傳播媒介的意義,例如,"電力時代生活中的新結構和新形貌,越來越多地與機械時代陳舊、線性和切割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相沖突。"電子傳播媒介甚至改變了傳統的擴張式社會組織模式而產生了彼此糾纏和相互擁擠的內向性"爆炸"。(2)所以,技術程序的意義是決定性的,不同的傳播媒介將會改變既有的信息。鮑德里拉形象地闡釋了麥克盧漢的觀點:"鐵路帶來的’信息’,并非它運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種世界觀、一種新的結合狀態,等等。電視帶來的’信息’,并非它傳送的畫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關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團傳統結構的改變。"(3)
文化雙重視域管理論文
一面碩大的玻璃嵌在墻上;十余只斑斕的熱帶魚浮游在玻璃背后,賞心悅目。許多人的心目中,"賞心悅目"就是熱帶魚飼養的意義--這還能有什么疑義?可是,不久之后,一個面積相當的電子屏幕代替了嵌在墻上的玻璃,屏幕之中顯現的熱帶魚、水草和一串串水泡均是電子影像;某種程度上,電子影像甚至比真實的熱帶魚還要生動。對于現今的數碼成像技術,這不過一個微不足道的游戲。這時,人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僅僅企求賞心悅目,插上電源就夠了,一切繁瑣的事務均可以徹底免除。然而,如果電子影像不會生病或者突然死亡,也不會惹人憐愛或者傷心悲慟,這是否預示了另一個怪異的前景:電子影像是否正在篡改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自然對話?自然是否正在迅速地退后甚至消失?如果生存于愈來愈密集的人工符號之中,人類的命運是什么?這些問題的壓力甚至會迫使人們重新想一想:熱帶魚的飼養是否還存在另外一些意義?
這是一個小小的例子。但是,這個例子喻示了一個重要事實的浮現:電子技術成為一系列新型大眾傳播媒介的催生婆,這些傳播媒介形成的沖擊波正在打開生活的種種傳統界限,重新書寫一批著名范疇的涵義,諸如自然與文化,虛構與現實,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科學與神話,生與死,遠與近,進步與落后,權力與民主,財富與貧窮,如此等等。一批傳統界限的消失產生了一系列亦真亦幻的恍惚之感。對于親眼目睹電子傳播媒介歷史演變的人說來,技術與自然之間的分界依然清晰可辯;可是,如果下一代人心目之中的電話機或者電視機如同窗外樹木一樣"自然",與生俱來,那么,二者不都是他們所置身的"現實"嗎?
迄今為止,電子傳播媒介已經積累了一大批意味深長的問題:電影給人們的視覺開啟了什么?電影工業昭示了文化生產方式的哪些根本改變?城市人口每日耗費幾個小時的觀看電視節目?電視與教育、書籍以及兒童成長之間如何產生聯系?中等發達國家的電話普及率是多少?移動電話改變了哪些生活觀念?計算機聯網為金融活動帶來了什么?網絡精英是哪一代人的偶象?如何利用互聯網從事政治競選和商業信息?詳盡地搜集種種統計數據之后,人們驚訝地發現,電子傳播媒介已經進駐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并且形成一個巨大的網絡。這個網絡正在對社會的經濟、文化和行政組織產生深刻的改造。種種傳統儀式--例如,政治或者宗教聚會,師生授受的教育形式以及活躍在一個個村落的社戲--正在被電波、電纜、芯片和集成電路所摧毀。技術的力量正在清除這些文化儀式擁有的象征符號。麥克盧漢認為,媒介是人類身體的延伸;如果人類的身體因為媒介的配置而發生變異,如果人與機器的結合體正在形成某種新型的單元,那么,這種身體與機器組織的社會必將放大和引申上述的種種變異。新技術的內化與文化的轉型同時發生。一些理論家甚至主張按照生物學的原則理解機械,某些機械正在跨越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界限。馬克·波斯特認為:"人類對于身體的機器復制過程已經到達這一時刻:人類正在以電腦和一般意義上的電子媒介交流系統對人腦進行一點一點的復制。一種智能性的機械身體如今已成為工業、科技和大學圈內許多人士夢寐以求之物。"這時,機械、電子技術與主體建構之間復雜的聯系必須得到正視。(1)電子傳播媒介對于主體的形成是一個無可回避的問題。這個意義上,正面提出和闡述"電子文化"這個概念已經時機成熟。相對于印刷文化和紙張的社會,電子傳播媒介是否誕生了另一種文明?如果說,種種歷史湮久的遺址和古老的典籍還如此引人注目,那么,無論如何,人們沒有理由對于即將進入的另一種文明視若無睹。
在大多數人那里,電子傳播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視為一種進步的標志。這不僅因為電影、廣播、電視或者互聯網相繼為大眾的日常現實制造了巨大的快樂;更為重要的是,新型傳播媒介的問世往往是與進一步的民主和開放聯系在一起的。歷史證明,媒介的壟斷時常導致符號的壟斷;反之,符號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相對于報紙,電視顯然提供了一個遠為廣泛的公共空間。不同的性別、年齡、文化階層都可能圍繞電視形成種種共同體。電視分別被視為稱職的安慰者、孤獨者的伴侶、新聞中心或者良師益友。盡管如此,許多人仍然抱怨電視是一種單向的發射。電視仍然壟斷了信息的收集、組織、編輯、詮釋和。因此,計算機互聯網的出現再度激動了人們。許多人看到,計算機互聯網正在將這些權力歸還大眾。互聯網是無中心、無權威的。互聯網不僅最大限度地敞開了門戶,而且,互聯網的特征是大眾與傳播媒介的互動。
所以,人們對于解放之中所包含的另一些新型的隱蔽枷鎖不易察覺。人們往往忽略了,電子傳播媒介的強大功能之中存在強大的控制。的確,電視是一扇觀察世界的窗口,這扇窗口正在向人們展示無邊無際的經驗,人們仿佛從這個窗口躍入一個不同尋常的天地;然而,如果人們察覺到,如此之多的人面對的是同一扇窗口之中的相同景象,那么,人們就會意識到這個窗口隱藏的另一種威力。無論是呼吁、召喚、勸誡還是發號施令,電視的符號體系和傳播范圍都是無可匹敵的。如果說電視發射臺的部分權威來自機械的力量,那么,互聯網的無中心網絡結構--互聯網的進出路徑是分散的--同樣得到了強大的技術支持,網絡似乎是一個自由出入的空間。海關、邊防線、國界、遼闊的海域和崇山峻嶺--這些傳統的空間柵欄對于互聯網已經失效。民族國家賴以劃定的地理界限正在被漫不經心地跨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技術知識和語種突然顯示了比地理位置遠為重要的意義。沒有一定軟件知識和技術的人無法在網絡之中自如地馳騁,計算機程序的編寫者已經事先指定了人們所能馳騁的范圍;另一方面,英語是網絡空間的通行語種--不諳英語的人進入網絡之后常常空手而歸。換言之,只有受過良好教育和通曉英語的人才能更多地享有網絡所提供的種種優惠。人們無法想象,一個文盲可以利用網絡制造不凡的機遇。這個意義上,網絡提供的自由是以享有某些社會條件為前提。這即是另一種新型的限制。因此,在我看來,必須在雙重視域之中考察電子傳播媒介的意義:電子傳播媒介的誕生既帶來了一種解放,又制造了一種控制;既預示了一種潛在的民主,又剝奪了某些自由;既展開了一個新的地平線,又限定了新的活動區域--雙重視域的意義在于,人們的考察既包含了肯定,又提出了批判;既充當伯明翰學派的子弟,又扮演法蘭克福學派的傳人。也許,人們沒有必要急于確定一個結論,一個肯定或者否定電子傳播媒介的評價。人們需要的是分析和展開,從而看到哪些方面呈現為一種解放,哪些方面又呈現為一種控制。許多時候,電子傳播媒介考察的雙重視域幾乎同時開啟。如同人們意識到的那樣,多數電子傳播媒介不是逐漸從民主轉向保守,從開放轉向封閉,或者將局部的微型解放納入總體性的權威體系;在我看來,二者之間基本不存在某種辯證的轉換。電子傳播媒介的解放和控制幾乎是同時發生的,解放和控制均與電子傳播媒介的技術特征聯系在一起。電視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如果電視臺沒有如此強大的發射功率,電視又怎么能得到如此之多觀眾的擁戴?另一方面,如果電視臺運行的費用不是如此之高,廣告商又怎么能如此規模地包攬文化權力,裁定電視節目的趣味,甚至充當唯一的裁決?[page_break]
這提示人們充分地關注電子傳播媒介的性質。這時,人們迅速地想到了麥克盧漢的著名論點:媒介即信息。媒介傳播什么內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的性質所傳送的信息。機械的意義不在于機械本身,而在于機械如何為人類所使用。麥克盧漢在這個意義上反復地闡述了印刷術與電子傳播媒介的意義,例如,"電力時代生活中的新結構和新形貌,越來越多地與機械時代陳舊、線性和切割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相沖突。"電子傳播媒介甚至改變了傳統的擴張式社會組織模式而產生了彼此糾纏和相互擁擠的內向性"爆炸"。(2)所以,技術程序的意義是決定性的,不同的傳播媒介將會改變既有的信息。鮑德里拉形象地闡釋了麥克盧漢的觀點:"鐵路帶來的’信息’,并非它運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種世界觀、一種新的結合狀態,等等。電視帶來的’信息’,并非它傳送的畫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關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團傳統結構的改變。"(3)
學校體育健康課程探析
【摘要】當前,學校體育教學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和束縛,在成績導向的影響下,體育課程無法在學生群體中建立良好基礎,不能很好地實現其健身強心的育人功能。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正視體育健康課程在其開展和實踐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困境,探討構建具有實效性的健康課程教學新路徑,是促進學校體育“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教師;學生
1.引言
在國務院制定“健康中國2030”發展綱要的時代背景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對于實現這個偉大的目標具有基礎性作用,青少年永遠承載了國家發展的希望和動力。然而,近些年來,隨著全民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同時,青少年的體質卻出現了連續下滑的態勢。這與學校體育沒有很好地貫徹健康教育理念不無關系。為此,學校體育應該堅決貫徹“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確保體育健康課程開展落到實處,在促進青少年身心的全面發展中扮演應有的角色。
2.“健康第一”視域下學校體育健康課程開展的現實困境
長期以來,學校體育健康課程的開展在應試教育的理念影響下形成了成績導向的發展思路,使體育教學出現了“重成績,輕素質”的畸形化發展,甚至出現學校體育學時被文化課侵占的現象,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處于“穩定”的下降通道中[1]。由于體育健康課程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體育課程魅力很難充分釋放,導致學生也難以提起參與體育課程的興趣,參與意識亟需提高。當前,體育健康課程內容缺乏有效的創新,不能及時融入一些新興的深受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體育教學模式缺乏靈活的多變性,不利于學生創造性的發揮。不僅學生在課堂上接觸體育的積極性不高,在課下接觸體育的時間也少,使體育強身健心的教育功能無從發揮。
傳播學視域下的翻譯研究
[摘要]國內對傳播視域下的翻譯雖然有了一些研究,但是仍處于初級階段。通過統計和分析國內基于傳播學視域下翻譯研究的歷年刊文和專著數量、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等,可以知道,目前翻譯傳播學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數量總體偏少、研究內容不夠全面,研究方法略微偏重于宏觀研究;還沒能建立完整的翻譯傳播學理論;傳播學理論對翻譯過程的指導作用研究還不夠具體。因此,需要更多的學者加入到傳播視域下的翻譯研究中去。
[關鍵詞]傳播學;翻譯;統計分析;綜述
一、引言
任何信息的交換和傳遞都是一種傳播行為,所以信息的溝通過程就是一個傳播過程,這種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徑在兩個互相獨立的系統間有目的所進行的信息傳遞活動就叫作傳播。把一種語言信息轉換成另一種相同意思表達的語言,這種轉換行為就叫翻譯。而在進行翻譯的時候,需要充分地理解源語言所表達的信息,再運用多種方法將理解到的信息轉換成另一種語言信息,并且可以采用這種新的語言將其準確地表達出來。實際上,翻譯是信息傳播的一種特殊的形式,這種傳播活動涉及不同的地域文化和語言系統,這是兩種文化之間的傳播活動。德國的威爾斯和美國的奈達都認為翻譯是信息傳播的一種特殊的形式,強調在翻譯研究中必須充分重視其傳播的性質,他們是從傳播學角度對翻譯進行研究的代表學者。國內相關研究的先驅者是呂俊教授和廖七一教授:呂俊教授于1997年首次提出了翻譯傳播學的理論,廖七一教授于同年從信息論角度對翻譯進行了深入研究。之后,翻譯的傳播學理論逐漸引起了國內學者們的關注。為了使研究者進一步了解國內傳播學視域下的翻譯研究發展情況,筆者對迄今為止11種外語類核心期刊上刊載的相關論文以及從超新圖書和其他購書網站上搜索到的相關專著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它們進行統計分析,完成了此次文獻綜述。希望對今后國內傳播學視域下的翻譯研究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獻計量法、理論分析法,以及比較研究法,選擇了11種外語類核心期刊文章作為研究對象。筆者通過分別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和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臺選擇以上期刊后,分別在兩個數據庫中選取關鍵詞和主題詞“翻譯”與“傳播學”對每種期刊進行一一檢索,搜索出所有相關論文,將論文匯總后,采取逐一分析法,共得到相關論文10篇,形成了本文主要研究對象。同時,通過對超新數字圖書館和當當網購書網站的搜索,共檢索到兩部相關專著,一并作為本研究對象。筆者將這10篇論文和2部專著下載構成本研究的資料庫,然后再依據文獻發表(或者出版)的年份、研究對象、研究內容以及研究方法來進行整理統計和歸納分析。
大學語文人文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的實質在于人性教育,主要指思想境界層面、人格塑造塑造層面及個人與社會價值實現層面的教育,核心在于人文精神的灌輸。[1]從人文教育對大學生的影響來看,主要體現在升華本質追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健全人格等方面,對于大學生群體的身心健康及未來發展都具有深遠影響。基于人文教育在我國大學語文教學課堂滲透時間較短等因素的局限,目前這一板塊的教育工作仍更多停留于表層,亟需進一步深化挖掘。為強化人文教育在大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文章闡述了當前環境下人文教育滲透現狀及相應優化對策,總結如下。
一、人文教育在大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現狀
(一)人文意識不足,功利思想嚴重。人文教育在我國大學課堂起步較晚,關于人文意識的灌輸也仍未普及到位,導致人文意識不足的現象普遍存在。在語文課堂中,多數教師雖有意識地在教學內容中融入人文意識教育,但由于當前大學生普遍都有實用主義思想,因此在整體意識上仍難免傾向于的功利思想。[2]所謂功利思想即指只顧眼前的利益,忽視長遠的發展,如在進行專業選擇時,大學生重點考慮的因素通常在于就業率及薪酬回報等層面,而沒有深入結合專業內核進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這一現象的出現也是缺乏社會責任感的體現,需要在今后的人文教育中加以調整。(二)價值觀混亂,人文精神缺失。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大學生們的思想和觀念都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變化,加上網絡環境及社交環境的影響,價值觀輸出渠道相對混亂,對大學生的思想認知構成了一定危害。[3]例如,部分大學生受網絡上盛行的“虛榮主義”影響,過分看重金錢及物質,甚至以此作為人生價值的所有體現,而忽視了其它正向價值觀的構建。在這種價值觀混亂的現狀下,人文精神缺失的現象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不加以扭轉可能會致使大學生誤入歧途。(三)人文教育流于表面,獎懲力度不足。目前,人文教育的理念已初步進入大學課堂,尤其在語文這一學科的教學中,許多教師都已經具備了滲透人文教育的意識。但由于發展時長較短、教師缺乏相關經驗等因素影響,實際教學中的人文教育通常仍然流于表面,難以觸及內在,導致學生真正汲取到的人文養分仍然十分有限。[4]例如,缺乏配套的獎懲措施,無法直觀地對缺乏人文素養的行為作出有效管理;對于弘揚人文精神的正面行為也基本缺乏足夠的鼓勵。
二、大學語文視域中開展人文教育的相關路徑
(一)利用語文多元性特點,建立健全人文教育體系。基于語文教學的多元化特點,教師可在語文教學課堂中能力、思維、文化、知識等各個層面綜合出發,以建立健全的人文教育體系為最終目標,使人文教育能夠徹底、深入地融合于語文教學課堂當中。[5]首先,可通過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與同學建立積極的交流關系等措施提高學生之間互動的和諧性,再以此為前提引入以“和諧”、“交際”為主題的人文教育。其次,在倡導自主學習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滲透關于“獨立”、“自主”的人文教育理念。最后,還可通過建立科學的語文體系來提高人文教育的全面性,同時堅持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路線,致力于大學生語文素養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整體提升。(二)轉變語文教學理念,開創人文語文教育模式。傳統教學理念下,新型教學方法、路徑難以完全融入課堂,語文這一學科的教學理念也具備高度的與時俱化需求。轉變語文教學理念的重點在于“創新”,如可通過開辟全新的教學模式來達到雙重教學目的。例如,在語文教育與人文教育的雙重需求下,可通過開創“人文+語文”的教育模式來兼顧兩者,在建立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完成人文素養的構建。以文章賞析為例,教師可通過“欣賞鑒別法”的應用,在引導學生賞析語文文章的同時,學會品讀文章的語境、美感,從而在提高學生文章賞析水平的同時學會感受美、欣賞美,實現語文應用能力與人文素養的雙重提升。(三)結合生活情境,深化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的人文維度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因此語文課堂的生活化特征通常較為明顯,通過與生活情境相結合,對于深化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可起到重要推動力。例如,根據“名著當中內蘊的人生”這一主題,教師可將文章內容中蘊含的生活話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相串聯,借此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產生心理上的認同感和愉悅感。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駱駝祥子》等名著為例,教師根據文章內容,引導學生想象生活中類似的情境,再對閱讀過程中的收獲、感想進行總結,進行生活哲理的體悟,從而生成思想智慧,為人文教育提供相應的素材鋪墊。
三、小結
中國語境的艾特瑪托夫探究
論文摘要:艾特瑪托夫是蘇聯時代吉爾吉斯地區的一個著名作家。國內關于艾特瑪托夫近三十年的學術研究歷程,從20世紀80年代單維的政治一人性批評,到當下多維視角的文化批評,可以看做中國文藝批評觀念演變的一個縮影,即從80年代的”新啟蒙主義”到90年代的形式主義批評,再到21世紀的文化批評;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學者研究俄蘇文學的方法論轉向,亦即從外部研究到內部研究繼而走向內、外部研究的融合互滲。
論文關鍵詞:艾特瑪托夫;俄蘇文學;文學批評
20世紀60年代,蘇聯時代吉爾吉斯地區的著名作家艾特瑪托夫的作品開始走進中國,力岡先生翻譯他的成名作《查密莉雅》,在《世界文學》1961年第1期一經問世,即引起較大的社會反響。此后,其作品陸續被翻譯過來。1981年,石南征的《蘇聯作家艾特瑪托夫的長篇小說(一日長百年)》(《外國文學動態》1981年第3期),打破了此前學界有譯無評的局面(“”中庸俗的政治批判除外),此后,關于艾特瑪托夫其人其作的評介在各種文藝刊物上不斷涌現。因此,嚴格說來,國內關于艾特瑪托夫的學術研究應該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本文擬對近30年來艾特瑪托夫的研究狀況作以系統的梳理。
一、啟蒙語境中的艾特瑪托夫研究
20世紀80年代,艾特瑪托夫及其作品成為中國學者關注的一個焦點。文藝理論家劉再復認為:“艾特瑪托夫的作品被熱烈傳誦的程度大約不亞于海明威。”…學者汪介之指出:“對中國新時期文學影響最大的當代蘇聯作家莫過于艾特瑪托夫。”眾多名家之所以盛贊艾特瑪托夫,是因為他的作品契合了國內新時期人們的精神訴求。基于“”反思與改革開放的政治語境,現性啟蒙在當時的中國,逐漸成為思想主潮,“新啟蒙主義”是這一時期文學創作與批評的公共話語,人的“主體性”也成為知識精英們關注的核心問題。“別求新聲于異邦”,此時期中國學界從蘇聯文學中找到了精神價值的高度認同感,俄蘇文學的譯介掀起了一個高潮。
艾特瑪托夫是一個典型的人道主義作家,其作品努力謳歌真誠美好的人性,批判踐踏人性的官僚主義。在人與社會的關系方面,他不僅注重個人對社會的貢獻,還強調社會對每一個公民的責任。艾特瑪托夫思考問題的辨證性和圓融社會主義人道價值觀的理解,契合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國民的普遍心態。“如果說50年代那批青年還不大容易理解,那么,他們從22年‘煉獄’,從極左路線與個人崇拜的災難中,重新返回文壇的時候,由于有了切膚之痛與情感體驗,他們重新閱讀《一個人的遭遇》以及艾特瑪托夫的《扎米莉亞》、尼林的《冷酷》……怎能不痛思連翩,怎能不情感爆炸,滿腔熱忱地呼喚人性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精神的復歸!”學者偏重于挖掘艾特瑪托夫作品中人性美的內質,但是批評者并未剝離具體的政治歷史語境,對“人性”概念作抽象理解,而是把“人性”與社會現實密切結合起來思考。這一時期涌現了許多探討艾特瑪托夫作品中的現實主義精神的論文,如浦立民的《“嚴格的現實主義”——談艾特瑪托夫的創作特點》(《俄羅斯文藝》1985年第4期)、曹國維的《走向現實美與幻想美的結合——試論艾特瑪托夫的創作特色》(《文藝研究》1986年第1期),等等。盡管當時國內學界對現實主義的理論內涵還存有爭議,但學者對艾特瑪托夫作品的現實主義精神總體上持褒揚態度,大多認為其作品飽含一份厚重的現實關懷和人文精神。這其中滲透著知識分子對“”歷史的沉痛反思與新人文主義的精神渴求。
生態文明建筑設計研究
[摘要]在自然環境問題日漸嚴峻的過程中,生態文明建設顯得更加緊迫。建設設計過程中,要融入生態文明理念,呼吁人類愛護家園、愛護環境。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從環境、生態與人類的和諧相處出發,做到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符合當代人的居住習慣與理念,如此才能夠滿足生態文明理念建設設計需求。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筑設計;視域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對自然的索取越來越多,對自然的破壞程度也越來越深,尤其是在建筑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造成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為了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與人類社會之間的關系,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建設設計之中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基于生態文明視域下對建筑設計進行論述。
1生態文明視域下建筑設計內容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然而在人類發展進步的今天卻在不斷的破壞生態環境,可以說我們當前身邊的一切都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得來的。由于人類發展建設需要大量資源,大自然成為了人類伸手不斷索取的資源庫,近年來自然環境越來越差,地球上許多的自然資源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短缺,目前自然生態系統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人類的生活,人類未來的建設發展必須要考慮到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威脅,要將人類自身的發展和自然環境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所以說,加強對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是當前建筑設計工作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人類未來的建筑設計任務一定要以環保為主要宗旨進行設計,本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經濟,在生態文明視域下進行建筑設計。
2生態文明對建筑的貢獻分析
立德樹人高校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探討
摘要:在當代高等教育中,將立德樹人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對高校思政教育的更高要求。在大學學習期間學生接受德育教育,主要是通過本校的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授課行為,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素質和能力直接關系著思政教育的質量。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師隊伍建設;立德樹人
1在高校開展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價值
1.1是現代教育的客觀要求和根本保障。目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令世界為之驚嘆的發展成就,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逐漸凸顯出來。在每一種社會制度里,教育的觀念和教育的目標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立德樹人成為我國高等學校教育的宗旨和理念的必然選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關系著高校人才的政治立場和政治素養,關系著國家未來建設和發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起著重要的作用,承擔著偉大的歷史使命,必須努力加強自身的隊伍建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為培養合格的國家未來主人而努力奮斗。1.2是積極應對當前發展形勢和迎接各種挑戰的必然要求。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不斷應用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當中,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很大程度上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與此同時,科技發展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不能小覷。各種思想文化都充斥在網絡當中,獲取信息方便的同時,一些低俗、錯誤的、偏激的思想也影響著人們。針對這種情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要有清醒的認識,在注重思政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上,還要緊跟時代的發展變化,豐富教學內容,讓思政教學突出時代性,積極應對社會發展帶來的各種挑戰。1.3是積極完成高校教育偉大歷史責任和使命的基本需要。眾所周知,高校是我國的高等學府,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開展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傳承優秀文化及參與國家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斷地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是履行教育職責,完成教育使命的基本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2當前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中暴露出的重點問題分析
2.1學校對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缺乏足夠的重視和規劃。長期以來,有些高校一直不太重視本校的思想政治課教育工作,在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管理上也存在諸多問題,某些高校的領導對思政課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深刻、全面認識,從而讓他們產生思政課不重要,不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科研成果難以達到學校的學科要求,因此,領導們在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沒有投入太多的關注。在日常的教學中,高校在網絡建設和書籍提供上嚴重欠缺,給予教學和科研方面的輔助也往往不足,很大程度上挫傷了思政課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嚴重制約了高校思想教育的發展。有些高校對思政學科的建設業績不太滿意,對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發展需求不重視,不能充分的滿足。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在課程安排上,也對思政課進行排擠,將其視為“副科”,刻意的減少思政課課時,使得思政課的教學地位甚是尷尬,思政教師也產生了被輕視的感覺,難以產生足夠的積極性來參與思政教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業指導規劃。2.2有些思政課教師政治覺悟較低,缺少堅定的政治立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國內的社會關系和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呈現出了復雜性和多邊性的特點。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信息的獲取更加便利,信息獲取渠道更加多元化,信息的真偽性更加難辨別。大學生的思想比較活躍和開放,他們經常沉浸在網絡的世界里,各種消極、偏激、墮落的思想經常出現,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潛移默化的侵蝕,有的還對大學生的政治立場、思想觀念及價值觀造成嚴重的影響。一些思政教師也會經常接觸到這些不良信息,思想信念也會產生困惑,甚至是動搖,這必將對高校的思想政治課教學產生嚴重影響。高校作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基地,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他們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傳授人,他們的理想信念一旦發生動搖,必將嚴重影響教育效果和質量,難以教育出信念堅定的學生,很大程度上對高校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造成了巨大沖擊。2.3思政課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有待提高。受到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我國高校在課程設置上往往存在重視理科而輕視文科的現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典型的文科課程,長期受到冷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中,很多教師并不是科班出身,他們來自不同的專業畢業,一些思政教師甚至是兼職的,他們其中很多人思想政治專業知識不高,執教能力有限,卻都在從事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這就導致了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的巨大差異性,個別思政教師對思政教學內容的認知還不夠全面和深入,甚至存在較大的偏差。一些資歷較深的教師憑借著自己的教學經驗,不注重新知識、新思想的學習,而一些新進入工作崗位的思政教師,由于缺少相應的教學經驗,對思政課的教學缺少準確地把控能力。近些年來,伴隨著國家教育領域的改革,高校的思政教育逐漸被得到重視,并取得了一定的實效,但是還不能達到立德樹人的教學要求,需要各高校和廣大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有效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2.4教學管理制度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在高校思政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很多高校的教學管理制度存在較大的缺陷和不足。例如,一些學校缺少必要的獎懲制度,不能有效激發思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有的高校缺少必要思政課科研經費的保障制度,使得科研經費的使用比較混亂,容易滋生一些腐敗行為,或者影響正常的教師學習進修、學術交流等活動的開展,有的甚至由于缺少經費,使得重要的思政專項研究無法開展下去。所以,教學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提高和發展,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優化和改進。
高校英語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探索
摘要:目前我國高校的英語教育質量在不斷提升,高校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也需要做到與時俱進,以便更好地提升人才質量,最大化地滿足社會發展對于英語人才的需求。應用型人才培養是如今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也是增強英語人才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措施。在傳統的英語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始終用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機械性的英語學習與記憶,造成了一系列的英語教育難題。在如今這樣一個開放性和多元化的時代,只有應用型人才才能夠更好地適應如今的社會需求,才能夠真正符合英語語言實踐應用的特點。對此,高校要積極探索如何在應用型人才視域下推進高校英語教學改革。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方法
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規模正在逐步擴大,這提示著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逐步向大眾教育過渡,這體現出當前高校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在這樣的情況下衡量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標準也不再統一,而是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作為重要的教育評定方法。高校培養的應用型人才符合行業以及崗位的技術技能需求,具備良好的職業綜合素質,能夠有效滿足社會與企業的多元化需要,因而可以真正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做出突出貢獻。所以,高校在全面推行英語教學改革的進程中要將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重要方向,并積極探討培養應用型英語人才的綜合策略。
1應用型人才培養視域下的高校英語教學改革必要性
如今的高校正在積極推進教育改革活動,這為高校的創新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活力,但是教育改革必須要抓住正確的方向,把握合理的目標,才可以提高改革實踐效果。應用型人才培養視域下的高校英語教育改革是推動高校創新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由于如今是一個全球化的經濟背景,社會發展對于英語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多,而需要的人才類型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特點。也就是說,社會發展除了需要在英語語言文學領域進行研究和教學的人員之外,還需更多能夠將英語諸多學科緊密整合的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發展以及企業進步的人才需求。因此,高校英語教育需要綜合社會需求進行英語教學改革,培養應用型人才。第二,符合高校教育發展趨勢。我國高校教育正向著大眾化教育的方向發展,很多學生畢業后會直接就業,這就需要學校選用的辦學方法和人才培養策略要與高校教育的發展趨勢相符,關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讓學生的就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得到良好的培養。第三,指明英語教學定位與方向。在未來的高校英語教學當中都需要將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根本目標,這是未來英語專業以及英語教學的定位和重要方向,因此需要高校對其提起高度重視,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條件。
2高校英語教學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