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2 23:05:2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生物活性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生物活性

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質探究論文

有些食物含有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當與機體作用后能引起各種生物效應,稱為生物活性物質。〔3〕它們種類繁多,有糖類、脂類、蛋白質多肽類、甾醇類、生物鹼、甙類、揮發油等等。它們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對人有的有利,有的有害。瑞士哲人和醫生Paracelsus認為,植物是人類食物和藥物的來源,也是毒物的來源,“所有食物都是毒物,沒有無毒性的食物,僅僅是量的多少左右了他們毒性的大小”。

生物活性物質的危害

菌類美味可口,如平菇、香菇等可湯、可菜,很受喜歡,但某些食用傘菌含有多種肼的衍生物(如傘菌氨酸),多為潛在的有毒或致癌物質,一般攝入時對健康造成的傷害很小,但大量攝入就很危險。有些人喜食杏仁,而杏仁中含有毒性很強的苦杏仁苷和生氰糖苷,過量食用會有致命的危險。山黧豆種子中含有神經毒素3-N-草酰基-2,3-二氨基丙酸,食入過多會損傷運動神經而引起麻痹。豆類也含有多種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質,如凝集素、生氰糖苷、肌醇六磷酸、甲狀腺腫素、皂角苷、植物雌激素等。所幸的是天然存在于豆類中的大多數有毒物質在烹調過程中會被破壞。植物性食物中的許多生物活性物質還會干擾礦物質的吸收,如茶中的丹寧是鐵吸收的抑制劑;肌醇六磷酸可導致維生素D和鋅的缺乏。植物中還有許多化合物有類似激素的活性,如首先在南美洲的飼料植物中后來又在野燕麥中發現的維生素D糖苷,具有維生素D的活性;甘草中的甘草酸有鹽皮質激素的活性,因此過量食用甘草可導致鈉潴留和嚴重高血壓;現還發現在植物尤其豆科植物中有的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或抗雌激素的活性。引起過敏反應也是生物活性物質常見的危害,如對那些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乏的人來說,食用蠶豆可能是致命的;乳糜瀉是一種對谷蛋白過敏的反應,這種谷蛋白存在于小麥、黑麥及大麥中,對此物質過敏的人群約占1/2000;飲用葡萄皮中含過量多酚物質的紅葡萄酒或含甲基黃嘌呤(如咖啡和茶)的飲料引起的偏頭痛也是常見的反應。

生物活性物質在疾病發生和預防中的作用

在許多慢性疾病如心臟病,癌癥和骨質疏松癥等的發生中飲食起了什么作用,已經成為營養學家關注的問題。有證據證明,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質與心臟病和癌癥的發生有關。肥胖是危害人們健康的主要因素,而某些飽和脂肪酸的過多攝入不但引起肥胖,并且使血液膽固醇濃度升高。食用魚類能降低血漿膽固醇或血壓從而使心臟病的發病率降低,這應歸功于魚中的不飽和脂肪酸。〔1〕還有人提出某些多不飽和脂肪酸也會減少心臟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發生。南地中海國家的吸煙人數比例相對高,但他們心臟病的發病率卻比其它地區低,這與他們的飲食—橄欖油、紅葡萄酒、大蒜、水果、蔬菜中存在某些保護性成分不無關系。

食物在癌癥發生中的作用是一個有爭論的問題,但癌癥的發生確與飲食有關。動物研究指示,限制能量攝入可降低癌癥發生的危險;蔬菜、水果能減少結腸癌,胃癌的發病率;綠葉蔬菜和胡蘿卜富含胡蘿卜素,對人體癌癥的大量觀察發現,其血漿β-胡蘿卜素水平較正常人為低,因此認為,它能降低癌發危險,是通過減少自由基的作用而實現的,雖然胡蘿卜是胡蘿卜素的主要來源,但防癌效果最強的是白菜類綠葉蔬菜而不是胡蘿卜。這可能是因為綠葉蔬菜還含有其它防癌物質,如具有特征性辛辣味的含硫化合物(如葡萄糖異硫氰酯,S-甲基半胱氨酸亞砜氧化物)。盡管這些化合物大量用于飼喂動物時會誘發甲狀腺癌,但小量時似具有保護動物對抗某些癌癥誘發劑的作用,據認為其機制是誘導小腸產生使這些化學物質代謝的酶。大蒜中類似的含硫化合物(烯丙基二硫化物)具有同樣的抑癌效果。〔2〕

查看全文

香菇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香菇多糖;生物活性;應用;展望

論文摘要香菇多糖是一種結構復雜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在生物體內起著重要作用。綜述了香菇多糖生物活性及其在國內外的應用與研究進展,期望能對今后香菇多糖的應用有所幫助。

香菇是側耳科的擔子菌,世界名貴食用兼藥用菌之一。它含有多種有效藥用組分,如香菇多糖、木質素等,而引起人們廣泛地重視。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香菇多糖的藥理作用做了大量研究,香菇中的多糖具有抗腫瘤、降血脂、抗血栓、抗菌、抗病毒等功效。

1香菇多糖的生物活性

1.1香菇多糖的抗腫瘤活性

香菇多糖具有抗腫瘤作用,它沒有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香菇多糖進入抗體后誘導產生一種具有免疫活性的細胞因子,在這些細胞因子的綜合作用下,機體免疫系統增強,對腫瘤細胞起防御與殺傷作用[1]。

查看全文

活性污泥生物相教學設計分析

一、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內涵及特點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由專業課程教師同時擔任專業理論和技能的教學,是將教學設備和實驗設備放置于同一教室,把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踐性教學環節分解再整合,并同時進行的教學方式。理實一體化教學是職業教育教學中一種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式,是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綜合化、系統化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突破了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引導作用。理實一體化教學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只是聽課,還參與到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更容易實現理論知識向技能的轉化。教學過程中,課堂直接轉變成實踐基地,從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實驗操作能力,增強自信心。

二、活性污泥生物相觀察理實一體化教學背景及意義分析

在高職院校大二上學期臨近期末時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有一次到污水處理廠進行專業實習的機會。這個時候《環境微生物學》即將結課,《水質分析與檢測》和《水污染控制工程》已經學習一半。學生已經掌握如何清洗污水取樣瓶,如何取污水水樣和保存水樣的知識;已經掌握有關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的形態,特征及生活習性的知識;已經了解什么是活性污泥及它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在實習時帶隊老師指導學生從污水處理廠取來正在運行中的氧化溝中的富含活性污泥的水樣,在理實一體化教室進行活性污泥生物相觀察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掌握顯微鏡下觀察生物樣本的基本操作,鞏固掌握活性污泥群體中存在的各種微生物及其形態,為大二下學期繼續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通過本次理實一體化教學,學生不僅僅提高學習興趣,還可以:鞏固污水取樣瓶的清洗,污水取樣和水樣保存的操作;觀察活性污泥菌落中的微生物種類,鞏固微生物課程中有關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的形態,特征及生活習性的知識;練習活性污泥取樣和顯微鏡下相關樣本的觀察;進一步了解各種微生物可以在適宜的條件下降解有機物,并可以作污水處理的指示生物,為以后學習污水處理的活性污泥法打下基礎。

三、觀察活性污泥生物相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設計

(一)準備工作。1.本次課的預備知識(課前布置給學生,要求他們認真復習)1)污水取樣瓶的清洗方法(水質檢測與分析)。2)污水取樣的基本操作和瞬時水樣的保存方法及保存時間(水質監測與分析)。3)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種類及各種微生物的形態特征(環境微生物學和水污染控制工程)。2.污水處理廠實習前的準備工作1)學生分組:根據學生人數結合污水廠實習情況和理實一體化教室大小將學生分為6組,每組5人。2)每組學生發一個150ml的污水取樣瓶,要求學生按照要求洗滌并控干水分,備用。(二)水樣采集及保存。實習的當天上午學生和兩名專業課老師一同到污水處理廠,在參觀氧化溝時,在污水處理廠工程師的指導下,按照污水取樣的基本操作,每組學生取得一份富含活性污泥的污水水樣。中午返校后,按照老師的要求每組的水樣先放到實驗室的冰箱中低溫冷藏保存(水樣在當天下午上課時使用,保存時間符合嚴重污染水樣不超過12小時的要求)。(三)理實一體化教學。1.課前準備工作1)學生分組(同當天上午的實習分組)。2)檢查理實一體化教室多媒體設施是否可以正常使用。3)每個小組配備一臺顯微鏡,一瓶采好的污水水樣,載玻片和蓋玻片,一個滴管。2.授課1)復習以前在微生物課程中學習過的有關微生物分類的相關知識。活性污泥中常見的微生物類群有: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復習要點:各種微生物的生活習性、形態和代表性微生物。2)結合水污染控制工程,復習活性污泥的相關知識。活性污泥是污水好氧生物處理過程中分解有機物的微生物菌群,根據所取瞬時水樣中的活性污泥的種類可以判斷出污水的處理程度。3)明確本次課的目的:污水樣本制作的操作過程;顯微鏡下觀察污水樣本的微生物相;根據所學知識判斷污水水樣的處理程度。4)講解污水樣本的制作:(在此之前,學生進行過其它樣本的制作,原本這部分不屬于新知識,但是學生基礎薄弱,所學知識不扎實,本次作為新內容講解。)準備好干凈的載玻片和蓋玻片后,把污水水樣搖勻,打開瓶塞,用滴管吸取污水水樣并滴至載玻片,滴一滴即可。蓋上蓋玻片,載玻片和蓋玻片之間不能有氣泡。5)每組學生認真按老師講解的步驟用滴管從取樣瓶中去污水水樣,制作活性污泥樣本,并在顯微鏡下觀察,認真記錄觀察到的微生物的種類和形態,分析各類微生物在污水好氧生物處理中的作用,并判斷污水的處理程度,最后形成實驗報告。(四)活性污泥樣本觀察分析。根據學生交上來說的實驗報告,大多數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到了鞭毛蟲和纖毛蟲,說明所取水樣的污水處理廠氧化溝污水好氧生物處理效果不錯,因為只有在污水處理水質較好的情況下水中才會出現諸如鞭毛蟲、纖毛蟲和肉足蟲這一類的原生動物。這個結果正好印證了?倕水污染控制工程?倖中所講的理論知識,同時也可以加深學生對各種微生物形態的認知。

查看全文

小議伊維和阿維的菌素的生物活性比較

摘要:采用室內生測方法比較了伊維菌素和阿維菌素對甜菜夜蛾、敏感朱砂葉螨、阿維菌素抗性朱砂葉螨以及煙草根結線蟲的生物活性。結果表明阿維菌素的生物活性略高于伊維菌素,其對三種供試生物的毒力是伊維菌素的1.5-2.4倍,但對阿維菌素產生抗性的朱砂葉螨對伊維菌素沒有交互抗性。

關鍵詞:伊維菌素;阿維菌素;甜菜夜蛾;朱砂葉螨;煙草根結線蟲;毒力

1975年日本北里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從靜岡縣土樣中分離得到一株鏈霉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MA-4680(NRRL8165),1976年,美國Merck公司從該菌發酵菌絲中提取出了一組由8個結構相近的同系物組成且具有驅蟲活性的混合天然產物,并命名為阿維菌素(avermectins,簡稱AVM)。8個同系物中以異構體B1殺蟲活性高、毒性低,在阿維菌素中的含量超過80%,特別是B1a殺蟲活性最高。隨后,Merck公司將阿維菌素活性成分B1的C22=C23雙鍵加氫還原成飽和狀態,又開發出了第1個阿維菌素(AVM)類藥物衍生物-伊維菌素(ivermactin,簡稱IVM)[1]。伊維菌素的毒性較阿維菌素低,穩定性更好[2]。目前,相對于阿維菌素,伊維菌素主要作為獸藥使用而在農業上使用較少。本文比較了AVM和IVM的殺蟲、殺螨和殺線蟲活性,以探討伊維菌素作為農藥使用的前景。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材料

1.1.1供試蟲源

查看全文

泡桐屬植物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論文

【摘要】白花泡桐[Paulownia.Fortunei(Seem.)Hemsl.]為玄參科泡桐屬(Paulownia)植物,落葉喬木,全國幾乎均有分布,野生或栽培,是常用的中草藥,其花、葉、皮、根、果古時對其就有藥用記載,可用于治療炎癥、病毒感染、跌打損傷等多種疾病。白花泡桐花的化學成分除揮發油部分外,未見報道。本文對泡桐屬植物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進行總結,為開發利用植物資源、研究植物生物活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學依據。

【關鍵詞】泡桐屬;化學成分;生物活性

玄參科泡桐屬Paulownia植物,全屬共有7種,分別是白花泡桐[P.fortunei(Seem.)Hemsl.],毛泡桐[P.tomentosa(Thunb.)Steud.],蘭考泡桐(P.elongataS.Y.Hu),椒葉泡桐(P.catalpifoliaGongTong),臺灣泡桐(P.kawakamiiIto),川泡桐(P.fargesiiFranch.)和南方泡桐(P.australisGongTong),光泡桐[P.tomentosavar.tsinlingensis(Pai)GongTong]是毛泡桐的變種。除東北北部、內蒙古、新疆北部、西藏等地區外全國均有分布,栽培或野生。白花泡桐在越南、老撾也有分布,有些種類已在世界許多國家引種栽培。作為一種優質木材,它不僅在工農業方面有廣泛用途,同時它還是一種常用的中草藥,其花、葉、皮、根、果古時就有其藥用記載。如《本草綱目》記述:“桐葉……主惡蝕瘡著陰,皮主五痔,殺三蟲。花主傅豬瘡,消腫生發[1]。”《藥性論》也言:“治五淋,沐發去頭風,生發滋潤。”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其主要作用有:抗菌消炎,止咳利尿,降壓止血,同時還具有殺蟲作用。

1化學成分

泡桐屬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始于20世紀30年代初。日本學者最先對泡桐屬植物的化學成分進行了研究,1931年MascoKazi等從泡桐葉的樹皮和樹葉中分離得到糖苷類化合物[2,3]。1959年,KazutoruYoneichi研究了桐木中的木脂素成分,分離得到了丁香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色譜分離方法和現代波譜技術應用于天然產物的研究,從泡桐屬植物中不斷發現新化合物。該屬植物中所含化學成分類型主要有環烯醚萜苷、苯丙素、木脂素苷、黃酮、倍半萜、三萜等。其中許多化合物被證明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1.1苯丙素類化合物苯丙素類化合物在泡桐屬植物中分布較為廣泛。主要有:(1)木脂素(四氫呋喃駢四氫呋喃類):細辛素(d-Asarinin)[4],芝麻素(d-Sesamin)[5],泡桐素(Paulownin)[6],異泡桐素(Isopaulownin)、(+)-Piperitol[7]等。(2)苯丙素酚類:Verbascoside[8],Isoverbascoside[9]。

查看全文

土壤微生物數量與酶活性研究論文

摘要:采樣了毛竹根區土壤微生物數量和酶活性。結果表明:毛竹根區土壤細菌數量明顯多于林間土,其R/S值平均為1.53;從不同年齡竹來看,Ⅰ、Ⅱ度竹根區細菌數量多于Ⅲ度竹。毛竹根區土壤真菌數量也明顯多于林間土,R/S值平均為2.05;其中Ⅱ度竹根區真菌數量顯著多于Ⅰ、Ⅱ度竹根區,差異達顯著水平。放線菌數量無論是毛竹根區與林間土之間還是不同年齡毛竹根區土之間均無明顯不同。毛竹根區土壤過氧化氫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明顯高于林間土,R/S值分別平均為1.28、1.48、和1.94,但在Ⅰ、Ⅱ、Ⅲ度竹根區之間這3類酶的活性無明顯差異。毛竹根區土壤蛋白酶和磷酸酶的活性也明顯高于林間土,其R/S值分別平均為2.00和1.82,并且蛋白酶活性Ⅱ度竹根區明顯高于Ⅰ、Ⅲ度竹根區,磷酸酶活性Ⅱ度竹也顯著高于Ⅲ度竹根區,差異均達顯著水平。

關鍵詞:毛竹;根區土壤;微生物;酶。

根際區是植物體與土壤物質、能量交換的場所。一方面植物體通過呼吸、分泌有機物質根際土壤性質[1];另一方面,土壤又通過根際區以各種方式向植物體提供營養物質。農作物上有關根際的已十分深入[2、3、4],并都針對表根幾個毫米的根面土(RhizoplaneSoil)和根際土(RhizosphereSoil),而林木上的研究相對滯后。一方面林木立地條件差異較大,另一方面,對林木而言,確定幾個毫米的根際有很大難度。雖國內外有關林木根際土壤研究有零星報道[5、6、7、8],但研究都較農作物上粗放。由于林木根形態的特殊性,有些研究只對林木根際附近一個較大的區域即根區展開[9]。毛竹作為禾木科植物與農作物玉米(Zeamays)、小麥(Triticamaesticum)和水稻(Oryzasativa)一樣,在根際區也具有聯合固氮微生物[10、11],因而開展毛竹根際區土壤的研究顯得十分重要。但至今為止,未見毛竹根際區土壤生物化學性質方面的系統研究報道。為此,作者采集了不同年齡毛竹根區土樣,旨在這方面作些探討。

1樣地與

1.1采樣地概況

采樣地設在浙江省臨安市郊青山鎮。該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理座標為119042′N,30014′E,屬丘陵地區,年平均氣溫15.9℃,最高氣溫41.3℃,最低氣溫-13.3℃,年降水量1424mm,無霜期236d。土壤成土以富鋁化和生物集化同時進行,土壤為發育于花崗巖的紅壤。土壤pH在4.5~5.5,有機質含量在20.00g·kg-1左右,全氮含量在0.8~1.3g·kg-1之間,土壤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鉀分別平均為93.23、10.96和77.26mg·kg-1。采樣地海拔高度為100~120m。竹林密度4100株·hm-2,Ⅰ、Ⅱ、Ⅲ度分別占35.5%、31.2%、和33.3%(Ⅰ、Ⅱ、Ⅲ度竹齡分別為1~2a、3~4a和5~6a),毛竹平均眉徑為8.5cm。

查看全文

工業廢水處理微生物技術分析

【摘要】在我國工業經濟發展中,廢水處理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工業廢水中含有多種微生物,因此要運用先進技術對微生物進行分析,進而為工業廢水的處理提供幫助。本研究首先對工業廢水微生物研究現狀進行分析,再討論處理中常見微生物,最后論述有效技術,以期為提升工業廢水處理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工業廢水處理;微生物;分析技術

隨著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廢水處理中微生物會更加復雜,為了有效應對,要加強技術創新,優化廢水處理效果,保證獲得最佳效益。近幾年工業廢水處理中微生物分析受到人們重視,國內外學者展開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微生物分析中,分析技術是關鍵所在,因此要合理運用,提高對微生物的認知程度。

1工業廢水處理中微生物分析技術研究現狀

廢水處理過程中,由于處理工藝和水質不同,所以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種群結構差異較大[1]。廢水處理中微生物研究,主要涉及不同廢水處理時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結構及種群多樣性變化,廢水中各類有機、無機污染物對污泥中微生物毒性的影響等。在開展分析工作時,先要從活性污泥中提取出樣品,再按照規范程序展開分析。在科學技術支持下,這種研究方法趨于成熟,常用方法包括熒光原位雜交技術、擴增rDNA限制酶切分析技術、變性梯度凝膠電泳技術等,這些方法可以檢測出樣品中菌群的結構和豐度。不同分析技術有著特定適用范圍,所以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微生物分析技術,確保其發揮出有效作用。工業廢水種類比較多,處理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而且活性污泥中細菌菌群的變異性比較強。對于生活污水中微生物種群結構及在不同工藝中的演替過程,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關于工業廢水方面的研究卻比較少,所以要提高重視程度,對于工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工業廢水處理中的常見微生物

查看全文

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與工藝調整措施

摘要:介紹了污水處理廠運行中常見的一些異常運行情況,并針對污水處理關鍵設備檢修、汛期暴雨、進水水質惡化等現象,闡述了不同的工藝調整措施,以避免曝氣池內活性污泥的正常生長狀態受到沖擊,從而保障污水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使污水處理達標。

關鍵詞:污水處理,活性污泥,污水提升泵,水質

采用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當中,污水處理系統會產生一些不可預見性的事故和故障,在出現這些情況下,污水處理廠應該針對本廠的工藝運行特點進行及時到位的工藝調整,使污水處理系統在異常的工藝環境下,活性污泥的損失降到最低點,確保盡快恢復,并在最短的時間內滿足出水水質達標的要求。污水的生物處理工藝中的主要反應物是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在一定的工藝流程中對于生存環境是有特定的要求的,保持活性污泥的特定的生存環境,即保持污水生物處理的主要反應器———曝氣池的穩定的運行環境,是維持污水生物處理達標的關鍵環節,也是工藝調整的關鍵內容。活性污泥在曝氣池內的生存環境,受曝氣池進水量、曝氣量、回流污泥量三個主要因素控制,保持三個主要控制因素在許可范圍內是工藝控制操作的主要目的。在正常運行的曝氣池內,三者應處于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并能在一定范圍內波動。但是當三個因素中的某一個出現較大幅度的變化時,這種動態平衡狀態會被破壞。在失衡的環境中,活性污泥正常的生存將受到極大地沖擊,影響污水處理效果,最終會使處理出水超標。為避免污水處理廠出水超標,在某些影響到工藝運行的緊急情況下,采取一些適當的應變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可能造成工藝運行異常的各種因素有:1)污水處理關鍵設備故障;2)汛期暴雨進水;3)水質的嚴重超標。以上是對活性污泥系統中的微生物的正常生長環境會造成較大影響的幾種因素,并且由于它們的影響,將會使微生物中均發生大的改變,影響微生物對污水的處理效果,導致出水超標。在工藝運行當中,應對上述可能造成工藝運行異常的因素重點監控。

1污水處理的關鍵設備故障

污水處理的關鍵設備是指影響到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中的反應器的曝氣池運行環境的各項因素的各種設備,主要包括污水提升泵、鼓風機、污泥回流泵等設備。

1.1污水提升泵

查看全文

小議活性污泥的培養與馴化

在活性污泥中,除了微生物外,還含有一些無機物和分解中的有機物。微生物和有機物構成活性污泥的揮發性部分(即揮發性活性污泥),它約占全部活性污泥的70%—80%。活性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98%—99%。它具有很強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

活性污泥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培養和馴化出來的。培養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增值,達到一定的污泥濃度;馴化則是對混合微生物群進行選擇和誘導,使具有降解污水中污染物活性的微生物成為優勢。

1接種菌種

1.1接種菌種是指利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能的工藝單元,如主要有水解、厭氧、缺氧、好氧工藝單元,接種是對上述單元而言的。

1.2依據微生物種類的不同,應分別接種不同的菌種。

1.3接種量的大小:厭氧污泥接種量一般不應少于水量的8-10%,否則,將影響啟動速度;好氧污泥接種量一般應不少于水量的5%。只要按照規范施工,厭氧、好氧菌可在規定范圍正常啟動。

查看全文

EGCG生物利用度應用技術研究

摘要: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是茶葉中特有的兒茶素類物質。EGCG特殊的化學結構使其同時具有強抗氧化活性和低生物利用度特征,深度應用受到限制。近年來,隨著結構修飾及遞送體制備技術等新方法的發展,不僅提高了經改良的EGCG的穩定性、脂溶性和生物利用度,而且還保留了其原有的抗氧化、抗腫瘤、降血脂、降血糖及免疫調節等活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EGCG;穩定性;生物利用度;結構修飾;遞送體制

備茶,作為一種天然飲料,因其獨特的風味和保健功效,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1,2]茶葉中以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為主的兒茶素類物質是茶葉的主要功能成分,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抗輻射、防癌抗癌、抗菌殺菌和抗氧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3]EGCG是2-連苯酚基苯并吡喃與沒食子酸形成的酯,具有酚類抗氧化劑的共性。因結構中有6個鄰位酚羥基(圖1),EGCG在許多性質上優于其他兒茶素。雖然EGCG已被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和日用化工領域,但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LAIPNSKI等[4]提出生物利用度低的化合物具有以下的化學結構特征:(1)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500,CLogP>5;(2)化合物中的-OH或-NH數量≥5;(3)化合物中可形成氫鍵的N基或O基數≥10。如表1所示,EGCG的3項指標均高于其他兒茶素類物質,如表沒食子兒茶素(EGC)和表兒茶素(EC),所以其生物利用度低于EGC和EC。[4]特殊化學結構還使得EGCG遇到光照、高溫、堿性等外界環境因素易發生氧化聚合反應;生物體內的pH、酶等生理環境因素會影響其穩定性。[5]另外,EGCG在生物體內的吸收率極低,體內90%以上的EGCG會通過糞便或尿液排出體外。[6]由此可見,EGCG的化學性質以及在生物體內的穩定性,均對其生物利用度造成影響,使其無法在人體發揮更好的作用。[7,8]目前,主要采用結構修飾的方法和遞送體制備工藝改善EGCG的脂溶性和穩定性,從而提高EGCG進入人體后的生物活性和可利用度。

1結構修飾方法

結構修飾方法包括化學結構修飾和微生物轉化修飾。化學結構修飾法是對EGCG的8個酚羥基進行修飾,使其全部或部分發生甲基化、酰基化或糖苷化;微生物轉化修飾是一種生化反應,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酶對EGCG進行結構修飾。[9-12]經修飾的EGCG衍生物比EGCG有更好的穩定性和生物利用度。[13]1.1甲基化修飾法。甲基化修飾是將EGCG部分或全部的酚羥基轉化成甲基醚的分子修飾方法。SAIJO[14]首次從茶樹鮮葉中分離出EGCG3″Me,但是它在茶樹中的含量少且分離困難。因此,科研工作者利用化學合成法將EGCG苯環上的酚羥基進行甲基化修飾,從而提高EGCG的穩定性。MENG等[9]以CH3I為溶劑與EGCG一同加入丙酮溶液中,在碳酸鉀的催化下,水浴超聲3h合成得到3種甲基化的EGCG衍生物。呂海鵬團隊[15]用同樣的方法合成了5種甲基化的EGCG衍生物,并發現EGCG的4'位最易被甲基化。研究表明EGCG的羥基被更穩定的甲氧基取代后,其穩定性及脂溶性得到提升,進而提高衍生物的生物利用度并改善生物活性。[13]甲基化的EGCG在抗過敏、消炎等方面表現出比EGCG更強的藥理作用。最近還發現EGCG3″Me和EGCG4″Me具有抗氧化、保護肝細胞、降血壓等功能。[16]此外,EGCG″Me的口服吸收率要比EGCG高9倍,而且它在動物血液中的穩定性明顯高于EGCG。[16]甲基化修飾的缺點是試劑多為劇毒化學物質,在化學反應過程中產生較多的副產物,增加了分離和純化的難度。1.2酰基化修飾法。酰基化修飾是將長鏈或短鏈脂肪鏈選擇性地接在EGCG分子的8個酚羥基上形成酯鍵的修飾方法。該法主要以酸酐和酰氯為酰基供體,用N,N-二甲氨基吡啶(DMAP)或吡啶為催化劑,得到一系列酰化衍生物。LAM等[10]用酰基修飾方法得到了8個全乙酰化的EGCG,酚羥基被酰基保護的EGCG的穩定性比EGCG提高6倍,抑制蛋白酶體和誘導MCF7乳腺癌細胞凋亡的生物活性也隨之增強。杜亞俊[17]證實經乙酰化修飾后,EGCG的穩定性、脂溶性和生物利用度都大幅提高。另外,全乙酰化EGCG在HeLa細胞中表現出的抗癌活性高于EGCG,并且與阿霉素聯用還可以明顯提高阿霉素對癌細胞的抑制作用。[18]但是酰基化修飾存在的缺點也是不容忽視的。合成線路單一和酰化位點不確定導致難以實現定點修飾;合成的EGCG衍生物的酰化程度不一致,增加了后期分離純化的難度;酰基化修飾造成EGCG酚羥基數目的減少,對其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均有影響;有毒溶劑的添加也限制了EGCG在藥品和食品領域的應用。1.3糖苷化修飾。糖苷修飾是將親水性的單糖分子選擇性地接到EGCG分子上的修飾方法,以此提高EGCG的水溶性及其在人體內的代謝活性。EGCG經糖苷化修飾后,其水溶性提高了50~100倍,葡萄糖苷元的甜味可減輕EGCG的澀味,其抗氧化能力未受影響并提升了穩定性,表現出更強的清除細胞質內的自由基的能力。[19]MOON等[11]用酶的糖苷化修飾方法在C-4'位和C-7位引入α-D-吡喃葡萄糖基,分離純化后得到3種微生物產物,紫外線照射實驗發現糖苷化的EGCG具有比EGCG更強的抗褐變能力,穩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明顯改善。張盼[20]采用化學合成法,即Click反應所合成的糖苷化的EGCG衍生物表現出更好的穩定性和抗腫瘤活性。化學合成法成本較低,在糖苷化EGCG的工業化生產中應用較多,但化學合成法合成路線復雜,對反應條件比較苛刻。相比而言,酶法溫和,反應過程高效,而且底物專一,反應路線也較為簡單,但酶法合成成本過高,不利于工業化生產。1.4微生物轉化修飾法。微生物轉化修飾是一種生化反應。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代謝過程中的某一種或一系列酶對EGCG進行結構修飾。其原理是:在腸道微生物的作用下EGCG可發生水解、環裂解、脫羥基或內酯化等酶促反應,最終降解轉化成EGC、三羥基苯-異丙醇、戊酸類化合物、γ-丙戊內酯等一系列小分子酚酸代謝產物。[12]目前,人腸道細菌、鼠腸道菌群、乳酸菌及各種真菌是EGCG進行轉化的主要微生物媒介。真菌或乳酸菌可水解EGCG生成EGC和GA,[21]并且真菌黑曲霉和煙曲霉可將EGCG轉化為EGC等兒茶素類氧化物,[22]而EGC可進一步轉化產生其他衍生物或代謝產物。其中,EGC不僅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而且還保留了EGCG原有的抗氧化、抗腫瘤和免疫調節活性。[12]已證實經微生物轉化修飾的EGCG可明顯提高其在小鼠體內的吸收率、生物可利用率和抗氧化能力。[23]由此可見,微生物轉化修飾有特異性強、周期短和反應條件溫和的優點。[24]更重要的是在加工過程中由于不添加有害物質,相比化學結構修飾,此方法更加綠色、環保和無污染。

2遞送體制備技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