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藝術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2 04:32: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設計藝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設計藝術

設計藝術研究論文

[關鍵詞]界面;符號;人機工程;環境

[摘要]設計中所面臨的各種因素,如人機操作、使用物的功能與結構、形態的人文特征等等,都反映了人―物、物―人交流的途徑與方式。而設計的核心是“人”。以前的人機界面是研究人一機矛盾,適用于物、理分析而缺乏創新分析,相對研究人―物―環境―信息關系的“設計藝術”則顯得較為片面。所以探討設計界面,即人―物、物―人界面是有意義的。

一、設計界面的涵義

界面的說法以往常見的是在人機工程學中。“人機界面”是指人機間相互施加影響的區域,凡參與人機信息交流的一切領域都屬于人機界面。“而設計藝術是研究人一物關系的學科,對象物所代表的不是簡單的機器與設備,而是有廣度與深度的物;這里的人也不是“生物人”,不能單純地以人的生理特征進行分析。“人的尺度,既應有作為自然人的尺度,還應有作為社會人的尺度;既研究生理、心理、環境等對人的影響和效能,也研究人的文化、審美、價值觀念等方面的要求和變化”。

設計的界面存在于人一物信息交流,甚至可以說,存在人物信息交流的一切領域都屬于設計界面,它的內涵要素是極為廣泛的。可將設計界面定義為設計中所面對、所分析的一切信息交互的總和,它反映著人一物之間的關系。

二、設計界面的存在

查看全文

設計藝術研究論文

一、繼承性

作為文化中的藝術既有繼承性又有開拓性,縱觀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文化都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設計藝術亦然。一個成功的藝術必須有"根",這個根就是中華民族之根,要充分考慮民族性。如把傳統的中國圖文與建筑相結合,不光具備傳統的文化的情結,又具備現代設計的特點。

文化需要一個命脈將其進行貫穿這就是文化的脈絡既文脈,如果將文脈斷開,這種文化就再也不會順應下去,設計作為文化,也應注意文脈。在現代設計中很多東西是以犧牲傳統文化作為代價,這些只會是一時的焰火,觀賞完后就什么都沒有了。現代設計是一個多文化的發展趨勢,我們在自有的傳統文化上加附外來先進的設計,取之其精華,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二、創新性

設計的一個基本要求是創新性,超前性,在繼承的同時,不要忘了創新,這是設計的本質要求,超越是藝術家和藝術設計師具備的一種藝術創作素質。只有創新才有發展,藝術才能持久。

三、宜人性

查看全文

設計藝術研究論文

[關鍵詞]界面;符號;人機工程;環境

[摘要]設計中所面臨的各種因素,如人機操作、使用物的功能與結構、形態的人文特征等等,都反映了人―物、物―人交流的途徑與方式。而設計的核心是“人”。以前的人機界面是研究人一機矛盾,適用于物、理分析而缺乏創新分析,相對研究人―物―環境―信息關系的“設計藝術”則顯得較為片面。所以探討設計界面,即人―物、物―人界面是有意義的。

一、設計界面的涵義

界面的說法以往常見的是在人機工程學中。“人機界面”是指人機間相互施加影響的區域,凡參與人機信息交流的一切領域都屬于人機界面。“而設計藝術是研究人一物關系的學科,對象物所代表的不是簡單的機器與設備,而是有廣度與深度的物;這里的人也不是“生物人”,不能單純地以人的生理特征進行分析。“人的尺度,既應有作為自然人的尺度,還應有作為社會人的尺度;既研究生理、心理、環境等對人的影響和效能,也研究人的文化、審美、價值觀念等方面的要求和變化”。

設計的界面存在于人一物信息交流,甚至可以說,存在人物信息交流的一切領域都屬于設計界面,它的內涵要素是極為廣泛的。可將設計界面定義為設計中所面對、所分析的一切信息交互的總和,它反映著人一物之間的關系。

二、設計界面的存在

查看全文

設計藝術屬性問題思索

現代設計藝術是隨著現代工業文明的興起而產生的。生活在19世紀下半葉的英國著名政論家、工藝美術家和建筑家威廉•莫里斯(1830—1896)曾被人們譽為現代設計藝術的創始人。莫里斯根據藝術要為大多數人服務,為整個社會服務的思想,提出了藝術要與技術和勞動相“聯合”的理論。他的倡導和實踐,對歐美的設計藝術,尤其是書裝藝術、印刷工藝,都曾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然而,莫里斯還不是具有現代設計思想的人。他由于憎惡資本主義制度而把眼光轉向已逝的中世紀,認為工業化的大規模機器生產破壞了創造性的勞動,使勞動者的智慧和藝術才能受到摧殘,因而片面地認為只有手工藝藝術才是真正的藝術。因此,在設計思想上,他企圖重建所謂中世紀純粹的精神價值,復興中世紀和上層貴族化的樣式;在設計風格上,則頑固堅持非機器印刷所要求的復雜紋樣。這種主張,既造成了他的理論上的矛盾性、也導致了社會實用與個人創造的對立,與機器時代所要求的設計標準化、大眾化以及新的生活節奏造成相抵之勢,而這顯然是與設計藝術的發展要求相悖的。所以,時代必然要求新的設計思想和風格的出現。到了20世紀20年代,以德國著名建筑家瓦爾特•格羅皮烏斯(1883—1969)為首的一批建筑師、工程師、工藝家、畫家和雕塑家在德國創立了“國立魏瑪包豪斯學校”。

在格羅皮烏斯的主持下,“包豪斯的教師們對莫里斯等人關于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思想做出了革命性的發展。他們認為,設計藝術應該同工業化社會的需要和條件相適應,設計師要為新的社會生活服務,要有自己的時代風格。在這種“新的觀念”的指導下,他們注重新的材料、新的技術的利用,注意把藝術與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現代社會結合起來,把工業設計中的實用性和美觀性結合起來。他們通過自己多方面的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力圖建立一種純邏輯化、理性化的,適合于現代急促明快的生活節奏和現代人心理結構需要的設計美學風格,從而完成了傳統設計向現代構成設計的飛躍,對后來的歐美設計藝術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后,歐美各國大都由于受到世界性經濟危機的襲擊而迫使資本家為其工業產品千方百計地尋求出路,于是,在不同的領域里帶來了科學技術的革命,并大力提倡文明生產,從而促進了設計藝術的革新。其中比較顯著的變化就是對技術設計提出了更高的審美要求,美的規律開始大量地運用于工業生產之中。現代設計藝術作為一門新興學科,開始進入長足發展的階段。

60年代以來,隨著新型的大規模的現代化生產的發展,產品千百倍地增長,商品銷售競爭在國內、國際市場激烈地展開,各企業、公司、托拉斯力圖通過實用、經濟、美觀三者完美結合的產品來吸引顧客,勝過同行,并以此作為繼續生存,進而擴大再生產的一個基本條件。這樣,現代設計藝術的觸角就伸向了社會的各個角落,它廣泛地出現于建筑、工業品外形設計、廣告、商標、書籍裝幀、電視布景、櫥窗、展覽會布置及室內裝飾等極其寬廣的領域,成為現代社會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迪扎因”(design,藝術設計)—詞,也成為當今國外技術美學中一個十分流行的,囊括自然、社會、人和文化等廣泛內容的設計術語。正如1983年10月間在意大利米蘭舉行的第十三屆國際技術美學會議所指出的,現代設計藝術的內容,包括“從小匙到大城市”,即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用品到整個人類社會的生態環境這樣極其寬廣的領域。在當今世界,人們已把現代設計藝術看做衡量某一民族、某一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審美觀念及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認為對現代設計藝術的研究對改善全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都起著巨大的作用。毫無疑問,隨著新的技術革命的到來以及人們觀念上的變化,現代設計藝術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將會顯得更加突出,其發展前景將會更加光輝而廣闊。現代設計藝術作為一門技術與藝術密切結合的橫向交叉性學科,具有審美性和實用性的特點。就審美性來說,現代設計藝術屬于藝術的范疇。現代設計藝術產生于藝術,藝術的諸種形式,如繪畫、書法、攝影、音樂、文學等,都曾對現代設計藝術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如格羅皮烏斯就曾指出:“現代繪畫已突破古老的觀念,它所提供的無數啟示正待實用領域加以利用。”而這無數啟示,構成了現代設計藝術得以發展的豐富源泉。例如在設計思想和設計方法方面,現代設計藝術曾直接從西方現代繪畫藝術的理論與實踐中獲取多方面的藝術養料。抽象表現派畫家康定斯基和克利(部曾在“包豪斯”任教)關于點、線、面、構圖以及“四度空間”(高、長、闊的度空間加上時間)的分析,為現代設計藝術立下了經典性的理論根基;幾何學抽象主義繪畫對“一般形”、純粹原色和“平衡”結構的研究,對后來的現代構成設計發生了十分深廣的影響。再如立體主義對幾何形的結構表現,影響到現代建筑及裝潢設計;超現實主義所開創的“印刷物粘貼”技法和“實物貼裱”法,被廣泛用于包裝、廣告、壁面裝飾、陳列布置以及電視現場的舞臺背景等方面;“光效應”藝術對色彩學、光學及圖案學的研究成果,為實用工藝美術、銀幕藝術、廣告藝術和其他裝飾藝術所利用,等等,充分說明現代設計藝術與現代繪畫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此外,其他藝術形式也都對現代設計藝術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如近年來現代攝影藝術獲得了迅速發展,不僅能寫實傳真,而且對抽象、具象、超現實的表現都無一不能,這就為現代插圖設計帶來了新的表現手法。

從前插畫作品在廣告、書裝設計等領域的中心地位,今天已逐漸被多姿多彩的攝影插圖所取代。又如被稱為“最大的無煙工業”的現代廣告,也愈來愈多地借助于文學、美術、音樂、電影、電視等藝術形式,創造優美的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可以說,現代設計藝術正是師承、借鑒、融匯了現代諸多姊妹藝術之長,才建立起自己獨特的、為其他藝術所不能替代的審美形式。作為審美文化的一種新形式,現代設計藝術屬于藝術的范疇,卻又不同一般的藝術,這種不同主要表現在其實用性上。如前所述,現代設計藝術是—門技術與藝術密切結合的橫向交叉性學科。它既涉及藝術創造的諸多美學規律,同時也涉及20世紀物質文化與藝術文化的相互關系,以及新的社會需求和新的審美觀念的許多問題。這種特殊性,決定了現代設計藝術的審美性是建立在實用性的基礎之上的,是為產品或商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服務的。因此,這也就決定了現代設計藝術的美學特征與一般藝術不同。它的基點不是建立在個人情感的表現上,而是依據產品的目的性、機能性及經濟性等特點,結合特定的材料、工藝技術的水平以及新的社會需求,考慮諸如標準化與多樣化、通用化與多層次化、穩定性與流行性、審美性與實用性等—系列問題。在設計思想上,它要求將審美價值與實用價值融為一體,通過美的形式來傳達產品或商品本身的個性、特征;在設計語言上,它追求理性、秩序,力圖排除個人主觀感情,尋找一種純邏輯化、理性化的美學語言。這種美學語言通常是以點、線、面的不同組合為基本元素,以幾何空間為構成基礎,依據產品的材料和功能確定質、量感及色彩,在構圖與造型方面則注意對稱均衡、調和對比、節奏韻律以及分割、錯視等形式美規律。通過對點、線、面、形、色、量、質的創造性靈活運用,達到立意新穎、造型精美、形象誘人、功能良好的最佳效果,從而更好地為生產、流通服務。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現代設計藝術以其技術與藝術、實用與審美密切結合的獨特風貌,已躋身于當今國際上熱門學科之列。它既屬于物質文化,同時又屬于精神文化和藝術文化;它一方面體現出現代科學技術、社會物質文明發展水平的—個側面,另一方面反映出一個時代、—個國家、—個民族的美學思想和修養水平,是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同時,它還能積極地影響人們的審美趣味和觀念,提高人們的鑒賞水平,起著重要的社會美育的作用。隨著新的技術革命的興起和信息時代的來臨,現代設計藝術與現代社會各方面的密切關系將會更加顯露出來。在我國,當前已進入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的歷史時期,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的改革浪潮正洶涌澎湃地沖擊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這種態勢下,面向世界,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和實際生活,大膽對現代設計藝術進行引進與開發,以為產品或商品的生產、流通服務,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整個社會主義社會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是擺在我國設計工作者、藝術工作者和美學工作片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探索、研究這個課題,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近年來,現代設計藝術在我國已日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設計水平也有了很大改觀。然而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我們仍有相當一段差距。這其中雖有特定材料、工藝技術水平的限制,但正如一些專家所指出的,關鍵問題還在于人的審美素質不夠,人的主觀能動性不夠。因此,提高設計者的藝術素質,是我國設計藝術面向世界、走向未來的—個當務之急。

設計藝術活動本質上是一種創造,是—種獨立的“思考”,但這種創造的前提應該是積累、借鑒與融化。在現代設計藝術正在向國際化、標準化、系列化的完整體系階段發展的今天,必須面向世界,融百家之長,才有可能創出我們的一代之新來。為了適應我國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為了使我國的設計藝術能帶著自己獨特的民族風采盡早進入世界先進之行列,我們從理論上、實踐上對現代設計藝術的梳理和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

查看全文

設計藝術教育論文

建國50多年來,我國高等藝術教育事業得到巨大發展。基本形成了具有相當發展規模、學科專業門類齊全、教學水平較高的藝術教學體系。改革開放之后,藝術學科在結構上得到了調整、完善和空前的發展,已經形成音樂、美術、戲劇、廣播影視、舞蹈、藝術設計(工藝美術)六大門類,藝術類專業發展到48種,1998年新目錄調整為20種,獨立建制的藝術學院由50年代的不足20余所,發展到現在的31所,綜合大學的各類藝術學科應運而生,達到了相當的規模。

從全國31所藝術院校的本專科在校生人數來看,1996年只有18457人,而到了2003年已經達到82177人,增長了4.7倍。如果從藝術類專業的招生統計數字來看,山東省1998年錄取藝術類考生3896人,2004年則達到了47518人,增加了12.1倍。藝術設計類專業規模的迅速發展與擴大與1999年全國高等院校的擴招有關。面對社會對藝術人才的需求,國家制定了擴大招生規模等一系列政策,一些綜合大學、師范類大學、多科大學或單科大學相繼成立二級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影視學院、設計學院、動畫學院等或設立相關學科專業,其發展趨勢之猛、規模之大都是空前的。據不完全估計,在全國1683所普通高校中,80%以上的院校設立了藝術類專業,大多集中在實用藝術專業領域,招生與培養數量增長驚人。據統計,1998年全國藝術類考生為90590人,而到2003年已達211024人,增加2.3倍。

隨著藝術學科與文科、工科等學科的相互交叉與融合,一些與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新的專業方向不斷涌現,如數字藝術、動畫藝術、多媒體藝術等一些專業方向已在綜合大學開始設置。同時,由于我國電視業快速發展,與電視藝術相關的專業領域,也逐步從精英模式發展為大眾教育格局,一些文藝編輯、動畫藝術、音樂編導等專業的招生規模在逐年擴大。例如中央音樂學院2004年新開設的專業包括了集音樂、心理學、醫學為一體的音樂治療學;北京廣播學院在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中新開設了文化經紀方向;北京電影學院在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開設了新媒體藝術方向,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開設了藝術品鑒定與修復、設計管理、旅游產品設計、家具設計等專業方向。近年來藝術類專業招生和報考持續升溫,僅山東省2004年就有77770人報考,占全省考生總數的12.5%,這一現象反映了社會對藝術的需求態勢和藝術的大眾化趨勢,其積極意義毋庸質疑。

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與國家的宏觀政策有關,也與社會對藝術人才的需求有關,這對于設計教育發展而言是好事。但在規模的背后,不可否認存在嚴重問題。

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①專業師資嚴重不足,全國80%高等學校開設設計類專業,但大多數專業師資嚴重不足,教學投入不足,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規律研究遠遠不夠。根據教育部教育年鑒統計,1996年藝術類高校專職教師5732人,在校生為18457人,2002年專任教師6896人,在校生64136人,而師資及相關條件都存在投入不足的問題。②設計藝術教育學科體系、學科屬性、課程體系、培養模式、培養目標的嚴重滯后;③設計藝術教育的評價體系和監控體系與其他學科一樣,沒有考慮藝術設計本身的規律和特點;④“考試經濟”的驅動與設計藝術專業考試問題,急需相關院校專業考試統考,或者同類設計專業成績的互認,需要建立一套規范的、合理的、科學的考試辦法。

二、設計藝術教育應該科學合理規劃學科體系,

查看全文

藝術設計論文:設計藝術發展態勢解析

摘要設計藝術的發展推動了人類物質與精神文明的進步,人類社會的衍變也無時不刻地影響著設計藝術的軌跡。設計藝術對科技、社會文化變革的適應及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形成了其進步的要素與架構。

關鍵詞設計藝術工業設計社會文化

中圖分類號FB47文獻標識碼A

“設計不是一種職業,它是一種態度和觀念,一種規劃(計劃)的態度觀點。”——莫合力納吉(LaszloMoholy-Nagy)。“設計是包含規劃的行動,為了控制它的結果,它是很難的智力工作并要求謹慎的關鍵的決策。它不重視把外形擺在最優先地位,而是把與之有關的各方面后果結合起來考慮,包括考慮經濟、社會、文化效果。”——利特(德國烏爾姆造型學院)。設計從根本意義上講是社會和文化思想的反映,因此設計藝術從某種角度上說,是一種對社會的理想。討論設計藝術的發展趨勢,先要看看人們對社會的理想模式,或要求、或幻象、或期望、或責任等。

隨著時代的變遷,設計的觀念也在不斷變化。21世紀的科學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設計的觀念不斷地發展,探索未知,為后工業社會尋找新的造型語言和藝術理念,就是說設計已經不再只是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更重要的是設計研究科學的雙重性的調和,即科技給人和人生存方式的影響及科技給社會帶來的污染和危急。設計的觀念決定了設計藝術發展方向,本文即從以下角度探討了設計藝術在未來的發展態勢。

1設計藝術的發展必須適應科技的變革

查看全文

設計藝術的審美革新

隨著社會進入消費經濟時代,設計藝術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大眾傳媒、消費潮流的沖擊使它的審美標準發生了巨大變革。作為一種創意文化,它不僅以商品經濟發展為基礎,而且直接構成一種商品經濟的活動形式。同時,設計藝術也是一種審美文化,呈現出娛樂性、時尚化和價值結合趨向。審美視野從傳統轉向現代,由邊緣到中心,由低調到張揚,涵蓋了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越來越被社會化和符號化了。設計本身作為社會的文化依附于消費的產品之上,沒有消費意識的設計,也就無所謂設計的審美化。因此,在紛繁錯雜的文化現象背后,潛藏著眾多與以往不同的價值取向。不同時期的審美取向的差別,就形成了各個時期不同的審美風尚和特定的藝術形式。我們有必要從消費文化現象入手,對當代設計審美進行必要的梳理,并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引導。

一、消費是審美變革的原動力

現代生活中設計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囊括了人們為了適應周圍環境到改善周圍環境,從滿足基本需要到精神層次的更高需求以及尋求更優化生活方式的迫切需要的各個層面。而在把商品賦予一種文化價值的消費中,其新穎美觀的設計自然而然地成了各種符號彰顯身份的最佳展示。進入新世紀,我國為了促使經濟發展,刺激消費已成為目前社會生活的潮流。而富人階層的出現,導致了感官享樂主義的盛行,使設計成為被消費的主體,甚至成為一些文化產業的內核。人們開始由對物質商品使用價值的消費更多轉向對物質商品附加值的消費,從而形成了消費主義。于是,設計藝術經由“消費”這一手段而轉化為其中一個社會性的、有代表性的文化象征符號。設計作為按照一定的社會理想、審美意識來改變社會生活的有力工具,人們通過設計理解生活環境和產品,在使用與審美的意義上掌控生活環境與產品。因此,在現代消費生活中,設計藝術是人對環境與產品的審美關系的最高表現手段。在人們對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的要求驅使下,設計藝術的目的是使其設計的產品與審美達到和諧的統一。在此,設計藝術成為被消費的主體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維護自身使用價值,二是強化審美價值。尤其是后者使設計進入了社會生活層面而形成一種消費美學。在消費時代,消費主義一方面促使設計成為被消費主體中的必要元素,同時體現了大眾的、世俗化的審美需求;另一方面,設計在消費的過程中,又反過來刺激著商品的生產,在“消費—生產—再消費”關系中,設計必然帶有濃重的消費主義色彩。伴隨著消費主義和設計意識而生的,是以視覺審美為中心的設計藝術。消費經濟促使人們將設計的焦點放在人的精神要素上,人的審美、人的消費過程及過程中的審美體驗尤為明顯,這應該是當代社會消費經濟條件下最突出的變革之一。設計以人為本的目的和動力是設計史上的無論哪個階段都無法否認的,可以這么說,當代設計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為設計對象所接受,也是與大眾的消費潮流、審美觀念相符的。

二、審美內涵的泛化與普及

良好的設計是促進消費的主體性的標志,設計是在通過人對消費品進行感知和認同中獲得一致性的愉悅。在當下的設計審美中,往往對消費品的時尚、新穎、方便等設計意識充滿興趣,可以說,對設計意識與藝術價值的關注與重視,是目前消費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確定審美內涵泛化與普及的有效途徑。完美的設計內涵賦予了商品更多新的感覺。消費者實際上付出了高于一般商品的價錢,但他們一定程度上是心甘情愿的,因為他們得到心理上的一種滿足感,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商品所缺乏的評價其同類的具體方面的感官,用交換者自己五種和五種以上的感官補足并發展了。”①設計能滿足顧客心理、精神和文化上的需要,尤其是審美,是設計賦予商品的額外價值。審美所產生的價值常常比盛裝在里面的消費品還重要,是消費文化的重要體現,也是知識與智慧的反映。任何設計都要反映消費者的主觀愛好,符合時代的審美風潮,它的具體物質形態體現是商品的商標、包裝、聲譽以及追加功能、附加利益等,這些正是用知識與智慧創造出來的價值。人們的審美是依靠滿足基本生活需要而產生的。

設計作為一門創意藝術,它所要表現的是一些精神上、意識上的東西,它的直接作用是滿足社會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并且一定要具備足夠的審美價值,要符合社會的審美要求。設計的審美價值是以滿足消費者精神上的有用性為前提的。包含著無法用數量計算的“美感”、“優越感”、“舒服感”以及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以滿足消費者的精神需求。設計藝術之所以體現豐富的美學內涵,其基本前提在于把握人的審美需求,對設計內在的文化價值與審美價值的追求是當前設計在人類社會經濟生活中的表現。尤其是在現代化進程較快的大都市,快速的生活節奏、高強度的工作負荷,使消費也成為人們享受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一種生活方式。消費社會中,對設計的審美常常會出現一種個性化與標準化既矛盾又統一的雙重要求。社會的解放與個性的張揚,似乎使人的生活模式與態度的獨立成為現代民主的一種大眾化標識。因此,設計在當代消費社會的凸顯,還有著現代人自身心理審美需求的內在原因。現代生活中,藝術與設計漸漸失去了它的神圣性、意味性和超越性。當代設計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日常生活模式的審美化。在“人人都是藝術家”的后現代中,流行藝術和娛樂活動以其通俗易懂的大眾特征成了最普遍的文化消遣。最能體現大眾文化意識形態、最便于了解流行藝術趨勢的,莫過于大眾對自身生活方式的規劃與設計。設計無形中成了審美生活不可或缺的支撐。生活審美的廣泛性、普及性又使得設計伴隨著消費一起融入大眾。人們通過生活與媒體所展現出來的對高質量、高品位的感性生活的追求與欣賞,正是設計藝術在消費時代審美內涵泛化與普及的具體表現。

查看全文

論設計藝術制造過程與表達

【摘要】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們對設計藝術的不斷的理解,在設計藝術的這條道路上繼承并發展了設計的程序和豐富了表達的形式,使得設計藝術更具有多元化,人性化,使設計更能貼近我們的生活,針對設計人員自身要在明確了方法的基礎上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方法和程序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反之它們刺激了我們去發展的可能,可是無論怎樣的方法、過程和表達,我們都是為了設計更加的方便、實用和美化生活。

【關鍵詞】設計藝術創意性思維

在客觀理論上來說設計藝術創造過程是有規律的,在長期的實踐中對于設計的程序加以總結,但是這也并不代表了這就使得設計者失去了創造力,而是需要通過一些設計的方法擴展思維,發揮想象力,達到一個不僅是設計的過程而是一個創造創新的過程,而在這個創造中我們又需要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材質等形式達到接近我們想象的目標。

首先設計藝術創造的過程本身也是設計的過程,其中包含有五個階段:

設計的準備階段。設計的準備階段是指參與設計的人員根據設計的具體要求而開展的市場調查、資料的搜集。通過對社會、市場和產品的調查而制定出具體的設計方案,從而更符合市場和產品的要求,達到功能和形式的統一。具體的工作可分為四項:首先確定設計的組織人員,具體到每一個人。其次要制定一個具體的設計的進程表,制定各個階段的任務。其次最關鍵的是對社會、市場和產品的調查和研究。這個環節是為了保證我們設計的產品在投入市場后將會達到什么樣的結果,做出了一定的預測,是否是符合現階段市場消費者的需求,所以要從各個方面如國家、民族民俗、文化水平、政治經濟環境及地理環境等來考慮問題。針對產品的調查考慮的則是具體到了產品的本身,從產品的功能、材料、技術等方面入手,在保證了產品性能,符合現實情況下,增加其形式美和人性化的需求,又不失其創造性。再次,是進行資料的分析,對搜集來的調查結果進行統計繪表,可以進行組織人員的評估,篩選設計的方案。

設計的構思階段。設計的構思階段是設計師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設想的階段,通過前期對準備階段搜集資料進行整理,設計師運用不同的方法來展開思維,如智囊法、計算機鋪助法、黑盒子方法等,通過這些方法豐富設計的方案,不必在這個階段去評論其是否可行,這樣往往可以在整理和構思中得到異想不到的設計方案,這也充分的體現了準備階段的不可缺少性,方案越多我們去選擇的余地也就越寬,所以在這個階段要強調的是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以至我們不去考慮一些束縛,大膽的去聯想才有可能有突破性的結果。在構思的過程中也是需要一些外在的表現形式來對我們的想法進行展現的,如繪制草圖和制作草模等。(1)草圖的繪制,拿包裝來舉一個例子,構思好包裝的具體形式后,可以通過手繪或是電腦繪圖的方法對包裝的排版,圖案、字體進行設計繪制,草圖大致可分為,理念性草圖,樣式草圖和確定草圖。還是用這個例子,我們繪制了多個形式的草圖,以數量奠定質的突破,既在大體的排版和圖案大體的勾畫的草圖,這些草圖都叫做理念性草圖;通過對一些草圖的篩選從而對草圖的一些細節進行刻畫并加以色彩,既在包裝中對具體的標志、標準字、形式圖案進行詳細的設計,這樣的草圖叫做樣式草圖;通過再次的篩選,對其進行按比例繪制的三維草圖即設計包裝中對其進行多視角的按正確的比例繪制,稱為確定草圖。(2)草模的制作,是對產品外觀設計的一個大體的模型,既在包裝中的包裝容器的設計,就需要我們通過一定的手段進行大體的制作一個相應比例的模型,并且需要繪制精確的工程圖形,這樣可以提高設計的精確性,在設計中除包裝設計需要草模外如工業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展示設計也同樣需要制作草模,制作的材料通常是使用如石膏、黏土、發泡塑料等。

查看全文

藝術設計藝術美探討

摘要:藝術設計是根據人的需求進行設計的,人有對美的追求,這也就要求在進行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對藝術美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藝術美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而設計藝術美則是一種對藝術的表現手法。藝術美是超脫于現實生活的一種美,其來源在于以生活作為其素材,在人的內心產生的一種心靈的美的表現。藝術美是由藝術家們在進行藝術設計的創作過程中生出來的內心的美。其會隨著我們人類內心情感世界的變化而進行變化,是具有自由性質的美的表達。

關鍵詞:藝術設計;藝術美;關聯

在藝術家的眼里,藝術設計猶如一顆大樹,而藝術美就是其精華之所在。藝術美是藝術設計家們在自己的作品里所獲得的辛勤的報酬,其能夠體現藝術家們的心靈世界,藝術家們將藝術美融入了藝術設計的作品當中,賦予了藝術設計豐富的意境和精彩的表現形式。一件藝術設計作品只有擁有了藝術美,才能稱之為一件好的、優秀的作品,因為藝術美是心靈美,是體現一件作品的最好的表現方式。

1藝術設計的含義

藝術設計在現今當下具有其廣泛性,生活中藝術設計的作品已經充斥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藝術設計作為大學課堂里一門學科,其擁有非常好的教學意義。藝術設計在于讓大眾欣賞到藝術設計產品的美感,設計出符合使用的具有針對性的藝術性產品。具有服務于社會的方方面面的特點,其廣泛性具有影響人的情緒思維的藝術設計特點。藝術的設計需要設計者們去思考、體會、想象,認真觀察我們的周圍所處的環境,好以此作為支撐點去進行屬于我們自己的藝術設計的創作和創新。

2藝術美的含義

查看全文

設計藝術發展論文

一、繼承性

作為文化中的藝術既有繼承性又有開拓性,縱觀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文化都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設計藝術亦然。一個成功的藝術必須有"根",這個根就是中華民族之根,要充分考慮民族性。如把傳統的中國圖文與建筑相結合,不光具備傳統的文化的情結,又具備現代設計的特點。

文化需要一個命脈將其進行貫穿這就是文化的脈絡既文脈,如果將文脈斷開,這種文化就再也不會順應下去,設計作為文化,也應注意文脈。在現代設計中很多東西是以犧牲傳統文化作為代價,這些只會是一時的焰火,觀賞完后就什么都沒有了。現代設計是一個多文化的發展趨勢,我們在自有的傳統文化上加附外來先進的設計,取之其精華,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二、創新性

設計的一個基本要求是創新性,超前性,在繼承的同時,不要忘了創新,這是設計的本質要求,超越是藝術家和藝術設計師具備的一種藝術創作素質。只有創新才有發展,藝術才能持久。

三、宜人性

查看全文